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比较小鼠肝脏、肾脏、小肠三种组织在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液、Carnoy's液、Bouin,s液三种固定液不同固定时间下的制片质量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效果,筛选出一种最为适用的固定方法.方法 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肝脏、肾脏、小肠,分别固定于三种固定液,固定时间分别是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液:24h、48 h、72 h;Camoy's液:4h、8h、12 h;Bouin's液:12 h、24 h、48 h,充分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切片,然后进行PAS染色,对比观察染色效果.结果 三种固定液对不同组织、不同固定时间下PAS染色结果存在差异.肝脏、肾脏、小肠经Camoy's液处理12h后PAS效果最佳,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液固定24 h基本满足观察检测效果,而经Bouin's液固定组织染色效果相对较差.结论 PAS反应对固定液和固定时间具有选择性,Camoy's液是组织进行PAS染色的理想固定液,但从固定效果、重复性、安全性、成本等多因素综合考虑,在PAS反应中,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液可以替代Camoy's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组分的脱钙液及脱钙时间对骨髓活检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骨髓活检穿刺组织,分为10%硝酸甲醛液(A液)、10%盐酸甲醛液(B液)和30%甲酸甲醛液(C液)3组,每组12例,分别观察各组的脱钙时间。另收集5例骨髓活检穿刺组织,将同一例标本分成两份,观察不同组分的脱钙液和脱钙处理时间对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A液、B液的脱钙时间比C液短;3种方法的HE染色效果均较好;而C液脱钙2 h的Ki67免疫组化染色效果好,但其他方法的Ki67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欠佳。结论:采用30%甲酸甲醛液处理2 h的脱钙法,实验操作简便,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并比较大鼠尾椎椎间盘经5%硝酸或10%EDTA脱钙处理后的病理表现.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10只,取鼠尾Co6/7-Co9/10椎间盘,Co6/7和Co8/9为硝酸组进行5%硝酸脱钙处理,Co7/8和Co9/10为EDTA组进行10%EDTA脱钙处理.记录脱钙时间,采用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I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 硝酸组脱钙需(18.35±4.71)h,EDTA组需(22.75±6.64)h.硝酸组整体形态保持更好,但是免疫组化染色II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减少.EDTA组组织形态保持尚可,纤维环组织变硬变脆,有组织松散紊乱表现,但是II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结论 大鼠尾椎椎间盘经5%硝酸、10%EDTA两种脱钙液处理后,在进行普通病理及结构观察时,5%硝酸具有脱钙时间短,组织形态更完整的优势,但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10%EDTA进行脱钙处理更有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研需求选择脱钙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固定液及固定时间对小鼠肝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小鼠肝组织的最佳固定液及切片制作方法.方法:健康雄性成年昆明鼠,腹腔麻醉下取小鼠的肝脏中叶,分别入10%福尔马林、4%多聚甲醛、Bouin液及AAF液固定,固定时间为12、24及48 h.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比较不同固定液、不同固定时间下小鼠肝组织的光镜结构.结果: 10%福尔马林、4%多聚甲醛固定的肝组织小叶结构完整、清晰,肝细胞界限清楚,着色好,以固定24 h最为理想, 随固定时间延长,细胞出现过度收缩,细胞间隙有轻度增大,胞浆减少且部分细胞出现小空泡.Bouin液及AAF液固定的肝组织各时间点的肝细胞结构均不够完整,界限不清,胞浆中出现空泡,自溶现象明显.结论:肝组织固定剂首选10%福尔马林及4%多聚甲醛,固定时间以24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10%甲醛、10%甲醛冰醋酸1:1的混合液及丙酮三种固定液对延迟固定标本的固定效果,为临床病理做出更好的延迟固定标本切片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术中送检标本80例,分别延迟24、48、72h后,相同延迟固定时间标本分别用三种固定液固定,然后做HE染色,观察各自的组织结构及染色情况。结果:同一延迟固定时间,甲醛固定的组织结构自溶现象最显著,染色黯淡;混合固定液自溶现象相对较轻,染色效果优于甲醛;丙酮固定的组织结构自溶现象最轻,染色效果最好。且延迟固定时间越久,变化越显著。结论:三种固定液都可用于固定延迟固定标本,但丙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夏朝霞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1002-1003
目的 探讨酸脱钙液对骨髓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方法 对445例骨髓活检组织经混合酸脱钙及EDTA双重脱钙固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清晰完整,免疫组化染色定位准确、背景清晰.结论 混合脱钙液与EDTA联合应用有助于免疫组化染色,是骨髓活检病理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环保型无醛固定液对不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效果,探讨其取代甲醛固定液的可行性。方法25例新鲜手术标本分别用环保无醛固定液(无醛组)和甲醛固定液(甲醛组)固定1、3、7、14、30、60、120 d,免疫组化检测两组组织的抗原表达情况。结果固定时间在1、3、7和14d时两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甲醛组固定60 d和120 d时两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无醛组固定1 d的免疫组化结果与固定12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甲醛组固定60 d的免疫组化结果与固定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环保型无醛固定液组织固定效果好,安全环保,可以取代甲醛固定液作为病理工作中的组织固定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固定时间对乳腺癌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探寻最佳的固定时间。方法利用AAF固定液(配方为丙酮85mL、冰醋酸5mL、40%甲醛10mL)以1min、2min、4min、6min、8min、10min、12min、15min不同时间对乳腺癌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固定,然后利用6种乳腺癌相应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2004—2008年全国十次免疫组化质控活动所用的免疫组化质控评分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量化。结果固定时间可以直接影响乳腺癌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图像的质量,最佳的固定时间为6~8min。结论对乳腺癌冰冻切片固定6~8min可取得质量最高的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9.
固定液及抗原修复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固定液pH值和抗原修复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皮肤、胃粘膜、子宫肌瘤、乳腺癌组织 ,分别用 pH值 3.0 ,5 .0 ,7.0 ,8.0 ,10 .0的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选用EMA、SMA、ER、CK(AE1/AE3 )为一抗 ,Evin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染色时分别用 pH值 6 .0 ,7.0 ,8.0的抗原修复液或用市售pH值 8.0的EDTA作微波抗原修复。结果 :不同条件可造成阳性细胞数量及染色强度变化 ,本实验得知CK (AE1/AE3 )、ER是以阳性细胞数目改变为主 ,SMA、EMA是以染色强度改变为主。结论 :(1)使用 10 %中性或微碱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 ,固定效果最佳。 (2 )本实验所用的 4种组织 ,抗原修复液选择pH值 7.0、8.0均优于 pH值6 .0 ,皮肤组织选择EDTA(pH值 8.0 ) ,雌激素受体选择 pH值 8.0时染色效果最佳。 (3)固定液pH值 >8.0容易造成背景染色 ,修复液 >8.0影响切片附着 ,造成脱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于病理淋巴组织的切片常见组织较硬、细胞脆性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色模糊,甚至出现假阴性现象,探讨淋巴组织制片与免疫组化染色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方法:采用B-5固定液、软化剂的处理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染色。结果:制出背景清晰、定位准确、反差分明、效果较好的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组织切片。结论:经B-5固定液固定、软化剂处理过的淋巴组织免疫组化切片能为淋巴组织疾病诊断提供定位准确、阳性明显的抗原表达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ouin氏液二次固定时间对Masson三色染色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寻找Bouin氏液二次固定的最佳条件。方法:取5例肝纤维化模型家兔肝脏组织(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的蜡块,切片、脱蜡后,用Bouin氏液二次固定,固定时间分别为0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过夜。进行Masson三色染色并用光镜和统计软件分析比较染色结果。结果:未经二次固定的切片与所有经过二次固定的切片染色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固定过夜的染色效果最好,其与二次固定4 h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Bouin氏液二次固定的肝纤维化切片的Masson三色染色效果优于仅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切片;二次固定4 h或过夜切片的染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三种固定液对神经纤维冰冻切片固定效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10%甲醛、丙酮和Bouin三种固定液对神经纤维的固定效果,为临床做出更好的神经纤维的快速冰冻切片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健康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冰冻切片后分别用三种固定液固定,然后做HE染色,观察各自的组织结构及染色情况.结果:10%甲醛固定的神经纤维组织结构较清楚但是组织发生收缩;丙酮固定的神经纤维染色效果较好,组织没有发生收缩;Bouin固定液固定的神经纤维结构和染色都比较好但是组织收缩最明显.结论:三种固定液都可用于固定神经纤维,但丙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及钙化组织的脱钙方法。方法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处理相同的骨及钙化组织,甲组先将骨及钙化组织切成薄片,用甲酸氯化铝脱钙固定液彻底脱钙,流水冲洗,碳酸铝饱和溶液中和酸;乙组先用甲酸氯化铝脱钙固定液处理大块骨及钙化组织至彻底脱钙,再将骨及钙化组织切成薄片,碳酸铝饱和溶液中和酸;丙组按传统方法脱钙。三组组织脱钙后均常规制作HE切片,并行CD68和TTF-1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脱钙时间、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结果甲组脱钙时间短、切片完整、组织结构清晰、染色对比鲜明、长期保存不易褪色、免疫组化阳性信号正常,各项结果均优于乙组和丙组。结论甲酸氯化铝脱钙固定液处理骨及钙化组织,脱钙时间短,切片质量、染色质量、免疫组化质量好,切片长期保存不易褪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GS组织样本制备及染色套液(简称GS环保套液)进行组织石蜡制片的效果.方法 不同类型的新鲜组织经GS环保套液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染色、封片等,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并对染色结果 进行判读.结果 本套液制作的切片经染色后,细胞形态完整,染色效果好,IHC结果 显示:细胞内抗原成分保存完好,阳性结果 定位准确,背景清晰.结论 GS环保套液,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替代甲醛、二甲苯在病理技术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研究加热抗原修复对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物(EABA)的影响,探讨蛋清液在封闭肝组织EABA、消除非特异性显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蛋清液封闭法,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30例肝细胞癌组织,30例门脉性肝硬化组织,1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之周围正常肝组织进行EABA检查.结果:①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肝组织中的EABA被封闭.②加热抗原修复可造成EABA暴露.③EABA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及肝癌组织中都有分布,主要以颗粒状形式存在于胞质中,造成非特异性显色.④20%蛋清液可封闭肝组织中的EABA,消除它对正常染色的干扰.结论:加热修复可使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的EABA重新暴露,暴露的EABA见于人体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和肝癌组织中,因而对正常免疫组化染色可造成干扰;暴露的EABA可被蛋清液封闭,以蛋清液消除肝组织中非特异性显色的方法经济便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固定液对大鼠肝脏组织石蜡切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液对大鼠肝脏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效果.方法 应用SD大鼠肝脏组织分别在动物空腹和空腹条件下,选择三种常规的固定液:体积分数10%甲醛固定液、Bouin's固定液和改良Davidson's固定液,对肝脏组织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观察动物空腹与未空腹条件下组织固定对切片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固定液对肝脏组织切片质量的影响.结果 在未空腹的条件下,肝脏组织结构显示不清晰,呈水样变性的形态改变;Bouin's固定液和改良Davidson's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结构更清晰,但是切片色泽不如体积分数10%甲醛固定液的鲜亮.结论 大鼠是否处于空腹状态对肝脏组织结构影响很大,三种固定方法对大鼠肝脏组织切片质量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活组织塑料冷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不脱钙的骨髓活组织塑料冷包埋切片上,采用经典免疫组化技术SP染色法。结果:冷丙酮固定剂在骨髓活组织塑料冷包埋免疫组化染色中,效果优于Bouin固定液(P<0.05),-20℃操作条件下免疫组化结果优于4℃(P<0.05)。结论:冷丙酮固定骨髓活组织塑料冷包埋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结果稳定,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18.
在病理技术工作中从标本取材、固定、脱水到切片、染色等各种环节若处理不当都可影响切片的质量 ,延误诊断[1,2 ] 。其中常遇到因固定不充分造成切片困难、着色不良现象。在实际工作中 ,组织标本常用体积分数为 10 %福尔马林固定一夜后再进行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3~ 5] ,所需时间较长 (4 8h) ,拖延了病理报告发出的时间 ,给患者和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不便。作者改进了固定方法 ,用新的混合固定液代替原固定液 ,取得了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混合固定液的配制 甲醛、无水乙醇、蒸馏水 ,混合配制成体积分数为 2 0 %福尔马林液和体积分…  相似文献   

19.
无醛固定液与醛类固定液对细胞核DNA及细胞质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探究无醛固定液与醛类固定液对细胞核DNA及细胞质着色的影响.方法 通过运用DNA定量分析系统(ICM)对分别经过8种不同固定液固定的细胞核DNA含量(IOD)、离散系数(CV)、DNA指数(DI)、细胞核面积进行测量,联合细胞学染色,分析不同固定液对核DNA及细胞质染色的影响.结果 醛类固定液优于无醛固定液,固定液中的甲醛对Feulgen-eosin联合染色有重要影响.结论 采用醛类固定液进行后固定,硫堇对细胞核DNA染色,与细胞学染色相结合,获得了良好的染色效果,为后续的多技术联合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3种不同的固定液及固定时间,分别对3种含有不同抗原的组织进行固定,应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他们的结果。发现:固定时间以6-12h最佳。而检测不同抗原应选择不同的固定液,检测B淋巴细胞L26抗原,应首选B-5固定液,检测Vimentin及EHFV抗原以10%NBF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