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桩蛋白(paxillin)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方法筛选典型病例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21例黏液表皮样癌中paxillin的表达。结果:paxillin在正常涎腺组织的基底膜、腺管部位有弱阳性表达,在黏液表皮样癌中有强阳性表达,其强弱程度与病理分级存在相关性(r=0.75,P<0.01),染色强度与染色面积评分之和与病理分级存在相关性(r=0.93,P<0.01),在肿瘤浸润前沿表达显著。结论: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paxillin表达强弱程度与病理分级密切联系,癌症浸润前沿表达情况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探讨XIAP的表达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XIAP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的关系。结果 XIAP在MEC中呈高表达,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MEC和正常涎腺组织XIA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21/25)和0.00%(0/10)(P<0.01);XIAP表达与MEC组织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XIAP在MEC中高表达,可能在MEC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β-连环素(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主要分布于涎腺导管上皮、腺泡上皮和肌上皮细胞。cyclinD1在正常涎腺组织中无表达。黏液表皮样癌组织β-catenin10例(33.3%)呈正常膜表达,20例(66.7%)β-catenin胞质和(或)胞核内异位表达;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16例(53.3%)呈cyclinD1过度表达。β-catenin呈正常膜表达的10例中,2例(20.0%)呈现cyclinD1过度表达;而β-catenin呈异常表达的20例中,14例(70.0%)cyclinD1过度表达。黏液表皮样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过度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cyclinD1的过度表达导致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OPN及β-catenin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黏液表皮样癌病变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黏液表皮样癌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β-catenih及OPN的表达。结果:黏液表皮样癌中β-catenin和OP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1%(13/35)和65.7%(23/35)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黏液表皮样癌中它们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001,R=-0.691)。β-catenin和OPN的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黏液表皮样癌中存有差异(P〈0.05),且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β-catenin及OPN的表达与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检测该指标有助于判断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CEACAM5)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6)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60例黏液表皮样癌标本,以3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作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EACAM5和CEACAM6在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EC组中CEACAM5和CEACAM6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65%),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率(40%,36.7%)(P<0.05),MEC组中CEACAM5和CEACAM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MEC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CEACAM5和CEACAM6在M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EACAM5和CEACAM6在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均参与肿瘤的进展,联合检测可能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enascin-C(TN-C)mRNA和CD9mRNA在涎腺肿瘤的表达及其对涎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25例多形性腺瘤(PA)、25例腺样囊性癌(ACC)、2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10例腺泡细胞癌(ACCa)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结果:TN-CmR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9mR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TN-CmRNA、CD9mRNA在4种涎腺肿瘤中均有表达,TN-C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形性腺瘤与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9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样囊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形性腺瘤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在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泡细胞癌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TN-CmRNA和CD9mRNA与涎腺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对涎腺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TEN在正常涎腺组织及涎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鄄P法分别检测8例正常涎腺组织,24例粘液表皮样癌,26例腺样囊性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正常涎腺组织及涎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87.5%、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TEN在高、中分化组粘液表皮样癌高表达率为35.3%,低分化组为28.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腺样囊性癌中PTEN蛋白表达率低于粘液表皮样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PTEN蛋白与涎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蛋白表达与涎腺癌组织类型有相关性,而与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银染核仁组成区图像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晓陵  祁兵 《口腔医学》2003,23(4):208-210
目的 通过对癌细胞核仁组成区(NOR)的图像定量分析,评价不同分化程度的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增殖能力。方法 对30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进行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测定癌细胞核内AgNORs颗粒的各种形态参数,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的病变中,AgNORs颗粒均数、平均面积、形态及分布都有一定的差异。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AgNORs均数及面积逐级增多。结论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能力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AgNORs图像定量分析对其分级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EphA2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30例多形性腺瘤、3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30例腺样囊性癌(ACC)中EphA2的表达。分析EphA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TNM分期以及复发、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比较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及几种常见的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结果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腺管上皮,而腺泡细胞几乎不表达。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涎腺癌(包括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2组)中的表达依次增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phA2的表达与涎腺癌瘤体大小、TNM分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phA2可能影响涎腺肿瘤发生、发展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l在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高、低转移细胞株的差异表达。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反转录(RT)-PCR、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杂交等方法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TGF-βl的表达。结果基因芯片技术、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结果都证实TGF-β1在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脊髓转移株高表达,在低转移株不表达。结论TGF-β1的表达上调可能与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Ki-67核抗原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45例涎腺MEC(29例高分化、16例中低分化)组织中TGF-β1和Ki-67核抗原的表达.结果 涎腺MEC中TGF-β1(39/45)、Ki-67核抗原(43/45)的表达高于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中低分化MEC中的表达(16/16)高于高分化MEC(23/29)及PA(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1在高分化MEC(6/23)与PA(8/12)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EC中Ki-67核抗原的表达随TGF-β1表达增强而上升(P<0.0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55,<0.001).结论 TGF-β1的高表达在涎腺MEC的分化及恶性增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and Ki-67 nuclear antigen in 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and Ki-67 nuclear antigen in 20 cases of salivary gland pleomorphic adenoma and 45 cases of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were detected by the streptavidin-peroxidase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Expression of TGF-β1 (39/45) and Ki-67 nuclear antigen (43/45) in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pleomorphic adenoma ( P < 0.05 ). TGF-β1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oderately/poorly differentiate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 16/16 ) than that in well differentiate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23/29) and pleomorphic adenoma (12/20) ( P < 0.05 ), but not different between well differentiate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6/23) and pleomorphic adenoma (8/12)(P > 0.05 ). The expression of Ki-67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ment of TGF-β1 expression in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P < 0.05 ). Conclusions The high expression of TGF-β1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malignant proliferation of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恶性程度的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 1(Id- 1)、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 1)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以不同恶性程度的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和正常唾液腺组织为材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唾液腺组织以及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Id- 1、TSP- 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Id- 1和TSP- 1在正常唾液腺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在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值分别为0.000和0.013)。在中分化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Id- 1的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P值分别为0.001和0.002),而Id- 1在中分化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TSP- 1的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P=0.014),而TSP- 1在中分化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分化和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 1的表达与Id- 1呈负相关(r=- 0.394,P=0.002)。结论TSP- 1的表达可能抑制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而Id- 1的表达则可能促进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二者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NA 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 Dnmt)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3 年9 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切除的唾液腺术后的标本43例,正常唾液腺组织1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组织及MEC组织中Dnmt1和Dnmt3b 的表达。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nmt1在M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7.21%,与正常唾液腺组织的17.6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Dnmt3b在M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72%,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织的11.76%(P<0.01);但两者的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Dnmt3b在唾液腺MEC 的发生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逆转措施提高综合治疗中化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95~2000年40例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进行P-gp单克隆抗体JSB-1的检测,同时对其中10例进行了GST-π的检测。结果 JSB-1表达阳性率为67·5%(27/40),与分化程度相关,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均高于低分化组(P<0·05),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GST-π表达阳性率为90%(9/10)。两种抗体的表达在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亦无相关性。结论 JSB-1及GST-π与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产生耐药的机制有关,为开展其耐药性的研究提供了靶标。  相似文献   

15.
刘奕  毕玮玮 《口腔医学》2009,29(1):14-16
目的研究p70 S6K信号通路激活在黏液表皮样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检测p70 S6K在30例口腔黏液表皮样癌、15例正常口腔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和正常组织相比,黏液表皮样癌中p70 S6K的表达增加。结论口腔黏液表皮样癌p70 S6K的表达增加可能是介导黏液表皮样癌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XCR4)特异的RNA干扰质粒载体。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CXCR4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能转录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shRNA)的DNA序列,并与pWH1质粒载体连接,用酶切的方法进行鉴定;将构建成功的特异性表达载体(pWH1-CXCR4)稳定转染至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并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对细胞CXCR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Mc3细胞和转染空白质粒pWH1 Mc3细胞相比,转染pWH1-CXCR4表达载体的Mc3细胞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构建的CXCR4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可有效的沉默CXCR4基因,为进一步研究CX-CR4表达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增殖和转移的意义及治疗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筛选出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的特异基因,进一步了解肿瘤干细胞的成瘤机制。方法: 通过有限稀释法对肿瘤细胞行单细胞培养,观察肿瘤干细胞单克隆生长的情况。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确定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干细胞的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133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株M3SP2单克隆细胞株中表达较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D133可能是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株M3SP2单克隆细胞株的表面特异性抗原标记物或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