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了0Cr18Ni10Ti不锈钢管制备过程中中间管坯的热处理工艺对成品管组织和性能的改善。研究表明:中间管坯经不同温度真空热处理后,管坯表面光洁,无明显氧化层且管材组织均匀,其中经1080℃×8min热处理后管坯晶粒度为6级;经900℃×60min真空热处理后管坯晶粒度为10级。中间管坯在大气环境中经1100℃×3min热处理后,管坯表面氧化严重,管坯晶粒组织粗大不均匀,在管坯内壁出现明显细晶区域。成品钢管拉伸试验表明,采用1080℃×8min真空热处理后的中间管坯所制备的成品钢管拉伸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牌号30MnCr22 177.80 mm×10.36 mm管坯热处理升钢级后转变成P110钢级管坯,后续无损检测时发现该管坯表面存在裂纹,通过将该裂纹取样进行宏观断口分析、金相分析、断口扫描分析和能谱分析,确定出该裂纹的性质及产生原因是管坯原材料中含有Ti、O、Si、Al等元素,钢坯冶炼不够纯净,在热处理淬火过程中应力过大所致,诱发产生淬火裂纹,在后续生产时从钢坯冶炼、热处理淬火温度选取及钢管冷却温度控制等几个方面予以优化,避免此类裂纹缺陷的产生,达到工艺优化、消除缺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某6061铝合金筒形件产品较高的形状、尺寸精度及机械性能要求,对热挤压态6061铝合金管坯件旋前不同热处理工艺规范(退火、固溶、不完全退火和半同溶)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获得不同热处理工艺规范对旋压成形过程及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热挤压态6061铝合金管坯件而言,在旋压成形前进行半固溶处理(即将管坯加热到4...  相似文献   

4.
β钛合金斜轧穿孔试验及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辊斜轧穿孔机进行了Ti26高强钛合金管坯的斜轧穿孔试验,分析了穿孔过程中应变的分布规律及工艺参数,并研究了氩气保护、感应退火、真空3种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管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穿孔工艺参数,可以获得优质的β钛合金管坯,感应退火处理是穿孔管坯一种有效的均匀化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通过斜轧穿孔方式制备Ti6A14V钛合金管坯,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其性能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采用斜轧穿孔制备的Ti6A14V钛合金管坯完全可以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用非合金化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取代铁素体-珠光体稀土镁钼球铁,提高管坯冲孔模使用寿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球化处理+二次孕育处理的冶炼工艺提高了管坯冲孔模的铸态性能;900℃奥氏体化3h、400℃等温处理3h及水+油的双液快冷的热处理工艺,在管坯冲孔模的工作层中得到了奥氏体-贝氏体组织。经冶炼、热处理后的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冲孔模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7.
张朝生 《上海金属》2004,26(3):22-22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和歌山厂新建中口径无缝钢管机组,该生产线从连铸管坯、制管生产到在线热处理连结在一起。以前无缝钢管热处理工序从保证高质量出发,一般采取离线热处理,几乎没有在线热处理正式应用的报导。在线热处理应用的关键是要确保韧性,而控制Ti、S成分是确保钢管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斜轧穿孔法制备TA18钛合金管坯,分析了管坯表面质量、氧化层厚度、组织和性能特点,并研究了开坯轧制加工率对管材组织的影响,以及热处理制度对成品管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轧穿孔法制备的管坯表面光滑,其组织为变形的魏氏组织和少量的块状α组织。该管坯在进行两辊开坯轧制时,变形量应控制在55%以内。采用斜轧穿孔管坯生产的48 mm×5 mm成品管材,经过650~670℃×1 h真空退火处理后,其力学性能完全满足国军标GJB 3423—98和美标ASTM B 338—20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TC4无缝管材冷轧前热处理工艺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WZS-6000型真空热处理炉对TC4管坯进行轧制前热处理,热处理温度分别为800、860和920℃,保温1h炉冷至500℃再空冷至室温.对热处理后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60℃×1h炉冷至500℃再空冷至室温为轧制前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了供给市场要求的大直径TC4钛合金异型管壳的二次成形坯料,采用斜轧穿孔加工工艺制备了符合需求的TC4管坯。原始材料为自耗电弧熔炼铸锭,铸锭在β和α+β相区锻造成Ф100mm×700mm的棒坯。穿孔前棒坯在中频感应炉中经980℃,3min热处理,然后在加强型两辊斜轧穿孔机上一火穿成Ф102mm×11mm×1700mm管坯。所制成的管坯表面光滑,外径尺寸公差达到0.35mm,壁厚公差达0.1mm。管坯退火态室温下Rm=945MPa,A=14%,Z=33%。其强度比挤压制备的管坯略高,塑性相当。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斜轧穿孔法完全可以制备符合标准要求的大直径TC4管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某型号34CrMo4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钢管内折缺陷,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缺陷微观形貌和微区成分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分析,探讨了34CrMo4无缝钢管内折缺陷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钢管内表面内折缺陷区域有大量层次明显的裂纹,并且在内折缺陷区域、生产线热加工后管坯和模拟生产线热处理后的管坯中均发现了Cu元素富集现象。在生产线管坯穿孔咬入过程中,高含Cu夹杂物被轧碎挤压至晶界处,并沿晶界渗入,破坏晶界的连续性。由于穿孔产生的轴向拉应力以及高含Cu夹杂物的出现,使管坯沿轴向变形过程中出现基体不连续现象,管坯在不断延伸过程中出现微裂纹,无缝钢管内壁在随后的连轧和定径过程中形成内折缺陷。  相似文献   

12.
SA-106C高压锅炉管在生产时普遍存在强度低、塑韧性差及冷弯裂纹的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管坯用钢的化学成分、大幅度提高钢液的纯净度和采用两次正火+风冷的热处理方式,使SA-106C高压锅炉管的合格率从50%提高至95%,获得了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芯棒的用途、工作环境、成本及自制大口径空心芯棒的必要性,介绍了利用自身设备优势开发大直径空心芯棒用管的设计思路和开发过程。从坯料成分、尺寸精度、热处理工艺以及市场分析等方面分析了空心芯棒的研发现状,并确定了大口径空心芯棒用管今后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轧管机芯棒的用途、工作环境、制造成本及自制大口径空心芯棒的必要性,介绍了开发大直径空心芯棒用管的设计思路和开发过程,从坯料成分、尺寸精度、热处理工艺以及市场分析等方面分析了空心芯棒的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15.
刘纲 《连铸》2009,28(3):4-4
本文以水平连铸40Cr圆坯结晶器内温度场分布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凝固传热模型并结合射钉试验共同研究了管坯在不同拉坯工艺条件下,结晶器内40Cr钢液温度场分布及凝固传热过程,并对不同拉坯参数下铸坯试样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发现:水平连铸拉坯工艺参数:拉速V=2.35(m/min),浇注温度T=1540℃,中间包过热度ΔT=36℃的拉坯参数下,结晶器内的温度场分布均匀稳定,铸坯质量好,产量高。研究表明,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凝固传热模型并结合射钉试验可以有效分析在不同拉坯工艺条件下水平连铸结晶器内的温度场分布及凝固传热过程,并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拉坯工艺参数,降低管坯质量缺陷的发生,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弧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除气+电渣重熔工艺生产7吨级40CrNiMoA钢锭,并锻造了曲轴毛坯。提出了电极坯及电渣锭制备工艺制度,确定了锻造及锻后热处理工艺。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含Cr3%的辊坯试样进行球化工艺试验与研究,确定出适宜的球化退火预备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筒坯直径对黏性介质外压缩径过程的影响问题,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筒坯直径条件下1Cr18Ni9Ti薄壁管件的失稳缩径量和极限缩径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缩径区长度一定条件下,筒坯直径对黏性介质外压缩径成形影响较大,失稳缩径量随筒坯直径的增大而减小,极限缩径量随筒坯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X22CrMoV121V不锈钢锻件制造工艺流程,通过在冶炼过程中严格按X22CrMoV121V钢的化学成分进行控制,制订合理的冶炼、锻造、热处理工艺制度,确保了锻件毛坯在锻造、热处理过程中可以承受较大的应力而不开裂,从而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