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80例,将其分为正常妊娠组(A组),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每组各60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结果 Kruskale-Wallis分析及Mann-Whitney两两比较分析显示,B组和C组NLR显著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NLR与24 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关系。由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出,NLR≥3.13时,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58.1%。结论 NLR可能为预测子痫前期的新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心功能正常者,82例心力衰竭者,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常规,计算NLR和PLR,比较各组NLR和PLR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和PLR与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NLR和PLR对DCM患者发生心肌衰竭的预测效能。结果 DCM心力衰竭组NLR和PLR均高于DCM心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的增加,NLR和PLR水平逐渐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和PLR是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PLR两者联合对DCM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大于NLR和PLR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 NLR和PLR与DCM患者心力衰竭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可有效预测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食管癌患者,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术前SII和NLR最佳临界值,比较不同水平SII和NLR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食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以患者生存状态为判定依据,术前SII和N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05.42和2.24,且SI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674)大于NLR(0.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指标低水平组比较,SII和NLR高水平组的肿瘤长度均更长,且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均更低或更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I高水平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低水平组,NLR高水平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亦低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术前SII和术前NLR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SII和NLR水平与食管癌的肿瘤长度、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均是影响食管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SII对食管癌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NLR。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10):1391-1392
目的探讨NLR、 PLR和MLR对痛风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67例痛风患者及114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比较各组的NLR、 PLR和MLR,采用ROC曲线评估三者在痛风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结果痛风急性发作组的NLR、PLR和ML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 ROC曲线分析表明NLR曲线下面积最高(0.748 vs. 0.674 vs. 0.699)。结论 NLR、PLR和MLR均与痛风活动度相关,其中NLR对痛风活动度的评估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死亡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188例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记录,采用多元风险模型检测NLR、PLR对急性肺栓塞死亡率的预测作用,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共有144例患者符合本研究标准,其中13例在入院30 d内死亡。死亡患者存在4周以上的制动史,有较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较低,伴随着高心率、高呼吸频率、lgBNP和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同时NLR以及PLR比例也升高明显。PLR、NLR以及二者结合(PLR-NLR)3个指标的AUC值分别为0.752、0.758、0.750。结论 NLR、PLR对肺栓塞患者短期死亡率具有独立预测作用,NLR、PLR可以指导肺栓塞严重程度分级并进一步指导肺栓塞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子痫前期孕妇及围产儿发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作为不良预后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分娩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共420例,其中子痫前期组130例,正常组290例,比较两组UACR水平。分析子痫前期组U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UACR作为子痫前期组母儿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1)子痫前期组UACR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未发生不良预后人群相比,子痫前期组发生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导致的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胎儿生长受限,医源性早产、引产,新生儿窘迫时UACR水平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升高,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子痫前期组UACR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83),与不良预后的发生之间呈正相关(r=0.5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UACR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孕妇发生母儿不良预后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UACR的最佳诊断界值为584.8 m...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对CHB肝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315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186例为CHB组,129例为CHB肝硬化(肝硬化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PLR和AGR水平。利用ROC曲线评价PLR和AGR对乙肝肝硬化的预测价值,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肝硬化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肝硬化组的PLR和AGR水平明显低于CHB组和对照组,而CHB组的PLR和AGR水平又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和AGR诊断CHB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是CHB肝肝硬化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ALB水平<35 g/L、PLR水平<78.63和AGR水平<1.29是CHB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LR和AGR对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卵巢癌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25例初治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FIGO分期,将其分为早期卵巢癌组(n=85,FIGO分期为Ⅰ~Ⅱ期)和晚期卵巢癌组(n=140,FIGO分期为Ⅲ~Ⅳ期)。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患者的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2组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合并恶性腹水患者所占比例、血清CA125水平>35 U/mL所占比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PLR预测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进行分析,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PLR预测卵巢癌患者FIGO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2组患者的年龄、BMI、Hb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组织病理学类型、是否合并恶性腹水、血清CA125水平>35 U/mL、PLR和NLR比较,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897、76.187、11.817、-5.252、-3.790, P均<0.05)。②组织病理学类型(OR=2.460,95%CI=1.246~4.856,P=0.009),是否合并恶性腹水(OR=6.649,95%CI=3.437~12.862,P<0.001)和PLR(OR=1.005,95%CI=1.001~1.009,P=0.027),均为预测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③PLR对预测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的ROC-AUC为0.709(95%CI:0.645~0.767,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PLR预测卵巢癌患者FIGO临床分期的最佳临界值为157.14。其中,本研究225例初治卵巢癌患者中,PLR>157.14者为134例,PLR≤157.14者为91例。此时,PLR对预测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的敏感度为72.9%,特异度为63.5%。 结论PLR值可预测卵巢癌FIGO分期。当PLR>157.14时,卵巢癌患者FIGO临床分期为晚期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血液检测指标WBC、N、L、M、NLR、MLR、CRP在克罗恩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诊断为克罗恩病的患者80例,根据Best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计算法(CDAI)分为活动组与缓解组,另选取同期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WBC、N、L、M、CRP,并计算NLR、MLR,比较各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CD组患者WBC、N、M、CRP、NLR、M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L检测水平对照组高于CD组(均P<0.05);CD活动组患者WBC、N、M、CRP、NLR、MLR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均P<0.05);而L的检测水平在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LR、NLR在诊断CD中更具价值,约登指数分别为0.775、0.760,AUC分别为0.93、0.91,均P<0.05,当MLR的截断值为0.21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5%、91.25%,当NLR截断值为2.62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75%、97.50%;N、NLR在对CD活动性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PCI术后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16例及健康体检者116例,分析NLR、PLR及其他主要临床生化指标与老年STEMI的关系,评估术前、术后NLR及PLR的变化对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STEMI患者组高血压患病率、UA、LDL-C水平、WBC、NLR、PL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BC、Hb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STEMI患者无MACE组NLR及PLR数值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STEMI患者合并MACE组NLR及PLR数值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NLR及PLR是老年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PCI术后的短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影响的预测价值,为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台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血常规结果,分别计算NLR及PLR值。收集患者出院1年后的生存信息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NLR值分别为3.82±3.14、4.21±3.51和7.01±4.08,轻度组与中度组NL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NLR值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PLR值分别为128.56±53.12、140.53±54.65和191.25±78.92,轻度组与中度组PL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组PLR值(145.48±60.26)显著高于死亡组(195.62±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良好组PLR值(135.56±61.23)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186.31±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LR与PLR均可一定程度反应A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但PLR对远期神经功能影响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及其他临床参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潜在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207例RA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评分28(DAS28)将RA患者分为3组,分析其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全血细胞计数。同时选取10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高DAS28组的RA患者NLR和PLR水平高于低DAS28组(P0.01)和中DAS28组的RA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NLR和PLR均与DAS28存在正相关关系(r=0.238,r=0.268,P0.001)。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NLR和PLR区分低活动性RA患者与中度以上活动性RA患者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16和217.21。结论 NLR和PLR与RA活动性相关且可以区分RA的疾病活动性。NLR和PLR可用作RA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癌患者26例,胃息肉患者34例,慢性胃炎患者38例,总计病例98例。比较3组患者中NLR、CEA、CA199、CA724的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并且比较NLR及CEA、CA199、CA724等肿瘤标志物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胃癌组CEA、CA199、CA724、NLR水平明显高于胃息肉组和慢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息肉组与慢性胃炎组CEA、CA199、CA724、NL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NLR与CEA、CA199、CA724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与CEA、CA199、CA724等分别联合作为诊断胃癌指标,其中NLR联合CA199,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经检验与CA199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升高反映出胃癌患者的高炎症反应状态,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传统肿瘤标志物并无劣势,并且诊断价值在联合传统肿瘤标志物后有良好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血沉(ES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川崎病(KD)患儿发生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确诊的120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是否发生冠脉病变分为观察组(KD合并冠脉病变)、对照组(KD病变患儿), 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ALB、ESR、PLR、NLR值, 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诊断KD患儿并发冠脉病变的价值, 并分析不同冠脉病变程度的KD患儿血清ALB、ESR、PLR、NLR水平。结果 60例KD合并冠脉病变患儿的冠脉病变主要表现为左冠脉主干及左前降支增宽[56.67%(34/60)]、左右冠脉主干及左前降支增宽[20.00%(12/60)]、左前降支增宽[16.67%(10/60)]、左冠脉主干增宽[11.67%(7/60)]。观察组血清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ES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PLR、NLR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一个简单易检测、廉价和时效性快的评估MM患者预后的新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入院当日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计算得出NLR和PLR值,并以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高PLR组和低PLR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化指标测定。出院后每个月电话随访有无复发、转移及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MM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NLR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低于低NLR组(36个月);高PLR组的中位生存期(25个月)低于低PLR组(3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33和28个月;NLR联合ISS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0、30和1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年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白蛋白、ISS分期与总生存情况有关(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 (HR=1.860,95%CI:1.060~3.264)、ISS分期(HR=1.632,95%CI:0.886~3.008)、年龄(HR=2.168,95%CI:1.377~3.415)、乳酸脱氢酶(HR=2.503,95%CI:1.469~4.264)和白蛋白(HR=1.733,95%CI:1.072~2.802)是MM患者总生存情况的独立预后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初诊具有高NLR和高PLR的MM患者都有较短的生存时间,NLR可作为MM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预后因素。NLR同时联合ISS分期可以增强ISS对MM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A患者220例,其中活动组107例和非活动组113例,同时选取1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空腹血样本用于血常规、超敏CRP、补体C3(C3)、补体C4(C4)、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抗CCP抗体等检测,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NLR。结果 RA活动组NC、NLR、超敏CRP、ESR、C3、C4、抗CCP抗体和RF均高于RA非活动组和对照组,而LC低于RA非活动组和对照组(P0.05);在RA活动组患者中,NLR与超敏CRP、ESR、C3、C4、抗CCP抗体、RF和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校正超敏CRP、抗CCP抗体、DAS28评分等影响因素后, NLR仍然是RA病情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53,P0.01);ROC曲线分析发现,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95%CI:0.716~0.854,P0.01),但其最佳临界值为3.04时,NLR评估RA病情活动性的灵敏度为81.40%,特异度为68.20%。结论 NLR可作为评估RA病情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炎症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20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PIP患者48例,其中预后良好的26例归为A组,预后不良22例的归为B组。对所有患者的BISAP评分、NLR与PLR进行统计,比较3组数据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A组患者的BISAP评分与NLR、PLR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AP评分联合NLR、PLR对APIP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为95.91%,优于BISAP评分、NLR及PLR单独对APIP患者预后预测的91.15%、92.68%及75.92%。结论 BISAP评分联合NLR、PLR对APIP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为API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分度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HIE病例134例,其中轻度HIE组42例,中重度HIE组36例,正常对照组56例。内容包括患儿一般资料,出生分娩情况,第1、3、7天血常规,计算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生后1周内行头颅MRI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Kappa一致性检验判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第1天和第3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是中重度HIE组的危险因素,第1天中重度HIE组NLR较同期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5.55±1.88 vs 2.63±0.91,P<0.05),轻度HIE组NLR升高不明显(2.71±0.92 vs 2.63±0.91,P>0.05),中重度HIE组NLR明显高于轻度HIE组(5.55±1.88 vs 2.71±0.92,P<0.05);ROC曲线显示第1天NLR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达0.959),灵敏度高达93.3%,特异度达81.0%,最佳截断点为3.43;Kappa检验显示NLR与1周内头颅MRI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新生儿窒息1周内NLR对HIE早期分度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预测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组(192例)、轻症组(187例)及健康对照者(393例),检测其血常规、CRP及PA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CRP/P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LMR、CRP/PA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症组比较,重症组NLM、PLR、SII、CRP/PA均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1.09、88.07、310.75、0.05和3.90,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CRP/PA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0.04和6.31,P<0.05)。ROC曲线显示,诊断重症感染时,CRP/PA的特异度最高,为96.1%,LMR、CRP/P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孕早期女性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探讨25(OH)D_3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旨在为子痫前期的早期临床预测、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78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及实验室指标分为正常妊娠组(68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26例)。采用离子比色法检测血清钙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制作ROC曲线,评价两者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血清钙和25(OH)D_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钙和25(OH)D_3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钙和25(OH)D_3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钙和25(OH)D_3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清钙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当其截断值为0.91时,灵敏度为72.52%,特异度为84.94%。血清25(OH)D_3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当其截断值为1.41时,灵敏度为78.81%,特异度为87.54%。结论孕妇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与子痫前期发病相关,可能预示子痫前期的患病风险,对子痫前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