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干旱沿黄灌区开展不同覆盖材料配合滴灌的灌溉保墒方式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梨园全生育期的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含量变化影响,分析了土壤温度、水分、pH等和矿质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对覆盖后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性评价。试验处理分为无覆盖对照(T1)、园艺地布覆盖(T2)、玉米秸秆覆盖(T3)和黑地膜覆盖(T4)4个处理;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小区均为167株梨树(约占地667 m2),重复3次;各小区土样分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取样。结果表明:(1) 园艺地布和黑地膜覆盖处理有一定的增温效应,而玉米秸秆覆盖有较好的降温和稳温效应,且增墒效应明显,土壤含水率比其他3种处理显著提高了1.0%~2.7%。(2) 相较无覆盖处理,黑地膜覆盖可提升表层土壤pH,并加速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有机质含量较无覆盖处理下降33.1%;玉米秸秆覆盖可显著降低各土层的土壤pH,降低范围为1.8%~4.6%,并促进0~20 cm土层有机质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2.2%;园艺地布覆盖下0~4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盐量均有降低。(3) 黑地膜覆盖下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碱解氮含量分别为73.00 mg·g-1和64.53 mg·g-1,均显著地高于无覆盖处理,无覆盖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在深层(40~60 cm土层)积累较多,显著地高于玉米秸秆和黑地膜覆盖;各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差异显著,大小顺序均为T4>T3>T2>T1,玉米秸秆覆盖可提升土壤速效钾和速效铁的含量。(4) 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梨园浅层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深层土壤,在0~40 cm土层内各覆盖处理效果均好于无覆盖处理,其中玉米秸秆覆盖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综合得分分别为1.189和0.326,覆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沙石质建筑垃圾不同覆盖方式防风固沙效益,在野外对不同覆盖方式的风蚀风积量、风沙流特征、土壤水分、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覆盖方式年风蚀量较流沙减少了91%以上,其中平铺覆盖方式固沙效果好于带状和方格覆盖方式。平铺覆盖方式和流沙风沙流结构呈幂、指数函数分布,带状、方格覆盖方式呈多项式函数分布;(2)不同覆盖方式较流沙显著提高了土壤容积含水率(P<0.05),平铺方式保水效果好于方格和带状覆盖方式。覆盖度30%平铺、1.5 m×1.5 m方格和宽1.5 m带状土壤各层平均容积含水率比流沙分别提高了3.1%、2.8%和1.5%;(3)不同的覆盖方式较流沙显著增加了植被盖度(P<0.05),其中平铺方式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覆盖度30%平铺植被盖度较流沙提高了5%。1.5 m×1.5 m方格覆盖方式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低,植被盖度最高,较流沙提高了14%。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粒径分布特征。选取草地、山杏纯林、油松纯林和油松山杏混交林0~2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样品粒度组成,计算土壤粒度参数与分形维数,绘制粒度频率曲线。结果表明:(1) 研究区土壤属粉壤土,粉粒含量约占总体的56.58%~71.67%,砂粒约占21.37%~38.71%,黏粒约占3.55%~6.96%。(2) 各植物群落内土壤粒度组成随土层深度增加分布较为均一,粒径分布整体分选性均较差,呈极正偏度,峰态尖窄,粒度频率曲线为双峰型,曲线波峰一致。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粒径分布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20 cm(P<0.05)。(3) 草地、山杏纯林、油松纯林和油松山杏混交林0~200 cm土壤平均分形维数分别为2.63、2.60、2.61、2.58。分形维数与黏粒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草地土壤分形维数与黏粒的相关性最强。总体来看,黄土高原丘陵区草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显著优于人工林,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的生态重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推测其影响因素,以毛乌素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技术分析其粒度组成,并计算粒度参数,解析粒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1) 毛乌素沙地风沙土优势粒径组为细砂,其平均体积含量约为29.89%~32.46%,不同类型沙丘无显著差异(P>0.05);少数粒径组分为粗砂、黏粒和极粗砂,其中流动沙丘与半固定、固定沙丘黏粒与粗砂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半固定到固定沙丘,黏粒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砂含量显著减小(P<0.05),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极粗砂含量显著减小(P<0.05)。(2) 毛乌素沙地风沙土平均粒径为3.35 Φ,粒度分布集中,分选性较差,偏度状况为正偏,尖窄峰态。在沙丘固定的过程中,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无显著变化(P>0.05),峰态显著变宽平(P<0.05),半固定沙丘偏态值与其他2种沙丘相比显著偏负(P<0.05)。(3) 流动、半固定与固定沙丘跃移组分的粒径区间分别为44~435 μm、63~500 μm和31~354 μm,风沙运动在半固定沙丘中最为强烈。毛乌素沙地风沙土优势粒径组分含量主要受物源影响,少数粒径组分含量主要受沙丘流动性影响,风沙运动强度随沙丘的固定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人工草地种植模式对沙化土壤团聚体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芳  刘晓静  张家洋 《中国沙漠》2018,38(6):1219-1229
通过连续6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单播、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单播、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播3种种植模式对豫北地区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并利用分形维数对土壤团聚体特性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沙化裸地和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以5~3 mm和3~2 mm粒径为主,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0.25 mm粒径为主;与沙化裸地相比,3种种植模式下5~3 mm和3~2 mm 粒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主要表现为<0.25 mm粒径显著减少,3~2 mm和2~0.5 mm粒径显著增加,同时≥2 mm粒径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与沙化裸地相比,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播 > 紫花苜蓿单播 > 多年生黑麦草单播,且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呈现表聚性特征;无论机械稳定性还是水稳性团聚体,土壤质量分形维数(Dm)沙化裸地 > 多年生黑麦草单播 > 紫花苜蓿单播 > 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播;5~3 mm和3~2 mm粒径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相对于沙化裸地,豫北地区人工草地建植6年后能够有效改善土壤团聚体特性,优化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其中又以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为最佳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土壤酶活性是衡量荒漠区生态恢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为揭示人为踩踏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别采集腾格里沙漠植被固沙区未踩踏、中度踩踏和重度踩踏结皮下0~5 cm和5~15 cm土样并测定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蛋白酶的活性,通过土壤酶活性反映人为踩踏对荒漠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踩踏藻-地衣和藓类结皮可导致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的降低,且这些土壤酶活性与踩踏程度呈线性负相关。除踩踏程度外,土壤酶活性也受结皮发育阶段和土壤深度的影响;人为踩踏的藓类结皮下6种土壤酶的活性显著高于踩踏藻-地衣结皮(P<0.05),表明演替晚期的藓类结皮比早期的藻-地衣结皮具有更强的抗踩踏干扰能力;踩踏生物土壤结皮下0~5 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5~15 cm土层(P<0.05)。此外,无论季节更替,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未踩踏>中度踩踏>重度踩踏,且踩踏或未踩踏结皮下土壤酶活性均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再次之、冬季最低。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和天然植被区人为踩踏生物土壤结皮可降低土壤酶活性,表明踩踏生物土壤结皮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荒漠生态系统的退化。保护荒漠区的生物土壤结皮将有利于该区土壤及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土壤紧实度对马铃薯根系、匍匐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外力压迫砂柱的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紧实度分别为0.79 MPa(T1)、0.98 MPa(T2)和1.24 MPa(T3)的基质对马铃薯品种夏波蒂、陇薯8号和青薯9号的根系及匍匐茎形态、块茎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土壤紧实度增大,马铃薯根系与地上部干重下降,根冠比升高,根系表面积与总长度减少,而根系平均直径增大;(2)土壤紧实度增大导致匍匐茎的纵向伸长、直径增加,三个品种匍匐茎长度和直径与对照T1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三个品种块茎产量在T2处理下较对照T1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T3处理下的块茎产量较对照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随土壤紧实度增大三个品种的商品率均低于对照T1,且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4)块茎干物质与淀粉含量增加,粗蛋白与还原糖含量下降,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紧实土壤不利于马铃薯根系、匍匐茎以及块茎的生长发育,也影响了品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海拔梯度上土壤肥力因子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云杉林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呈碱性,pH值均大于8.0;高海拔地区(3 300 m)含水量达到过饱和状态,各土层含水量均大于100%;随海拔升高,全氮含量呈增大趋势,全钾含量呈减小趋势,而全磷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不同海拔梯度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海拔3 300 m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海拔段(P<0.05)。(2) 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其中3 300 m处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高达325.93 g·kg-1,是本海拔段其他土层的1.6~1.8倍,是同土层其他海拔段的1.3~2.0倍。(3) 土壤肥力因子间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和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关系。(4) 不同海拔梯度土壤肥力质量为:3 300 m>3 200 m>3 100 m>3 000 m>2 900 m。  相似文献   

9.
人工固沙区土壤碳分布及其与土壤属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乐  张志山  赵洋 《中国沙漠》2017,37(2):296-304
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年代建立的人工固沙林(1964、1981、1990年)及临近的流动沙丘,对0~3.0 m剖面上的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以探讨固沙植被的建立和发展对土壤碳(有机碳和无机碳)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建立人工固沙植被近50年后,表层(0~0.1 m)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均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95 g·kg-1,是流动沙丘的6.67倍,无机碳含量为4.19 g·kg-1,是流动沙丘的1.46倍。将土壤剖面划分为3层后(0~0.4,0.4~1.0、1.0~3.0 m)分析显示,从流动沙丘到1964年固沙区,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增加(0.18 kg·m-2到0.52 kg·m-2),且浅层(0~0.4 m)的增加快于深层(1.0~3.0 m);同时,浅层有机碳密度在整个剖面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加(14.3%到30.4%),而深层减少(64.8%到51.6%)。浅层和深层无机碳密度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细颗粒含量、水分有效性、总氮含量、总磷含量、pH值和电导率与土壤碳密度关系密切,解释了土壤碳密度86.2%的变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细颗粒、总氮总磷含量及水分有效性、电导率极显著正相关(P<0.001);土壤无机碳密度与土壤细颗粒、总磷含量及水分有效性、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在1.0~3.0 m和0~3.0 m剖面上,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和P<0.01)。  相似文献   

10.
选取科尔沁地区不同开垦年限玉米田,以沙质草地为对照,采用湿筛法测定了0—40 cm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分布状况,以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为稳定性评价指标,研究随着开垦年限和土层深度变化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变化及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1)开垦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不同土层呈现出一致性规律,整体上表现为随开垦年限增加大,团聚体含量呈现“N”型态势;(2)开垦15—20 a土壤团聚体的W0.25、MWD和GMD值均高于其他开垦年限,DK则相反,且上层团聚体稳定性优于下层;(3)相关分析表明,大于1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与W0.25、MWD、GMD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0.5—0.25 mm、<0.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DK极显著负相关(P<0.01)。开垦活动提高了科尔沁地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开垦15—20 a的土壤抗侵蚀力较强,大于20 a的开垦可能会导致土地退化,应考虑通过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等方式实现该地区土壤可持续健康发展;大于1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可以作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半干旱地区播前灌溉和地膜覆盖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播前灌溉和地膜覆盖对春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 对照(CK)、播种前灌水30mm(W), 覆膜60d(M)和播种前灌水30mm加覆膜60d(WM)。结果表明, 播前灌溉后土壤水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但由于土壤温度显著下降, 播前灌水会影响春小麦苗期的干物质积累。地膜覆盖在作物生育前期可以改善土壤水温条件, 促进干物质积累, 在后期则会导致土壤水分状况恶化, 导致收获指数的下降, 影响产量的形成和水分利用。在春小麦生产中将播前灌溉与地膜覆盖相结合: 一方面可以在作物出苗时及苗期改善土壤水温条件,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另一方面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更好的水分条件去除覆膜的负效, 获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1987-1989年,我们在山东禹城县新垦沙荒地开发利用中,为改善果树立地条件,对葡萄、山楂、桃、李等果树园地表,进行秸秆覆盖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盖能调节土温,夏季避免果树高温灼伤,冬季能够安全越冬。并改善沙土水分、养分等理化性状,抑制杂草生长,减轻风沙流危害。使果树生长发育良好,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定西市安定区的中长期保护性耕作试验,对连续6 a不同耕作措施后0~30 cm土层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饱和导水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轮作序列下,不同耕作措施0~30 cm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水吸力为5 bar和15 bar时几近重合,在3 bar、1 bar和0.5 bar时出现差异;Gardner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在0.5~15 bar吸力范围内,其水吸力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式S=Aθ-B这一关系式,且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免耕秸秆覆盖和免耕地膜覆盖的两个处理较传统耕作改善了土壤持水性能;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较传统耕作处理显著降低了0~5 cm土层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度;免耕秸秆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荒漠草原带沙地果园覆草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半干旱荒漠草原带沙地,采用覆盖45t·hm-2的麦草,且保持覆草厚度 25cm,可以使在减少灌溉3次的情况下,增加果树产量6300 kg·hm-2,降低果树生产成本3000元·hm-2。覆草改变了土壤的解冻时间,将果树开花推后7d左右,增加了果树开花躲过晚霜的可能性,增强了果树生产的稳定性。在地处半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农牧交错地区用麦草覆盖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管理果园的经济方法,建议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15.
砂田西瓜不同粒径砂砾石覆盖的水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为分析不同粒径砂砾石对砂田西瓜蒸散量和土壤蒸发的影响,2004年在位于黄土高原西北部的皋兰县境内进行了不同粒径砂砾石覆盖的水分效应研究,结果证明砂砾石粒径大小对砂田西瓜蒸散量和土壤蒸发有显著影响,粒径2~5mm覆盖处理的蒸散量显著低于粒径5~20mm和20~60mm处理,但与不覆砂的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粒径愈大,砂田土壤蒸发愈多,土壤蒸发在西瓜田总蒸散中占的比例愈高。覆砂能够有效减少土壤蒸发,未覆砂处理全生育期土壤蒸发耗水占西瓜蒸散的40.7%,而覆砂处理仅占总蒸散的17.8%~25%。西瓜田覆砂加覆膜,土壤蒸发比不覆盖田减少78~93.7mm,比仅覆砂不覆膜田减少16.9~26.3mm。不同粒径砂砾石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分生产率有显著差异,2~5mm粒径砂砾石覆盖处理的水分生产率显著高于20~60mm粒径处理。但砂砾石粒径减小,砂田西瓜的含糖量降低。研究结果还证明,西瓜田覆砂能有效地提高其产量,含糖量和水分生产率,适合砂田覆盖的砂砾石粒径以5~20mm为宜。  相似文献   

16.
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蒸散、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系数的变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农业用水占华北水资源的70%以上,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对华北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节水农业研究中,利用农艺节水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是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减少农田无效棵间蒸发耗水和优化供水制度是主要的农艺节水措施。夏玉米是华北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主要作物之一,一般在冬小麦收获前的5~7天套种在其中,以延长夏玉米的生育期。随着联合收割机的广泛应用,冬小麦收获后的秸秆直接覆盖夏玉米,对夏玉米的农田蒸散特别是苗期的蒸散产生影响;夏玉米生长在6~9月的雨季,一般年份降水能够满足夏玉米的需水要求,但夏季降水的分布变异较大,再加上近6年来的夏季干旱,使灌水对夏玉米的高产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夏玉米的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优化供水制度和研究秸秆覆盖对减少棵间无效耗水的影响及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作物系数的变化,为制定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优化供水制度提供依据。2年的实验结果显示,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产量在8000kg/ha,总蒸散量在390mm,水分利用效率在2.2kg/m3。干旱年份,夏玉米在灌四水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再增加灌水量,产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有所递减。  相似文献   

17.
先以机械沙障固沙、再进行生物固沙,是常见的治沙模式。近年来传统材料沙障与新型材料沙障的固沙效果差异一直引人关注。用中子水分仪分别测定流沙、高密度聚乙烯(HDPE)蜂巢式沙障和半隐蔽草方格沙障内的土壤含水量,通过对比流沙和两种机械沙障铺设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对降雨的响应关系以及在植物不同生长时期下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评价其固沙效果。结果表明:(1)两种机械沙障对土壤水分都有较好的蓄积效果,且HDPE蜂巢式沙障蓄水量高于草方格沙障(P < 0.001);(2)在较长的干旱时间里,草方格沙障的土壤蓄水量变化比新型HDPE蜂巢式沙障滞后;(3) HDPE蜂巢式沙障和草方格沙障都有较好的保水效果,但HDPE蜂巢式沙障因高度持久的优势,保水效果更高;(4) HDPE蜂巢式沙障60~11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草方格沙障土壤含水量且固沙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从铺设中期开始HDPE蜂巢式沙障60~1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7%的情况连续出现,有时部分土层会出现土壤含水量在8%以上的情况;(5) HDPE蜂巢式沙障对植物个体生长的间接作用比草方格沙障大。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下秸秆覆盖增强玉米耐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宋凤斌  戴俊英 《中国沙漠》2001,21(Z1):58-62
田间试验于1994- 2000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洮南市幸福乡实施,试验田包括露地栽培和秸秆覆盖栽培两个处理,覆盖区于玉米植株5叶期用粉碎的长度为2~3的玉米和小麦秸秆全面覆盖,随机区阻设计,重复4次,试验区每年重新安排,以免上一年的覆盖物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于5叶期在每个小区的中部连续标记10株,以后跟踪调查记录,子粒达生理成熟时收获。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前处理与对照的土壤含水量无差异,而5叶期实施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这种效应一直持续到7月的第二周。6月10日、6月25日和7月15日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高12.86%、7.17%和2.86%,这就保证了玉米植株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在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年份实施秸秆覆盖处理可提高田间土壤水分含量、促进玉米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提高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重、有利于雌穗分化发育、改善穗部性状、增加单穗粒数和粒重、最终增加子粒产量。因此,可把秸秆覆盖作为玉米综合抗旱栽培措施中的一项措施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9.
设黑膜大垄(M1)、玉米秸秆带状平覆(M2)、玉米秸秆带状垄沟覆杆(M3)和不覆盖露地平作(CK)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西北旱地土壤温度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1较CK提高全生育期土壤温度0.98℃,主要提高了块茎膨大期5 cm土层(2015年)及淀粉积累期10 cm土层(2016年)的土壤温度;M2、M3较CK降低全生育期土壤温度1.06℃、0.59℃,主要降低了块茎形成期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两年M1、M2、M3分别平均较CK增产11.68%、21.74%、16.88%。产量与淀粉积累期至收获期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正相关(r=0.064~0.766),覆盖处理显著较CK提高淀粉积累期单株结薯数及单株产量,平水年以M1最好,偏旱年以M2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