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状况。方法对无锡地区妇科门诊2142例、体检中心1885例、住院患者218例育龄妇女采集阴道后穹隆部位的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丝酵母菌属、滴虫。结果妇科门诊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19.44%、16.43%和7.19%;体检中心患者发病率分别为8.17%、6.47%和1.91%;住院患者发病率分别为2.75%、1.83%和1.38%;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妇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且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但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以及体检中心与住院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门诊应将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属、滴虫列入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门诊阴道炎患者病原体分布与影响因素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妇霸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阴道炎患者的病原体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69株病原菌,55.1%为细菌性阴道病.17.49为滴虫性阴道炎,27.5%为外阴阴道的假丝酵母菌病;20~50岁的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的假丝酵母菌病的检出率明显比〈20岁和〉50岁高(P〈0.05),〉50岁的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明显比〈50岁高(P〈0.05);春季的细菌性阴道病和冬季的滴虫性阴道炎的栏出率明显低于其他季节(P〈0.05),春季和夏季的外阴阴道的假丝酵母菌病的检出率低于其他两季(P〈0.05)。结论:阴道炎患者病原体分布受年龄和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探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VC)、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了解发病原因,为社区妇女降低上述阴道炎的患病率作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的阴道炎病例共1069例均做白带常规检查查找滴虫、假丝酵母菌的发病情况,其中有925例患者做BV检查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069例阴道炎患者中做白带常规检查发现假丝酵母菌阴道炎者有72例、发病率6.74%,滴虫性阴道炎者有59例、发病率5.52%,在925例患者做BV检测发现BV(+)者120例发病率12.97%。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中发病率最高是细菌性阴道病,其次是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最低是滴虫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及导致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病率.方法 对2012年6月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阴道炎的150例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及问卷调查,分析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问卷回收率100.00%,合格率95.33%%%;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者76例,发病率50.67%,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1例,发病率34.00%,滴虫性阴道炎23例,发病率15.33%;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流产次数、自行阴道冲洗、月经期用消毒卫生巾、非经期使用护垫、每周性生活次数、避孕方式、阴道炎史均是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单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行阴道冲洗、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炎史是导致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月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避孕套避孕是降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占阴道炎约50.00%,自行阴道冲洗、非月经期使用护垫及阴道炎史均能增加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危险性,月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及避孕套避孕能减少细菌性阴道病患病概率.  相似文献   

5.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最常见有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细菌性阴道炎三种,但复发率高。因此,总结常见的治疗方法 ,帮助重建阴道生态平衡,恢复阴道防御机能,为临床阴道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172748例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阴道炎患者44541例(25.78%),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3473例(19.38%),细菌性阴道病7738例(4.48%),滴虫阴道炎3330例(1.93%),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二者(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逐年下降(P〈0.05);秋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夏季(P〈0.05);〈20岁组、20~49岁组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逐年上升(P〈0.05);春季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三季(P〈0.05);〈20岁组、20-49岁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滴虫阴道炎检出率逐年下降(P〈0.05);春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季(P〈0.05);≥50岁组检出率明显高于〈20岁组、20-49岁组(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最常见的阴道炎;各类阴道炎多好发于生育期年龄;阴道炎的发病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7.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3,最常见的阴道炎包括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及萎缩性阴道炎,临床上约50%以上的阴道炎为混合性感染。阴道炎治疗目的是有效治疗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重建阴道生态系统,恢复阴道防御机能是关键。治疗选用药物最好是强效、快速、复发率低和安全。该文就常见阴道炎的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 025例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查(包括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清洁度)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找出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阴道疾病并加以预防。方法:对乐亭县中医医院1025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结果:通过对1025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分析表明:331例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占检查人数的32.29%,17例为滴虫性阴道炎,61例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66例为细菌性阴道病,阴道炎患病率高达14.05%。结论:要加强健康教育,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超过75%的妇女一生至少患过一次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其中少数妇女(大约少于5%)发展成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  相似文献   

10.
治疗阴道炎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每当阴道生态环境改变和阴道免疫功能失衡,或感染致病的病原体,则阴道易发生多种阴道炎症,如滴虫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幼女外阴阴道炎及淋菌性阴道炎等。病后均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灼痛等,虽不影响生命安全,但影响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行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已有的研究发现阴道炎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有关。滴虫性阴道炎在HPV阳性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HPV转阴率低于无假丝酵母菌感染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妇女比高危型HPV转阴的妇女更易患细菌性阴道病,且细菌性阴道病与高危型HPV清除延迟有关;细菌性阴道病在CIN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健康妇女。研究还发现阴道微生物组成及pH值与HPV感染有关;阴道乳酸杆菌的减少、缺失与HPV感染、CIN及宫颈癌有关。上述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周先玲  兰巧云 《现代保健》2009,(25):156-156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妇女阴道炎高发病率因素。方法对2310例下生殖道感染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实验室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验。结果细菌性阴道炎占40.61%,滴虫性阴道炎占11.56%,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占21.34。结论通过对231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阳性率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提供了参考和佐证。  相似文献   

13.
徐龙强  隋静  刘广燕  李云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393-1394,1397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炎患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探讨阴道炎病原体感染与当地季节变化的关系。方法采集妇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以生理盐水涂片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以唾液酸酶法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检测。结果①在9187例送检样本中,共检出滴虫196例(2.1%);检出假丝酵母菌2229例(24.2%);细菌性阴道病阳性2690例(29.3%)。②在4185例阳性检出标本中,滴虫、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分别为4.7%、53.2%和64.3%;细菌性阴道病分别合并滴虫和假丝酵母菌感染者占22.2%。③全年1~12月滴虫、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的检出率分别为1.1%~3.0%、15.8%~30.8%和23.1%~43.3%,滴虫检出率在不同月份之间比较无差异,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不同月份之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5,126.03,P均﹤0.001)。1~12月滴虫、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圆分布分析平均角分别是168.1°±74.2°、186.9°±74.2°、258.2°±78.2°(P均﹤0.05),三者的高发时间分别是6月20日左右、7月9日左右和9月19日左右。结论本地区阴道炎患者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较高,高发时间在7~9月份,提示本地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可能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阴道炎症是妇科常见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由于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局部潮湿易受污染,生育年龄妇女性活动频繁,易受外界病原体感染,最常见的有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及萎缩性阴道炎。规范阴道炎症的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阴道炎症的治疗,除选择适当抗生素外,还需注意阴道微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外阴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病,居妇科感染性疾病的首位。该病复发率高,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不良结局。临床上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需氧菌性阴道炎以及近些年新提出细胞溶解性阴道病。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常见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海岛地区孕妇各种阴道炎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舟山医院孕检的妇女3554例为观察对象,年龄17~45岁,采用镜检联合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检测需氧菌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VC)、滴虫性阴道炎( TV)。分析当地月份、孕期、年龄对各种阴道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孕妇阴道炎年发病率为44.3%,AV年发病率为27.7%,高发月份8月(40.7%);VVC发病率6.5%,高发月份6月(9.6%);BV发病率9%,高发月份4月(16.0%);TV发病率1%,高发月份10月(2.4%)。不同孕期AV、BV、TV各自的发病率无明显异常,而VVC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99,P<0.05)。孕妇不同年龄段BV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7.78,P<0.01),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海岛地区孕妇4种阴道炎发病率一年中变化较大,而不同孕期、不同年龄分别只对VVC和BV的发病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妇女900例,进行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70.44%,其中盆腔炎患病率1.24%;附件炎患病率为2.33%;慢性宫颈炎患病率25.00%;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0.5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病率39.11%;其他阴道炎患病率7.44%。结论: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明显,人工流产次数为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无锡市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情况,为保障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1117例妊娠期妇女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测.结果 无锡市1117例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37.5%;支原体性阴道炎患病率为16.2%,衣原体性阴道炎患病率为0.8%,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为1.8%,细菌性阴道病(BV)患病率为3.7%,淋病患病率为0.4%,梅毒患病率为1.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病率为13.3%;在不同户籍、职业、文化程度的孕妇中衣原体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锡地区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率较高,应重视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常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外阴阴道引起的常见妇科炎症,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据报道,在美国发生率为39.00%[1].我国妊娠期VVC感染的阳性率为38.40%,发病率为18.11%[2].为了解孕妇妊娠晚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1012例该病病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莱芜市行政机关妇女妇女病患病情况,总结患病率,并以此确定妇女的保健方法。方法对2010年莱芜市行政机关的1 669例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查出患妇女病689例,检出率41.28%。各类妇女病患病率前5位为:慢性宫颈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子宫肌瘤。结论应广泛宣传妇女保健相关知识,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