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伟  张新涛  张文涛  辛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07-180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对我院臀肌挛缩症76例146髋,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26个月,平均16个月.优65例,良11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对32例臀肌挛缩症行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5个月)。结果 32例患者术后以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对运动的影响为评价标准,其中优30例,良2例。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能满意地完成臀肌挛缩症的治疗,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杨景帆  常敏 《云南医药》2009,(3):356-358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由注射因素为主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致使髋关节内收内旋等功能受限而表现出特有步态及异常姿势的临床征候群。此症多发于农村青少年。由于传统术式切口长、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易并发神经血管损伤和臀部畸形。近年来兴起的关节镜监视下软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可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汽化仪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探讨关节镜下汽化仪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对25例50侧病变行开放手术和28例56侧病变行关节镜下汽化仪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疗效、复发率等指标的优劣,总结关节镜下汽化仪手术治疗臀肌挛缩手术技巧。结果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4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而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复发率与开放手术组无显著差异,关节镜下汽化仪软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技术较易掌握,有效减少手术风险。结论关节镜下汽化仪软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经济的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是关节镜在关节外手术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5.
江涛  吴在顶 《安徽医药》2019,40(1):38-40
目的 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治疗的38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左侧18例,右侧20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小切口锚钉缝合肩袖的方法治疗,术后进行规范的康复。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进行评分。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VAS评分由术前的(6.2±1.7)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9±1.4)分,UCLA评分由术前的(13.3±3.4)分升高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32.1±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度(Ⅲ度)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行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治疗,对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症状进行分析,评估重度臀肌挛缩症手术松解的疗效.结果 本组85例患者平均年龄(13.6±8.3)岁(4~24岁),12例在髋关节囊后外侧切开松解后Ober's征阴性,73例患者行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术后效果良好.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6年(6个月至6年),随访结果总体优良率为94.12%(80/85).结论 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是治疗重度(Ⅲ度)臀肌挛缩症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卢红术  薛峰  张永生 《安徽医药》2013,34(7):978-979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7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大粗隆上后方弧形切口,长约2.5 cm的小切口松解挛缩带,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结果术后3个月评定,优140例,良4例,优良率97.96%。结论采用小切口臀肌挛缩带松解术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一种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损伤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臀肌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治疗青少年重度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方法该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青少年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16例,均行臀肌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通过对患者术后的跟踪随访,评价该术式对重度臀肌挛缩症的疗效。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1~3年,平均2.5年。疗效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为93.75%。结论应用臀肌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治疗青少年重度臀肌挛缩症,可使臀肌挛缩得到最大程度的松解,同时重建臀部肌力,是青少年重度臀肌挛缩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关节镜下"对侧"与"同侧"入路治疗臀筋膜挛缩症的手术疗效,并评估术后臀肌容积.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臀肌筋膜挛缩症患40例,其中13例行"对侧"入路下关节镜松解术,27例接受"同侧"入路下的关节镜松解手术,平均随访周期(29.4±17.6)个月.评价所有患者臀肌容积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设定切开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关节镜下射频治疗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复发率等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切口,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7, P=0.0001〈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 P=0.9821〉0.05)。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微创效果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小切口和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探讨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2005年9月至2010年1月,共51例102侧臀肌挛缩症患者,其中24例48侧行关节镜下手术,27例54侧行传统切开手术。对二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疗效、髋关节功能评分、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31.2个月。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4项指标明显优于切开手术组,而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髋关节功能评分、复发率与切开手术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关节镜下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瘢痕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等优点,且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辉  葛建军  汪洋  程光存 《安徽医药》2019,40(4):381-384
目的 评价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作为消融组,行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及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 消融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93±30.06)min,术后监护时间为(1.97±0.96)d,术后住院时间为(11.83±5.50)d,术后病死率为1.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64.58±43.92)min,手术时间为(300.03±53.43)min,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术前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  相似文献   

13.
王章桂  潘虹  方勇  周小芸  李世岩  潘宏铭 《安徽医药》2016,37(12):1491-149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3年8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30例经RFA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结肠癌患者18例,直肠癌患者12例。治疗后射频病灶复发1例(3.3%),肝内复发12例(40.0%),肝外复发11例(36.7%)。术后接受化疗20例(66.7%),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6.6个月,总生存(OS)为25.5个月;未接受化疗10例(33.3%),中位PFS为3.7个月,OS为22.5个月。不同转移时机、病灶大小及术后化疗与否患者PFS、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病灶<3 cm、异时性转移及接受化疗的患者可以获得较长的PFS和OS。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徐健 《安徽医药》2019,40(8):858-861
目的 分析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部分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体表心电图提示典型房扑、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房扑并成功给予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TIA)手术的患者68例,随访6~34个月。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其中发生房颤组23例,未发生房颤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P波宽度及离散度、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口服药物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P波宽度、P波离散度、LAD、LVEDD、LVEF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AD、P波宽度及离散度是预测典型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臀肌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臀肌松解术治疗64例臀肌挛缩症患儿,术中单纯切断加部分切除纤维挛缩组织,术后早期进行并膝屈髋功能锻炼,防止粘连。结果:本组术后获随访5个月-10年,优良率98%。无复发病例。结论:本术式治疗臀肌挛缩症有明显优点: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传统臀肌挛缩的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剥离范围广泛、创伤大、出血多,容易并发积液或血肿影响伤口愈合。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以切口为中心的条索样瘢痕组织,形成新的挛缩。常州市中医医院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臀肌挛缩,资料完整的共8例13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朱俊  王培  李文祥 《安徽医药》2018,39(1):105-107
目的 比较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小切口组(n=22)及传统外侧切口组(n=23)。微创小切口组患者采取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外侧切口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置入钢板内固定。术后按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手术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定患者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结果 微创小切口组AOFAS评分优良率(90.91%)比传统外侧切口组(73.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小切口组患者切口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跟骨交叉角随时间不断增加,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角度均大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随时间逐渐下降,且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中度以上受限率40.91%,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的78.26%(P<0.05)。结论 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在修复骨折损伤的同时,能够达到更佳的复位效果,改善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切口腺体切除联合吸脂术与单纯开放手术切除治疗轻中度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132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切口腺体切除联合吸脂组(微创组)62例,单纯开放手术切除组(开放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术后即刻疼痛评分(VSS评分)、并发症、切口瘢痕情况及整体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乳房体积均减小。微创组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门诊手术室即可进行;微创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开放组短、术后即刻疼痛评分(VSS评分)较开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瘢痕评分及整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腺体切除联合吸脂术治疗轻中度男性乳房发育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及瘢痕不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聪聪  陈前永  赵克义 《安徽医药》2018,39(11):1382-1384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Herbert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骨块,Herbert双头加压螺钉固定的治疗。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通过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评定膝关节稳定性,门诊随访,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结果,X线摄片评价术后骨折端的复位与愈合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38.12±3.73)分低于术后6个月的(94.14±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9.52%)治疗后Lachman试验可疑阳性,前抽屉试验阴性,其余患者术后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12.5±4.1)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4.76%)术后膝关节屈曲90°受限,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反复肿胀,交锁症状,未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Herbert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固定可靠,预后良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王怀波  江涛 《安徽医药》2019,40(6):676-678
目的 探讨关节镜经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效果。方法 选择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采用关节镜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40例患者,采用Rausching和Lindgren膝关节腘窝囊肿分级的方法评估手术的效果。手术过程中均发现不同类型的关节内病损,其中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和骨性关节炎多见。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6.15±2.60)个月。术后Rausching和Lindgren膝关节腘窝囊肿分级评估:0级20例,I级16例,Ⅱ级4例,Ⅲ级0例。40例患者无术后复发,无疼痛、肿胀或功能障碍等症状,效果满意。结论 和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关节镜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效果确切,且切口小、创伤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