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附注射液治疗,观察用药2h后血压、脉搏、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结果 用参附注射液后血压上升,ST明显改善,休克纠正.本文用药量最多560ml,最少180ml,疗程最长15d,最短3d.开始显效时间最早2h,最迟3d,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附注射液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宝丰县人民医院4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参附注射液,研究组采用参附注射液+无创正压通气,两组均持续治疗2~3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6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尿量及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中心静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参附注射液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改善各项检查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尿量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后血压、心率、尿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疗效显著,能加速患者休克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加用生脉注射液,与40例常规治疗该病的患者比较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生脉治疗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脏指数均好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休克的机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艳红 《黑龙江医药》2010,23(3):368-370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然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及其预后却无很大的改变。不可逆的泵衰竭和重要器官灌注减少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仍然有较高的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血运重建可防止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发生心源性休克后早期血运重建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缩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4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结果经对患者积极抢救,有效病例在住院期间休克得以纠正并存活。结论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经应用溶栓治疗、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凝药物等相关治疗和处理后,19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和治疗,可降低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其并发症常可危及患者生命。据统计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老年AMI患者发病率达80%,其病死率为70%90%[1],由于近年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的病死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形势,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好老年心肌梗死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P、HR、尿量具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杨星林  王海明 《华夏医药》2006,1(2):106-107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参附治疗。两组分别行心电图计算QRS记分预测梗死面积与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心功能。结果 参附治疗组14~21天后QRS记分较对照组显着降低,梗死面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延展和促进心功能恢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脉注射液100ml+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尿量.结果 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P、HR、尿量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较好,能有效减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6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常合并心源性休克,掌握休克的特殊性,通过恰当的扩容、升压,灵活地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节各种液体的输入予以纠正;右心室梗死伴下壁心肌梗死者常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是造成患者治疗中猝死的主要原因。右心室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时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慎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辛燕  常智忠 《河北医药》2008,30(11):1745-1745
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所引起的休克[1].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约15%~25%,仅用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其死亡率高达90%[2].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22例,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进行再通治疗,经机械通气和药物联合治疗均治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源性休克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源性休克的临床作用.方法:对照分析58例急性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和36例使用多巴胺治疗患者的资料,并对其作用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与多巴胺治疗组均能使血压迅速上升,心率趋于下降,2 h后血压均趋平衡,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心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多巴胺一样均迅速升高血压,可有效治疗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丹红注射液组)24例和观察组(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组)2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7、14及28 d后的梗死面积进行检测分析及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14及28 d后的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议心源性休克的应急措施及处理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收治的6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效率为80.0%,有效病例在住院期间休克得以纠正并存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及早处理,提高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肌病并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后的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相比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显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心源性休克病因及流行病学,治疗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快速补液是心源性休克的初步治疗,溶栓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源性休克应采用积极的再血管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王磊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718-718
目的参附注射液治疗烧伤患者的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烧伤患者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前后观察对比,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2例烧伤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后平安度过烧伤的休克期和烧伤感染期。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治疗烧伤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