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青岛市四方区1997-2001年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青岛市四方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方法:对青岛市四方区1997-2001年5年间291例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率为35.30/10万;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是青岛市四方区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死因构成的35.05%,26.12%,19.59%。结论:肺癌,胃癌,乳腺癌,脑瘤是导致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和平区2000~2002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2年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的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8.40/10万,≥35岁的共计182例占81.98%;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第1位是恶性肿瘤,构成比占50.00%,显著高于其他死亡原因;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第1位为消化道肿瘤,其次是乳腺癌,患恶性肿瘤死亡的育龄妇女≥35岁者共99例,占89.19%;意外伤害死亡中自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武昌区2000~2002年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40-41
目的:了解武昌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死亡率。方法:对武汉市武昌区2000~2002年间518例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率63.67/10万;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的37.84%、20.27%、19.88%。结论:乳腺癌、肺癌、直肠癌、卵巢癌是导致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和自杀,次要原因是吸毒和被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绍兴县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对策。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对2008-2012年绍兴县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其死亡原因的特点,提出降低绍兴县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对策。结果:绍兴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的前6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94%,是影响绍兴县育龄妇女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建立育龄妇女健康档案,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有效对策,育龄妇女保健干预措施必须切实落实。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区2004~2007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4~2007年合肥市区育龄妇女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2007年4年间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63/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比的40.25%、20.90%、6.82%、5.30%和3.79%.乳腺癌、胃癌、肺癌、白血病、子宫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比的15.53%、13.41%、12.94%、10.59%、8.47%.交通事故、自杀分别占意外伤害死亡比的38.02%、26.62%.结论 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防止恶性肿瘤、意外伤害死亡、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重庆市城市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重庆市城市居民主要死因。方法:用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潜在价值损失年数及死亡所致生命损失年等指标,分析居民死因,结果:重庆市城市居民死亡率平均为6.28‰(标化死亡率4.07‰),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和意外死亡。按潜在价值损失年数计算,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病和脑血管病,而商业社区精神病死亡已成为第3位死因,疾病负担评价的YLLs损失构成比:慢性非传染病占80.10%,意外伤害占13.06%,传染病,妇科及围产期疾病占6.84%,结论:慢性非传染病和意外伤害应用为防治重点,传染病防治不能放松,精神卫生工作急待开展。  相似文献   

7.
2005~2006年无锡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2006年无锡市育龄妇女死因进行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率57.58/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6位原因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自杀、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比的35.86%、18.34%、4.87%、4.75%、3.28%、1.87%。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白血病、肠癌、脑肿瘤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5.99%、13.68%、10.83%、10.48%、8.70%、8.70%、7.64%。结论:加强健康教育,防止恶性肿瘤、意外死亡、自杀,脑部、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巢湖地区育龄妇女死亡主要原因变化趋势,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全市2006—2009年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因构成前3位是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4年间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恶性肿瘤死亡中胃癌为首位,呈下降趋势(P〈0.01)。意外死亡中车祸增加(P〈0.01),自杀减少(P〈0.01)。结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腌制品摄入,普及交通法规,加强心理保健,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2004~2008年育龄妇女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无锡市育龄妇女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无锡市2004~2008年的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4205例,5年平均死亡率为53.86/10万,5年间死亡率比较,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检验=26.32,P〈0.001)。死亡原因中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系统疾病、自杀、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在恶性肿瘤死亡中,前5位分别为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肠癌。意外伤害死亡中,前3位的是交通事故、溺水、中毒。结论部门协作,多措施干预,重点降低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发生率,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死亡原因.方法:对2003-2009年南京市雨花台区育龄妇女死因进行分析.结果:南京市雨花台区育龄妇女死亡率为63.58/10万,前5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自杀、消化系统疾病,分别占全死因的39.16%、19.93%、10.84%、7.34%、6.29%.结论:降低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的发生率,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狄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42-42,45
目的:探讨海安县婴儿死亡原因。方法:对海安县1996-1999年四年1岁以下345例死亡婴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安县婴儿死亡率比5年前(23.82‰)下降了43.95%,前5位的死亡原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儿死亡中,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55.36%,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7%。结论:做好围产保健,提高产科质量,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南通市育龄妇女死因构成,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育龄妇女死亡个案网络直报系统对2013至2014年南通市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至2014年南通市育龄妇女平均死亡率为60.56/10万,育龄妇女死亡人数及占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疾病.3种主要死因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70,P=0.000.结论 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南通市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安全教育,促进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以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2005-2008年射阳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射阳县育龄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射阳县2005-2008年育龄妇女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中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2.3/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6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自杀、心脏病、车祸、意外伤害、脑血管意外,他们的死因构成比分别为40.14%、10.72%、10.58%、7.54%、7.25%、6.23%。恶性肿瘤中前6位的是肝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胃癌、宫颈癌,分别占恶性肿瘤的24.19%、12.27%、10.47%、10.11%、9.39%、7.58%。结论: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和指导;注重育龄妇女的心理疏导;加强妇女病普查工作,并将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纳入两年一轮的普查活动中。采取综合措施,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曹霞  吴春玫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70-4672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近3年全县育龄妇女死亡进行监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死因统计并分析。结果:如东县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1.27/10万,前6位育龄妇女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的36.24%、33.85%、7.52%、6.84%、3.08%、3.08%。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脑癌、白血病死亡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3.11%、16.04%、13.21%、9.91%、8.49%、8.02%。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防治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肝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2004-2008年常山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育龄妇女死因分析,提出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对2004-2008年常山县育龄妇女死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率为64.38/10万。前6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泌尿系统疾病、精神障碍,仅前两位死亡就占总死亡的69.62%,恶性肿瘤死因前6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和肝癌、子宫颈癌、白血病、胃癌和脑癌、子宫体癌。损伤与中毒死亡中主要由交通事故和自杀构成。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妇女病普查率和普查质量,防止恶性肿瘤、意外死亡、自杀,心血管、脑部、肝脏、肾脏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为该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妇幼保健三网监测要求,监测全区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调取2011—2015年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平均死亡率为66.08/10万,各年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前五位致死性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白血病,交通事故和自杀是通州区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严重危害育龄妇女健康的疾病的三级预防工作,降低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高育龄妇女健康水平,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太原市杏花岭区2005~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为制定育龄妇女疾病防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区2005~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各年份育龄妇女死亡人群的死亡原因分析,肿瘤、损伤、中毒及意外、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前5位主要死亡原因,但各年份死因顺位略有不同。2005~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人群进行全死因分析,肿瘤、损伤、中毒及意外、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位居育龄妇女死亡人群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占全死因构成的41.3%、19.7%、8.5%、7.7%和3.8%,合计81.0%。乳腺癌、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支气管和肺癌、胃癌和白血病是育龄妇女恶性肿瘤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占17.4%、16.2%、15.4%、8.9%和7.7%,共占65.6%。交通事故、意外中毒、意外跌落、自杀和加害位居育龄妇女伤害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占33.1%、14.4%、11.9%、11.0%和4.2%,共占74.6%。结论:恶性肿瘤和伤害是影响太原市杏花岭区育龄妇女生命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应加大恶性肿瘤和伤害的防治,有效地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范艳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57-1758
目的:了解延吉市朝鲜族和汉族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177例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5·29/10万,朝鲜族育龄妇女死亡率略高于汉族育龄妇女。年龄大于35岁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77·96%,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居死亡原因的前3位。汉族育龄妇女首位死因为意外死亡,朝鲜族育龄妇女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肝癌在因恶性肿瘤死亡中居首位(朝鲜族肝癌死亡率高于汉族),交通事故在意外死亡中居首位(汉族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朝鲜族)。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普及防病知识,提高保健意识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2年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 顾性分析。结果:3年的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8.40/10万,≥35岁的共计182例占81.98%;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第1位是 恶性肿瘤,构成比占50.00%,显著高于其他死亡原因;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第1位为消化道肿瘤,其次是乳腺癌,患恶性肿 瘤死亡的育龄妇女≥35岁者共99例,占89.19%;意外伤害死亡中自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妇幼保健工作应加 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3-2009年南京市鼓楼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年间,育龄妇女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骨骼疾病,分别占42.21%、23.34%、12.89%、3.62%、3.54%.结论:预防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等疾病,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