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胜利油田沙营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除油沉砂/水解沉淀/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市政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及已有的工程实例经验,采用洗涤—生物滤床过滤联合除臭工艺,对格栅间、水解沉淀池、DN生物滤池、脱水机房及反冲洗废水池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构筑物进行加盖封闭,再通过管道将臭气输送到独立的除臭工艺段,处理后高空排放。在除臭构筑物周围5 m内环侧和厂界取样检测,排放气体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气体污染情况,对生化池、细格栅机和沉砂池进行加盖密闭后,选用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对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处理,介绍了除臭系统工程设计、投资运行费用及日常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工程实践表明,处理后排放的尾气中NH3、H2S和臭气浓度指标均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霍州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除臭系统设计采用离子除臭技术,经离子除臭设备处理后排放的气体浓度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的要求,主要臭气源得到有效控制,除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某氟化企业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工程,针对臭气成分复杂、浓度高的特点,以两级碱洗+生物滤池+植物液喷淋为主体工艺,合理配置附属设备,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后的气体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合式生物除臭技术对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恶臭气体进行处理,生物除臭装置运行平稳高效。处理后NH3、H2S、CH3SH(甲硫醇)等气体的浓度,都能达到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恶臭污染物有组织排放的排放标准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合式生物除臭工艺处理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排放的恶臭气体,处理规模为5 000 m~3/h。运行结果表明,组合式生物除臭工艺对恶臭气体的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稳定运行对硫化氢、氨和臭气浓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99%和93%以上,出气浓度分别稳定在0. 02 mg/m~3、0. 5 mg/m~3和4,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的一级标准。除臭工程运行成本为94. 32元/d。  相似文献   

7.
在天津市张贵庄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针对各臭气产生单元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了不同除臭系统,如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了全过程除臭工艺,污泥浓缩脱水机房采用了离子除臭工艺,污泥处置中心采用了生物滤池工艺,均发挥了各处理工艺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经检测,厂区周界下风向无组织排放恶臭、氨、硫化氢浓度最高点均达到了天津市地方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059—95)。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恶臭气体的来源及组成特点,在对常用除臭技术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对该厂卸料间、综合分选车间、初级和次级发酵仓以及制肥车间四种不同区域产生的恶臭气体分别采用气水混合喷淋技术、生物喷淋—UV光解技术、内循环供氧和预处理—组合式生物过滤技术处理。重点介绍了除臭工艺的选择及除臭系统的工程设计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恶臭气体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规定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中的新扩改建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集美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区除臭工程采用生物滤池法除臭,根据除臭气量及臭气浓度,设计1.4m的滤池填料高度及250 m3/(m2·h)的表面负荷,合理配置附属设备,运行效果良好,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 8-2002)中的臭气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型污水处理厂对恶臭污染物的控制要求,针对不同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合理的恶臭气体收集系统、输送系统和净化系统;臭气净化工艺选用稳定性强、能耗低的生物滤池净化工艺,将恶臭污染物净化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高空排放。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自主开发的复合生物滤池专利技术处理垃圾恶臭气体.实验表明,垃圾恶臭气体流量为0.7~2.2m3/h,H2S、NH3、甲苯和甲硫醇浓度分别为0.01~0.09mg/m3、1.50~3.50mg/m3、0.20~2.55mg/m3和0.20~1.90mg/m3时,它们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2.9%、93.7%、86.0%和90.0%.当垃圾臭气浓度增大时,其多种成分可以相互影响而改变其水溶性,即气体间相互起着助溶剂的作用.复合生物滤池用于处理实际垃圾恶臭气体(处理量为5000m3/h),出气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一级排放标准,与水滤 活性炭吸附塔相比,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气污染在众多设施运营中问题突出,成为民众投诉的热点之一。对比国内外现行臭气排放标准,结合调查数据,对《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执行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完善建议。同时还提出增加传播性病毒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恶臭气体综合毒理指标的设想,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常州市某印染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设计。分析确定了厂内主要臭气产生源,并根据不同建(构)筑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密闭方式。调节池、初沉池及污泥浓缩池均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碳钢骨架-反吊膜"结构,避免了钢结构与臭气直接接触,同时使初沉池、浓缩池的刮泥机桥架随"钢-膜结构"围绕中心一起转动,减少了密封体积。所有臭气采用玻璃钢管道送至生物滤池进行集中处理。工程竣工后,对排放口及厂界无组织排放各项污染物指标进行了取样分析,各项指标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相似文献   

14.
石化类废水所散发的恶臭污染物中芳烃类物质显著较高,该类场所的恶臭污染更加严重,采用经济、合理且有效的处理措施尤为重要。介绍了上海石化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工程,该工程采用生物滤池除臭技术,臭气处理规模达7万m^3/h,工程自2006年至2010年分期实施后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天山污水处理厂为例,具体介绍了生物滤池加离子换风除臭技术原理及其在污泥深度脱水机房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NH3、H2S、臭气浓度均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要求,有效改善脱水机房室内及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产生气味和除臭控制的主要物质;恶臭气体的危害和气体源;恶臭污染物的控制及排放标准;除臭技术(吸附法、吸收法、生物脱臭法、高能离子氧化法).文中重点阐述生物脱臭法和高能离子气化法.  相似文献   

17.
张惠 《中国市政工程》2023,(4):47-50+108
以上海市某污水泵站为研究对象,对污水截流泵房的格栅井、集水池和污水出水压力井进行除臭设计,采用离子氧除臭工艺,除臭系统由离子送风系统和臭气集中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设计规模为27 000 m3/h,通风换气次数为12次/h。结果表明,污水泵站经过除臭处理后,泵站运行过程中厂界的氨、硫化氢和臭气监测浓度满足DB 31/1025—2016《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要求,有效降低臭气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且除臭工艺具有流程短和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可为类似的污水泵站除臭系统建设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最大规模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对1、2期污泥脱水车间除臭系统改造,采用高能离子除臭工艺进行室内除臭,彻底解决了臭气污染问题,使污泥脱水车间完全达到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某采油厂污水池加盖密闭后,对收集的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处理。文章分析了采用低温等离子 与光氧催化相结合技术的可行性,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站厂界臭气浓度大大降 低,满足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后的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满足GB 16279—1996《大气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物滴滤床对市政污水泵站产生的臭气进行净化,运行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床对污水泵站恶臭的特征污染物(H2S和NH3)的去除效果长期稳定在98%以上,能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的要求;影响除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进气浓度、气温以及喷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