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15省(区、直辖市)成年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选取2015年调查中数据完整的18~64岁居民共计11 960人。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膳食回顾调查法。结果:我国成年居民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平均为12. 2 g/d,总膳食纤维摄入量平均为18. 5g/d。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食物来源是蔬菜和谷类,分别占36. 3%和29. 0%。结论:指导我国成年居民合理膳食,提高膳食纤维摄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15省(区、直辖市)儿童青少年肉类摄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连续3天24h膳食调查数据6~17岁的1 974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应用Kruskal-Wallis或Wilcoxon rank-sum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的儿童青少年肉类的摄入量,各类肉类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比例和消费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肉类摄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儿童青少年肉类的摄入量P50(P25,P75)为77. 0 g/d (33. 3 g/d,133. 3 g/d)。高、中等城市化社区,家庭收入高的儿童青少年肉类摄入达到推荐量的概率高于低城市化社区、家庭收入低的儿童青少年。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家庭收入是儿童青少年肉类摄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15省(区、市)老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选取参加本次调查并有完整的调查数据的60岁以上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膳食脂肪摄入量、供能比和食物来源,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我国15省(区、市)老年居民2015年膳食脂肪摄入量为69. 2g/d、膳食脂肪供能比为34. 2%、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的人群比例为61. 7%;调查人群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动物油、植物油和植物性食物的脂肪占膳食脂肪总量为32. 8%、3. 8%、43. 3%和20. 1%。结论:中国15省(区、市)老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较高,脂肪供能比已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的要求,应控制含脂肪高的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迪庆州城乡居民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摄入状况,为该地区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户,在调查户中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Epidata 3.1录入数据并核查数据质量,SPSS 19.0分析数据。结果:共调查3 650人,有效问卷3 590份。其中男性1 406人(39.2%)、女性2 184人(60.8%);以15~44岁人口占多数,共1 778人(49.5%),其中,城市居民845人(23.5%)、农村居民2 745人(76.5%)。迪庆州15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摄入蔬菜(男性191.8g、女性176.3g)、水果(男性124.7g、女性123.0g)、畜禽肉类(男性123.0g、104.5g)、蛋类(男性33.5g、女性33.1g)、水产品(男性9.5g、女性10.3g)。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该地区居民蔬菜、水果摄入未达标,动物性食物总量达标,但是畜禽肉类明显超标。结论:迪庆州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仍然不合理,应加强倡导合理膳食,建议该地居民增加蔬菜、水果、蛋类、水产品摄入量,减少猪牛羊等红肉类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了解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顺义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位置,选取分别代表城、乡的2个街道和3个乡镇,在选中的街道(乡镇)随机选取2个社区(村),在选中的社区或乡村随机选取300户817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调查户所有成员食物消费情况、营养素摄入以及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情况。 结果 顺义区居民谷类、蛋类摄入量较合理,薯类、水果、蔬菜、大豆及坚果类均摄入不足,分别为建议摄入量下限的60.8%、52.3%、83.0%和63.2%,奶类和水产品与推荐值差距最大,仅相当于推荐值的16.8%和34.3%。而肉类、食用油和盐摄入过高,分别超出推荐值的10.3%、63.7%和100.0%。能量基本供给充足。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锌分别有52.1%(426/817)、72.1%(589/817)、83.8%(685/817)、88.6%(724/817)、97.2%(794/817)、10.0%(82/817)和45.9%(375/817)的居民存在摄入不足的情况,91.6%(748/817)的居民钠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脂肪供能比偏高,蛋白质质量有待提高。 结论 北京市顺义区居民仍存在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问题,膳食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天津市糖尿病人群膳食营养状况及类黄酮物质的摄入量,为其健康饮食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连续5d的24h膳食回顾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tion intake,RNI)、适宜摄入量(adaptive intake,AI)以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Balance Diet Pagoda)对其膳食营养状况做出评价;根据膳食调查的结果,计算类黄酮物质的摄入量。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量均偏低,脂肪的供能比例偏高。男性仅维生素C和烟酸的摄入量达标,女性维生素的摄入量均不达标。糖尿病病人存在钙摄入严重不足而钠摄入量严重超标的现象,且与男性相比,女性矿物质的摄入量要普遍偏低。除了钙以外,男性其余种类矿物质摄入量均达标;女性除了磷、钠、铁、锰的摄入量达标以外,其余种类均不达标。糖尿病病人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玉米、土豆、西瓜以及甜瓜等,男性每日类黄酮的摄入量为38.23mg、女性为38.27mg。糖尿病病人摄入的膳食种类主要包括粮谷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豆制品、牛奶及奶制品、食用油以及食盐。其中水果类、鱼虾以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偏低,蛋类以及食盐摄入过多;男性的畜禽肉摄入过多。结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偏低,脂肪供能比偏高,维生素和钙摄入不足,而钠摄入偏高;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谷物、季节性水果蔬菜等;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水果、鱼虾、奶制品的摄入量过低,而畜禽肉、蛋类以及食盐的摄入量过多。  相似文献   

7.
检测了深圳市居民膳食中硒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居民膳食中常见食品的硒含量范围在0~196 mg/100 g,其中,硒含量高低水平为:水产品肉类蛋及其制品鲜(干)食用菌坚果籽类豆类及其制品鲜(干)藻类谷物乳制品谷物制品蔬菜。深圳市外来劳务工的日均硒摄入量为77.9 mg/d。其中,硒摄入量的主要来源为肉类,硒摄入贡献率分别为46.5%,种类较单一。深圳市常住居民的日均硒摄入量为128.9 mg/d,高于外来劳务工的硒摄入水平,且主要来源丰富,分别是肉类和水产类,硒摄入贡献率分别是42.9%和25.8%。研究结果为深圳市加强劳务工营养膳食指引和科学补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科学制定营养政策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2010—2012年间抽取云南省城市、农村6个地区的2岁以上常住人口入户开展3d 24h膳食回顾调查,并称重记录家庭3d油、盐、味精等调味品的消费量。结果:共调查1 072户,2 170人,农村居民占多数,为69.8%,低收入(10 000元)居多,占67.2%。禽畜肉类、油脂类和食盐摄入过多,而蔬菜、水果、蛋类、鱼虾类、豆类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的摄入不足。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为12.3g,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4.1%,农村居民奶类摄入量仅为5.1g。随收入升高,云南省城乡居民水果、畜禽肉类、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增加。结论:云南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建议加强营养监测,掌握居民膳食营养发展状况;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倡低油低盐饮食;开展基层营养指导,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9.
调查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全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位置分为城区、经济发达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村三层。每层随机选取两个社区或乡村,在每个社区或乡村随机选取463户1761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每个调查户所有成员食物消费、营养素摄入以及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情况。结果 顺义区居民谷类、豆类、蛋类、蔬菜摄入较合理,水果、奶类和鱼虾类食物摄入偏低,分别为建议摄入量的50%、17%和13%。肉类、油和盐的摄入量偏高,分别超出推荐值的2%、88%和78%。能量摄入下降趋势明显,维生素A、B1、B2、钙的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RNI)的百分比偏低,分别为72.3%、64.3%、57.1%和50%,脂肪供能比偏高,蛋白质质量有待提高。结论 北京市顺义区居民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需优化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6—2017年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为引导中国12~17岁儿童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省抽取275个监测点开展营养健康监测。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采用食物秤称重记录家庭或学校食堂连续3 d食用油和调味品的摄入量,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能量和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2016—2017年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平均每人日摄入量分别为1 995.0 kcal、253.8 g、84.5 g、61.4 g。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分别为50.6%、37.1%、12.3%。72.9%的儿童青少年脂肪供能比高于推荐值30%、48.0%的儿童青少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推荐值50%、22.6%的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供能比低于推荐值10%。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来源于食用油、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分别为43.9%、36.6%、19.6%。12~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人日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生高于女生,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高于农村(P0.01)。城市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供能比达到中国居民膳食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的比例高于农村(P0.01)。结论: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每人日膳食能量基本满足,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儿童脂肪供能比增幅过快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食堂菜肴含盐量,评价大学生食盐摄入量,为预防和改善大学生高盐摄入以及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连工业大学2011级某自然班同学作为研究对象,用24h膳食回顾法连续调查其15d膳食,同时测定学校食堂各菜品的食盐含量。结果:被调查大学生人均从食堂获得食盐量为6.66±1.23g/d,高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的每人6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北方学生食盐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食盐摄入量略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值,但大部分同学认为该咸度适中。建议学生食堂减少菜品的食盐使用量,从学生食盐摄入的主要来源上减少其食盐摄入量,将食盐摄入量降低到健康饮食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2015年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方法:将"2015年北京市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朝阳区170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和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中小学生平均每日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谷薯杂豆类、蛋及蛋制品、食用油和盐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较为适宜,蔬菜、水果以及大豆类为推荐摄入下限值的50%~75%;奶及奶制品、水产类和坚果类摄入量分别为推荐摄入下限值的40.3%和36.8%(11岁组和≥11岁组)、34.0%和14.6%(11岁组和≥11岁组)以及26.6%和7.0%(11岁组和≥11岁组);畜禽肉类高达推荐摄入上限值的130.3%和191.0%(11岁组和≥11岁组学生)。能量的平均摄入量为1 628.1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0.0、67.7、203.1g,供能比分别占14.6%、37.2%和48.2%。中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35.3%、20.6%、28.8%和41.8%。钙的摄入状况最差,仅1.2%的学生达到了RNI;硒、铁和锌平均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分别为38.8%、75.3%和75.9%。结论: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北京地区居民叶酸膳食摄入现状,为今后的膳食干预指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调查人数为3664人,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回顾法,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叶酸含量,计算北京地区人群的叶酸摄入量。结果北京地区居民平均叶酸摄入量为241.5±124.4μg/(标准人.日),主要来源于蔬菜、谷类和蛋类食物;城区居民高于郊区居民;男性高于女性;大多数人的叶酸摄入水平只达到RNI的50%~65%;7~10岁组的叶酸摄入水平最高,18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的摄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北京地区多数居民叶酸膳食摄入量不能满足RNI,建议更多关注18岁及以上人群,特别是郊区居民和中老年人叶酸的膳食供给,必要时通过其他途径补充。  相似文献   

14.
2015年2月由美国膳食指南顾问委员会(DGAC)发布的新版《膳食指南科学报告》在"常吃适量的肉类食品"的原则下,对肉类食品的摄入做了新的规定,主要包括:首次明文规定以瘦肉为原料生产的肉类食品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撤销了胆固醇日常摄入量的上限,无需过多担心肉类食品中的胆固醇含量;提醒人们适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强调应选择钠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肉类食品等。文章根据中国居民饮食习惯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为优化我国居民肉类食品摄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方便面消费人群膳食钠摄入水平,评估不同情景下降低方便面中的钠含量对方便面消费人群钠摄入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方便面以及其他食品中钠含量专项监测数据,结合2017—2020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中各类食品个体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方法,评估方便面消费人群每日膳食钠的摄入水平和分布情况,以及不同食品对膳食钠摄入的贡献。情景假设四种:方便面中的钠含量降低10%、降低20%,食用1/2方便面调料包、食用1/3方便面调料包。结果 本研究采集的方便面样品中钠含量平均值为2 129.30 mg/100 g,方便面消费人群膳食钠平均摄入量为5 462.68 mg/d,所有年龄组人群膳食钠平均摄入量均超过WHO推荐值(2 000 mg/d),约98.53%的方便面消费人群膳食钠平均摄入量超过相应年龄段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调味品是方便面消费人群膳食钠摄入的主要来源,方便面的贡献率约为12.69%。食用1/3调料包时,可使方便面消费人群总钠摄入降低6.74%。结论 我国方便面消费人群钠摄入量处于较高水平,通过降低方便面中钠含量或减少调料包食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群钠摄入水平。本研究为国内方便面行业开展减盐(减钠)行动提供科学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面了解丽水市城区居民膳食摄入状况及人们的膳食结构与饮食习惯,以此来评定本市居民的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城区3个街道165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入户调查3d个人食物摄入量。结果被调查居民膳食结构中主食、蔬菜类、水产、蛋类平均摄入量与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1]相符,畜禽肉类摄入量是《指南》建议量的2倍,乳类及水果分别是《指南》建议量的20%~25%。油、盐分别超出《指南》建议量的1.48倍和1.34倍。结论该市被调查居民膳食结构明显不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含量水平,评估河南省居民通过膳食摄入铜的情况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4—2021年河南省各类食品中铜含量数据和2012年河南省居民食物消费状况监测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半概率评估)法计算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的摄入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全人群膳食中铜的平均摄入量为1.75 mg/d,高食物消费人群(P97.5)摄入量为3.51 mg/d。全人群共有0.21%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小于估计平均需要量(EAR),1.16%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介于EAR和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之间,98.10%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介于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仅有0.53%的人群膳食中铜的摄入量超过UL。对膳食中铜的摄入贡献率较高的食物包括谷类(24.51%~40.50%)、蔬菜(15.88%~30.98%)、水果(4.14%~7.72%)、饮用水(4.70%~6.91%)。结论 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的平均摄入量整体处于适宜水平,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较小,处于可接受水平。2~3岁组铜摄入量小于EAR和超过UL的比例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健...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获取中国农民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中国不同性别、年龄农民的能量、宏量营养素和膳食结构特征,并比较不同省份农民摄入特征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农民男性和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下降;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农民的能量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其供能比增加、脂肪摄入量及其供能比下降,蛋白质摄入量略有增加,但是优质蛋白比例大幅下降。中国农民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总体充足,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地区农民脂肪供能比超出30%上限,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农民的脂肪供能比达到35%以上,北方大部分地区农民的优质蛋白比例远低于推荐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状况及变化。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1省份150个监测点62 857名居民。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收集谷类食物的摄入情况。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经过复杂抽样加权处理,计算中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结果:2010—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谷类食物摄入量为335.4 g,城市(279.8 g)显著低于农村(388.6g),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谷类摄入量呈递增趋势,分别为265.7、282.2、371.6、426.8g。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杂粮类食物摄入量下降最为明显。相比于1982年,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了172.4 g(33.8%)。结论: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呈下降趋势,需要引导居民合理摄入谷类食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9岁及以上居民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盘龙区抽取180户334名9岁及以上居民开展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 结果 2010年盘龙区9岁及以上居民谷类及制品每日平均摄入量为485.4g,豆及其制品摄入量为19.1g,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为185.8g(猪肉91.4g、其他畜肉31.0g、内脏4.9g、禽肉类18.4g、蛋类20.5g、鱼虾贝壳类19.6g),乳及其制品50.6g,蔬菜及制品321.6 g,水果及其制品61.8g,油脂类食物39.0 g,调味品24.7g(盐8.8g,酱类7.7g、酱油0.4g),坚果及种子类2.9g,糕点糖果类26.4g。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为1960.9Kcal,蛋白质摄入70.4g/d,脂肪摄入为82.5 g/d,碳水化合物摄入235.5 g/d,胆固醇为281.3,膳食纤维为12.5 g/d,灰分摄入为20.7 g/d,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561.9ug /d,胡萝卜素2074.2 ug/d,视黄醇213.6 ug/d,维生素E总量29.7 mg/d,硫胺素1.0 mg/d,核黄素0.9 mg/d,维生素C104.3 mg/d,尼克酸19.5 mg/d,α维生素E9.3 mg/d,钙403.1mg/d,磷1018.9mg/d,钾1789.1mg/d,钠4957.1mg/d,镁278.3mg/d,铁23.5mg/d,锌12.3mg/d,硒44.1mg/d,铜1.7mg/d,锰5.4mg/d。盘龙区居民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比例分别为14.6%、36.1%和49.9%;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物、纯热能食物、其他食物等各类食物提供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42.2%、3.9%、1.8%、23.0%、16.0%和13.1%。膳食蛋白质来源于谷类、豆类、动物性食物、其他食物分别为32.3%、8.5%、42.7%和16.6%。脂肪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脂肪分别为43.5%和56.5%。 结论 2010年盘龙区居民膳食情况较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的摄入状况有较大变化。盘龙区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蛋类、鱼虾贝壳类、干豆及其制品、乳及其制品等摄入不足,均低于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而油脂类食物和食盐的摄入量均高于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