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涛  陈立宇  李崇 《应用化工》2010,39(5):765-769
结合了醇类化合物制取醛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将反应按照机理分为催化氧化和催化脱氢两种方式,对反应过程和工艺条件等作了详细归纳。分别介绍了常规反应体系条件下催化氧化法反应的催化剂和氧化剂,催化脱氢法所用的催化剂,对于转移脱氢等非常规反应以及醇氧化脱氢过程中的无溶剂作用时的反应也作了概括。通过工艺比较得到:一些传统类催化剂在通过一系列改性和负载化之后,其催化活性都能在醇的氧化脱氢制醛的过程中得到较好体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环境友好型的催化剂的加大利用已逐渐成为一个趋势。然而更加高效和环保型催化剂的开发和使用,则需要研究者的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广州化工》2021,49(18)
醇选择性的氧化成相应的醛或酮是有机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反应之一。以分子氧作为氧化剂催化氧化醇成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反应中,高性能的催化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应用到醇的催化氧化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在含有TEMPO催化氧化醇的反应体系中,一些配体的加入使反应效果更加理想。本文描述了近年来TEMPO与不同的配体形成的催化体系在醇的氧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伯醇和仲醇被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是重要的官能团转换反应,目前主要通过催化的方法来实现。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采用环境友好的氧化剂开发新的催化氧化方法实现醇的氧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以氧气、过氧化氢以及丙酮作为氧化剂催化氧化醇研究的进展,并对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据此指出了后期绿色催化氧化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醇氧化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产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学工业生产,如何有效使醇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是研究的热点。讨论醇氧化反应的意义,探讨醇在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介绍近年来醇的绿色氧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氮化硼为代表的硼基材料在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反应中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和优异的烯烃选择性,已在国际上形成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硼基材料催化低碳烷烃氧化脱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硼基催化剂(h-BN、SiB6、BC4、硼单质等)对氧化脱氢烯烃选择性的影响,结合多种谱学(IR、XPS、NMR、SVUV-PIMS等)、动力学(分压、同位素效应、同位素标记等)证据和理论计算,探讨了硼基催化剂表面三配位的硼氧物种(B—OH/B—O)是引发烷烃氧化脱氢生成烯烃的活性位,主要遵循表面和气相自由基反应机理。总结了硼基催化材料氧化脱氢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提升烯烃选择性是材料设计合成的主要方向,并提出后续硼基催化材料理性设计和实际应用的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卟啉配合物、酞菁配合物、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等含氮化合物在甲苯催化氧化中的研究应用现状。从反应条件、催化活性、使用性能等方面归纳分析了各类含氮化合物在甲苯氧化催化体系中的优缺点。指出今后可以从开发高效可循环的NHPI复合催化体系和探索粗甲苯氧化催化体系两方面深入开展含氮化合物催化氧化甲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杜曦  王钦 《化学试剂》2012,34(2):129-136
氢键催化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已经有了重大进展.手性有机小分子通过氢键活化羰基化合物和亚胺等得到极大的关注.主要对手性硫脲和二醇催化剂的氢键催化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不同手性硫脲和二醇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其在各类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包括不对称Strecker反应、Pictet-Spengler反应、Mannich反应、Baylis-Hillman反应、Diels-Alder反应以及Michael反应)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介孔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介孔分子筛和介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综述载体、活性组分和制备方法等对丙烷氧化脱氢催化性能的影响,着重评述提高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水滑石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叙述了水滑石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评价;介绍了水滑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苯酚羟化反应、烯烃环氧化反应和甲醇氧化反应等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认为类水滑石化合物的独特结构和理化特性,元素组成在宽范围内的可调变性,以及优良的催化性能奠定了这类材料有可能成为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工业催化剂的基础,并在未来的绿色氧化工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正丁醇催化胺化合成正丁胺的反应,通过检测副产物正丁酰胺,证明并完善了醇催化胺化的脱氢/加氢机理;确立并优化了以Ni/Cu/Cr/Fe/Zn为催化活性组分的催化体系。在此催化体系的作用下,当反应温度为250℃,氨醇物质的量比为6:1,氢压为1.5MPa时,正丁醇的转化率接近100%,正丁胺的选择性达7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