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负压波原理的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具有响应快、精度高、成本低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管道泄漏检测,其检测过程分为泄漏判定与泄漏定位两个过程。基于瞬变模型建立了长输水管道仿真模型,模拟了管道泄漏引起的水力瞬变过程。结果表明:泄漏引起了管道水位、流量的变化,其变化幅度随泄漏面积的变大而变大;压力梯度曲线在泄漏点处呈现出明显的突变。由仿真模型得到的压力波形可用于构建模式识别库,再采用基于负压波的模式识别法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泄漏,泄漏位置的定位则采用压力梯度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对城市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定位技术水平,归纳总结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检测、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检测泄漏、负压波法、压力梯度法、实时模型法5种国内外常用的管道泄漏检测定位方案,讨论其各自基本原理、优缺点;同时从检测管道泄漏灵敏度、泄漏点定位及精度等7个方面对各种检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城市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定位方案的应用,提供了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实时模型法、负压波法、模式识别法3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适用情况及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4.
张丽娟  李帆  奉毅 《上海煤气》2006,(6):13-15,37
文章介绍了基于负压波的燃气管道小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根据噪声与有用信号突变点在多尺度连续小波变换下的极值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利用连续小波变换,获取信号的突变点,实现小泄漏的检测与定位。  相似文献   

5.
声注入法是首次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管道泄漏定位探测的新型技术,介绍了声注入法的工作原理。采用声学仿真模拟、算法优化、实验验证等方法,完成了两个阶段(架空管道、埋地管道)的实验研究工作,验证了所提出的声注入方法用于架空管道和埋地管道泄漏定位是可行的。采用MATLAB编程进行声学仿真模拟,泄漏孔管道外部腔体的存在及体积大小,是该方法能否检测出泄漏孔的关键。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埋地管道泄漏检测。声注入法对管道长度60 m以上、直径为1 mm的泄漏孔都可以清晰分辨出来,具有较长的检测距离和较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7)
管道泄漏影响生产、污染环境并形成最大的能源浪费,为提升检漏及巡检效率,以负压波检测原理为基础,建立高精度采用数字通信的测控前端。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建立覆盖企业生产管道的测控系统,使其成为大型企业生产控制监测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系统采集管网运行的有效参数,全面整体的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在提高检漏及巡检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安全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分析了人工巡检法、SCADA监控法、光纤传感器检测法和负压波检测法,提出了提高管网泄漏检测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热力管道漏点检测系统(LDS)的泄漏检测原理、系统组成,对热力管道漏点检测系统功能、设计、安装、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热力管道泄漏检测提出了一种磁-温梯度差检测方法。阐述了检测原理,通过对供热管道模型的有限元仿真,从原理上论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研制了热力管道非开挖磁-温综合检测仪,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对管道泄漏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对泄漏点检出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距离供水管道泄漏问题,采用CFD软件研究了供水管道内瞬变流动特性,分析了管道泄漏点位置的检测机制。基于流体的瞬变模型法及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方法,开展了供水管道泄漏定位研究。利用Flowmaster仿真软件中的水力模型建立长度为1 000 m的一维管路系统,并针对此系统进行了不同泄漏位置下的数值仿真计算以产生训练样本,借助RBF神经网络开展了泄漏工况下的网络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瞬变流过程中泄漏孔的存在对直管道水锤波的传播周期影响较小;管道泄漏孔的存在引起压力波传播畸变,在周期首相的压力幅值变化更为明显;在出口位置设置激励和监测点的条件下,泄漏孔距离出口越近,检测点信号衰减越快;RBF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监测能力及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1.
《Urban Water Journal》2013,10(6):351-365
Loss of water due to leakag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observed practically in all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WDS). However, the leakage volume can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if the occurrence of leakage is detected within minimal time after its occurrence.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ethodology to detect and diagnose leakage in WDS. In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 fuzzy-based algorithm has been employed that incorporates various uncertainties into different WDS parameters such as roughness, nodal demands, and water reservoir levels. Monitored pressure in different nodes and flow in different pipes have been used to estimate the degree of membership of leakage and its severity in terms of index of leakage propensity (ILP). Based on the degrees of leakage memberships and the ILPs, the location of the nearest leaky node or leaky pipe has been identifi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 small distribution network was investigated which showed very encouraging result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has a significant potential to help water utility managers to detect and locate leakage in WDS within a minimal time after its occurrence and can help to prioritise leaka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2.
姜倩  郑祥玉  秦敬韩 《煤气与热力》2021,41(4):23-26,10042,10043
结合工程实例,对直埋供热管道泄漏及保温结构破损非开挖检测方法、步骤、结果进行探讨。被测直埋供水管道规格为DN125~700mm,共24km。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全功能听漏仪对失水量明显的泄漏点进行定位。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法(PCM法)对直埋供热管道位置及走向进行定位,采用人体电容法(Pearson法)对保温结构破损点检测及定位。出现保温结构破损的直埋供热管道规格为DN 125~600 mm,破损点数量为22个。被测直埋供水管道保温结构破损情况不严重,整体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3.
张建军 《山西建筑》2014,(11):137-139
对目前现有的供热管网检漏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供热管网泄漏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热管网泄漏故障诊断模型,指出其不仅可以诊断出泄漏管段和泄漏量,还可以定位泄漏点。  相似文献   

14.
江学强 《山西建筑》2014,(32):106-107
解释了渗漏的定义,对房建工程中屋面、地面、墙面、厨卫、门窗等部位的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各部位的防渗漏措施,指出明确渗漏位置、严把材料关、完善施工规范是有效预防渗漏现象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地下连续墙的接头是基坑围护结构的薄弱部位之一,在施工中容易出现渗漏、夹泥、开裂等病害,危害基坑本身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为实现在基坑开挖前对病害进行检测,针对跨孔雷达检测方法展开了研究,分析了电磁波在地下连续墙内的传播特点,指出可采用零高差测量对病害进行快速定位,然后实施多高差测量确定病害的具分布形态。基于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法,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跨孔雷达对地下连续墙接头渗漏、夹泥和开裂病害的探测,分析了各类病害的跨孔雷达数据特征。利用跨孔雷达方法对某地铁车站基坑地下连续墙进行探测试验,准确找出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夹泥及其分布范围,验证了跨孔雷达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虚拟热源法研究坝基裂隙岩体渗漏通道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利用虚拟热源法研究坝基裂隙岩体中存在的集中渗漏通道。水库底部通常为低温水,而基岩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坝后温度异常区域可能存在库水渗漏。渗漏水与周围地层将进行热量的交换。低温的渗漏水从地层中吸收热量,而地层则释放出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这两个热量是相等的。将集中渗漏通道看作是一个虚拟线热源,通道以外地层温度的分布仅与渗漏带最外层的温度有关,与渗漏通道内部的温度分布无关,渗漏通道内部的温度是由水流带来的,其外部的温度是靠热传导进行。根据热传导及能量守恒理论,可以推导出温度在地层中的分布趋势,通过温度分布曲线可以确定渗漏范围,建立堤坝渗漏量的虚拟热源法模型;同时,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7.
面对水电站厂房电气设备复杂的漏电情况,传统的漏电检测技术难以有效检测所有异常情况,据此提出基于差分阈值的漏电检测技术。首先采用平滑滤波技术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其次计算信号差分值,设立时间窗口,并根据窗口设立初始阈值,由此检测相对异常信号点。最后结合环境因素更新阈值,对异常漏电情况进行识别和预警,进行下一次的检测循环。通过相应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检测出相对异常剩余电流,预防漏电火灾。  相似文献   

18.
《Urban Water Journal》2013,10(4):279-289
One great challenge for waterworks is effective leakage dete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based on the self-organising map for leakage detection in a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data used for training and validating the test results consist of vectors of the flow meter readings and knowledge of reported leak loca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acilitating the self-organising-map-based modelling of leaks is the developed leak fun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presented show that the model trained on flow data can detect leaks in a defined distribution network area.  相似文献   

19.
利用温度示踪方法探测基坑渗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建筑基坑的降水、防渗和支护工作需要了解地下水渗流场的分布、补给与排泄等规律,以便于作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温度是地下水运动的天然示踪剂,正常地层温度的分布是连续且规律的,在季节气温影响点(如钻孔温度曲线上的拐点)以下深部地层的温度将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上升。但由于地下水的运动影响,会产生温度分布的异常现象。分析了钻孔中由于地下水流动对温度曲线的影响,根据地层中温度的异常变化判定地层渗流的分布情况,利用温深曲线的异常来提取地下水渗流场的有关信息,如确定地层的渗透性,强渗漏带,集中渗漏通道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关系等。对南京地铁三山街站基坑进行了地下水温度示踪探测分析,发现地下连续墙深度不够,存在裂缝,隔水效果差,是基坑渗水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了基坑周围地面的沉降,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检测风管漏风量和漏风率的实验台,对不同管段在不同压力下进行了实验,提出了简单可行的测量漏风量和漏风率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