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伤口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将该院2013年3—12月接诊的58例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伤口感染的单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伤口感染率为15.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术前术后血糖水平、手术时长、阑尾炎类型等,均为伤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前术后血糖水平以及阑尾炎类型为引发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尽量避免切口感染现象的发生,在对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把握好患者阑尾炎手术的适应证,控制术前术后血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中的伤口感染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有糖尿病的阑尾炎患者资料做以回顾性分析,分析在术后伤口感染等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14例出现了伤口感染现象,总发生率为14%,与患者的年龄、阑尾炎症状、手术时间长短和术前术后的血糖含量等因素有关系。结论在阑尾炎手术之前测量患者的血糖含量,控制患者术前术后的血糖,能够有效的减少伤口感染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显实 《山东医药》2010,50(34):58-58
目的分析腹部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360例腹部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有合并症、术前放化疗、术前日手术室未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未严格应用抗生素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前有合并症、术前放化疗、术前日手术室未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未严格应用抗生素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P均〈0.05)。结论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高龄、术前合并症、术前放化疗、术前日手术室未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未严格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切口早期愈合情况,分析术后切口早期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07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术后3 w切口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76例和愈合不良组31例,将愈合不良组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合并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留置引流管、住院时间;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早期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切口早期愈合76例(71.03%),愈合不良31例(28.97%),其中切口积液15例,切口裂开6例,切口感染10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与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间和留置引流管有关,合并糖尿病(OR=1.956,P=0.033)和手术时间4 h(OR=1.978,P=0.029)为影响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4 h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为降低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愈合不良的发生,临床需重点关注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4 h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93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冠心病及吸烟史、手术中通气方式和手术方式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吸烟史和通气方式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糖尿病、吸烟史以及通气方式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2019年期间接收的98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护理方案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37%和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2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以及术中空腹血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观察组护理后的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以及术中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应用中,对患者术中血糖的稳定具有良好的维持作用,可显著提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临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临床资料450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94例)和未感染组(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356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可疑危险因素,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影响老年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年龄、吸烟、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手术时间、FEV1/FVC、术前白蛋白、手术通气方式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得出,高龄(OR=2. 614,95%CI为1. 214~5. 628,P 0.05)、吸烟(OR=2.330,95%CI为1.021~5.317,P 0.05)、合并糖尿病(OR=1.614,95%CI为1.102~2.364,P 0.05)、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1. 944,95%CI为1. 301~2.905,P 0. 05)、较长的手术时间(OR=2. 025,95%CI为1.305~3.142,P 0.05)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术前白蛋白(OR=0.885,95%CI为0.813~0.963,P 0.05)、术中采用TLV通气方式(OR=0.682,95%CI为0.813~0.907,P 0.05)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影响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包括高龄、吸烟、合并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手术时间延长、术前白蛋白低下、术中OLV通气模式等,临床中应针对性进行干预和预防,以降低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术后合并切口感染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治疗的60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未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质指数BMI、化脓性穿孔例数、逆行法切除例数、手术时间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t=1.021,P0.05)。结论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由手术时间、病理类型、肥胖等多种因素引起,必须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加以科学防治,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诊治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将其列为糖尿病组,另取32例妇科疾病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糖尿病组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组出现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在控制好患者术前的血糖值后采取手术方法对其进行妇科疾病的治疗,并在手术期间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术后密切观察其血糖和积极补钾,同时采用抗生素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来确保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近年来在不同医院参与治疗和护理的52例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病情观察与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血糖监测和控制、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和术后感染的预防性护理等综合性措施,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52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中,46例行手术治疗,其余行保守治疗。经采用1.3项下综合护理措施后,治愈39例,术后伤口不愈合6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84.78%;6例保守治疗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结论对于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精心的护理以及及时积极的治疗,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采用合理的方式治疗阑尾炎,可以达到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86例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 d、手术后1、3、7 d时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则诊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期POCD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286例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为26.2%(75例),术后3 d发生率为23.8%(68例),术后7 d发生率为8.4%(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或冠心病、术中出现低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住院时间与POCD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39例。所有患者均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且均具有详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讨论需要进行的护理方法及措施。结果 139例患者中,术后伤口受感染13例(9.35%)。通过对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合并糖尿病等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年龄65岁、非无菌手术、手术时间超过2.5 h、手术切口大、自身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切口受感染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是影响高血压患者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当患者年龄65岁时,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实行无菌手术,且要控制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同时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才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切口受感染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术前护理及术后配合的临床方法。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月90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全面术前护理及术后配合。比较两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满意水平;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监测情况、餐后血糖监测情况、生活质量;切口脂肪液化等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监测情况、餐后血糖监测情况、生活质量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监测情况、餐后血糖监测情况、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脂肪液化等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术前护理及术后配合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降低血糖,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和加速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患者满意水平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高血糖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7-01-2018-02行瓣膜置换手术的3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筛选所有患者的新发房颤高危因素,并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同时分别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28例患者中,有118例出现了房颤,发生率为35.9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LVEF)、BMI、术后白细胞计数(WBC)、平均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BMI、术后WBC及平均血糖值是发生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平均血糖水平均为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心脏直视术后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于2010-2012年间共施行1369例心脏直视手术,选取102例经胸骨正中切口患者,其中61例为术后出现纵隔感染患者,将10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术后肺部感染、心脏病家族史、体外循环时间进行logistic分析,筛选出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吸烟史、糖尿病、术后肺部感染、体外循环时间为心脏直视术后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充分评估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术前及术后采取针对化治疗措施,为避免术后纵隔感染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合并有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的骨折患者较普通骨折患者更易引发切口感染。如治疗不当,将使感染迁延不愈,导致严重的病废。要预防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必须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中操作,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一旦发生切口感染,要通过严格监控血糖和饮食治疗,手术治疗,定期规范换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和适当镇静止痛等措施,促使患者及早痊愈。其中,控制血糖,规范换药是治疗糖尿病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合并有糖尿病的高龄老人62例,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严密的术前监测和控制血糖,饮食干预、心理护理、预防切口感染等护理措施,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前的血糖控制和饮食干预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围术期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生活不良习惯的改进,降低术后并发症,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0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30例妇科疾病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保证血糖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后期的手术治疗工作。在患者手术期间应该对血糖进行全面的监测,并且在术后密切观察血糖值的变化,可以采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有效的保证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妇科疾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纳入该研究的患者于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该院妇科就诊,共66例,观察组为妇科疾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34例,对照组为同时期于该院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32例,但其不合并糖尿病,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者妇科疾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在给予手术前需严格控制好其血糖,当术前的血糖水平达标后,才对其进行手术,同时在给予手术时要严密监测其血糖水平,待手术完毕后后要严格观测病人血糖水平,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患者发生伤口感染,从而保证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合并有糖尿病的高龄老人62例,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严密的术前监测和控制血糖,饮食干预、心理护理、预防切口感染等护理措施,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结论 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前的血糖控制和饮食干预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围术期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生活不良习惯的改进,降低术后并发症,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