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传统村落店头古村中的窑洞建筑是层楼式石碹窑洞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店头古村中最具代表性的郭家别院为例,通过实地测绘及建模等方法对层楼式石碹窑洞的空间营造特色进行分析,揭示了其相互渗透、相互连通的窑洞空间特色.这些层楼式石碹窑洞无论是选址布局还是内部空间都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2.
店头古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它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是一座以层楼式石碹窑洞为建筑特色的聚落。本文通过现场采风、实地测绘等方法,对店头建筑群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店头古村落独有的价值特色,指出危害村落特色的一些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提出合适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冷泉古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村内现存建筑遗产丰富,其中传统民居院落40余座。古村的传统民居以合院式为主,且大部分的正房为窑洞,厢房和倒座房为向内单坡的瓦房建筑,每个院落单元具有很强的围合感,体现了村落的防御性。村中传统民居格局规整、形式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该文旨在通过实地调研、现场测绘、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对古村的民居特色、院落形制和民居建筑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水窑洼村的石窑洞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绘、问卷和建筑性能分析等方法,学习前人建造智慧的同时,整理发现石窑洞民居普遍存在的通风、采光、潮湿等问题,综合考虑当地石窑洞建造特点、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村民意愿以及改造成本等因素,提出节能改造策略,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冯华  沈宁  刘雪梅  郑伟 《门窗》2013,(4):354
张家口碹窑是我国窑洞建筑中的平地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碹窑采用黄土为主要原料,利用拱形受力方式,在平地上直接建造。碹窑修建过程可以分为主体建造和建筑装饰两部分完成。院落空间采用传统的建筑、院墙和院门的形式围合,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的空间布局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民居窑洞建筑的装饰色彩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传统民居窑洞建筑进行了色彩的分析,从窑洞的用材、门窗的装饰、建筑的外环境及建筑的形式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窑洞民居建筑中的色彩的研究,对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的继承与改造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湾古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村中现存清代和民国时期院落30余座.2003年,西湾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中居住建筑依附着山体层层向上,格局规整,形式丰富,装饰精致,整体大气恢弘,是窑洞民居的典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该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湾古村居住建筑的院落组合、建筑型制及典型院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后沟古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与阳泉市寿阳县交界。作为黄土高原沟壑区保留完整的传统民居聚落,山西后沟古村不仅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其村落选址、规划布局、窑洞建筑营建以及排水构建等都表现出很高的环境意识和建造能力,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聚落。  相似文献   

9.
王芳  王力 《建筑科学》2014,(2):24-29
作者通过对黄河南岸的传统生土建筑——窑洞进行实地调研和测试,结合绿色建筑和乡土建筑理论的研究分析,以郑州邙山黄河黄土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为契机,将传统窑洞改造成现代博物馆。针对该地区气候特点和建筑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将传统窑洞现代化、绿色化,并符合博物馆建筑规范的具体设计策略与方法,包括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风压通风设计和可再生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完成了国内首例现代窑洞式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0.
官沟古村位于阳泉市西郊,村中居住建筑依山就势、层层叠落、形制严整、装饰精美,是山地窑洞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着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该文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官沟古村居住建筑的组织模式、院落形态、构成元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窑洞是陕北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它不仅是当地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结晶,而且符合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文以陕北地区传统窑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提出了陕北地区传统窑洞建筑的通风设计策略,旨在探索传统窑洞建筑改造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2.
祠堂、村庙、戏台是山西传统村落中最常见的公共建筑。当山西商人在客地以"敦乡谊、崇信义、通商情"为目的建造会馆的时候,很自然地赋予了它家乡公共建筑的文化精神和建筑形态特征。该文仅分析山西祠堂、村庙、戏台等公共建筑的文化精神在社旗山陕会馆中的体现,为研究社旗山陕会馆中建筑文化的融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5)
Further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broken integrity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some traditional villages with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styles have been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beautiful Zhejiang and good life", Ningbo City has to optimize the livable environment continuously, integrate natural, humanistic, green, characteristic and comfortable elements into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hus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Ningbo should be more systematic, legalized, and scientific. This paper reviewed concept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integrate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regional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Ningbo,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oretic researches on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Ningbo.  相似文献   

14.
张晓容 《山西建筑》2012,(33):239-241
以山西传统建筑——晋商大院民居装饰为例,对建筑装饰中体现出的木雕艺术、砖雕艺术、石雕装饰物、彩绘、园林等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从而使人们对山西传统建筑装饰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粤北古道传统村落形态特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古道为线,探讨粤北地区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对传统村落文化持久而重要的影响,并选取祠宅关系、民居类型和镬耳山墙样式等若干特征元素跟踪比照,呈现出粤北古道沿线传统村落形态多元的特性,以及不同时期中原文化、湘赣闽文化和广府文化在粤北地区村落中的传播交融。  相似文献   

16.
杨萍  梁玮男 《山西建筑》2010,36(5):9-11
介绍了水源头古村落是广西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有广西"紫禁城"之称,将水源头古村落作为一个整体,从历史沿革、总体布局、公共空间、民居建筑、装饰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以期较为完整地将水源头古村落的丰富内容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居形式的传统村落及其整体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传统村落的形态和景观特征从宏观层面进行了剖析,阐述了传统村落作为人居形式的空间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社会意义.借鉴欧洲建筑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及政策要点,论述了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核心理念,围绕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新挑战与整体性保护策略,从人居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社会复兴等角度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省苏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分析家族姓氏构成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揭示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内在规律,为古村落的保护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木结构技术在我国乡镇民居建设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解析了现代木结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比较了现代木结构与传统木结构的异同,提出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我国乡镇人居环境的改善及建筑风貌的提升。以此为基础,通过一次项目实践的梳理,分析了现代木结构技术介入乡镇民居建设的设计流程,以及建筑方案设计、构件设计、专业协同等方面的设计要点,即模数化、精确化、一体化。以期为当下建设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乡镇民居提供多一种思路,促进中国乡镇建设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井陉位于冀晋交界的太行山腹地,当地分布广泛、保存完整的石砌民居,不仅反映出太行山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居营造技艺,更是晋冀两地历史文化的物质缩影。本文首先从自然生境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对当地石砌民居的生成环境进行分析,并以结构类型为依据,将石砌民居建筑划分为石木房与石窑两种类型;其次,深入剖析其结构体系、平面布局以及立面形制特征;再次,分析石砌民居的院落组织特征,阐述其构成要素与功能,总结石砌民居院落空间形态特征;最后,通过在地适应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对石砌民居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加以阐释。本文旨在通过井陉对河北太行山区石砌民居特征进行解析与凝练,为当地乡土建筑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重塑乡土文化认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