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都知道印第安人散布在南、北美洲大陆上。根据他们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习性:生活在坦荡平原上的印第安人,几乎完全过着游牧生活,靠猎取野牛和捕鱼为生,他们以战斧、矛、弓箭为武器,居住在皮帐蓬内,以适应快速迁移的游牧生活;生活在森林里的印第安人,大部以种植玉米、烟草为生。有的住在河湖之滨、乘桦木皮独木舟捕鱼为生;生活在西  相似文献   

2.
遨游加拿大     
原居民: 最早的土著民族为印第安人及因纽特人,他们发展了其独特的文化。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安太略和英属哥伦比亚省。因纽特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及魁北克省北部,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区,主要以狩猎、捕海豹、捕鱼为生。  相似文献   

3.
OK为英语口语里最为活跃和富有表现力的一个词。OK到底源于何时何地,对此人们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OK来自印第安语。据说在富绕的密西西比河谷,有个名叫Chocktaw的印第安人部落,该部落以耕作和捕鱼为生。当发生争执时,部落首领们就去找酋长商量。他们围圈而坐,酋长听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当表示同意时,酋长便一边点头一边说“Okeh,”,意为“It is so(是这样)。”当欧洲人到美洲后,印第安人也逐渐将他们的语言向英语渗透,OK一词也就慢慢进入英语词汇。二是认为OK源于一个人名。据说有个名叫Obadiah Kelly的铁路职员,凡是人家交给他用火…  相似文献   

4.
张世普 《少年月刊》2013,(Z4):66-67
印第安人是北美大平原地区的最早居民,在这片平原上有成千上万头野牛,纵横驰骋(zong heng chi cheng),势不可挡,而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就是靠英勇战胜牛群而生存下来的。威武雄壮的印第安人以捕食野牛为生,他们挥舞(hui wu)着长矛,在平原上追逐着野牛。游猎生活使印第安人大都剽悍(piao han)强壮,善于骑射。当大平原上野牛最多的时候,也是印第安人社会最繁(fan)荣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OK的来历     
Okay可能是除了Yes、No以外在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英语单词了。Okay很可能是印第安人发明的。有一个叫Chock taw印第安部落,居住在富饶的密西西比山谷中,以种植和捕鱼为生。每当有问题发生,Chock taw的领导人们就和部落首领围坐一圈,共同商议,如果有人同意其他人的意见,就点头示意,然后说“Okay”,意思为“就是这样”。欧洲人初到美洲时,听到了大量的印第安语,并将之发展为英语词汇。现在美国的许多城市、河流、山脉,其名称都源于印第安语。(严双红)OK的来历@严双红  相似文献   

6.
驯龙高手     
很久很久以前,北欧大地上的主人,是以狩猎、捕鱼为生的游牧维京人。他们一直过着快乐惬意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沁 《英语辅导》2016,(4):48-51
1.Okay Okay可能是除了Yes和No以外在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英语单词了.但它究竟从何而来呢?语言学家们历来对此各执一词.有种说法是,okay是由印第安人创造的.有一个印第安部落叫巧克陶(Chocktaw),部落里的人们居住在富饶的密西西比山谷中,以种植和捕鱼为生.每当有问题发生时,巧克陶族的领导人们就会和部落首领围坐一圈,共同商议.如果有人同意其他人的意见,就点头示意,然后说“Okeh”,表示“认可、赞同”.欧洲人初到美洲时,听到了大量印第安语的词汇,随后便将之发展成了英语词汇.现在美国的许多城市、河流及山脉的名称都源于印第安语.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明"带来了病菌巴西亚马逊丛林中的苏瑞部落是深藏在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之一,对于现年86岁的部落老人马里波普来说,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急剧缩小。几个世纪以来,苏瑞部落的祖先都在茂密的雨林中靠打猎为生,然而现在,由于非法伐木者的不断盗伐,他们居住的森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明”带来了病菌 巴西亚马逊丛林中的苏瑞部落是深藏在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之一,对于现年86岁的部落老人马里波普来说,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急剧缩小。几个世纪以来,苏瑞部落的祖先都在茂密的雨林中靠打猎为生,然而现在,由于非法伐木者的不断盗伐,他们居住的森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10.
一、引论 北美洲某些地方与某些部落的印第安人,使用相当原始的文字来表词达义。虽然不同地方和不同部落的印第安人对文字的写法、用法不尽一致,但从性质来看,北美印第安人使用的文字,一般均可归入文字史上的早期文字(或称初期文字、原始文字或图画文字)之类。 历来的文字学研究者,往往对中南美洲的马亚、阿兹忒克等民族的古文字的破译与研究投入了极多的力量,而对于距今时代较近但性质更为原始的北美印第安早期文字却较少注意。  相似文献   

11.
在北美洲的西北部,有一片美丽富饶、十分宽阔的山谷地。那里充满了纯净、质朴的气息,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曾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安逸地生活在那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最先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向两扩展,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广阔土地上。少数部落在北部和西部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多数部落在辽阔的草原上以放牧为生。同一部落的人共同游牧,每转换一处牧场,牧民们就支起毡帐,  相似文献   

13.
1620年9月,一艘轮船载着102名清教徒和他们的家属离开英国驶向北美大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从此定居下来。第一个冬天来了,由于食物不足、天气寒冷、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大半。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马萨索德带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清教徒送来谷物种子,并教他们打猎、种植庄稼、捕鱼等。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清教徒们当年获得了大丰收。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为此建议设立一个节日,庆祝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第一个感恩节。如今,你学会感恩了吗?参…  相似文献   

14.
筑丘人     
孙力 《孩子天地》2013,(5):20-21
密西西比河东部的林地是北美洲最肥沃的地方。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有人开始在这一带打猎和耕种,他们是北美洲最早的原住民。因为他们习惯生活在一种土堆式的屋子里,因此他们被称为"筑丘人"。最早的一批筑丘人是阿德纳人,他们以狩猎和耕种为生。公元前200年左右,霍普韦尔文明发展出一个密集的贸易网络,人们将产品通过  相似文献   

15.
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以白鱼河边的印第安部落为背景描述了美国印第安人的反抗和灭亡的过程。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研究了小说中模式化的印第安形象和他们必然灭亡的悲剧命运。印第安模式化形象的塑造是殖民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英国对殖民者的大屠杀是造成北美洲印第安人消失的原因,然而,殖民者的大屠杀虽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应是其消失的真正原因,所以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新文明带完全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环境,而他们不能适应这种改变,尽管他们自己的文化具有一种高尚的美德,但他们仍然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东非最神秘的部族马赛人向来以奇特的风俗而闻名,而马赛人和牛的亲密关系,也堪称世上少有。马赛人生活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的中北部地区,主要靠放牧牛群为生,不论谁家的牛,都由部落的勇士统一放牧保护。男子15岁完成割礼后就算成年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放牛。马赛人认为,天底下所有的牛都属于他们。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螺蛳壳里做道场",那么鸡蛋壳里能做什么呢?告诉你,能安下个家!47万平方千米面积的喀麦隆,境内多为高原。全国天气差别很大,在南部、西部为赤道雨林气候,全年雨量充沛,而到了北方就变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老天爷也吝啬起来,一年到头也下不了几滴雨。真是冰火两重天。蛋形屋就在干旱、炎热的喀麦隆北部。这里生活着一支姆斯古姆部落,以种田和捕鱼为生,信奉真  相似文献   

19.
俘虏     
很久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他们生活在一个个印第安部落中。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一批批欧洲白人来到了美洲,将印第安人驱赶到边远地区。因此,那时印第安人和白人常常发生战斗。在美洲的胡宁和塔帕尔肯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印第安人在深夜袭击了白人的小镇,有个孩子在袭击中失踪了。据说是被印第安人抢走了。孩子的父母发了疯似的四处寻找。可是到哪儿去找呢?那些骑马善战的印第安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只有伤心地痛哭,让时光慢慢抚平心里的伤痛。好几年过去了,这对父母好像已经忘记了痛苦。可是…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靠海的村子里,生活着一群渔民,他们世代以捕鱼为生。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村子里出了一个捕鱼高手,每次出海,他总是要比别人多捕好几倍的鱼,人们都尊称他为"渔王"。渔王有三个儿子,个个都长得聪明伶俐。渔王心想,等他们长大了也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谁让他们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呢?为了让三个儿子将来能成为自己的衣钵传人,从他们刚刚懂事起,渔王就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