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黄河通信事业作为治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黄河通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将进一步推动黄河通信网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黄河基层水利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在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政务办公等业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黄河基层信息系统维护实践,提出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使得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为可能,这些新技术为防汛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为防汛指挥人员的防汛决策提供支持。为提高黄河防汛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河南黄河河务局先后开发完成了“防洪工程查险管理、信息移动采集、pda信息服务系统、防汛指挥调度”等一批先进、实用的防汛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从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指挥调度等各环节的数字化管理,为黄河防汛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黄河上游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以黄河上游吉迈至头道拐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间水文预报模型、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应用模型、兰州市区段城市防洪减灾模型及抗旱防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开发,提前一年实现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化模拟。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利信息平台的信息获取与快速处理技术,是为改善水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提高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信息化水平而进行的研究。本研究以水利部的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地面监测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集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系统综合数据库、水灾害监测系统为一体,对所采集到的水灾、旱灾、水污染等信息进行快速处理、传输和标定,快速预警水灾害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为决策部门提供合理的水灾害防治措施和快速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水库的管理、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不仅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办公需求,提供公文处理的各项功能,而且要求单位内部能够及时满足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气形势的复杂多变、人水矛盾的日益加剧,防汛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基层防汛工作,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极为重要。总结辽宁省基层防汛工作的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银全 《人民黄河》1999,21(1):40-41
黄河防汛通信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针对如何尽快适应防汛新形势对信息的特殊要求,加快黄河防汛通信网建设步伐,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问题,提出了网络上层次,管理上台阶,服务上水平的任务与目标,论述了实现黄河通信网发展目标的三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01,23(9)
本刊讯 一项对黄河治理开发有着重大意义的科学决策信息支持系统———“数字黄河工程”即将在黄委有关部门的主持下开工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一套集资料储存、信息实时传输处理、科学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操作系统。该系统分为防汛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调度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治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黄河网等五部分。“数字黄河工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投入使用、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的建成,黄河下游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但黄河多年未来大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黄河防汛工作产生的影响,使黄河防汛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针对新形势下黄河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监督与培训以落实各项防汛负责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防汛工作新模式、全面提高防汛应急能力水平、加快滩区安全治理步伐等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河防汛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齐  张正斌 《人民黄河》1997,19(11):36-38
信息查询系统是中芬合作黄河防洪减灾软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任务是为黄河防汛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满足各个层次人员对防洪信息的要求,文章介绍了系统的逻辑结构,主要功能,数据库以及系统的开发方式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黄河通信事业作为治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加快,对黄河通信专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进一步推动了黄河通信专网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方向发展。1.黄河通信专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11月18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河南省黄河防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河南省黄河防汛工作有了具体的法规依据。《条例》共七章四十九条,将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随着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推进,以及沿黄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涉河问题不断增多,对黄河防汛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亟待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对黄河防汛抢险物资进行分类是科学储备黄河防汛抢险物资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综合考虑物资的重要性、储备性、成本性和社会性,结合黄河防汛抢险的特殊性,建立了黄河防汛物资分类指标体系,采用灰色聚类的方法对防汛物资进行分类,针对各类防汛物资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提高防汛物资保障能力,为黄河防汛物资的科学储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民黄河》自创刊以来对治理黄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1979年复刊后,紧紧围绕全河治理防洪工作中心任务和发展经济的总目标,宣传国家有关治黄水利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报道治黄科技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成果,介绍国内外治河、防洪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以及治黄科技动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园地,活跃了治黄学术研究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同时,为黄河水利事业科技现代化和振兴黄河水利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信息,推动了科技治黄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际治河信息的交流,充分发挥了其媒介、桥梁和…  相似文献   

16.
王玉柱 《治淮》1999,(9):4-5
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水,全国党政军民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严防死守,取得了抗洪抢险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同时,防洪事业和水利建设得到了全党、全民更加高度的重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今年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要求防汛绝不能出现大的问题。温家宝副总理在黄河防汛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的防汛工作要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安心。  相似文献   

17.
黄河防汛复杂多变,"小水大险"时有发生,随时可能危及防洪安全和滩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还不能达到提前几年对可能发生险情的地点做出事先预报,这就迫切需要临时应急抢修工程或对河道、堤防等重大险情隐患进行紧急处理。由于目前防汛工程应急抢险超出正常基建或维修养护范围的资金无渠道解决。通过分析近年来黄河防汛应急抢险的实际情况,提出黄河防汛抢险应急处置的对策建议,即通过建立黄河防汛抢险应急处置机制,来应对目前黄河防汛应急抢险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黄河防汛安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空间地理信息和防汛信息密不可分,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在防汛信息中,对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表达上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防汛信息的特点,运用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WebGIS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防汛决策系统设计。防汛决策系统具备防汛实时数据和空间信息特点,符合水电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基础要求,能够为防汛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的水文事业与防汛抗旱钟桂芳(北京市防汛办公室)水文事业与防汛抗旱密切相关。水文事业为防汛抗旱提供资料信息和决策依据;反之防汛抗旱又促使了水文事业的发展。1北京地区水文特性1.1降水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北京面积仅1.68万km2,年平均降水量600m...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黄河防汛会商手段及方式都带来了新的变化,GIS应用是这种变化的代表。通过对黄河防汛信息化应用需求变化的分析,提出了防汛会商GIS系统的基本思路,引入了WebGIS的概念及应用实例。黄河防汛会商系统的功能包括综合信息、水文信息、防洪工程、防汛部署、险情、灾情、防凌形势查询等。提出了黄河会商系统进一步完善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