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JJG 169《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的要求,一般采用互感器校验仪整体检定装置对互感器校验仪进行检定。目前各电科院、计量院使用的互感器校验仪整体检定装置都是采用电工式设计,采用手动方式对互感器校验仪进行检定。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颁布的企业标准Q/GDW 1897《互感器校验仪通信协议》明确了互感器校验仪的通信技术要求,也为对互感器校验仪的全自动检定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互感器校验仪通信协议》的互感器校验仪整体检定装置,该装置采用电子式设计,完全满足《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及《互感器校验仪通信协议》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对互感器校验仪的全自动检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流互感器校验仪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LabVIEW为开发工具研制出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校验仪,它发挥虚拟仪器灵活、可自定义、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易于嵌入数字补偿等特点。该校验仪利用离散Fourier变换(DFT)方法和数字补偿技术,能准确地测定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传统电流互感器的比差、角差、频率、谐波等多个技术性能指标,并且具有便于携带、易于拓展功能、开发周期短、检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电子式互感器校验关系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以及电能计量、贸易结算的公平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分类以及常用校验方法,在LabView软件环境下,采用零相位数字滤波器滤除白噪声,运用汉宁卷积窗的绝对值数字校验方法对两路数字信号实现准同步基波参数分数分析,实现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虚拟仪器校验方法。试验数据表明,该方式可用于检定0.2S级互感器,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积分模块抗干扰设计是电子式互感器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为适应数字化变电站内的实际运行环境,提升电子式互感器的运行稳定性,本文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积分模块的实现原理,研究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干扰来源及其对积分模块工作特性的影响。针对目前电子式互感器积分模块由于硬件滤波能力有限及采样速率不足,导致外部高频输入信号频率混叠并引起积分采样输出异常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软、硬件解决方法。通过在采集单元内部实现软件积分避免数据传递误差,采用高阶滤波电路抑制高频信号输入,提高模数转换频率减少高频信号采样失真等可行技术,增强了电子式互感器积分模块在工程应用中的抗干扰能力。本文研究的技术方案能大幅消除了外部高频干扰对软件积分功能的影响,可有效提高罗氏线圈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测温原理,对电子式互感器内部温度从其工作时间为12h和24h两个时间段进行数据采集,并运用ANSYS仿真软件对内部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温度场分布云图,可知,电子式互感器上部沿着外壳边缘为温度最高处,中部两侧温度次之,下部温度最低,此时电子式互感器热点温度位于上部.随着电子式互感器工作时间延长,工作达到稳定状态,由于向外部环境散热,电子式互感器工作12h时整体温度比工作24h时高,两个时间段最热点温度分别为90.836,79.764℃.电子式互感器中部导体温度为电子式互感器整体最高.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产品在种植、管理、采摘、贮运和销售等各环节均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食品的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威胁。因此旨在建立一个农产品溯源管控机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可根据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对农产品进行信息追溯,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做好农产品监管工作,从而确保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能实现溯源跟踪和质量管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子式互感器输出信号的不同,包括数字量输出型电子互感器以及模拟量输出型电子互感器两种,本文采用校验方式针对这两种电子互感器由理论到实现形式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从六种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法的理论依据、结构,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性质和应用前景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探讨应用的优势与劣势,总结应用价值,提出了采用标准电子式互感器成为校验方式的最终发展目标的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子式互感器采样系统的固有延时是合并单元同步补偿的依据,而固有延时误差是电子式互感器相位误差的主要因素,并且固有延时测试一直是电子式互感器测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检验电子式互感器真实传变输入信号的能力,为提取谐波分量,运用基2快速傅里叶算法加Hanning窗来实现对电子式互感器相位误差进行校正,并得到了较好的相位误差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通用的互联网追踪溯源技术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应对网络威胁,学术界提出并发展了网络追踪溯源技术,产生了多种追踪溯源技术体制;然而,多数追踪溯源的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溯源技术及算法上,对网络追踪溯源的技术框架研究较少.文章从协作网域和非协作网域两个方面分析追踪溯源技术,提出非协作网域追踪溯源体制,设计一种通用的互联网追踪溯源技术框架,将多种有效的追踪溯源技术或方法统一在该框架中,发挥各种的溯源技术的优势,实现全球互联网空间的追踪溯源能力,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利用互感器校验仪测试负载箱阻抗或导纳值的方法.从分析测试原理入手,详细图解如何具体利用广州羊城(或海纳)YC-52互感器校验装置实现对自身所带负载箱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