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含高浓度有机物和氨氮的城市垃圾渗滤液,采用UASB/一级AO/二级AO/超滤/反渗滤(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原水COD约10 700 mg/L,BOD5约3 650 mg/L,NH3-N约1 150 mg/L,10个月的调试与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渗滤液的COD、BOD5、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9%~93.5%)、(99.3%~99.5%)、(99%~99.2%),出水COD≤100 mg/L、BOD5≤30 mg/L,NH3-N≤25 mg/L、TN≤40 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的表2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处理/厌氧氨氧化/物化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系统能稳定运行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4.97%,出水COD平均为47.5 mg/L;对NH3 -N的平均去除率为98.53%,出水NH3 -N平均为14.62 mg/L;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98.23%,出水TN平均为21.3 mg/L;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69.82%,出水TP平均为2.22 mg/L.渗滤液出水COD、NH3-N、TN、TP浓度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UASB/吹脱塔/SBR/纳滤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规模为800m3/d,垃圾渗滤液COD为8 000~12 000mg/L、BOD5为3000~5 500mg/L、SS为500~800mg/L、NH3-N为1 000~2 000 mg/L,出水COD≤l00mg/L、BOD5≤30 mg/L、SS≤30 mg/L、NH3-N≤25 mg/L,达到国家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改良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改良A2/O工艺在西朗污水处理厂(一期)的应用情况。对该厂进行了一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进水BOD5、COD、NH3-N、TN、TP、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9.5、167、19.4、26.9、2.79、119 mg/L,经改良A2/O工艺处理后,对BOD5、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5%、84.7%、96.9%、61.5%、78.9%,出水BOD5、COD、NH3-N、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5、25.6、0.61、10.4、0.59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取得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程实践结果说明,改良A2/O工艺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5.
采用Cu_2O、氧化石墨烯、Cu_2O/氧化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处理垃圾渗滤液,分析催化剂种类、投加量、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u_2O/氧化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最好,最佳试验条件为复合催化剂质量∶渗滤液COD质量=0.7,反应时间为1h。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的NH_4~+-N浓度达到2 454 mg/L,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3.33%,BOD_5/COD值为0.84。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北方寒冷季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出水达标率下降的控制对策,分别在23和14℃下启动运行了A2/O污水处理系统,对其运行特征和污染物去除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下降不仅会降低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效能,而且对启动过程也有显著影响。在相同条件下,23℃水温的A2/O系统启动更快,其对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5%、94.7%和96.3%,出水浓度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14℃下,A2/O系统出水的COD和TP浓度仍可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要求,但NH3-N浓度在8.7 mg/L左右,不能满足一级A标准,对于北方寒冷季节A2/O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应重点关注对NH3-N氧化能力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锯末对垃圾渗滤液的减量作用以及在垃圾中添加锯末对其降解速率以及渗滤液中COD和NH3-N浓度的影响,在实验室构建了三个圆柱形垃圾厌氧填埋反应器,用于模拟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情况,并对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垃圾层沉降高度、渗滤液中COD和NH3-N的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锯末具有很强的减少垃圾渗滤液产量和加速垃圾降解的作用,在垃圾层中混合添加锯末能使每升垃圾的渗滤液产生量在180d内减少1200~1300mL,垃圾层高度比不添加锯末时多沉降了5cm;添加锯末后垃圾渗滤液中的COD浓度有所降低;锯末对NH3-N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张桥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采用物化/三级生化/物化/超滤纳滤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设计处理水量为150m3/d,原水COD约为20000mg/L,BOD5约为2500mg/L,NH3-N1000mg/L。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5%,出水COD100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在该工艺的运行中,生物膜的培养和驯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A/A/O反应器和填料A/A/O反应器进行低温启动试验,得到适合低温条件的快速启动方法:用接种法进行污泥驯化,先间歇培养一周,再连续培养20 d,A/A/O反应器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60%以上,填料A/A/O反应器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70%以上,完成启动。填料A/A/O反应器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率比A/A/O反应器略高,且去除效果更稳定。对于低C/N值污水,经过两周的连续培养,好氧段内自养型硝化菌为优势菌种,对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规模为100 t/d的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为依托,开发了有效的渗滤液回灌结构,最大水力负荷达0.45 m3/(m2·d).设计了单层间歇曝气、双层间歇曝气、连续曝气3种微氧运行工况,分析了不同水力负荷、曝气负荷对渗滤液中COD、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间歇微氧渗滤液回灌运营工况是单层间歇曝气,其中水力负荷为0.45 m3/(m2·d)、曝气负荷为6.75 m3风量/(m3垃圾·d).回灌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受进水浓度影响较小,出水COD<1 500 mg/L、NH3-N<900 mg/L,最低出水NH3-N达400 mg/L.该负荷条件下加大曝气量,如双层间歇曝气、连续曝气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对NH3-N的去除效果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将A2O反应器改造成D-A2O反应器,并革新其工艺流程。动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A2O反应器对COD、TN、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2.63%、85.72%、99.03%、92.30%,去除率较对比研究的A2O反应器分别提高5%、9%、9%、13%,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同时,改造成D-A2O反应器后的较佳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35 d。基于试验结果,阐明了D-A2O反应器脱氮除磷及COD去除高效性机理在于其独立交替运行的双系列厌氧/缺氧结构以及兼具A2O与SBR工艺的特点。费用分析表明,将A2O改造成D-A2O工艺,所需增加的基建投资费用1%,可节约污水处理运行费用约6%。综上,本提标改造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改良A2/O污水厂工艺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平均进水COD为433mg/L时,平均出水COD为58.8mg/L,平均COD去除率达到86.3%,平均BOD5去除率达到91.8%,平均NH3-N去除率达到88.5%,平均TP去除率达到81.1%,均达到国家GB18918-2002污水排放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3.
UV/Fe3+光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UV/Fe3+络合物光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重点比较了Fe3++光、Fe3++C2O2-4+光、Fe3++H2O2+C2O2-4+光、Fe3++H2O2+光与直接光照等方法对渗滤液中COD、BOD5、TOC和NH3-N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渗滤液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有机物和氨氮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的特点,以国内某垃圾焚烧发电厂450 m3/d的渗滤液处理项目为例,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的特点,采用UASB+A/O+MBR+两级RO组合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后出水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RO浓缩液采用高压管网式反渗透(STRO)减量化处理后回喷焚烧炉。近两年的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出水稳定达标、占地省等优点,对COD、BOD5、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8%、99.9%、99.0%、98.7%,渗滤液处理系统运行成本为47.05元/m3。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A2/O工艺中试装置处理城市污水1年来实际运行效果的分析表明:在A2/O中试装置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9、3.4、4.9 h,水温为16~26℃,进水COD、TN、TP、NH3-N、SS质量浓度分别为135.5~479.0、38.4~75.2、2.75~8.42、22.9~58.0、34~112 mg/L的条件下,中试装置对COD、TN、TP、NH3-N、SS的去除率分别为84.4%、60.0%、62.2%、94.0%、80.1%。另外,笔者还对运行过程中二沉池污泥上浮、线虫大量滋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供今后同类型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及运行管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藻土强化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分别研究了硅藻土单独处理污水的最佳投量范围、A2/O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和硅藻土强化A2/O工艺的最佳投量。结果表明,硅藻土单独处理污水的最佳投量范围为20~30 mg/L;A2/O工艺最佳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 h,好氧池DO为2~3 mg/L,混合液回流比为250%;硅藻土强化A2/O工艺的硅藻土最适投加量为25 mg/L。硅藻土强化A2/O工艺对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81%、92%,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分段式A2/O工艺,是在普通A2/O工艺的各单元段增加泥水分离器,使不同处理单元富集不同的功能菌群,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通过工艺运行优化和对比试验表明,分段式A2/O工艺的最佳污泥回流比和内回流比分别为100%和200%,并且该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分段式A2/O工艺对COD、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62%、69%和88%,明显优于普通A2/O工艺(去除率分别为72%、51%、55%和75%)。  相似文献   

18.
A~2/O与混凝沉淀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当进水COD为2 0 0 0mg/L左右时 ,好氧出水COD可降至 90 0mg/L ,混凝沉淀出水COD可降至 80mg/L ;当进水氨氮浓度为 130 0mg/L左右时 ,好氧出水氨氮 <10mg/L。生物处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较低 ,仅为2 0 %~ 30 % ,因而提高总氮的去除率应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实际处理工程为依托,考察了A/O-MBR+NF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通过控制合适的运行参数,A/O-MBR处理单元对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对NH_3-N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NF处理单元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对NH_3-N的去除率在50%左右,其最终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此外,还开展了硝化细菌氨氮耐受性研究,认为系统启动初期应严格控制氨氮浓度在150 mg/L左右,这样才能缩短硝化细菌的培养时间,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出水为原水,采用以A~2O/MBR为主体的工艺进行现场中试,考察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及稳定性,以期为该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和二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当进水COD、NH_3-N、TN、TP分别为(186.2~293.4)、(13.1~28.7)、(17.51~38.17)、(0.62~4.96)mg/L时,该组合工艺出水COD、NH_3-N、TN浓度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通过在MBR池投加聚合氯化铝,出水TP浓度也可稳定达标。A~2O/MBR工艺最终被用于该污水处理厂的扩容及提标改造工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