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ICU多重耐药菌定植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FRE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体内多重耐药菌的定植情况和耐药特点。方法应用细菌学监测的方法对2008年11月-2009年4月入住该院ICU的82例患者鼻前庭拭子和直肠拭子进行筛查培养,并做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38例患者标本中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定植率为46.34%。包括62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和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未检测到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62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 (4.84%) 低,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不同细菌耐药情况不尽相同;4株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完全敏感,对克林霉素、磷霉素和庆大霉素部分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该院 ICU患者体内多重耐药菌定植率高,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加强监测,避免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为防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4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以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12种耐药相关基因。结果40株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0%;对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为15.00%;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为42.00%~92.50%。共检出8种耐药基因,分别为TEM 1、SHV 2a、CTX M 3、CTX M 9、AmpC、aac(3′) Ⅰ、IntⅠ1、sul1,大多数菌株携带sul1+IntⅠ1型基因;耐药谱共分为A~I 9型,以C和D型为主。抗菌药物耐药谱分型和基因分型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阴沟肠杆菌呈现多重和高度耐药性,耐药机制复杂且呈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流行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该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流行期间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9株以及环境中分离的2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 PCR)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析,建立DNA指纹图谱;同时应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9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4个基因型,其中E1和E2型分别有4株和3株,E3和E4型各1株;环境样本分离的24株中,17株属E1型。药敏结果显示,临床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株,环境分离株中19株为多重耐药株。结论此次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主要是由E1和E2基因型在患者之间的相互传播所致,同时患者所处环境也被明显污染。  相似文献   

4.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细菌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    FREE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细菌的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1999年1月-2007年12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各监测医院报告的细菌耐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革兰阳性(G+)菌中,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敏感率>9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的检出率分别为80.18%、77.19%和90.71%,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检出率为43.84%;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30.15%、81.60%。在革兰阴性(G-)杆菌中,肠杆菌科常见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美罗培南最高,达89%以上,其次为亚胺培南(88%);G-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窄食单胞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8.86%、18.53%和20.85%,前二者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3.81%和22.86%。常见G-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的耐药率相比,明显下降(P<0.05)。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与1999年1月-2001年12月相比,耐药率上升30%以上的有:表皮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粪肠球菌对哌拉西林,屎肠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上升最快的细菌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上升最快的抗菌药物种类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医院感染菌株耐药率高,且绝大多数呈现多重耐药;对同一抗生素加酶抑制剂者比未加者敏感;耐药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为鲍曼不动杆菌和第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类型及变化趋势,为MDRO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2010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分离的细菌及MDRO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细菌5 223株,MDRO占23.22%(1 213株)。经趋势χ2检验,MDRO所占比例逐年上升(χ2=16.885,P<0.001)。1 213株MDRO中,医院感染455株(37.51%),社区感染613株(50.54%),定植112株(9.23%),污染33株(2.72%)。2010-2013年,MDRO医院感染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χ2=13.477,P<0.001),社区感染(χ2=6.579,P=0.01)及定植(χ2=4.536,P=0.033)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997株,84.49%)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皮肤和软组织、血液系统等。结论MDRO感染形势严峻,其社区感染及定植患者的管理成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的遗传标记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质粒AmpC酶基因ACT 1、DHA,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耐消毒剂基因qacE△1 sul1;铜绿假单胞菌4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qacE△1 sul1、merA、tnpA、tnpU)。结果大肠埃希菌质粒AmpC酶基因ACT 1、DHA阳性率分别为57.50%、40.00%,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阳性率为47.50%,耐消毒剂基因qacE△1 sul1阳性率为57.50%。铜绿假单胞菌中qacE△1 sul1基因阳性率为48.57%,merA阳性率为11.43%,未检出tnpA、tnpU。结论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携带质粒AmpC酶基因、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1 sul1;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携带qacE△1 sul1、merA基因。不同菌株间的耐药基因可以相互传播,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院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648例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率居前4位的非发酵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77株,42.75%)、鲍曼不动杆菌(158株,24.3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9株,9.1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7株,7.25%)。临床分布以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的地方干部病房(261株,40.28%)和军队高干病房(120株,18.52%)为主,此外是呼吸内科(111株,17.13%)、重症监护室(96株,14.81%)等。在几种主要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等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以及含β 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高度耐药,仅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较为敏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表现出一定敏感性。结论非发酵菌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且大部分耐药较为严重;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及该菌耐药机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FREE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某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6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送检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鉴定,并采用K 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21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145株,占总菌株数的66.8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9.03%、13.37%,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30.16%和25.00%;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59.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6.67%。结论该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性日益严重,应不断进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某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社区发生感染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社区发生感染(COI)的特点。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了解MDRO COIs情况。结果调查期间的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共1 646例次,包括COIs 1 148例次,其中MDROs感染470例次,占40.94%;医院发生感染(HOI)498例次,其中MDROs感染260例次,占52.21%,显著高于MDRO COIs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7,P=0.00)。MDRO COIs病原体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或气管分泌物(36.38%,171/470),其次为尿液(35.32%,166/470),两者共占71.70%。在科室分布中, MDRO COIs比例以重症监护室最高,达64.75%。在各COI感染部位中,呼吸系统MDROs感染比例最高,达60.71%。结论MDRO COIs情况严重,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管理,预防MDROs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医院内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相关分析    FRE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临床标本、医务人员携带大肠埃希菌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以前瞻性方法进行调查。2008年5月1日-10月31日,采集某大型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环境、医务人员和非ICU医务人员样本,分离大肠埃希菌;临床患者大肠埃希菌资料来自同期检验科微生物室。统计分析各类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在综合ICU环境中,共采样376份,分离大肠埃希菌69株(18.35%);洗手设施(29.17%)、吸痰器(28.07%)、呼吸机(21.74%)的分离率居前3位。177份医务人员肛拭子标本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45.76%(81/177)。临床患者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73株,以大便(21株,28.76%)和尿标本(18株,24.66%)为主。临床标本大肠埃希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3.70%)低于环境标本(30.43%)外(χ2=5.82,P<0.0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环境标本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56~2.89,P>0.05);医务人员与临床和环境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除对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无差别外(χ2=1.34~3.12,P>0.05),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临床标本和环境标本高于医务人员标本(χ2=10.59~215.28,P<0.05);ICU医务人员与非ICU医务人员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18~2.36,P>0.05)。结论环境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患者之间关系密切,环境与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医务人员肠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2008年1-12月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TB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 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3 555份临床标本中共检出非发酵菌215株,检出率为6.05%,占总检出细菌株数的19.15%(215/1 123);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占非发酵菌总数的41.86%,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构成比分别为29.30%和16.74%。不同感染部位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各不相同,以痰和咽拭子、皮肤皮下组织分泌物检出较高,分别为15.32%、9.17%。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均具有明显耐药性。结论该院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非发酵菌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较强。为及时控制非发酵菌感染并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医院MRSA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FREE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MRSA感染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用1∶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样本量需求,纳入合格研究对象108对。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通过查阅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病史资料收集信息。资料分析采用 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结果分析显示,与医院MRSA感染有关的因素为:高龄(≥65岁,P=0.013)、住院时间(P<0.001)、基础疾病种类(P<0.001)、侵入性操作项数(P<0.001)、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P<0.001)、抗菌药物种类(P=0.004)和使用时间(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医院MRSA感染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P<0.001)、侵入性操作项数(P=0.00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P=0.001)和使用时间(P<0.001)等。结论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项数多、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多是医院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某院ICU 2006年1月-2009年1月诊断为VAP的106例患者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2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2株(65.59%),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55株)、鲍曼不动杆菌(34株);革兰阳性菌35株(14.1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其中耐甲氧西林株22株(70.97%);真菌50株,占20.24%。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外,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红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均>80%。结论医院ICU中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普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某院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0 94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采用K B纸片法进行;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血培养标本中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10 941份血液标本中,培养阳性673份,阳性率6.15%;共检出病原菌688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37.94%(261/688),非发酵菌30.67%(211/688),葡萄球菌属10.17%(70/688),肠球菌属8.58%(59/688),真菌5.23%(36/688),污染菌6.54%(45/688),布氏杆菌0.87%(6/688)。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8.27%、55.17%、82.76%、53.10%、68.97%;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5.06%、38.96%、32.47%、64.9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0.77%、46.15%、75.0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4.74%、97.37%、97.36%、89.47%。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较广,耐药性较强。临床应严格执行血培养标本的采送规范,避免污染和提高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20例VAP患者病原学检查均获得阳性结果,共分离2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 杆菌占58.56%,革兰阳性(G+) 球菌占25.09%, 真菌占16.35%;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菌。2 种及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患者95例 (79.17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率越高(P<0.05);呼吸机管路消毒更换不及时、留置胃管均可使VAP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 VAP 的主要病原菌为G- 杆菌,混合感染率高,耐药性不断增加,对机械通气患者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预防, 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08年10月 29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患者2 413例,发现医院感染98例(4.06%),109例次(4.52%);发现社区感染 574例(23.79%),609例次(25.24%)。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居首位,分别占45.87%和31.5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00%)、鲍曼不动杆菌(10.00%)为主;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38%)、金黄色葡萄球菌(13.85%)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3%,其中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66%(364/1 270),显著低于外科的51.18%(585/1 143)(χ2=127.85,P<0.01);治疗性用药者病原菌的培养送检率为23.46%(137/584),内科为36.88%(97/263),显著高于外科的12.46%(40/321)(χ2=48.01,P<0.01)。结论该院患者社区感染率较高,应加大对高危部位感染的监测,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