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诱导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奥曲肽对TGF-α诱导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奥曲肽对肝癌细胞TGF-α分泌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奥曲肽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影响。结果奥曲肽明显抑制细胞核内TGF-α诱导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使肝癌细胞TGF-αmRNA指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TGF-α诱导的EGFR mRNA指数的增加具有明显抑制作用。Western-blot显示,奥曲肽明显抑制TGF-α诱导的ERK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显示,TGF-α作用后,胞核染色明显加深,奥曲肽与TGF-α同时作用后胞核染色明显减弱。结论奥曲肽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分泌TGF-α,抑制EGFR表达和阻断EGFR信号传导,从而抑制TGF-α诱导的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例正常肾组织、35例肾母细胞瘤组织和14例瘤旁组织中TGF-α、EGFR和Ki-67的表达,比较其在3种组织中及不同病理学特征的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肾母细胞瘤组织中TGF-α、EGFR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18/35)、62.9%(22/35)和68.6%(24/35),显著高于瘤旁组织(14.3%、28.6%、7.1%)和正常肾组织(P〈0.05)。TGF-α、EGFR和Ki-67表达与肾母细胞瘤患儿性别、年龄、病理学分型、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Speαrman相关分析提示TGF-α、EGFR和Ki-67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TGF-α/EGFR自分泌环路在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型细胞系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别对TGF-α和EGF刺激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型细胞系PC3、ARCaP后EGFR 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EGF引起PC3、ARCaP的EGFR mRNA升高,分别为5.01±0.45和2.41±0.26,差异无显著性(P>0.05);TGF-α引起各细胞系EGFR mRNA升高,分别为9.05±0.63和3.54±0.33,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细胞系EGFR蛋白水平TGF-α组明显高于EGF组(P<0.05).结论TGF/EGF-EGFR通路在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GFα-EGFR自分泌环在非依赖型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强于EGF-EGFR自分泌环.  相似文献   

4.
TGFα和EGF对前列腺癌细胞系EGFR表达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表皮生长子受体(EGFR)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对TGFα和EGF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ARCaP后EGFR 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EGF引起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ARCaP的EGFR mRNA升高2-5倍,TGFα引起各细胞系EGFR mRNA升高2-10倍。TGFα使各细胞系EGFR不同程度升高;EGF处理的LNCaP EGFR蛋白水平略升高,PC3、ARCaP EGFR蛋白水平降低。结论:TGF/EGF-EGFR通路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非依赖型前列腺癌中TGFα-EGFR自分泌环的作用可能强于EGF-EGFR自分泌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R8348的作用。 方法 将TGF-α、EGFR反义寡核苷酸经脂质体包裹后转染人大肠癌细胞(浓度均为10 μmol/L)。采用四唑蓝比色法(MTT法)、细胞周期分析、裸鼠体内接种等方法测定瘤细胞体内外增殖的变化。结果 TGF-α反义ODN、EGFR反义ODN均可明显抑制HR8348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0.0%、82.5%),并使裸鼠体内成瘤率下降(均为20.0%;对照组为100.0%)。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分别为63.9%、67.1%;对照组为31.1%),S期细胞数相应减少(分别为35.6%、32.6%;对照组为53.9%)。结论 TGF-α反义ODN、EGFR反义ODN均能有效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体内外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6.
FGFs和TGF—βs在前列腺增生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肽类生长因子是一组强有力的细胞生长调节物质,它足多细胞生物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它们组成复杂的生物信息网络,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刺激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增殖或促进细胞分化与恶变。作为前列腺细胞正向、双向调节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转化生长因子β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s,TGF-βs)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FGFs、TGF—βs在BPH发病机制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EGFR与TGF-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在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良性腺瘤、15例腺瘤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TGF-α的表达。结果 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乳头状癌59.57%、良性腺瘤25%、瘤旁正常组织6.67%;TGF-α分别为55.32%、20.0%、13.33%;乳头状癌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GFR与TGF-α的同时表达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84.21%,而非同时表达阳性或共同阴性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28.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EGFR和TGF-α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EGFR和TGF-α的同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表面可能存在有EGFR和TGF-α的自分泌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α(PKC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5例脑胶质瘤标本中PKCα、PCNA、GFAP和EGFR的表达。结果PKCα、PCNA和EGFR的表达随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高,而GFAP的表达则随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降低。PKCα和PCNA、GFAP、EGFR表达间均存在着密切关系。结论PKCα与胶质瘤的分化程度、恶性程度、细胞增殖等密切相关;PKCα、PCNA、GFAP和EGFR检测可能成为胶质瘤诊断及判断其恶性程度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肝星状细胞(HSC)形态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TNF—α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加入TNF-α和TGF-β1,透射电镜观察肝星状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HSC中CTGF的表达。结果 TNF-α、TGF—β1均诱导HSC中CT-GF表达;10μg/L浓度的TNF-α作用6、24和48h后,检测到CTGFmRNA表达,而TGF-β1在1μg/L浓度作用4h后,即可诱导HSC中CTGFmRNA表达。结论 TNF-α诱导HSC中CTGF的表达可能参与早期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在引起肾小球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是从紫苏等唇形科中草药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有研究报道,RA对体外培养的G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大鼠GMC.观察RA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的GMC增殖及分泌MCP-1与TGF-β1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EGFR与TGF-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在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良性腺瘤、15例腺瘤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TGF-α的表达。结果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乳头状癌59.57%、良性腺瘤25%、瘤旁正常组织6.67%;TGF-α分别为55.32%、20.0%、13.33%;乳头状癌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GFR与TGF-α的同时表达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84.21%,而非同时表达阳性或共同阴性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28.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GFR和TGF-α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EGFR和TGF-α的同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表面可能存在有EGFR和TGF-α的自分泌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甲状旁腺腺体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6例SHPT组织标本以及7例正常甲状旁腺组织标本,HE染色区分弥漫性增生和结节性增生甲状旁腺,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甲状旁腺组织中TGF-α、EGFR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TGF-α、EGFR表达与SHPT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36例SHPT中弥漫性增生17例,结节性增生19例,甲状旁腺的增生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TGF-α、EGFR、Ki-67的表达在正常甲状旁腺织、弥漫性增生甲状旁腺织、结节性增生甲状旁腺织中均依次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TGF-α与EGFR在SHPT患者腺体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甲状旁腺细胞的增生方式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释放,其机制涉及多种受体后信号传导途径,本实验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肝癌细胞VEGF表达与合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 -α(TGFα)在前列腺癌 (PCa)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3例 PCa组织和 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 EGFR和 TGFα的表达。结果 :正常前列腺组织中 EGFR和 TGFα分别表达在上皮细胞和基质中。 EGFR和 TGFα在 PCa细胞上的共同表达率为5 5 .8% ,二者密切相关 (r =0 .5 19) ,并与 PCa分期有关 (P <0 .0 1) ;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 EGFR和TGFα阴性表达的患者 (P <0 .0 1)。结论 :EGFR和 TGFα形成的自分泌环可能与 PCa恶化和内分泌治疗失败有关 ,同时检测它们可作为判断 PCa临床分期、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MODS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重症胰腺炎(SAP),死亡率极高,死亡原因多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SAP合并MODS,是抢救SAP成功的关键。奥曲肽(善宁,Octreotide Sandostati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衍生物,具有抑制包括胰腺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今将我们临床治疗奥曲肽58例SAP合并MODS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转化生长因子-α及其在胚胎发育和胚泡着床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生长因子 -α( TGF-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多肽类的有丝分裂原——表皮生长因子 ( EGF)家族的重要成员。TGF-α是通过与 EGF-α是通过与 EGR受体结合 ,激活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和细胞增生等细胞行为 ,发挥其促进器官发生、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作用。胚胎发育和胚泡着床过程受到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着床前胚泡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细胞均表达 TGF-α及其受体 EGF受体 ,围植入期的输卵管和子宫也表达TGF-α。体内外的实验均证实 TGF-α能够促进胚胎的发育。 TGF-α尤其是其膜结合型的前体在子宫植入窗期的特异性表达提示其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骨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生长因子等参与,而其中主要是局部的骨生长因子环境。目前,已知参与骨形成的生长因子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而腹膜纤维化是长期腹膜透析常见的并发症。近来研究显示,由腹膜纤维化导致的腹膜超滤功能丧失逐渐成为腹膜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腹膜纤维化密切相关。其中,TGF-β在腹膜纤维化形成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但由于TGF-β是多功能细胞因子,正常表达时具有抑制炎症和细胞增殖等作用,因此完全拮抗TGF-β的负面效应也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CTGF是TGF-β下游的重要介质,主要介导TGF-β的负效应。因此将CTGF做为靶点,为防治腹膜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皮肤创伤修复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皮肤损伤后胶原蛋白、纤连蛋白(fibroneelin FN)、氨基多聚糖(glucosamino glucoside GAG)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异常沉积可形成增生性维痕或瘢痕疙瘩。在此过程中,许多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E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等作为潜在介质参与其调节活动,其中TGF-β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是关键的生物活性因子,目前的研究表明,TGF-β及其受体可由损伤处多种细胞表达,参与调节瘢痕的形成,且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可影响瘢痕形成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黄芪通过c-met调控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AB 目的:探讨黄芪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NRK52E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的表达;ELISA法定量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胶原Ⅰ(Col-Ⅰ),胶原Ⅲ(Col-Ⅲ)和纤维黏连蛋白(FN)的水平。结果:TGF-β1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TGF-β1诱导组细胞肥大、拉长,呈长梭形,α-SMA表达明显增强,Col-Ⅰ、Col-Ⅲ和FN分泌增加(P〈0.05)。加入不同浓度黄芪后,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α-SMA表达、Col-Ⅰ、Col-Ⅲ和FN分泌均较TGF-β1诱导组明显抑制(P〈0.05),c-met表达较TGF-β1诱导组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GF-β1可以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增加细胞外基质成分Col-Ⅰ、Col-Ⅲ和FN的分泌;黄芪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黄芪抑制细胞转分化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强c-me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