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ATP酶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肺脏损伤机制。方法:青年(5月龄)和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min再灌60min后肺脏组织形态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青年和老龄模型组大鼠肺脏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老龄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严重。老龄对照组肺组织MDA/SOD比值高于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肺Ca^2 -ATP酶活性低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老龄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Ca^2 -ATP酶活性的降低和自由基损伤可能是肺损伤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 ATP酶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探讨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而成的川芎参麦注射液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肺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老龄 (2 0月龄以上 )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参麦注射液组 (参麦组 )、川芎参麦组 (川参组 ) ,观察各组大鼠全脑缺血 30分钟、再灌注 6 0分钟后肺组织病理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ATP酶活性及丙二醛 (MDA )含量的变化。结果 :老龄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 ,川芎嗪组、参麦组及川参组肺损伤均显著改善。老龄模型组肺组织Ca2 ATP酶活性低于老龄对照组 ,川芎嗪组高于老龄模型组。川芎嗪组、川参组及参麦组肺组织 MDA /SOD比值均低于老龄模型组。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老龄大鼠肺损伤 ,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改善肺损伤可能与其拮抗自由基有关 ,其中以参麦注射液作用较佳 ,川芎嗪提高组织 Ca2 ATP酶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ATP酶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探讨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而成的川芎参麦注射液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肺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麦组)、川芎参麦组(川参组),观察各组大鼠全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后肺组织病理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老龄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川芎嗪组、参麦组及川参组肺损伤均显著改善,老龄模型组肺组织Ca^2 -ATP酶活性低于老龄对照组,川芎嗪组高于老龄模型组,川芎嗪组、川参组及参科组肺组织MDA/SOD比值均低于老龄模型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老龄大鼠肺损伤,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改善肺损伤可能与其拮抗自由基有关,其中以参麦注射液作用较佳,川芎嗪提高组织Ca^2 -ATP酶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ATP酶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探讨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而成的川芎参麦注射液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参麦组和川参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分钟及再灌注60分钟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ATP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与老龄对照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血清CPK、LDH活性和血清、心肌组织MDA/SOD明显增高,心肌组织Na^ -K^ -ATP酶和Ca^2 -ATP酶活性降低。与老龄模型组比较, 川参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CPK水平和参麦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LDH活性降低;川参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心肌Na^ -K^ -ATP酶活性和川参组Ca^2 -ATP酶、SOD活性增高;川参组心肌组织MDA/SOD比值、MDA含量降低。结论: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损伤与ATP酶活性降低和自由基损伤有关。川芎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川芎参麦注射液及尼莫通对心肌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种芎嗪提高Na^ -K^ -ATP酶活生效果显著,川芎参麦注射液能提高Ca^2 -ATP酶活性和抑制自由基的损伤及其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这可能是其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生姜水提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生姜水提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模型,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Na -K -ATP酶、Ca2 -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脑组织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降低,SOD活性与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生姜水提物能显著升高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脑组织Na -K -ATP酶、Ca2 -ATP酶和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结论生姜水提物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与增强ATP酶活性和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肺炎的小肠损伤病理生理特点。方法:复制肺炎双球菌肺炎大鼠模型,分为青年和老龄对照组及模型组。主要观察肺脏和小肠组织含水量,小肠组织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肺炎大鼠的肺组织损伤明显,肺脏和小肠组织含水量增高。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小肠组织6-keto-PGF1α含量、SOD活性的降低和TXB2、NO、MDA含量的增高均较青年对照组和老龄对照组显著。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龄对照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老龄模型组SOD活性的降低和MDA含量的增高较青年模型组显著。结论:前列腺素及自由基介导的损伤参与肺炎小肠组织损伤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增龄变化,肺炎老龄大鼠小肠自由基损伤较青年大鼠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银杏内酯B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Kameyama的3条动脉夹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银杏内酯B预处理组;测定各组动物脑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ATP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SOD、GSH-Px和ATP酶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呈现炎症性改变,层次不清,细胞凋亡指数达(40.2±6.3)%.银杏内酯B(1~10 mg/kg)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MDA水平,提高SOD、GSH-Px和ATP酶活性(P<0.05或P<0.01),明显减轻脑组织神经细胞损害,减少细胞凋亡发生率.结论:银杏内酯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增强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肺炎的小肠损伤病理生理特点。方法 复制大肠杆菌肺炎模型,分为青年对照组和模型组、老龄对照组和模型组。主要观察肺脏和小肠组织病理改变和含水量,小肠组织6-Keto-PGF1α、TXB2、NO和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 肺炎鼠的肺、小肠组织损伤明显和含水量增高,老龄大鼠组织损伤较青年大鼠严重。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 模型组SOD活性和6-Keto-PGF1α含量降低,TXB2、NO、MDA含量较高。老龄对照组NO含量降低和MDA含量增高较青年对照组显著。老龄模型组SOD活性、6-Keto-PGF1α含量的降低和NO、MDA、TXB2含量的增高较老龄对照组显著。与老龄模型组比较,青年模型组MDA、NO含量降低和SOD活性升高。结论 前列腺素及自由基介导的损伤参与肺炎的小肠组织损伤发生发展。由于增龄变化,肺炎老龄大鼠小肠自由基损伤青年大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脑心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脑心通胶囊小剂量组(10只)、脑心通胶囊大剂量组(10只)、辅酶Q10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脑缺血30 min再灌注30 min及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脑组织含水量和ATP酶活性.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Na+-K+-ATP酶、Ca2+-ATP酶和 Mg2+-ATP酶活性降低,脑含水量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脑心通胶囊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活性增加,脑含水量降低,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 脑心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自由基损伤方面研究老年大鼠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和中药的防治作用。方法 :青年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 ;老龄大鼠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大黄组、益元活血组及益元活血大黄组。观察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电图幅值、脑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含量的变化。结果 :1青年和老龄模型组脑电图幅值以及血清与脑组织 SOD活性分别较青年和老龄对照组降低(P<0 .0 5或 P<0 .0 1) ,而脑含水量、MDA和 NO含量增高 (P<0 .0 5或 P<0 .0 1)。 2与青年模型组比较 ,老龄模型组脑电图幅值以及血清与脑组织 SOD活性降低 ,脑含水量、脑组织 MDA及血清 NO含量增高(P<0 .0 5或 P<0 .0 1)。 3与老龄模型组比较 ,用药各组脑电图幅值以及血清 SOD活性提高 (P均 <0 .0 1) ,脑含水量、脑组织 MDA含量下降 (P均 <0 .0 5 )。大黄组血清和脑组织 NO水平降低 (P均 <0 .0 1)。结论 :青年和老龄大鼠脑缺血损伤与自由基损伤有关 ,老龄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 ,其机制与增龄有一定的关系。补肾活血方药和泻下方药及其配伍通过拮抗自由基损伤、改善 NO代谢而对老龄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时小肠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复制大鼠大肠杆菌肺炎模型,分为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老龄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观测肺脏和小肠组织病理改变及其组织含水量,肠内容物分泌型IgA(sIgA),IgA含量,血清和小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结果:青年和老龄模型组肺和小肠组织损伤和含水量增高明显,其中老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较青年模型组严重。青年模型组肠内容物sIgA含量的增高较青年对照组显著,老龄对照组sIgA高于青年对照组,老龄模型组sIgA低于老龄对照组。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血清和小肠组织TNF的增高分别较青年对照组和老龄对照组显著,老龄模型组和血清和小肠组织TNF含量高于青年模型组。结论:TNF含量增多和sIgA含量变化与肺炎的肠道损伤发生发展有关密切关系,TNF增多及sIgA含量减少在老龄肺炎大鼠的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细胞因子在肺炎双球菌肺炎老龄大鼠的变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肺炎的病理生理特点。方法:复制肺炎双球菌肺炎模型,分为青年对照组和模型组,老龄对照组和模型组。观察肺脏组织病理改变,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外周血IL-8、IL-6、TNF含量。结果:肺炎老龄大鼠肺组织损伤较青年大鼠明显。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别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对照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模型组血清IL-8含量降低和IL-6、TNF含量增高,老龄对照组IL-8、TNF含量降低和IL-6含量增高。老龄模型组IL-8、IL-6、TNF含量的增高较老龄对照组显著。老龄模型组IL-8、TNF的增高较青年模型组显著。结论:细胞因子紊乱参与老龄大鼠肺炎的病理过程。细胞因子的增龄变化影响老龄大鼠肺炎的病理生理,使老龄大鼠肺炎有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细菌性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和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肺部炎症,根据脏器有关生化指标变化、病理学改变及动物死亡率等情况评价该模型.结果 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制模24 h后大鼠死亡率分别为33.3%(5/15)和60.0%(15/25).与同龄对照组比较,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均<0.01);肺、心、肝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0%~100%;肺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上升(P<0.05或P<0.01);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明显增高(P<0.05或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青年模型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肺PaO2明显下降、PaCO2显著上升;血清CK、CK-MB、LDH和ALT、AST明显增高(P<0.05或P<0.01);肺、心、小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增高(P均<0.05),肝、肾亦有增高趋势.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细菌性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模型,符合老年"肺启动"机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特征,该模型制备简便,成功率高.脏器损伤重、死亡率高为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神经肽Y(NPY)的变化研究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老龄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麦组)、川芎参麦组(川参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形态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激酶(CPK)活性及NE、DA、E、NPY含量的变化。结果:与老龄对照组比较,老龄模型组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血清中CPK和LDH活性及脑组织NPY含量增高,参麦组和川参组心肌病理改变和脑组织NPY含量明显改善,川参组、川芎嗪组血清CPK水平和参麦组、川芎嗪组血清中LDH水平显著降低,川参组、参麦组、川芎嗪组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改善明显。结论: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与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增强有关。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作用和降低NPY含量可能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比较研究青年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I/R)后超微结构与神经细胞凋亡特征。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缺血 3h及再灌注 3、6、12、2 4和 72 h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结果 老龄大鼠脑缺血 3h和 I/R12 h脑梗死面积较青年大鼠增大。随着 I/R时间延长 ,脑组织细胞损伤逐步加重 ,老龄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细胞凋亡随着 I/R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 ,老龄大鼠出现的早、持续时间长。结论 老年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面积增大、超微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出现得早且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一再灌注(I/R)不同时期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纤溶酶原激活系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I/R模型,将大鼠分为青年假手术组、老龄假手术组、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其中模型组又分为I3h,I/R6、12、24、72和144h各时间点组。采用免疫组化、酶谱与反向酶谱分析等方法测定各脑微血管结构、基底膜Ⅳ型胶原、层连蛋白(LN)和纤溶酶原激活系的变化。结果与青年假手术组比较,老龄假手术组Ⅳ型胶原、LN表达增强。随着I/R时间的延长,老龄与青年大鼠基底膜成分Ⅳ型胶原和LN表达递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水平呈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与青年模型组相同时间点比较,老龄模型组Ⅳ型胶原(I3h、I/R6h、I/R12h)、LN(I3h、I/R6h~24h)、t-PA(I/R6h~24h)、u-PA(I/R12h~144h)表达增强,PAI-1(I/R12h、I/R24h)表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另外,PAI-1的反向酶谱分析比较,量的变化与免疫表达规律基本一致。结论随着增龄,大鼠脑微血管基底膜成分Ⅳ型胶原、LN增加。在脑I/R微血管基底膜损伤方面,老龄大鼠较青年严重,其损伤的特点与纤溶酶原激活系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灯盏花素作为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作用.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海马中三磷酸腺苷的含量,以及对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区组设计.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四院麻醉科,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5在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取蒙古沙土鼠90只,随机分为9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脑缺血再灌注1 h组、脑缺血再灌注12 h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组、灯盏花素+脑缺血组、灯盏花素+脑缺血再灌注1 h组、灯盏花素+脑缺血再灌注12 h组、灯盏花素+脑缺血再灌注24 h组,10只/组.灯盏花素注射液(云南省生物制药厂生产,批号990103,每毫升含黄酮4.5 mg).方法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灯盏花素各组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10 mL/kg,其余组同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抽取6只行三磷酸腺苷含量及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测定,其余4只进行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学检查.在缺血期间监测鼓膜温度(反映脑温),并维持鼓膜温度于(37±0.2)℃,以避免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实验鼠脑海马三磷酸腺苷含量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变化.②各组实验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纳入蒙古沙土鼠9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海马三磷酸腺苷含量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变化与脑缺血再灌注24 h组比较,灯盏花素1,12,24 h组三磷酸腺苷含量均明显提高[(0.25±0.08),(0.81±0.12),(0.58±0.07),(0.43±0.09)mmol/kg,P<0.01],Na+-K+-ATP酶活性均明显上升[(1.23±0.43),(5.09±0.36),(3.67±0.37),(2.71±0.42)mmol/(g·h),P<0.01],Ca2+-ATP酶活性亦明显上升[(0.58±0.35),(2.14±0.41),(1.64±0.39),(1.39±0.40)mmol/(g·h),P<0.01].②各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学变化脑缺血后7 d,低倍镜下见脑缺血再灌注1,12,24 h组锥体细胞带变薄、稀疏,甚至消失;而灯盏花素各组锥体细胞带明显比脑缺血再灌注各组宽厚.高倍镜下见脑缺血再灌注1,12,24 h组锥体细胞大部凝固性坏死,核膜完整、核仁清楚的存活锥体细胞数较少;而灯盏花素各组存活锥体细胞明显多于脑缺血再灌注1,12,24 h组.结论灯盏花素能够明显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三磷酸腺苷含量,且再灌注初期升高尤为显著,同时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亦呈相应提高趋势,具有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级联反应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老年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及ICAM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老年脑I/R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36只青年(5~6月龄)SD大鼠和36只老年(20~21月龄)SD大鼠,均为雄性,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别分为青年假手术组、老年假手术组、青年模型组和老年模型组。两个模型组又各随机分为缺血3h(13h)和I/R1、3、6、12d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方法复制脑I/R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各时间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病理学,TNF—α、VCAM-1、ICAM-1及ICAM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老年假手术组TNF—α表达高于青年假手术组;青年模型组和老年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I/R1~6d)、神经功能障碍评分(I3h及I/R1~12d)、TNF—α(I3h及I/R1~6d)、VCAM-1(I3h及I/R1~12d)、ICAM-1(I3h及I/R1~6d)及ICAM-1mRNA(I3h及I/R1~12d)表达均高于同龄假手术组;老年模型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I3h、I/R6d)、TNF—α(I/R1d、3d)、VcAM-1(I/R 3d、6d)、ICAM-1(I3h、I/R1d)及IcAM-1 mRNA(I/R1~6d)表达均高于青年模型组。结论脑I/R损伤与TNF—α、VCAM-1、ICAM-1表达增加有关,老年脑I/R损伤严重可能为随着增龄TNF—α和黏附分子表达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对急性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组织游离Ca2 ([Ca2 ]i)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闭塞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及体循环低血压法建立家兔急性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损伤模型 ,缺血 2 0min ,再灌流 2h。4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流组、治疗组 ,观察了脑组织 [Ca2 ]i和超微结构及山莨菪碱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 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流组脑组织 [Ca2 ]i 浓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而且缺血再灌流组 [Ca2 ]i 明显高于缺血组(P <0 0 1) ,随着 [Ca2 ]i 增加 ,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加重。治疗组 [Ca2 ]i 浓度较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流组明显降低 (P <0 0 1) ,同时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山莨菪碱通过阻断Ca2 内流对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