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软骨瘤的平片和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检查19例骨软骨瘤,4例做CT检查,15例做X-ray检查.结果19例骨软骨瘤,多发者2例,单发者17例.长骨干骺端共计18例,其他骨16例.X-ray表现:骨性突起,以蒂或宽阔的基底与骨皮质相连,呈圆形或菜花状.CT表现:与骨皮质相连的骨性突起,以蒂、宽或窄的基底连于骨皮质,局部骨皮质可增厚,密度不均匀,可见软骨帽低密度影,无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结论CT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不但可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显示软骨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巨大胫骨骨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小儿巨大胫骨骨软骨瘤,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岁;病史5~26个月,平均9.6个月。所有患儿均行X线检查。术中取纵形切口,分离至肿物表面,切开滑囊,沿肿物基底外0.5~1 cm环形切开骨膜,沿此线用骨刀凿断宿主骨之正常骨皮质,确保将纤维膜、软骨帽、连同瘤体基底松质骨及周围少许正常骨膜、皮质骨一并整块切除。结果 随访2~26个月,无复发和恶变。结论 巨大胫骨骨软骨瘤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要严格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彻底切除肿瘤,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1岁。左足跟部时感不适30年,行走时加重,未经特殊治疗。体检:左足跟底部触及一核桃大硬性肿块,局部尤红肿,皮温不高,无静脉怒张,轻度压痛。X线摄片示左跟骨结节处有约2cm×1cm骨性突起,以粗短蒂与跟骨结节相连,顶端有半圆形钙化的软骨帽,向前下突出呈菜花状肿块(图1)。以跟骨结节骨软骨瘤(?)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5岁。左小腿酸痛半年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左小腿上段内侧可扪及2.0cm×2.0cm骨性肿块,轻度压痛,皮肤温度不高,无曲张静脉。X光片示:左胫骨上端骺板内侧有一背向关节生长骨性突起,约0.3cm×2.0cm,基底宽。距骺板约2cm胫骨后内侧有偏心卵圆形病灶,大小约1.5cm×4.0cm,呈低密度透亮区,周缘轻度硬化,长轴与骨干一致。CT示:左胫骨上段内侧横断面圆形透亮影,无死骨、钙化,肿瘤侧皮质变薄。入院诊断:左胫骨上段非骨化性纤维瘤?骨软骨瘤。常规术前检查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非骨化性纤维瘤刮除、骨软骨瘤切除。…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左肩部外伤后疼痛10余年,出现无痛性肿块3个月余,于2001年3月15日入院。查体:左肩胛骨冈上部可触及一隆起包块,局部皮温正常,无红肿,质硬,无压痛,边缘清晰,推之不移动,左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肩部活动功能正常,双手无麻木。Χ线检查示:左肩胛骨冈上部异常密度增高影,呈骨性突起,基底宽。CT检查示;左肩部有一菜花状骨性肿块,与左肩胛骨相连,边缘清楚,未见明显破坏征象,扫描最大截面5.3cm×4.1cm,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不规则钙化影,软骨帽无增厚,周围软组织无肿胀。诊断为左肩胛骨软骨瘤。行肿瘤切除术,患者俯卧,左肩部垫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CT和MRI表现,进一步认识与提高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发生于椎体、肱骨、肋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病例,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孤立性浆细胞瘤为肋骨3例、胸椎6例、肱骨3例,其中1例肱骨发生病理性骨折。X线及CT表现为穿凿样溶骨性骨质破坏、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其中1例骨皮质增厚、硬化,所有均未见明显骨膜反应。与肌肉信号相比,MRI在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所有均未见瘤周水肿,但可见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浸润,5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明显强化。结论X线平片对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较低;CT能清晰显示瘤体内增厚的骨嵴或残存的骨质;MRI可明确髓腔内外病变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平片、CT和MRI三者联合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40例脊柱肿瘤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脊柱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CT检查并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40例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转移瘤共累及32个脊柱,CT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占25/32,成骨型占4/32,混合型占3/32,在溶骨型转移中,18个病灶位于椎体后2/3,18个病灶同时累及椎弓及附件,16例伴周围软组织肿块(12例为局限性),4例骨巨细胞瘤和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均表现多房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血管瘤显示为网眼状影像中夹杂低密度脂肪。3例神经纤维瘤均显示骶孔扩大,2例骨髓瘤表现为椎体及附件膨胀性溶骨破坏,骨皮质完整或破坏,脊索瘤,骨软骨瘤,畸胎瘤,软骨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在CT上也各人特点,结论:CT在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及定性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Xi RQ  Guo MF  Xie DH  Chu W  Kang SY 《癌症》2006,25(5):614-618
背景与目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软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于骨者比较少见,其组织来源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特点、X线特征,以提高对本病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2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6例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瘤的临床、病理及X线资料。结果:病理表现有多核瘤巨细胞的存在,瘤细胞的多样性,成纤维细胞呈车轮状排列。病理组织由多种细胞成分构成,但以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X线表现以单发性溶骨性破坏为主,肿瘤周围的骨皮质有不同程度膨胀,病灶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或病理性骨折。结论:MFH在病理上和X线影像表现上均呈多样性,无明显特征,但结合临床表现、X线像表现和病理检查能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骨软骨瘤俗称骨疣,是良性骨肿瘤,极少恶变.好发于长管骨的两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扁平骨如肩胛骨也可发生.但拇趾末节趾骨骨软骨瘤罕见.我科近年连续诊治左拇趾末节骨软骨瘤2例,报告如下:1 病例例1.男,15岁,学生.反复左拇趾甲沟流液1年,于1997年6月26日入院.临床检查:左拇趾甲部分缺如,末端甲床隆起,高出约0.2cm,直径约0.5cm,压痛.X线检查:左拇趾末节骨性突起,密度如骨样.临床诊断:左拇趾远节外生性骨软骨瘤.于1997年7月2日在局麻下行切除术,送病理检查符合临床诊断.例2.男,22岁,军人.左拇趾甲下长一肿块,反复溃破18个月.于1998年10月10日入院.临床检查:左拇趾甲部分缺如,缺如处增生隆起,高出约0.3cm,略成圆形,表面少许渗液,骨性压痛.拇趾背稍肿胀.X线检查:左拇趾末  相似文献   

10.
唐远玲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8):1551-1552
目的:提高^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早期探测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性和确定诊断率。方法:疑诊或确诊有原发癌症者均常规术前、术后或治疗前、治疗后用^99Tc^m-MDP进行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放大显像。结果:179例不能确定诊断者经手术、穿刺病理检查,或经复查显像,X线、CT、MRI等证实,确定诊断为骨转移瘤87例(49%),确定诊断为良性骨病的包括有骨关节病57例(32%),骨创伤27例(15%),骨结核3例(2%),骨炎症5例(3%)。87例骨转移瘤中孤立单发灶52例(29.1%),良性骨病中孤立单发灶21例(11.7%)。结论:全身骨显像表现不典型者一个或两个病灶时仍以骨肿瘤可能最多,应作为第一考虑,骨关节病病灶多发生在颈、腰椎和膝关节处,有创伤史者考虑骨创伤可能,骨结核和炎症虽为少数也需要与骨肿瘤鉴别。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提高全身骨显像诊断的准确性和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路小勇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5,4(6):370-370,375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4年右肩部疼痛1个月。CT检查:右肩胛骨盂上部有枣大不规则溶骨性破坏,部分骨皮质消失(图1),CT,ECT,X线,B超检查无其他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BMFH)的影像学改变,以及X线平片、CT及MRI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经病理证实的35例(PBMFH)的影像学表现,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对(PBMFH)的诊断价值。结果(PBMFH)具备全部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呈多种多样。X线平片和CT常表现为偏心性、侵袭性、溶骨性长骨端骨质破坏,并伴超过溶骨破坏范围的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少见。MR影像改变以等T1、等T2信号为主,其中夹杂斑片状、囊状长T1、长T2信号,但缺乏特异性。结论X线平片是首诊骨肿瘤的主要手段;CT及MRI检查的价值则在于显示病灶范围、皮质破坏、内部坏死及致密残留骨或钙化等骨和软组织细微结构变化情况,特别是MRI还可作为监测病变化疗、放疗疗效及术后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软骨肉瘤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2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1例行CT检查,13例行MRI检查。结果全部病例X线均显示骨质破坏,显示钙化或骨化21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4例;CT显示钙化或骨化19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7例;13例MRI均可显示病变范围及软组织肿块。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大部分软骨肉瘤术前能够正确诊断;CT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结构、钙化、骨化及邻近软组织的改变;MRI能够精确显示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99mTc-MDP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12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常规行^99mTc-MDP骨显像检查。91例患者同时行骨显像、CT检查:74例病变部位相符者同时行骨显像、X-rays检查。分别对比观察^99mTc-MDP骨显像与CT、X-rays诊断肺癌骨转移的阳性检查出率,并分析相互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机制。结果 全部病例中,^99mTc-MDP骨显像阳性检出率为91.4%(117/128),假阳性率为12.0%(16/133),假阴性经8.59%(11/128);对比观察^99mTc-MDP骨显像与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7%(78/91)、29.7%(22/74),(P<0.01,已剔除部位不相符因素,但未剔除X线检查部位包括不全因素)。结论 ^99mTc-MDP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辅以CT、X-rays检查可提高阳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骨巨细胞瘤常见和典型的X线、CT及MRI表现的比较,提高对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患者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 X线平片表现:溶骨性骨质破坏14例,均呈膨胀性生长,边界尚清晰;硬化性骨质破坏1例,病理性骨折。CT表现:13例呈偏心膨胀性骨质破坏,均见局限性硬化边,12例见棘状、尖角状、条索状骨嵴及硬化边征象,10例软组织肿块影。MRI表现:7例MRI T1WI上均主体呈等信号夹杂少量低信号,T2WI及T2压脂相呈低信号等信号、高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结论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为偏心性、膨胀性溶骨破坏,X线平片、CT及MRI影像检查相互补充,能够增加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资料,并将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临床以局部疼痛为主。发病部位以四肢长骨居多,单发病变14例,多发病变1例。10例病例行X线检查,11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X线表现大部分为中央型溶骨性破坏,单房或多房状,部分病灶膨胀,皮质断裂。CT显示病灶边界清楚,周围可伴有或不伴有硬化边缘,硬化缘厚薄不均。MRI显示所有病例在T1WI上类似肌肉信号,4例T2WI及T2WI压脂像上见斑片状或条索状低信号区,2例病灶整体呈稍高信号。3例病灶穿破骨皮质向外侵犯,周缘软组织见反应性水肿。术中见瘤体为灰黄色或褐黄色组织,镜下由漩涡样排列的梭形纤维母细胞构成,其间散在多核巨细胞和泡沫细胞,无成骨组织。[结论]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也反映了其病理改变,综合各种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特点,多数典型病例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305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是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可引起疼痛、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拟探讨骨扫描、MRI、CT、X线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诊断价值,骨转移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6年我组连续诊治的561例晚期NSCLC的骨扫描检查,并与MRI、CT、X线检查骨转移方法对比。结果561例骨扫描中阳性455例,155例经临床排除骨转移,300例经临床、MRI/CT/X线证实或病理等证实为骨转移,假阴性5例,共305例骨转移。骨扫描总敏感性为98.36%,特异性为39.45%,准确度为71.48%。305例骨转移患者中有症状者138例,无症状者144例(47.21o.4),未记载者2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转移在周围扁骨,骨磷治疗,无症状为有益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骨扫描对于肺癌骨转移筛查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核素骨扫描可成为肺癌分期检查的筛查手段。骨扫描的不典型阳性病灶。可辅以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8.
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尤其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而发生于脊柱、手骨、足骨等则少见,由于其部位特殊,易引起漏误诊。自1983年2月~1996年12月我科诊治少见部位的骨软骨瘤9例,其中脊柱骨软骨瘤2例,跟骨1例,掌骨1例,锁骨1例,肩胛骨1例,股骨颈基底内侧1例,尺骨远端1例,胫骨远端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9例,占同期手术治疗骨软骨瘤68例的13.23%。均为女性,年龄12~70岁,平均28.44岁。6例因偶而发现包块而就诊,1例因髋关节疼痛而就诊,2例因腰腿痛就诊。病史2~68月,平均14.11月。经临床检查证实2例位于脊柱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结合病理总结骨盆骨巨细胞瘤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32例骨盆骨巨细胞瘤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骶骨18例,髂骨6例,耻骨4例,坐骨4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由双盲法分析确认.结果 骨盆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包括膨胀性骨质破坏、溶骨性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32例中,膨胀性病变26例,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软组织肿块18例.CT显示骨质破坏优于x线平片,MRI可清晰显示肿瘤周围的软组织肿块和神经血管侵犯情况.结论 综合临床表现与X线平片、CT、MRI检查资料可提高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毕五蝉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3,2(6):349-350,373
骨样骨瘤是一种常见侵犯长骨骨干的良性成骨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患骨疼痛,夜间加剧,服用阿斯匹林可以缓解。无痛者罕见。儿童骨样骨瘤的第二症状为破行。骨皮质内骨样骨瘤X线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