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丽娟 《家具》2014,(1):47-50
"仙作"家具制作技艺可追溯至宋代,"仙作"是由装饰建筑艺术的木雕逐渐演变成为家具雕刻艺术,传统的"仙作"家具制作技艺巧妙地融合了国画艺术、雕刻艺术及莆仙人民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仙作"家具已成为中国主要家具流派之一,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阐述了莆仙与家具的渊源,进而对莆仙家具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浅分析。从而着重利用莆仙地域文化、地理区位、品牌资源等优势条件探寻当今莆仙的家具文化、莆仙雕刻工艺、人才培养等资源如何与古典家具设计结合,使仙作家具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极具特色的皖南民俗文化特征出发,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及民居建筑艺术风格,对皖南传统民间家具中最为典型的厅堂家具的布局方式、风格特点、美学特征、用材特点、装饰手法等及其与皖南民俗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分析,阐明了皖南传统民间家具的民俗特色,提出了皖南传统民间家具的独到造物观念和设计手法应作为皖南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予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民俗文化是在当地人民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本文对东阳地区工匠民俗、居住建筑民俗、婚嫁民俗、戏曲民俗以及节日民俗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民俗文化对"东作"家具的雕刻装饰、造型和陈设等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由此得出,工匠民俗促进了"东作"家具雕刻技法的多样性发展,民间戏曲和婚嫁民俗丰富了"东作"家具的雕刻装饰题材,居住建筑和婚嫁民俗增加了家具造型的体量感和威严感,并使"东作"家具带有东阳建筑风格;节日和居住建筑民俗决定了"东作"家具的陈设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谷英村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多姿多彩的民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张谷英民间家具之中。本文通过张谷英村家具产生的渊源、深厚的人文内涵、丰富而精美的装饰工艺等方面诠释当地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论述了当地民众追求吉祥安康、享福祈福等民俗心态。  相似文献   

5.
陕西关中民俗家具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尤其体现在其装饰上。从总体特征、手法、题材、部位四个方面分析关中民俗家具的装饰,总结出六个总体特征、五种手法、七类题材和七种装饰部位;同时探析出影响关中民俗家具装饰的主要因素有四类,包括关中民俗、关中文化、传统艺术和关中民居建筑。旨在加深对陕西关中民俗家具装饰艺术的理解和领悟,为地域民俗家具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陕西党家村民居建筑被誉为中华民居瑰宝,党家村的传统民俗家具也极具地域特色。本文从家具布局和品类的角度对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进行研究,旨在全面把握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的留存现状。进而对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的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以求更加深刻地理解党家村传统民俗家具,从中汲取有效养分,启迪现代中式家具设计。  相似文献   

7.
陕西关中民俗家具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尤其体现在其装饰上。从总体特征、手法、题材、部位四个方面分析关中民俗家具的装饰,总结出六个总体特征、五种手法、七类题材和七种装饰部位;同时探析出影响关中民俗家具装饰的主要因素有四类,包括关中民俗、关中文化、传统艺术和关中民居建筑。旨在加深对陕西关中民俗家具装饰艺术的理解和领悟,为地域民俗家具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夕佳山民居厅堂和卧室的家具布局,通过对比指出室内空间家具使用情况的不同反映了同类房间使用功能的区分。此外,本文列举民居内家具的不同种类,着重分析了特色家具的造型装饰特征及使用情况,凸显蜀南当地民俗文化对家具造型及装饰的影响。夕佳山民居家具布局及特色家具的造型装饰特征充分体现了蜀南民俗与家具的相互融合,反映了民居主人的审美追求,是极富地域特色的民间家具代表。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指—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氏.众所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陕西关中民俗家具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笔者以几年来对关中民俗家具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分析了民俗家具的所蕴涵的生活习俗文化,探讨了民俗家具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民俗家具和宫廷家具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前者属于基础文化,后者则属于上层文化。民俗家具是宫廷家具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宫廷家具是民俗家具的提炼和升华。我国宫廷家具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得益于我国民俗家具文化深厚的积淀。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透视民间家具的历史,分析其在现代家具行业中停滞的原因。激化民间素材的丰富同本土设计的落后之间的矛盾,从而更清醒地认识该如何选择湖南民间家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徽派民间家具的陈设反映了徽州人的起居方式、贾商儒道、宗族礼教等,同时也积淀着徽州人的审美取向和社会传统,是徽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文章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从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分析,解析了徽派民间家具陈设的功能、价值以及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中国传统家具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承中的取舍,以及传统艺术设计的价值与市场问题展开了思辨与探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开启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山西传统民间家具是指明末至民国初期,使用以核桃木、榆木为主的杂木, 供商人和小官宦甚至普通手工业者和农民使用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家具。本文简要介绍了山西传统民间家具的发展历史及当时的社会环境,以现代设计的角度对比较有代表性的炕案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总结出山西传统民间家具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川西民间家具具有独特的川西文化特征。文中分析了民间家具定义、川西人文地理环境,探讨了川西民间家具定义、种类,着重研究了川西民间家具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四川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为四川传统民间家具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宗教的聚集及几次大规模移民活动,更是推动了四川传统民间家具的工艺制作水平,也丰富了四川传统民间家具的装饰图案。四川传统民间家具上的装饰图案经过代代相承,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归结起来主要为七点:太阳崇拜、宗教影响、生育崇拜、崇文之风、僭纵逾制、博采众长和休闲娱乐  相似文献   

17.
湘南民间家具具有独特的湘楚文化特征,它诠释了湘南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和当地人文习俗及思想观念,成为湘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湘南传统的民间家具的装饰特色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从其独特的手工雕刻工艺着手探讨湘南民间家具的木雕装饰艺术,以期能为传统的民间艺术找到一条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