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腰果中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 R  Fan Z  Fu M 《色谱》2011,29(12):1155-1159
建立了腰果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HPLC-MS/MS)。样品用甲醇-水(8:2, v/v)溶液提取后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5 mL丙酮-水-甲酸溶液(96:3.5:0.5, v/v/v)洗脱,氮吹至干,1 mL甲醇定容;在资生堂MG C18色谱柱(100 mm×3.0 mm, 3 μm)上梯度洗脱分离,然后采用电喷雾离子化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7;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09~0.04 μ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3~0.12 μg/kg;平均回收率为63.0%~78.5%,相对标准偏差为2.8%~9.1%,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评价了基质效应,信号抑制/增强值为88.8%~99.4%,说明净化后的基质效应较小。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腰果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具有致癌性。饲料原料及产品在生产、运输和储藏等过程存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该文建立了高通量自动化免疫磁珠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4种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的分析方法。饲料样品用乙腈-水(70∶30, v/v)提取,经免疫磁珠自动净化后,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测试。对磁珠与抗体的偶联比例、免疫磁珠与黄曲霉毒素的反应时间、样品提取液和稀释液等关键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不同饲料样品的净化效果。在优化条件下,豆粕、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猪饲料和鸡饲料等4种常见饲料样品在3个水平(5、20和40μg/kg,以AFB1计)下的加标回收率在91.1%~11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9%;日间精密度为4.5%~7.5%,该方法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得了主要成分为Fe3O4的超顺磁性纳米磁珠。纳米磁珠和硅烷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反应而带上氨基基团。带上氨基的磁珠通过戊二醛活化后发生醛基化,与黄曲霉毒素B1(AFB1)多克隆抗体偶联得到黄曲霉毒素B1免疫磁珠。利用该免疫磁珠为净化工具,建立了有机溶剂萃取、免疫磁珠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线性,线性范围为5~50μg/L,相关系数达0.999 4,检出限为0.5μg/L,平均回收率为96%,相对标准偏差为12.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云环  崔凤云  严华  刘鑫  何悦  张朝晖 《色谱》2013,31(8):724-72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鸡肉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溶液-乙腈(1:1, v/v)溶液提取,经Supelco LC-S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Acquity UPLC BEH Hillic柱(150 mm×2.1 mm, 1.7 μm)分离,以甲醇和0.1%(体积分数)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在10.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的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4.0 μg/kg,在4.0、8.0、20.0 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8%~102.5%,相对标准偏差(n=6)在2.2%~7.6%之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于鸡肉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的同时、快速、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10种苯并三唑类(BZTs)紫外吸收剂的方法。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使用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超声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 μm)分离,甲醇和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种BZTs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检出限为0.6~1.6 μg/kg; 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5.2%~85.3%,相对标准偏差为1.0%~5.7%。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检出限低,可用于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10种BZTs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同时检测粮谷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Waters Nova-Pak色谱柱(3.9 mm I.d.×150 mm,4 μm),以甲醇、乙腈和1%的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后光化学衍生、改变波长荧光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检出限分别为0.24,4.0和0.5 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6.0,4.0~100.0和0.5~40.0 μg/L;在小麦、玉米、黑麦样品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8% ~94.0%,相对标准偏差为2.79% ~9.38%.  相似文献   

7.
李军  于一茫  田苗  王宏伟  卫锋  李莉  王雄 《色谱》2006,24(6):581-584
建立了同时检测粮谷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Waters Nova-Pak色谱柱(3.9 mm i.d.×150 mm,4 μm),以甲醇、乙腈和1%的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后光化学衍生、改变波长荧光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检出限分别为0.24,4.0和0.5 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6.0,4.0~100.0和0.5~40.0 μg/L;在小麦、玉米、黑麦样品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8% ~94.0%,相对标准偏差为2.79% ~9.38%。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光化学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柏子仁中的黄曲霉毒素G_2、G_1、B_2和B_1。样品经甲醇(7+3)溶液提取,提取液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用甲醇洗脱,洗脱液经黄曲霉毒素专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45+55)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柱后光化学衍生波长为254nm,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40nm。黄曲霉毒素G2、B2的线性范围均为0.125~5.0μg·L~(-1),黄曲霉毒素G_1、B_1的线性范围均为0.50~20μg·L~(-1),检出限(3S/N)在0.012~0.047μg·L~(-1)之间。加标回收率81.4%~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6.9%之间。  相似文献   

9.
程国栋  吴小慧  金珠  张宇  郝单  仝面换  高建军 《色谱》2015,33(8):892-896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调制乳中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的方法。调制乳经1%(v/v)乙酸水溶液和甲醇提取、沉淀蛋白质,HLB固相萃柱萃取净化处理后上机检测。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采用基质标准样品添加法绘制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方法的定量限为1 μg/kg。在1~100 μg/L范围内3种磺胺类药物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8);在1、2和10 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方法的回收率为76.5%~101.9%,相对标准偏差为1.2%~12.4%。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准确,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内外法规的要求,可用于调制乳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10.
Wu G  Zhao S  Wu J  Dong S  Guo F  Wang L  Ye Q 《色谱》2011,29(6):501-506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分离和测定皮革制品中7种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浓缩、GPC净化,甲醇-水溶液(1:1, v/v)溶解,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柱(50 mm×2.1 mm, 1.7 μm)分离,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和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在添加量为0.5~3.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9.44±5.67)%~(98.07±9.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4%~14.00%;方法的检出限(LOD)为4~12 μg/kg,定量限(LOQ)为13.2~39.6 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准确,适合皮革中多种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的确证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叶晓岚  宋粉云  范国荣  毋福海 《色谱》2015,33(4):423-42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了广陈皮药材中5-羟甲基糠醛、维采宁-2、橙皮苷、橙皮素、异甜橙黄酮、甜橙黄酮、异黄芩配基甲醚、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及5-去甲川陈皮素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样品经50%(v/v)甲醇于70 ℃回流提取。在优化的色谱条件(Hanbon Benatach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为分离柱,乙腈和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80 nm)下,提取液中的各成分分离良好,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定量限(S/N=10)为0.0502~4.99 mg/L,检出限(S/N=3)为0.0125~1.25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n=3)为96.4%~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0.25%~4.01%。该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广陈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敬  艾连峰  马育松  张海超  李玮  于猛 《色谱》2015,33(11):1175-1185
在系统优化固相萃取吸附剂填料类型、洗脱溶剂种类及体积的基础上,建立了牛奶和奶粉中213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方法。试样用乙腈均质提取,采用石墨化炭黑/氨基柱(ENVI-Carb/NH2)净化后,用G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97种农药在10~1000 μ g/L,16种农药在50~1000 μ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3~7.59 μ g/kg,定量限(S/N=10)为0.10~21.94 μ 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6.9%~12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17.6%。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相比其他多残留分析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和选择性高,适用于日常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同时检测淡水鱼中柱孢藻毒素、节球藻毒素、微囊藻毒素-RR、微囊藻毒素-YR及微囊藻毒素-LR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粉碎后,用乙腈-水-甲酸(89 ∶ 10 ∶ 1,v/v/v)提取目标物,C18分散固相萃取柱净化,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吸附剂种类对提取效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该法在各自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54;检出限为5~10 μg/kg,定量限为15~40 μ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2.3%~101.2%。该方法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高效,适用于淡水鱼中柱孢藻毒素、节球藻毒素和微囊藻毒素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4.
山广志  宗艳平  王晓  卢静华 《色谱》2014,32(11):1275-1279
建立了用于三磷酸腺苷二钠制剂中主成分及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的离子色谱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色谱柱,以KOH溶液为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进样10 μL,以Dionex AERS 500 4-mm抑制器的电导检测器检测,三磷酸腺苷二钠(ATP-Na2)的含量按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二磷酸腺苷二钠(ADP-Na2)及单磷酸腺苷二钠(AMP-Na2)按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未知杂质按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ATP-Na2、ADP-Na2及AMP-Na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0146~1.83 g/L、0.000484~1.51 g/L及0.000426~0.804 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6及0.9999;对照品溶液在24 h内的稳定性良好(峰面积RSD分别为1.3%、1.4%、2.5%);ATP-Na2、ADP-Na2、AMP-Na2的方法定量限(S/N=10)分别为1.5 ng、4.8 ng、4.3 ng,检出限(S/N=3)分别为0.58 ng、1.21 ng、1.28 ng;ATP-Na2在3个水平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0%、96.57%和96.77%。本方法适用于三磷酸腺苷二钠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刘菁华  孙振中  黄雪玲  郭霞  孙建华 《色谱》2015,33(4):434-440
建立了养殖水体及沉积物中11种磺胺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分析方法。养殖水体过滤后采用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富集;沉积物采用甲醇/EDTA-Mcllvaine缓冲液(1:1, v/v)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用荧光胺衍生试剂进行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对柱后衍生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荧光胺溶液的浓度、流速和反应温度分别为0.2 g/L、0.15 mL/min和50 ℃,磺胺化合物在0.01~1.0 mg/L范围内线性显著,其相关系数r2值大于0.99995。11种磺胺类药物在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9.3%~100.7%和74.6%~95.3%,相对标准偏差为2.2%~11.0%和2.6%~10.3%,检出限(LOD, S/N=3)为0.9~5.5 ng/L和0.3~1.3 μg/kg,定量限(LOQ, S/N=10)为3.0~18.1 ng/L和1.0~4.4 μg/kg。该法可应用于养殖环境中磺胺类药物的定性定量检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王萍  李洁  丁晓静 《色谱》2016,34(3):327-331
建立了胶束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酱油和食醋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测方法。样品经过简单的稀释和过滤后直接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分析柱使用两根串联的色谱保护柱(Zorbax Extend-C18 柱, 12.5 mm×4.6 mm, 5 μm),胶束流动相为含有2%(体积分数)异丙醇的0.01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0.01 mol/L醋酸钠(pH 4.9),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5 nm。苯甲酸和山梨酸在3.5 min内完全分离。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0 μ g/mL,相关系数(r)为0.9999。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04和0.14 μ g/mL。批间和批内精密度均不高于5.2%,高、中、低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0.5%~103.8%。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食品质量监测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奶酪中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共50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改进后的QuEChERS对奶酪进行前处理。样品在加入Na2EDTA缓冲液和陶瓷均质子后,在5%(v/v)醋酸乙腈条件下进行振荡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钠用于盐析,经C18吸附剂净化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目标化合物经ZORBAX-SB-C18柱梯度分离,在正离子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奶酪中50种兽药的定量限(LOQ)为0.05~20 μg/kg;在3个添加浓度(20、50、100 μg/kg)下(n=6),平均回收率在70%~120%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94%、92%和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4%。对市售的7个样品进行测定,其中两个样品分别检出了微量的罗红霉素和氟甲喹兽药残留。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奶酪中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日常监控。  相似文献   

18.
杨然存  张少文  孙雨安 《色谱》2015,33(5):455-460
利用点击反应对含叠氮基的溶胶-凝胶整体柱进行了表面修饰,制备了C6-硅胶杂化整体萃取柱。实验以多环芳烃为分析对象,考察了制备和修饰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新制备的整体柱对萘、菲、芘和苯并[a]芘的萃取富集倍数分别达到95.9、114.2、103.2和57.8。萃取实验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5.5%(n=8)和7.3%(n=10)。建立的管内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16种常见多环芳烃方法的检出限(S/N=3)达到0.08~3.72 μg/L,定量限(S/N=10)达到0.26~12.40 μg/L。土壤中多环芳烃分析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10.6%, RSD为2.6%~7.9%(n=3)。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方法比较,结果一致,准确性高。实验表明,该方法萃取效率高,灵敏可靠,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满足土壤等样品中痕量多环芳烃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双重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指示性多氯联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立平  蔡春平  王丹红 《色谱》2014,32(11):1266-1270
为了考察食用油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的残留情况,建立了食用油中痕量多氯联苯测定的双重净化-气相色谱法。以乙腈提取样品,提取液浓缩至干后用正己烷溶解,经浓硫酸、硅胶分散固相萃取双重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外标法定量。优化的色谱条件为: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程序升温分离,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0 μL,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7种多氯联苯在10~5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不同基质中的检出限(S/N=3)范围为1.8~8.9 μg/kg,定量限(S/N=10)范围为5.9~29.8 μg/kg。在橄榄油、花生油和棕榈油空白样品中添加10、20、100 μg/kg 3个水平的7种多氯联苯,其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1.0%~105.5%,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4.0%~11.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植物油中指示性多氯联苯残留量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20.
胡胜杰  李优  周莹  伊雄海  邓晓军  陈沁  徐敦明  钮冰 《色谱》2019,37(7):701-711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50种非食用添加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QuEChERS法净化,Agilent Phoroshell SB C18柱(150 mm×3.0 mm,2.7 μm)分离,并以0.1%(v/v)甲酸水溶液与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同时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结果表明,50种化合物均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范围内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与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010~1 mg/kg和0.02~2 mg/kg。考察了50种非食用添加物在5种典型保健食品基质(口服液、片剂、膏剂、丸剂、胶囊)中的加标回收率,在1 LOQ、2 LOQ、10 LOQ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63.1%~115.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8.9%(n=6)。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且实用性强,适用于保健食品中50种非食用添加物的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