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19岁。因痫性抽搐12年于86年8月23日入院。患者7岁时开始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2分钟后缓解,发作前无先兆,每日抽搐1~2次。既往有吃痘猪肉病史。检查:皮下无结节,心肺腹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化验:血尿便正常,肝功正常,血沉8mm/小时。胸透正常。脑电图:各导联均有慢波,以左额多见脑CT扫描:左额叶2×2cm类圆形等密度影,周围有小片状低密度区。右顶枕叶见45×4cm不规则低密度区,内有散在点状钙化。因碘过敏未做增强。初诊:1.颅内占位性病变 2.脑囊虫症。86年9月5日全麻下行右顶枕开颅,肿块5×2×5cm,外观灰黄色,边界清,地质硬,不易出血,术中将肿瘤完整切除。病理诊断:脑星形细胞瘤Ⅰ—Ⅱ级。术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4岁。左额顶部包块2年入院。入院前1年半有过头部外伤史,2年前无明显原因的左额顶部出现核桃大小的包块,质硬,轻度疼痛,无恶心、呕吐。查体:左额顶部明显隆起,有6cm×5cm×3cm骨隆起、质硬,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头颅CT:考虑左额骨良性肿瘤病变:左额骨嗜酸性肉芽肿。MRI:颅骨肿瘤。于2004年3月5日在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肉眼所见一颅骨组织2块,大者近圆形,直径7~8cm,骨板厚1~1.2cm,中央见一直径5cm骨性突出肿物,表面光滑,点片状暗红色,高出骨表面3.5~4cm,颅骨内板中央凿开直径1.5cm口,见骨内肿物4cm×4.…  相似文献   

3.
颅骨尤文氏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1 1岁。因发现左额部隆起 1d入院。否认有头痛及外伤史。查体 :左额部较右侧明显局限性隆起 ,有 7 0× 7 0cm× 3 0cm ,质硬 ,无压痛 ,未闻血管杂音。头颅X光片示 :左额骨变薄 ,并有骨质破坏。头颅CT片示左额部可见一团块状的高密度影 ,大小约 7 0cm× 6 4cm×7 5cm ,边缘可见少量钙化点 ,局部颅骨有吸收破坏改变 ,增强后有明显强化表现。考虑为 :左额部脑膜瘤。DSA发现左脑膜中动脉主供血 ,右侧脑膜中及左右侧颞浅动脉参与供血。当即行左脑膜中和颞浅动脉部分栓塞术 ,于次日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如…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性 ,5 1岁 ,因发作性头痛 1年半 ,CT和MRI检查证实右顶叶肿瘤 ,于 2 0 0 0年 10月行右顶叶胶质瘤切除术 ,病理诊断为星形细胞瘤III~IV级 (图 1)。图 1 星形细胞瘤 (III~IV级 ) :肿瘤细胞密集 ,细胞异型性明显 ,肿瘤内可见栅栏状坏死 ,肿瘤之间血管增生显著 ,GFAP(+) (HE ,× 1 0 0 )8个月后患者因头痛加重伴左侧肢体进行性活动障碍再次入院。MRI检查发现肿瘤复发 :右额、顶、颞叶大片脑水肿 ,其内信号不均匀 ,增强扫描见一约 4cm× 5cm× 5cm大小不规则强化灶 ,中央有失增强部分 ,中线结构向左移位。 2 0 0 1年6月 5日…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15岁。因左额顶部疼痛2年,右侧上下肢力弱1个月,1984年4月27日入院。既往无外伤史。检查:智力差,左额顶部稍隆起,眼底视乳头无水肿,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头颅X线片:左额顶颞部有一13×10×8cm大小的椭圆形钙化影。头颅CT扫描:左额顶颞部有一环形影,周边CT值为960Hu,中央为24Hu。诊断为左额顶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骨化。4月29日在全麻下手术,术中见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促纤维增生性非婴儿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表现,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与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岁和10岁.例1临床表现为反复神志不清伴四肢抽搐,MRI显示左侧颞角内侧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颢叶底面皮质,大小约3.00 cm×3.50 cm×3.50 cm,剖面呈黄色、血供中等,肿瘤边界尚清楚,于显微镜下手术全切除;例2以反复头痛伴呕吐发病,MRI显示右侧额颞叶侧脑室内巨大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皮质下1 cm,瘤体内抽吸出黄色囊液约80 m1.肿瘤大小约为11.00 cm×10.00 cm×10.00 cm,剖面黄色,质地较脆,血供丰富,与脑室壁界面脑组织粘连紧密,手术全切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组织主要由间质纤维增生伴肿瘤性星形细胞成分所组成.可见小灶性原始神经上皮细胞;表达波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和巢蛋白,不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神经元核抗原,但原始细胞仪表达突触素;Ki-67抗原标记指数分别为6%和10%;可见网织纤维围绕肿瘤细胞.术后分别随访18和52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促纤维增生性非婴儿星形细胞瘤为临床罕见的幕上神经上皮肿瘤,患者预后良好,但需注意与其他肿瘤,尤其是恶性胶质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 男,40岁;因"言语不利1年,头胀痛1个月"入院。曾行抗生素试验治疗2周(具体不详)无好转。头部CT示:左额颞低密度占位。MRI示(图1)左额颞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大小约2.1 cm×2.0 cm×1.5 cm,壁呈等T1、等T2信号,周围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呈明显环形强化。  相似文献   

8.
以头皮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 例1:男,24岁,左额部进行性生长肿块二个月,伴轻度头痛,不发热,无呕吐抽搐,无精神障碍。查体:左额部局限性骨性隆起约 6cm×4cm×3cm大小,皮肤无红肿,无明显压痛。肿块质硬、固定,表面光滑。神经系统检查(-)。头颅平片示左额骨变薄隆起。头颅CT平扫:左额极可见均匀、稍高密度圆形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经额入路手术发现额骨薄如纸张,硬膜被肿瘤侵蚀,肿瘤呈灰白色卵圆形,4cm×3cm×3cm大小,质硬、包膜完整。全切肿瘤及病变颅骨,同时作颅骨修补。术后病理报告:纤维型脑膜瘤。随访…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9年11月收住1例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合并脑室穿通畸形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12岁。反复癫痫大发作一年,伴有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入院后追问病史,否认有头部外伤史、脑膜炎等病史,查体:神志清,轻度精神症状,计算力差,无特殊步态,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示左额顶约5×3.5×2cm大小低密度影,测CT值为7HU,无增强效应,与左侧侧脑室前角贯通,脑室、脑池不扩大。全麻下手术,见病灶位于左额脑实质内,囊壁光滑,表层与蛛网膜下腔仅隔一层囊壁,术中将表层囊壁剪开,并扩大形成2.0×2.0cm大小引流口,使之囊液与表…  相似文献   

10.
例1 女,6岁。因发作性双额、后枕痛伴呕吐4个月,加剧1周,于1984年10月25日入院。无外伤,炎症及遗传史。查体:神清萎糜,脱水征。左下唇、左额角、左软颚可见血管瘤各1.5×1.5cm、5×6cm、2×4cm。双眼底早期乳头水肿,双眼外展稍差,右轻度周围面瘫。颅平片:颅压增高征,右枕骨较左膨隆。CT(图1)示脑室扩大,后颅凹有大片低密度区为扩大的第四脑室及枕大池,二者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疼痛3月余,肌力下降并行走困难10多天入院。查体:T12棘突明显压痛,L5、S1棘突轻压痛,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痛觉减退,深感觉及定位觉差,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胸椎MRI示:T12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一结节状信号影,病变于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横断位及冠状位可见病变位于椎管左侧,脊髓受推压向右前移位。术前诊断:T12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局麻下行T12~L1椎管探查术,术中发现T12椎体水平有一包膜完整呈纺锤形的肿瘤约2.5×3cm大小,与硬膜及脊髓无粘连,肿瘤的上下极各有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33岁.因间断性头痛半年余加重1周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头MRI平扫及增强:左小脑幕上方可见巨大团块状异常信号灶,与小脑幕呈宽基底相接,边缘呈分叶状,大小约9 cm×9 cm×6 cm,病灶大部分呈等T1等T2改变,中央呈长T1长T2改变,病灶内侧可见团块状流空血管影,引流入大脑大静脉,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呈明显强化,病灶中央未见强化.术中见肿瘤组织凸出枕叶脑皮质表面,肿瘤色红、边界清楚.肿瘤质地较硬,血供异常丰富,术中出血汹涌,肿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全切除肿瘤.术后恢复良好,无偏瘫、失语、视力及视野障碍.病理诊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HE染色: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束状、车辐状.细胞分布疏密不均,细胞之间夹杂有胶原纤维.细胞分布密集区内,核有轻度异形,未见坏死及核分裂像.部分肿瘤细胞之间夹杂有较丰富的小至中等大小薄壁血管,有的呈狭长鹿角样分枝.免疫组化染色:CD34、bcl-2、CD99强阳性,EMA及S-100阴性.术后6个月复查CT无肿瘤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9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周入院。入院查体:眼底检查提示视乳头轻度水肿,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深、浅感觉轻度减退,右侧正常。头颅MRI检查发现:右额叶可见一类圆形囊性占位,大小约5.0cm×4.5cm×4.0cm,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右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向左明显移位,增强扫描为囊壁明显增强。手术取左额顶马蹄形切口,术中见肿瘤约5.0cm×4.0cm,质软,灰白色,沿肿瘤外缘完整切除肿瘤,并与右侧脑室前角穿通。术后病理诊断为:右额叶多形性胶质细胞瘤Ⅲ级。患者术后1年复查头颅MRI提示双侧侧脑室、四脑…  相似文献   

14.
1病历资料女,47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头痛,逐渐加重,进而出现右眼视物模糊,右耳耳鸣,左腿一过性无力。体格检查:神志清楚,一般状态良好,颅神经未见明显异常,左下肢肌力Ⅱ级。CT见右侧脑室三角区圆形占位,均匀一致略高密度影,CT值38Hu,大小4.5cm×3.5cm,无钙化,边缘清楚,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右侧侧脑室受压闭塞,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图1A)。行右侧顶枕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打开侧脑室三角区,见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明显,质地较软,显微镜下完全切除肿瘤。病理报告为内皮性脑膜瘤,细胞排列紧密,胞核圆形,染色质细而少,胞浆丰富,可…  相似文献   

15.
例1 父,50岁。以阵发性头痛伴恶心1个月,于1990年4月17日入院。入院前发现工作效率下降,思维紊乱,说话时答非所问。查体:视乳头边界模糊,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头颅 CT 见左额近中线占位性病变。行左额肿瘤次全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边界欠清,血供丰富,瘤体3cm×4cm×4cm,瘤内有陈旧性出血。病理检查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恢复较好,无神经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22岁.间断性头痛、头晕伴多饮多尿2个月.头部CT示:额部偏右大片状低密度影,其内伴条、点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MRI示:右侧额部见一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大小约5 cm×6 cm×6 cm,呈不均匀强化,与周围脑组织边界相对较清楚(图1).行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见肿瘤位于右侧额叶前内下方向脑外生长,边界清楚,经大脑镰下方向左侧额部发展.肿瘤呈黄色,实性,质地较软,供血一般.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2岁.间断性头痛、头晕伴多饮多尿2个月.头部CT示:额部偏右大片状低密度影,其内伴条、点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MRI示:右侧额部见一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大小约5 cm×6 cm×6 cm,呈不均匀强化,与周围脑组织边界相对较清楚(图1).行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见肿瘤位于右侧额叶前内下方向脑外生长,边界清楚,经大脑镰下方向左侧额部发展.肿瘤呈黄色,实性,质地较软,供血一般.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2岁.间断性头痛、头晕伴多饮多尿2个月.头部CT示:额部偏右大片状低密度影,其内伴条、点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MRI示:右侧额部见一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大小约5 cm×6 cm×6 cm,呈不均匀强化,与周围脑组织边界相对较清楚(图1).行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见肿瘤位于右侧额叶前内下方向脑外生长,边界清楚,经大脑镰下方向左侧额部发展.肿瘤呈黄色,实性,质地较软,供血一般.  相似文献   

19.
袁某,男,25岁,1975年曾因右额颞部头皮鳞状上皮癌行放射治疗,右额颞部垂直照射6周,放射总量6,000rads。1980年2月,患者头出现痛,呕吐,视物模糊,双目逐渐失明,于1981年4月1日收治入院。检查:神清,发育营养中等,精神萎靡,右侧额颞部可见4×5cm大小放疗后疤痕,局部无毛发生长。瞳孔左4mm,右5mm,双眼仅有  相似文献   

20.
颅内原发性软骨肉瘤极罕见 ,诊断及治疗困难。我科于1998年 4月收治 1例 ,先后 4次手术 ,现报告如下。1 病例 女 ,5 5岁。进行性头痛、恶心 1月于 1998年 4月 18日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 ,无肿瘤家族史。查体 :精神萎靡 ,无力 ,一般检查无异常。眼底检查示双侧视乳头水肿 ,左侧肢体痛觉减退。未见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颅脑 CT扫描示右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 ,混杂密度 ,病变大小约 3× 4× 3cm3。于 1998年 5月 5日行右侧颞顶叶开颅术 ,肿瘤外观呈鱼肉样 ,质地稍硬 ,血供较少 ,肿瘤似乎来源于脑组织 ,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 ,肿瘤全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