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胸椎58小关节紊乱治疗痞满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58小关节紊乱治疗痞满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58节段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胸椎58节段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胸椎58节段中的小关节紊乱和分理点按棘旁肌肉韧带及腧穴;对照组采用内服吗叮啉治疗,以临床症状、体表胃电图、血浆MTL和血浆SS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效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餐前、餐后胃电幅值和频率以及血浆MTL、SS均有改变(P<0.01或P<0.05),均表现为胃电幅值增加、频率增快和血浆MTL含量水平上升以及血浆SS含量水平降低,其中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整复胸椎58节段中的小关节紊乱和分理点按棘旁肌肉韧带及腧穴;对照组采用内服吗叮啉治疗,以临床症状、体表胃电图、血浆MTL和血浆SS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效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餐前、餐后胃电幅值和频率以及血浆MTL、SS均有改变(P<0.01或P<0.05),均表现为胃电幅值增加、频率增快和血浆MTL含量水平上升以及血浆SS含量水平降低,其中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整复胸椎58节段中的小关节紊乱对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58节段中的小关节紊乱对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58小关节紊乱患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能增加胃电幅值,增快胃电频率,调节胃肠激素,从而调节胃肠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2.
潘小琴  肖辉  尹强龙 《新中医》2023,55(9):81-84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胃不和证FD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排空率及胃肠激素指标[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70.59%(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排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胃排空率升高(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IP、CCK、GAS、MT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IP、CCK水平均降低(P<0.05),GAS、MTL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八味逍遥散加味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八味逍遥散加味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MTL、VIP含量及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下炎症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MTL、VIP含量及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胃镜下炎症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味逍遥散加味可显著改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食管黏膜愈合,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的同时,加用多潘立酮;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术和胃丸,治疗4周,观察胃排空的变化、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对照组67.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胃排空率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5.
谢玲玲  周金岳  宣冰 《新中医》2019,51(6):67-69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VI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MTL、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VIP水平低于对照组,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运动,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探索胃脘痛脾胃虚弱、脾胃湿热型血清4种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符合中医内科学诊断标准的胃脘痛患者39例,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脾胃湿热组26例,脾胃虚弱组1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因子(SS)的含量。结果:脾胃湿热组患者血浆GAS、MTL、SS含量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VI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但GAS、MTL、SS含量明显高于脾胃虚弱组,VIP含量低于脾胃虚弱组。脾胃虚弱组患者血浆中VI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GAS、SS、MTL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脾胃湿热组。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胃脘痛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有一定的变化。其中VIP、SS、MTL和GAS的变化有证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柴芩温胆汤加减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患者血糖水平、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海南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脾胃虚弱型DGP患者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抽取静脉血比较血糖、胃肠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胃排空试验和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胃排空功能及胃电活动,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两组睡眠质量,利用胃轻瘫主要症状严重指数量表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降低(P0.05),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降低(P0.05),血清胃动素(motilin,MOT)及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升高(P0.05),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降低(P0.05),胃排空时间缩短(P0.05),胃窦部胃电频率和胃电振幅、胃电节律升高(P0.05),PSQI评分降低(P0.05),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一过性头晕头痛,数秒后缓解;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芩温胆汤加减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型DGP患者胃潴留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并可通过降低血清CCK水平刺激MOT和GAS分泌改善胃肠功能增加胃动力缩短胃排空时间促进胃电活动恢复,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脾胃虚弱证对患者症状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86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型”的IBS-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单组43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两组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P物质(SP)及模拟排便动作下肛管直肠动力学的变化,记录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评分量表(CCS)评分、汉化版IBS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显效和有效共40例,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P较治疗前升高,SS、5-HT、NPY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SP明显更高,SS、5-HT、NPY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模拟排便动作下直肠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肛门括约肌净减压、直肠感觉阈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90例,分为脾胃虚弱证30例、脾胃湿热证30例、胃络瘀血证30例。空腹经胃镜取CAG患者胃黏膜组织后,立即称重、均浆、离心取上清液,-70℃保存。同时抽取静脉血,制备血清和血浆,也于-70℃保存。同批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胃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胃泌素(Gastria,GAS)、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及血清中EGF、GAS和血浆中MTL、SS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医不同证候间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中SS、EGF水平显著高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胃络瘀血证患者,而SS、EGF水平显著高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血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而SS、EGF水平显著高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血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结论:胃黏膜及血中GAS、MTL、SS、EGF的异常表达,及其调节关系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部分内在因素,是不同中医证候转化的部分客观物质基础,可以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候转化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按数字法,将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餐前30 min口服。对照组口服参苓白术散,6 g/次,2次/d。观察组内服加味香砂六君子汤,1剂/d。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表(GCSI)评分、胃排空试验和胃电图检查;进行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餐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腹胀3个因子评分和GCS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量表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餐前和餐后的胃电频率和胃电振幅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GAS,MTL,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ROS和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79.69%(51/64)(χ2=5.494,P<0.05);临床观察中没有发现服用中药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配合促动力药治疗DGP患者,可减轻DGP临床症状,增强了胃肠道运动,提高了胃排空率,改善了生活质量,并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自主神经损伤,有着较好的综合临床疗效,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张文婷  张辉  王春华 《新中医》2023,55(7):170-174
目的:观察人参大黄汤联合吴茱萸外敷对晚期胃癌患者肠胃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胃癌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基础化疗上采取吴茱萸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参大黄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恢复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道功能评分(GSRS)、血清中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中医证候评分和T细胞亚群水平,观察2组胃肠道并发症及治疗后7、14、28 d的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SRS评分、MT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VI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GSRS评分、MTL水平低于对照组,VI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泌素(gastrin, GAS)、胃动素(motilin, MTL)、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peptide, VI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胃动力学(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胃电图(胃电振幅、胃电频率)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有效率为81.6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AS、MTL高于本组治疗前,VIP、CCK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收缩频率、胃排空率高于本组治疗前,胃排空时间短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电振幅、胃电频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半排空时间、SF-36评分、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呃逆、餐后饱胀及恶心呕吐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半排空时间、SF-36评分、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促进胃排空,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辅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动力指标[胃动力素(MT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半排空时间],疾病相关因子[神经肽S受体1(NPSR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生活质量[尼平生活质量评分(NDI-QOL)]。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CRH、半排空时间、CGRP、S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MTL、NPSR1、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改善胃动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香砂枳术颗粒对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肠激素、胃半排空时间、症状评分等临床指标的影响,考察其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香砂枳术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胃肠激素(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症状评分等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脾胃虚弱证FD患者乙酰胆碱酯酶及胃动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排空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指标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个别指标中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好的效果(P0.05);两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枳术颗粒对脾胃虚弱证FD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道激素增强FD患者胃动力有关,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痞通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热错杂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消痞通降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胃排空率及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3.3%,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及上腹烧灼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及上腹烧灼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胃排空率、MTL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GAS、5-HT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排空率、MTL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GAS、5-HT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消痞通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FD,可能通过改善患者固体胃排空、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对痰阻气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0例门诊或住院的痰阻气逆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多潘立酮片)治疗,10mg/次,3次/d;治疗组给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2袋/d,2组均于14d后进行疗效评价,并检测患者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胃排空率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吗丁啉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MTL、GAS显著升高(P0.01),SS和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TL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胃排空总有效率达到7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P0.05),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能有效改善痰阻气逆型F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并能够增加患者血清MTL、GAS水平和降低SS、VIP水平,促进胃排空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c-Kit阳性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cajal,ICC)、胃动素(Motilin,MT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舒胃汤高剂、舒胃汤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木香顺气组,采用夹尾刺激法[1]建立FD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胃窦MTL和c-Kit阳性ICC表达,以酚红法观察胃排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胃排空延迟、胃窦MTL和c-Kit阳性ICC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舒胃汤高剂量组、多潘立酮组及木香顺气组胃排空、MTL及c-Kit阳性ICC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而舒胃汤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胃汤高剂组可以明显增加肝胃不和型FD大鼠饮水、食量,促进胃窦ICC和MTL表达,加快胃排空;上调ICC和MTL表达、提高大鼠胃排空率是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和胃调中汤对大鼠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观察和胃调中汤对胃排空作用的影响,通过测定血中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P物质(substance,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判定和胃调中汤对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结果 和胃调中汤使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下降,也可以使大鼠血中VIP水平下降、SP水平下降、SS水平升高、MTL水平升高和GAS水平升高.结论 和胃调中汤具有促进胃排空和调节胃肠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大刚  吴丽辉 《四川中医》2020,38(2):116-118
目的:观察枳术汤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胃排空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枳术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及胃排空时间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症状评分及胃排空时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枳术汤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弱证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