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目的 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在双吻合器技术中的作用.方法 30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弧形切割吻合器组,90例)及直线型闭合器(直线型闭合器组,219例)进行双吻合器吻合,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保肛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弧形切割吻合器组保肛率(57.8%)高于直线型闭合器组(44.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可以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ATP45)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为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探索新的吻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ATB45,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基础上完成保肛手术.结果 低位前切除术5例,超低位前切除术12例.ATB45切割、吻合直肠肠壁满意,断端出血少.患者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情况发生.结论 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使双吻合器技术更加方便,矿大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范围,安全可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Contour TM)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1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新型弧形切割吻合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术中直肠闭合和结直肠吻合过程均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无局部复发者.结论 弧形切割吻合器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56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中结直肠吻合顺利,术后无吻合口瘘出血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3.6%),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应用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使用双吻合器(弧形切割吻合器+圆形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均于术中切割、吻合一次成功,本组均行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4/54),包括:术后吻合口漏2例(3.7%),均为直肠阴道瘘;吻合口出血1例(1.9%),吻合口狭窄1例(1.9%).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术中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使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10月,对3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ContourTM),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完成保肛手术.结果 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局部复发.结论 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使双吻合器技术更加方便,扩大了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7.
98例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98例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的疗效。98例中,肿瘤下缘位于肛缘上4.5-8.0 cm。Dukes A期8例,B期54例,C期36例。肿瘤占据肠腔1/4-3/4,均无远处转移。98例采用Dixon手术,术中使用双吻合器26例,单吻合器72例。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骶前大出血,术后发生局限性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1年内无复发,2年内复发3例(Dukes C期),3年内复发12例,其中局部复发3例,其余均为远处转移。结论低位直肠癌采用保肛手术是可行的,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实用性.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直肠癌患者,均行双吻合器低位直肠前切除保肛手术.全组均保肛成功,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1.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2.25%),切口液化2例(2.25%),直肠阴道瘘1例(1.12%),吻合口漏3例(3.37%),局部复发5例(5.62%),无肛门失禁、吻合口出血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应用双吻合器技术可极大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应用国产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国产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6年以来6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国产双吻合器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在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双吻合器作直肠残端闭合均成功。吻合器切割不全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0%),切口感染2例(3.0%),吻合口出血1例(1.5%)。术后病理检查切缘癌细胞阴性65例,阳性2例。术后局部复发3例(4.5%),无手术死亡。结论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以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技术实施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2月—2005年12月利用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保肛技术,对4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癌肿切除术。肿瘤下缘距肛缘4~7 cm,平均5.5 cm。Dukes分期:A期26例,B期16例,C期4例。结果:46例均成功地保留了肛门和大便控制功能。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2%),吻合口狭窄4例(8.7%)。全组平均随访54个月,其中有2例(4.3%)局部复发。5年生存率为81.3%;无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者;82.4%的男性患者和83.3%女性患者术后性功能良好。结论: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保肛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经肛门外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低位直肠癌肛门外切除、保留原位肛门、防止癌组织残留的手术疗效.方法 随访该术式后2年以上的患者68例,回顾分析相应的68份病历资料(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结果 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访至术后2年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吻合口狭窄、漏、出血等;有肛管部位钛钉异物感、钛钉脱落致微量渗血现象,无局部复发;全组患者大便自控功能满意,无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良好.结论 经肛门外直视下操作,能够达到理想的切除范围,单管吻合器钉合严密牢固,无双吻的"危险三角区"、原位肛门术后自控大便功能满意,相对于手工或双吻手术安全,是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一次性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采用国产一次性双吻合器对6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男40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64.5±1.7(34~85)岁。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中位值为6.0(4.0~10.0)cm;肿瘤最大直径中位值为4.0(1.3~11.0)cm。TNM分期为:I期9例(14.3%),II期17例(27.0%),III期28例(44.4%),IV期9例(14.3%)。全组63例全部一次吻合成功,吻合圈完整,无吻合不全或漏钉情况。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胃瘫各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共随访52例(82.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2(7~67)个月,其中13例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7%和62.3%。结论:国产一次性双吻合器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弧形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型弧形切割缝合器(凯途TM)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6例低位直肠癌应用新型弧形切割缝合器施行低位前切除的临床资料.双重器械吻合前切除术40例中,1例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行全大肠切除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39例直肠癌,其中Dukes A期 11例,Dukes B期15例,Dukes C期13例,分别行低位或超低位前切除术、或前切除术.Hartmann术6例为5例Dukes D期和1例高龄体虚Dukes B期低位直肠癌.结果:双重吻合前切除40例中,超低位吻合33例(33/40,82.5%);无吻合口瘘发生,无局部复发出现;吻合口出血3例(3/40,7.5%),直肠阴道瘘2例(2/18,11.1%).行Hartmann术6例,直肠切割闭合处平均距肛缘2.8 cm.结论:弧形切割缝合器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与直线形切割缝合器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广东省人民医院五年收治的457例采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457例直肠癌患者均应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闭合并吻合成功,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9例,发生率为4.16%,(19/457)。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及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大小、术前的营养状况、手术者操作技巧、是否出现肿瘤性梗阻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肿瘤病理类型等无明显关系。19例吻合口漏的患者1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经肛门行漏口缝合术痊愈。元一例再次经腹手术。结论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与患者自身因素、肿瘤本身、手术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双吻合器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4-1999年52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的经验。结果:本组52例,应用双吻合器的直肠癌手术中直肠残端闭合失败2例(3.8%),吻合器切割不全4例(7.6%),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3.8%),吻合口狭窄3例(5.8%),切口感染2例(3.8%),吻合口出血1例(1.9%)。术后局部复发3例(5.8%),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5月至2003年5月治疗148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结直肠吻合术的临床经过。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0.68%),吻合口狭窄2例(1.4%),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技术扩大了保肛手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间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直肠闭合及吻合均成功,术后切缘病理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73例(93.6%)随访9~65个月,盆腔复发2例(2.7%),腹腔广泛转移1例(1.4%),肝脏转移7例(9.6%),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1.4%,术后11个月再行Miles术)。结论双吻合技术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双吻合器技术在87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双吻合器技术治疗的8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术中直肠闭合切割和直肠-乙状结肠吻合过程均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5.7%),吻合口出血2例(2.3%),伤口感染3例(3.4%),吻合口狭窄4例(4.6%),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技术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