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和孕期的健康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1846例,按孕期分为3组:早孕组(孕周≤13+6周)481例;中孕组(孕14+0~27+6周)591例;晚孕组(孕28+0~40+6周)774例。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其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和孕周的健康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差异。结果: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D-二聚体值分别是正常人群D-二聚体参考值上限的3.26倍、6.16倍和10.06倍,与孕早期的P95值比较,孕中期和孕晚期D-二聚体的P95值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孕妇年龄无差异性。不同孕期的D-二聚体的临界值为孕早期≤1.63 mg/L,孕中期≤3.08 mg/L,孕晚期≤5.03 mg/L。结论:目前推荐用于正常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考范围(≤0.5 mg...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伴心脏异常胎儿超声系列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11~13+6周NT厚度≥3.5 mm且行两次及以上超声心动图的胎儿进行回顾性研究。于妊娠11~13+6周、16~18周、22~24周、28~32周、孕足月行连续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引产儿行尸体解剖、所有活产儿出生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共143例胎儿纳入研究,7例双胎,136例单胎。11~13+6周检出胎儿心脏异常20例,16~18周复查,进一步明确阳性诊断16例,阳性纠正为阴性诊断4例;11~13+6周心脏未检出异常者123例,16~18周复查新发现心脏异常8例,115例维持阴性诊断。16~18周复查明确阳性诊断的24例中,因CHD、心外异常引产15例,1例双胎之一因心脏异常行选择性减胎术;明确阴性诊断的119例因心外异常引产44例。共83例于22~24周复查,新发现心脏异常4例,1例严重CHD...  相似文献   

3.
<正>1病历摘要患者,32岁,因孕36+6周,血脂升高伴菌尿7+月,腰部隐痛1+月于2022年1月4日第2次入住本院。身高155 cm、基础体质量45 kg,孕期体质量增长14 kg。5年前,分别因膀胱囊肿行膀胱镜下膀胱囊肿切除术,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为良性病变。G2P0,6年前,因无计划妊娠行人工流产。3年前,妊娠25+周因“输尿管结石、肾盂肾炎、败血症”在某三甲医院治疗,未能控制病情放弃妊娠行引产术,引产前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提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无创基因检测对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测效果,探讨不同检测孕周、孕妇年龄与检测效果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DNA testing, NIPT)的孕妇,对检测结果高风险者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低风险者行电话随访,以核型分析和随访结果判断胎儿是否异常,分析NIPT的检测效果指标。按孕妇年龄分为<30岁、30~34岁、35~39岁和≥40岁4个各组,按检测孕周分为≤13+6、14~22+6周、23~27+6周和≥28周4个组,探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等指标与孕妇年龄及检测孕周的相关性。 结果(1)共43 918例行NIPT孕妇纳入统计,NIPT总体的灵敏度100.00%,特异度99.76%,假阳性率0.24%;(2)NIPT对第21、18、13及性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在99%以上,假阳性率低于0.5%;(3)年龄分组中35~39岁组与30~34岁组的特异度(99.67% vs 99.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99,P=0.043),其余筛查指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孕周分组数据筛选指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假阳性病例中发现2例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例新生儿双肾盂轻度分离,1例多发畸形等非染色体畸形异常。 结论NIPT对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特异性,较低的假阳性率,特别是21-三体。NIPT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孕周的孕妇检测效果差异不大。对于NIPT结果阳性病例,需警惕胎儿非染色体畸形等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简介孕妇,29岁,G2P0。孕13+5周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医学中心就诊,超声结果提示异常: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3.8mm,如孕13+1周。孕14周行绒毛穿刺并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未见染色体异常。孕19+1周外院超声示:小下颌,双手发育异常。孕19+3周于我院门诊超声提示:矢状面下颌骨显示不清,下颌缺失可能,双手掌指骨部分缺失,似仅见三指,冠状面鼻骨显示欠佳,头颈部皮肤层厚约0.49cm,室间隔见0.14cm的回声失落,先天性心脏病可能,脊柱骶尾部显示不清(图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孕妇继续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妊娠早期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CSP并强烈要求继续妊娠的55例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55例孕妇中, 15例(27%, 15/55)于妊娠早期终止妊娠, 1例因子宫颈管扩张于孕23周行剖宫取胎术, 39例(71%, 39/55)继续妊娠至妊娠晚期行剖宫产术获得活产儿。39例剖宫产术分娩孕妇的中位分娩孕周为35+6周(范围:28+5~39+2周), 其中, 孕28+5~33+6周分娩7例, 孕34~36+6周分娩20例, 孕37~39+2周分娩12例;病理检查结果为胎盘正常3例(8%, 3/39), 粘连型胎盘植入4例(10%, 4/39), 植入型胎盘植入9例(23%, 9/39), 穿透型胎盘植入23例(59%, 23/39)。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孕妇中, 产前最后一次超声检查提示为前置胎盘者27例(75%, 27/36), 9例未提示合并前置胎盘。39例剖宫产术分娩孕妇的中位术中出血量1 000 ml(范围:300~3 500 m...  相似文献   

7.
国佳  董微  张爽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3):227-232
目的:分析糖脂代谢紊乱对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孕24~28周单胎孕妇的脂代谢参考范围,以及孕期增加血脂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检测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血脂的1006例孕24~28周单胎孕妇临床资料。选取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且孕期血糖正常的294例孕妇,依据P25和P75制定孕24~28周的血脂参考范围。根据75 g OGTT结果及血脂参考范围,将全部孕妇分为糖脂代谢正常组(n=218)、单纯糖代谢异常组(n=195)、单纯脂代谢异常组(n=333)和糖脂代谢异常组(n=260),分析糖脂代谢异常对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糖脂代谢异常组中子痫前期、早产、剖宫产、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与糖脂代谢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代谢和单纯脂代谢异常组间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升高、空腹血...  相似文献   

8.
谭曦  彭雪  邢爱耘  舒丽娟  熊飞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12):897-900
<正>患者,30岁,因孕31+4周,发现血压升高3天,上腹痛3+小时,于2023年1月15日由外院急诊转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末次月经2022年6月8日。患者外院建卡,定期产前检查,常规检查未提示异常。3天前产前检查发现血压增高,最高达186/138 mmHg,伴双下肢水肿(+),无头昏头痛、视物障碍、胸闷气紧、腹痛腹胀、阴道流血流液等不适。外院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给予拉贝洛尔降压、硫酸镁解痉、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血压波动于160~182/90~105 mmHg。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胎盘率(cerebroplacental ratio,CPR)预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作用。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2例FGR孕妇和同期正常产前检查分娩的49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脑胎盘率、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对FGR不良妊娠结局预测,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比各血流指标诊断FGR的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孕28~31+6周及孕32~36+6周CPR指标较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更具有优越性,孕28~31+6周及孕32~36+6周曲线下面积值为0.82和0.96,截断值为1.74和1.59,灵敏度为96%和90%,特异度为79%和97%。 结论CPR可作为一项预测FGR的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例1,孪生姐妹之姐,32岁,因孕37+6周,血小板升高5+月,下肢静脉血栓4+月于2017年8月31日入院。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SEA/αQSα,βN/βN,定期输血至12岁。2010年因巨脾、胆囊炎行脾+胆囊切除术。G1 P0,末次月经2016年12月9日,2017年1月24日在本院行早孕B超检查,证实宫内早孕、存活,符合孕周。孕期规律产检。家族史无特殊。入院5+月前(孕13+5周)因PLT 457×109 g/L予阿司匹林75 mg,每日1次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妊娠期的糖尿病是女性在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故称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加强GDM围产期护理指导,调节好患者的血糖浓度,可以减少G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围产期质量有重要意义。1临床资料我科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GDM患者13例,占我科分娩总数的0.51%。年龄23~42岁,平均30.44岁,孕周在33~37+5周。1例37+5周胎吸分娩,新生儿体重3350克,阿氏评分3~9分,转儿科治疗。2例中一例28周、一例34周死胎入院,自然分娩,婴儿体重2350克和3000克。6例36+3~37+3周择期剖宫产,新生儿体重3450~4250克之间,阿氏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11月4日23点30分,某基层妇幼保健医院呼叫我院出车,当地初步诊断:①产妇G3P2+1孕34+6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②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轻度窒息。出诊医护人员到达求助医院经评估及相应的稳定措施后,顺利转入我院,现报告如下:1病情评估及稳定措施产妇,女,35岁,系"G3P2+134+6周孕,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3小时",无诱因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约500ml。查体:T 36.3℃,P 110次/分,R 23次/分,BP 102/68mmHg,SpO2:95%,神志清楚,精神可,面色苍白,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肢端微凉,小便呈酱油色,阴道活动性流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不同绒毛膜性胎儿在不同孕周发生围产儿丢失的风险及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胎儿丢失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内地10所三级妇产科专科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中分娩的1530例双胎妊娠,比较MCDA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胎儿丢失的风险和发生孕周及原因。结果 407例MCDA和1123例DCDA纳入研究。1239+6周MCDA组丢失率为4.68%,DCDA组丢失率为0.98%,丢失风险OR 4.78(95%CI 2.848.03),χ2=42.45,P<0.001。12~23+6周MCDA组较DCDA组丢失风险OR6.09(χ2=29.53,P<0.001)。24~39+6周MCDA组较DCDA组丢失风险OR 5.03(χ2=18.73,P<0.001)。MCDA组胎儿丢失原因的前4位依次为: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36.36%,8/22)、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22.73%,5/22)、脐带扭转(22.73%,5/22)、帆状胎盘(13.64%,3/22)。DCDA组胎儿丢失原因的前4位依次为:胎膜早破(21.43%,3/14)、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14.29%,2/14)、胎儿结构异常(14.29%,2/14)、母体感染(7.14%,1/14)。结论 MCDA胎儿丢失风险明显高于DCDA。单绒毛膜性双胎特有的并发症(TTTs、sIUGR)及脐带扭转等都是造成MCDA胎儿丢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孕期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预防出血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中孕期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的7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联合口服米非司酮,同时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引产的29例患者作为栓塞组(其中孕20~27+6周18例,<20周11例);将只采用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孕20~27+6周20例,<20周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引产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疼痛强度和月经恢复时间等进行比较。 结果(1)引产时间:孕20~27+6周患者中栓塞组除1例因引产失败转为剖宫取胎外,其余17例为(45.94±5.80)h,对照组为(41.23±7.59)h(t=1.85,P<0.05);两组<20周患者引产时间分别为(49.36±7.80)h和(41.23±13.85)h(t=1.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出血量:20~27+6周栓塞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94±60)ml和(356±81)ml(t=2.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0周患者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栓塞术后疼痛评分:20~27+6周两组患者分别为(8.70±0.90)分和(2.11±0.50)分(t=13.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孕周两组患者分别为(7.27±1.80)分和(1.65±0.48)分(t=13.39,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发热:20~27+6周两组患者分别为64.71%和5%(t=18.26,P<0.01),<20周两组患者分别为63.64%和6.67%(t=11.2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孕周20~27+6周的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出血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但对孕周<20周的前置胎盘状态引产预防出血意义不大。(2)子宫动脉栓塞术可能会延长引产时间,增加产后疼痛强度及发热率,临床应用需谨慎。(3)在中孕期前置胎盘状态引产手术中,娴熟的产科处理技术对术中预防和减少出血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例产前诊断的ZTTK综合征胎儿。孕妇因配偶染色体平衡易位, 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孕18周+取羊水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均未发现异常。孕23周+5及孕26周+3超声检查显示严重胎儿生长受限、小脑发育异常、骶骨及尾骨显示欠清、脊柱裂, 孕23周+6胎儿颅脑MRI显示胎儿双侧小脑半球体积小, 大枕大池。对胎儿及其父母行全外显子组测序, 结果显示胎儿SON 基因3号外显子存在1个杂合变异c.2092delG(p.Glu698fs*4), 父母不存在该变异, 为新发变异;该位点为致病性, 关联疾病为ZTTK综合征。经遗传咨询, 孕妇及家属选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子宫畸形合并宫颈功能不全发病率可高达30%。纵隔子宫作为一种先天性子宫畸形,育龄妇女患病率约为0.2%~2.3%;具有较高的不孕、流产和早产风险。报告1例完全性纵隔子宫并双宫颈双阴道患者,妊娠前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术,孕14周经阴道行双侧宫颈预防性环扎术,孕23+6周宫口开大,保守治疗,孕30+1周早产临产拆线,最终自然分娩并抱婴回家的临床处置经过,并回顾总结近年国内外纵隔子宫合并妊娠的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简介病例1,21岁,G2P0,2019年生化妊娠1次。平素月经不规律,5d/30d~3月,末次月经2020年9月16日。促排卵受孕于孕6+6~8周间断阴道出血,超声提示:宫内早孕合并宫腔积液,当地医院给予孕激素保胎治疗后好转;孕8~9+2周阴道大出血,给予免疫球蛋白及止血、解痉、抗感染、保胎治疗。孕9+1周再次出现阴道大出血合并下腹痛,转我院治疗。超声示:宫内53mm×36mm妊娠囊,胎芽25mm,有胎心搏动,宫腔内约98mm×56mm不均质回声,可见片状无回声,给予解痉、止血、预防感染及输血治疗。孕10周复查超声:胎芽31mm,有胎心搏动,宫腔内可见范围96mm×62mm不均质回声,内可见类囊性回声,范围约50mm×40mm,周边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该不均质回声内可见小囊状回声。结合患者超声、病史及β-HCG(>256000mIU/m L)情况,考虑不排除宫内孕合并葡萄胎。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 患者,31岁,因孕39+1周,自觉胎动消失10+小时于2010年1月24日14时急诊入我院.患者末次月经:2009年4月23日.停经30+天自测尿HCG阳性.孕3+月在外院门诊建卡,定期行产前检查,共12次,建卡时皮肤、牙龈无出血,血小板70×109/L,血糖正常.孕6+月开始反复查见尿蛋白(+++)、尿糖(++~++++),未作进一步检查及处理(血压正常).入院1+月前开始血小板减少,在30~40×109/L之间,曾短暂服用泼尼松(10 mg,每日1次)治疗后自行停用.入院前8+天开始出现皮肤散在出血点,外院查血小板20×109/L,未治疗.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0月至1988年4月 Ludwigshafen 妇女医院对120例单胎妊娠经腹绒毛活检,平均年龄36.4岁。适应证:母龄≥35岁;孕10周1例,孕11~13周70例,孕14~16周21例,孕17~19周19例,孕20~22周9例。胎盘附着宫底8例,侧壁14例,后壁33例,前壁65例。活检后一天超声监护,一周后复查。为诊断开放性神经管缺陷,自孕17周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及孕21~22周时超声检查。活检时取仰卧位,超声显示胎盘并确定穿刺位置。受检前膀胱必需充盈。腹部消毒、铺巾后,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TOLAC患者的病例资料共174例。根据此次分娩结局分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组(122例)和TOLAC失败组(52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TOLAC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根据此次分娩是否自然临产,分为自然临产组(124例)和引产组(50例),比较两组在TOLAC失败率上是否有差异;分析引产组中VBAC(26例)和TOLAC失败者(24例)一般资料的差异性;分析TOLAC失败组中自然临产(28例)和引产者(24例)的再次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有无差异。结果:VBAC组与TOLAC失败组在分娩孕周[39+3(38+5,40+1)周vs.40+1(39+2,40+4)周,P=0.002]、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308.44±451.57 g vs.3469.23±33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