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电脑》2008,14(7)
迅驰并非移动计算平台的唯一选择,无论你打算购买标准的笔记本电脑还是购买UMPC、MID之类的时髦设备.在迅驰之外都何物美价廉的其他选择——AMD Puma平台与VIA Nano凌珑平台都在6月4日的台北电脑展上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2.
南瓜 《网友世界》2008,(6):66-67
年初,笔记本电脑领域最大的事件就是新—代迅驰平台上市。也许大多数读者对名为Santa Rosa Refresh的迅驰4.5平台并不了解,不知道新一代迅驰相比前一代迅驰有什么改进,也不知道新平台为什么不叫迅驰5而非要叫4.5,还不知道新迅驰平台的笔记本电脑现在购买是否合适,更不知道现在有哪些值得购买的平价迅驰4.5笔记本电脑……所有的这些疑问,本文都将做出解答,希望能为近期打算购买购买笔记本的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迅驰平台自诞生就被认为是笔记本性能的象征,很多用户都以拥有迅驰而自豪,然而谁料想下一代移动平台,Intel将取消迅驰3的命名。多年来纷繁的结构以及规格信息的混乱,使得迅驰已不能承载起新旧平台差异的界定,可以说目前的迅驰二代算得上是末代皇帝。  相似文献   

4.
得益于良好的性能表现英特尔力推迅驰移动计算平台早已名声在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迅驰笔记本电脑但高昂的价格始终是一块“绊脚石”、暑期销售旺季的到来.迅驰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逐步下调,万元左右的迅驰笔记本电脑已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是否意味着迅驰已开始走向普及?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19日,Intel正式在中国发布了新一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万众瞩目的Sonoma平台终于正式亮相。相对于2003年3月份推出的第一代迅驰技术,Sonoma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卖点,基于Sonoma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实际测试表现如何,迅驰技术下一步将如何发展,现在是否应该购买Sonoma平台的产品?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6.
老铁 《网友世界》2008,(21):73-74
2008年7月15日,Intel推出了全新一代移动芯片组“Montevina”,在国内则被命名为“迅驰2”。相较于2003年发布的“迅驰”移动平台,时隔5年后“粉墨登场”的“迅驰2”平台,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其处理器、芯片组以及无线网络速度,无不表现出了较大的性能提升。目前各厂商已经批量上市采用“迅驰2”平台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价格低至5×××元起,已经进入了学生群体的购买“范畴”。  相似文献   

7.
Heroes 《微型计算机》2005,(17):20-22
不可否认,依靠出色的性能、较低的发热量和完美的兼容性等特点,迅驰平台正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笔记本电脑平台,君不见主流笔记本电脑均均以打上醒目的“蝴蝶”LOGO为荣。迅驰的巨大成功既给Intel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不可避免地使笔记本电脑同质化现象日渐严重。换句话说,购买笔记书电脑时,消费者只需找到一款有迅驰标志的产品,其性能再怎么也不会太次,应付普通的文字处理、上网等应用轻而易举,稳定性也大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陈其彤 《微型计算机》2008,(15):145-148
应该说第一代迅驰移动平台推出时,AMD正在桌面市场上发动挑战Intel的全面战争;等到迅驰平台遍地开花的时候,AMD才匆忙拿出Turion(炫龙)处理器应对。然而直接从K8架构转变而来的Turion 64处理器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都无法与Intel的迅驰产品匹敌;更让AMD难堪的是,Intel通过迅驰平台首次将CPU,无线网卡和芯片组打包销售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于亮  陈鹏 《电脑时空》2008,(10):68-94
在经历了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迅驰2”、“迅驰3”、“迅驰4“甚至“迅驰5”的混乱时代后,英特尔终于在今年7月15日发布真正的迅驰2(Montevina)平台“以正视听”。不容置疑,新平台必然采用了众多新技术,无论是在处理器性能、集成显卡性能,还是在无线传输方面,理论上都应该有大幅的提升。时隔2个月后,大批采用Montevina平台的笔记本正式上市,用户面临一次新的换机高潮,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想了解各大品牌的迅驰2机型到底表现如何。适逢《PC Magazine电脑时空》3周年之际,就让我们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共同领略Montevina这款划时代产品带给笔记本性能的巨大提升吧。  相似文献   

10.
移动无限     
《个人电脑》2008,14(9)
随着新一代移动平台的层出不穷,移动计算设备也增添了更多的类型。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到最新的MID、Netbook,丰富的产品类型让我们在购买移动计算设备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当初英特尔公司的迅驰平台彻底改变了笔记本电脑的应用模式以及市场格局,而迅驰2代的出现则会让用户更好地体会到移动计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于峰 《电脑爱好者》2008,(16):86-88
2008年7月15日,英特尔在北京发布了新一代笔记本平台"Centrino2",也就是代号Montevina的"新迅驰平台",正式揭开了新一代移动平台的神秘面纱。与上一代迅驰平台相比,迅驰2在处理器、芯片组、集成显卡、无线网络模块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英特尔为了强调与老迅驰平台的不同,特意推出了新的"迅驰2"Logo。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与信息》2008,(5):13-15
自英特尔推出笔记本电脑迅驰四平台起.时间过去了很久。然而.基于正宗的迅驰四平台的笔记本电脑普及展开很慢。一方面市场上充斥着高性价比的奔腾双核.还有酷睿一代、酷睿二代非迅驰四平台的处理器.就性价比而言.迅驰四平台的普及还需时日;另一方面.迅驰4.5平台的发布对原有平台的性能提升效果不显著;还有就是迅驰5还未到来.这才是重点。面对众多的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适合的才是最佳的。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电脑爱好者》2008,(18):82-82
上网本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普通的笔记本电脑似乎有些被冷落。迅驰2代的发布并没有给人太多的刺激——不少人都认为,性能已经不是笔记本的第一要素了。而且,现在很多采用上代迅驰技术的本本价格也在一路走低,例如向来以品质见长的Thinkpad全系列,T61、X61、R61这些采用上代迅驰产品的机型都在大幅度降价。另外,不少品牌产品甚至把原来近7000元价位的本本贱卖到5000余元。迅驰2来了,它真值得购买吗?  相似文献   

14.
Intel迅驰平台的不断更新、移动处理器的快速更新换代,这些都使得消费者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对品种繁多的移动处理器型号无所适从,甚至晕头转向,而本文就是要帮助你理清这些脉络……  相似文献   

15.
从2003年推出到现在,迅驰已经经过了很多次的平台更迭,不过2008年所推出的迅驰处理器技术和以在的平台更迭相比有一层更丰富的含义,那就是英特尔正式将迅驰处理器技术升级为迅驰2处理器技术。数字的改变除了让消费者可以更加直观地区分平台之外,也带来了更加强大的性能。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迅驰2的脚步,一次体验风驰电掣的极速追逐之旅。  相似文献   

16.
2003年,Intel发布了举世瞩目的迅驰平台,时过境迁,4年的时间迅驰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面对最新一轮的笔记本全面革新,你是否还在观望,究竟迅驰4是不是值得购买?这个问题,相信在专题中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新电脑》2005,(2)
本刊讯1月19日,英特尔在京正式发布了下一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平台(开发代号Sonoma)。与两年前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推出迅驰技术不同,此次英特尔选择了北京大山子艺术氛围浓厚的"798时态空间"来展示全新的个人和企业应用,以突出新一代迅驰平台强大的移动性能和丰富的娱乐特性。 新一代迅驰平台配有全新的英特尔奔腾M处理器,移动式英特尔915高速芯片组(代号Alviso)以及英特尔PRO/无线2915ABG或2200BG无线局域网组件,其最大的亮点是支持533MHz前端总线、双通道DDR2内存、PCI Express图形接口和英特尔高保真音频等诸多新特性,并采用了DPST2显示节能技术、低功耗DDR2内存支持以及增强型英特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15日,英特尔Cenctrino 2(迅驰2,代号Montevina)正式在中国发布。原定于明在台北Compulex展会上发布的迅驰2平台.跳票1个多月后终于来到我们面前,如此长时间的等待究竟换来了什么?迅驰2上市后产品价格和定位是怎样的?新旧平台的共存和替代进程将会怎样发展?此时应该如何挑选和购买产品呢?  相似文献   

19.
现在提到笔记本电脑,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Intel迅驰,而且在大脑里还有会这样一个印象——好笔记本 电脑一定使用迅驰技术。由于迅驰是Pentium M芯片捆绑了芯片组和无线模块的平台,笔记本电脑制 造商如选择迅驰技术,那么在芯片组和无线模块方面,就没法自由选择了。在Intel的这种“强压”下,大量的 笔记本厂商迅速向Intel靠拢,选择使用迅驰平台,笔记本电脑市场几乎是迅驰一统天下。在市场上鲜有选择的 情况下,多数用户只能接受迅驰。 作为Intel的老对手,AMD在与Intel的多年抗争中,不仅没有垮掉,反而继续生存并日益壮大。通过借助64 位的春风,在推出性能优异的Opteron、Athlon 64后,AMD在服务器和台式机领域迅速取得领先。为了扩大64 位的战果,乘胜追击,AMD针对轻薄笔记本市场又推出了全新的64位移动处理器——AMD Turion 64,将AMD 的64位战略从高端的服务器,到低端的台式电脑,再一直贯彻到移动计算领域,从而为笔记本电脑用户全面拉 开了新一代的64位计算时代。  相似文献   

20.
Sonoma仍然和之前推出的迅驰平台一样由三大套件组成,但是Sonoma与之前的迅驰产品套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最明显的就是性能和功能上都进行了提升和改进,下面就来仔细了解一下到底有什么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