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材资源的深加工是内蒙古林区摆脱危困的有效途径李建军(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莫尔道嘎022191木材资源的深加工是指以原木或采伐剩余物为原料进行制材、木制品生产,复合板生产,胶合板生产,刨花板生产,纤维板生产,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及人造装饰板等的...  相似文献   

2.
人造板生产是木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品主要是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和塑料贴面板等。这些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家具制造、交通运输、建筑、航空等各个方面。人造板的原料,如纤维板、刨花板主要是利用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制造的。因此,发展人造板工业是节约木材和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我国森林资源不足,是个少林的国家,但是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和木制品  相似文献   

3.
《国际木业》2012,(2):20-20
2011年,我国木材与木制品行业经受了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的考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以及国外木材发达国家不断增多的技术和贸易壁垒导致我木制品出口受阻等众多不利影响,2012年木材与木制品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4.
从木材工业内涵的不断扩大看木工机械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木材工业是以制材工业、实木制品工业为主的,因此木工机械的发展主要以制材设备(木工带锯机、圆锯机、框锯机等)和细木工。设备(木工刨床、铣床、车床、开榫机等)为主。随着木材工业的发展,天然林资源的严重枯竭,出现了木材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迫使木材工业内涵不断扩大二形成了新的产品结构。使单一的锯材产品转化为单板、纤维、刨花、木片、木基复合材等产品,以实现木材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使木工机械的发展朝着提高木材利用率、提高木材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方向迈进。1木工机械产品种类的发…  相似文献   

5.
《江西林业科技》1994,(5):3-7,33
试验研究了生产栲树木材胶合板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采用栲树木材胶合板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采用栲树木材生产的胶合板,其物理、力学性能超过国家标准(GB9846.1~9846.12-88)规定的技术要求,而且板面的材色及花纹等均很美观,可广泛用于家具装修等高级木制品中。  相似文献   

6.
刘红梅 《国际木业》2004,34(9):11-14
马来西亚木材理事会成立于1992年,以促进马来西亚木材工业的发展、扩充市场与贸易商机、开拓海外市场、获取原料供应等为己任。理事会旗下会员单位生产和销售各种木制品,包括锯材、胶合板、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以及线条、细木工板和家具等。理事会与马来西亚木材生产商紧密合作,并于中国上海设立办事处,推销马来西亚高品质木制品及促进马中两国之间的木材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7.
《国际木业》2010,(9):33-33
8月22日,中美木材产品贸易研讨会在美国召开,林产品贸易组织、林地投资者、林地投资管理机构、阿巴拉契亚山脉阔叶木生产者、中国木材采购商和木制品制造商以及美国硬木供应商和美国木制品采购商等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包括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阿姆斯壮世界工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据ITTO《国际热带木材市场报告》手艮道,美国将制定一个针对复合木制品甲醛排放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与最近通过的关于硬木胶合板、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等产品的加州标准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2004年马来西亚木材出口达到一个新高度,木制品出口达创记录的198亿马币,比2003年增长21.3%。2004年木制品出口占马来西亚全部出口的4.1%。所有的木制品出口都取得增长,其中锯材、胶合板、建筑细木工产品(BCJ)、木家具和木框的出口总值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国外开发的各种工程木制品木材是一种工程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外一些公司和大学的研究部门正致力于开发用各种新的加工方法制造新的工程木制品来替代传统的木材。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木材资源,而且满足了建筑、运输、家具、包装等对木材日益增长的需要。现将这些新...  相似文献   

11.
过去20多年, 北美地区的杨树已经从杂草树种转变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用材林树种, 杨树木材因其具有较高纤维素含量和较低的木质素含量, 适合用作纸浆和纸制品的原料。杨木制浆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半化学法和化学机械法, 杨木浆可以作为高级纸、纸板、新闻纸和包装纸。杨木牛皮纸浆与针叶材牛皮纸浆混合, 具有良好的成纸性能, 透明度高, 适合制作高级用纸。杨木也是传统的锯材、单板和胶合板工业的原材料, 用来生产锯材、单板、胶合板、木质复合板、包装箱、集装箱、火柴杆和筷子等。最近10年杨木定向刨花板和结构复合板产量显著增加, 利用前景广阔。从资源生产的角度来看, 在改良木材化学组成、纤维质量和自然耐久性等方面进行木材性质改良的转基因杨树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 高价值的工程复合板和高得率的纸浆和纸产品将会在未来发展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实现90万亿元人民币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棚户区改造计划提前完成,大量人口脱贫及新增就业人口等,对木材及木制品需求量增加,加上我国木质家具、各种人造板和出口国际市场的包装使用大量纸制品等,使我国木材加工工业发展加快,目前,我国的造纸、木质家具等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3.
《国际木业》2011,41(4):4-5
为深入探寻中国木材与木制品行业发展之路,并做好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换届工作,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换届工作筹备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的调研工作,足迹遍布木材与木制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木材市场等。木材节约发展中心刘能文主任在京调研木材电子交易市场3月31日,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副会长、第  相似文献   

14.
MettleXiao 《国际木业》2004,34(12):21-24
据新华社2004年报道:中国胶合板已经开始影响国际市场。其实,中国整个木制品行业都在开始这个进程。在今年的中国木制品行业里,一方面在木制品用量进入全球第三后,新增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导致木材原材料的需求加大,国内市场缺口有增大的趋势,木材及木制品进口加剧。  相似文献   

15.
林楠 《国际木业》2006,36(8):34-35
日本:以往日本的胶合板生产厂家主要依赖东南亚和俄罗斯产天然林木材生产胶合板,但由于东南亚主要木材出口国及俄罗斯等均采取措施限制原木直接出口,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出口原木的减少,一方面促使俄罗斯原木出口价格不断攀升,另一方面还导致其他国家的松木部分替代了俄罗斯优质原木,从而曾一度致使日本一些小型胶合板加工企业的倒闭。但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适宜于制造胶合板的木材供应减少和价格上升,胶合板生产的优势地位已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小径材或速生材的利用及胶合板用材树种的扩大是发展胶合板生产最重要的措施。变革胶合板生产工艺可以开发利用新的原料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使产品多样化。计算机控制和先进的电子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胶合板生产线的效率和功能,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第四届世界木材与木制品贸易大会召开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就如何在中国拓展木材与木制品贸易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正确把握中国木材市场脉博 首先要了解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木材与木制品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仅大陆现有人口就达到13.6亿多,占世界总人口(71亿)20%左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需求人群.近几年,中国每年木材资源需求大约在5亿m3左右(含造纸、薪炭材、农民自用材等).  相似文献   

18.
一、近年来我国人造板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人造板产业是一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的林业产业力量,是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可采森林资源日渐匮乏的情况下,加速发展人造板产业,以之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和稳定地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人造板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目前,我国人造板年产量已经达到5447万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其中胶合板年产量已达到2099万立方米,已经成为名副…  相似文献   

19.
复合胶合板是具有胶合板特点的一种人造板新产品,生产这类人造板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木材利用率,满足国家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对人造板产品的迫切需求。文内对复合胶合板的特点,生产工艺,提高木材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问题作了全面的探讨,希望尽快在我国研制和生产这类人造板,加速人造板工业的发展,促进我国胶合板工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林业工作参考》2006,(1):37-39
长期以来,国家积极发展木材节约和代用,进行木材生产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木材防腐等保护处理、废旧木制品回收利用与再生利用,以非木质材料替代木材,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当前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仍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木材消费行为、消费结构还不合理,生产加工、保护处理、回收利用的水平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木材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