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对W火焰锅炉卫燃带的合理优化设计布局,进行改造前后的炉内燃烧等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卫燃带布置条件下对炉内燃烧情况的影响,并与改造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通过研究经验配合数值模拟得出的卫燃带布置方案既有助于提升炉内低负荷燃烧的稳定性,又有利于提升锅炉再热汽温偏低、缓解和改善结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产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制21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了国产330 MW CFB锅炉的方案设计,对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和放大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首台国产330 MW CFB锅炉具有流化均匀、床体稳定、床温和汽温调节特性良好,各项性能参数达到设计值.表明我国已完整地掌握了大型CFB锅炉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超临界直流锅炉采用摆动燃烧器、尾部烟气调温挡板、喷水减温器和烟气再循环等几种再热蒸汽汽温调节方式及调节原理,分析了不同的汽温调节方式对于锅炉设计的影响及不同调温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切圆燃烧方式的煤粉锅炉,由于存在残余旋转,容易出现的再热汽温偏差问题。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及实际工程调整,提出了一种通过燃尽风垂直摆角偏置手段调整锅炉再热汽温偏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使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二次再热锅炉尾部三烟道流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流场、压力场分布,并对典型工况下的流量分配和挡板阻力特性进行计算。研究发现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可以有效模拟二次再热锅炉尾部三烟道内的流场和压力场分布情况,得到流量分布和挡板压力特性关系。研究发现挡板对三烟道内流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本模拟设置的调节范围内,单一烟道内流量的调节范围可以从14%调节至60%。  相似文献   

6.
从国内三大锅炉厂二次再热锅炉的主要参数、受热面布置、水汽系统流程、烟气系统流程、汽温调节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了三大锅炉厂二次再热锅炉主要技术特点,为二次再热锅炉设计、选型、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600MW超临界机组汽温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某60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设计了机组的主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策略。主汽温采用二级喷水减温控制,同时设计了双回路和串级控制策略;再热汽温主要采用烟气挡板调节,辅助采用喷水减温控制。运行实践表明,机组运行稳定,主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8.
国产330MWCFB锅炉的调节和变负荷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台国产330 MW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为带有紧凑式分流回灰器的CFB锅炉。为保证锅炉的稳定可靠及经济运行,对该台CFB锅炉的调节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床温、床压、风量及石灰石量的调节方法,提出了控制策略和实施方案。控制策略的主要特点是锅炉的床温和再热蒸汽温度采用紧凑分流回灰换热器进行控制和调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锅炉调节方式灵活可靠,热循环回路温度分布均匀,并具有高效燃烧和良好的变负荷性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在开展630 ℃二次再热技术研究。为攻克锅炉研制面临的诸多难点,通过总体方案优化设计、新材料应用、再热汽温调节、壁温偏差控制以及水冷壁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Π型布置及三烟道挡板调温技术,可有效满足630 ℃参数需求。  相似文献   

10.
流化床锅炉热烟气点火过程的离散颗粒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建立了基于欧拉一离散单元方法的流化床燃烧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流化床锅炉热烟气点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成功描述出了该过程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流化床锅炉启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热气体对床料的纯加热阶段、煤颗粒燃烧后的床温快速上升阶段和床温变化平稳的正常运行阶段。文中模拟结果与实测及岑可法等采用整体模型的模拟结果一致,但在对过程细节的描述上要优于总体模型。  相似文献   

11.
对一台清河电厂新建的1 900 t/h超临界压力锅炉热力性能进行预估,对其进行了校核计算,并对增设燃尽风后对炉膛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经过分析表明,原设计锅炉再热汽温偏高,提出减少低温再热器受热面,同时在预热器前加设低压省煤器,既解决了再热蒸汽超温问题,又能显著提高发电机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参数与结构选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效率与蒸汽参数的关系、高温材料、设计技术、制造技术、运行技术、国外业绩、技术经济、环境保护等层面,对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选型的几个主要问题,如主要蒸汽参数(主蒸汽压力、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再热次数、机组容量(600MW或1000MW等级)、锅炉主要结构型式(炉型、燃烧方式、水冷壁型式)、汽轮机主要结构型式(汽缸数、排汽口数、末级叶片、单轴或双轴布置)等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第一代600 MW级亚临界W火焰锅炉存在的过热器减温水量大、大屏过热器超温、排烟温度高、低负荷再热蒸汽温度偏低、NOx生成浓度高等问题,主要从炉膛选型、受热面积调整、节流孔设计优化、燃烧系统空气分级等方面进行方案优化,完成了第二代600 MW级亚临界W火焰锅炉开发.结果 表明:第二代600 MW级亚临界W火焰锅炉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HG—2008/18.2─YM2型锅炉摆动燃烧器性能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了摆动燃烧器对炉内燃烧工况及再热蒸汽温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给出了再热蒸汽温度随燃烧器摆动的定量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某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温度场及氧量场进行了测试研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炉膛温度沿炉膛高度分布较为均匀,锅炉设计时稀相区的温度可采用一个固定值代替,距离壁面1 m以上距离的温度变化很小且趋于恒定,锅炉设计时可以用炉膛中心温度作为设计温度;氧气浓度分布规律沿炉膛宽度方向呈近似“M”型分布,炉膛中心和壁面氧浓度低。软件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也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掌握循环流化床锅炉温度场及氧量场的基本规律、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产300MW机组UP型直流锅炉调峰技术改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锅炉原系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第1台国产300MW机组UP型直流锅炉,为提高机组调峰能力,由英国三井巴布科克能源有限公司改造设计成低质量流速、具有正流量响应的垂直管圈水冷壁、亚临界压力中间再热直流锅炉。西方介绍锅炉改造前后概况、改造设计原理、改造后锅炉运行控制原理及电厂锅炉调峰问题,并作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锅炉运行的角度分析了宁海发电厂3号机组再热汽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运行调整对策,对于提高再热汽温及降低波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了射阳港电厂2号炉主、再热汽温及燃烧效率偏低的原因,提出了技术改造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供同类型锅炉设计与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世界上研究和应用超超临界压力(USC)发电技术最早和最好的国家之一,石川岛播磨重工株式会社(IHI)是日本USC锅炉的一个主要制造商。对IHI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新矶子电站1号机组(600MW)USC煤粉锅炉的技术特点和运行情况进行介绍,该机组的蒸汽参数是目前日本最高的。锅炉采用一次再热和滑压运行,整体结构呈塔式结构,一些对流受热面布置在炉膛内,节约占地面积并减少烟气流通阻力。采用了平行烟道方式调节过/再热器蒸汽温度、边壁风防止高温腐蚀、高效低NOx性能的燃烧器和模块式锅炉安装。材料选择时充分考虑USC锅炉特点。锅炉投运后的运行结果表明,锅炉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和设备的可靠性都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陈有福  陶谦  管诗骈  丁建良 《中国电力》2016,49(11):112-118
二次再热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研发的关键技术。根据国电泰州电厂1 000 MW二次再热示范机组特点,提出了采用过热器、一次再热器和二次再热器分别吹扫的2阶段分段降压冲管方法。针对该冲管方案进行了冲管系统工艺设计及主要参数选定,结合实际冲管中锅炉运行状态分析了冲管过程中各主要参数特性,并详细阐述该冲管方式下锅炉运行参数的合理控制及相关注意事项,为该类型锅炉降压冲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