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对虾塘混养泥蚶,目前在浙南沿海地区较为普遍。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虾塘混养泥蚶、既不需增添设备,又不必专门管理,也不妨碍对虾发育生长,所养泥蚶生成快、个体大、肉质肥嫩,每公斤100~120颗,亩产可达0.5吨,而且成活率高。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如洞头县黄岙镇对虾场第17承包组,于1990年在83亩的虾池中投放规格为600颗/公斤的蚶豆(即蚶苗),嗣后又放养虾苗300万尾,当年收捕中国对虾4.175吨,价值6.68万元,泥蚶30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细纹蚶亚科Striarcinae是蚶科中种类少、个体小的一个亚科。它们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海域,我国自渤海到南海都有分布;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100m以内海域,而以20-30m水深的浅海区较为多见。本亚科有的种类,如福建的橄榄蚶是产量较大的食用经济贝类。 我国的细纹蚶亚科,前人曾记载6种。作者根据本所历年来在潮间带及底栖生物调查采集中所获得的材料进行了整理研究,共鉴定4属8种,其中有2种在我国系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形态学方法和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遗传学方法分析了中国沿海青蚶(Barbatia virescens)6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动态。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检验表明,青蚶不同地理种群间表现出显著形态差异(P0.05)。经PCR扩增测序获得长度为587bp的COⅠ基因片段,112个个体共检测到18个多态性位点、17个单倍型,每个群体均有特有单倍型。青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总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5472,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974。AMOVA分析表明,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分化是青蚶群体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占87.40%。阳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低程度的遗传分化,而其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显著。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呈典型的星状拓扑结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地理谱系结构。单倍型邻接树结果也没有明显分支,未呈现出地域性差异。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果揭示青蚶种群历史上经历了群体扩事件,扩张时间约为26万年前。研究结果为青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6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30个魁蚶亲本及其300个子代(共330个个体)进行家系分析,评估苗种生产中亲本与子代间的遗传变异。研究表明,家系鉴定成功率与模拟结果一致,使用6个微卫星位点可以实现超过99%的鉴定率。魁蚶亲本与子代间等位基因多样性相似,子代群体的期望杂合度显著低于亲本群体(P0.05),观测杂合度和亲本群体相比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所有魁蚶父母本都参与了繁殖过程,并具有多重父权和多重母权的现象。研究显示,微卫星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应用到家系鉴定中,同时对于养殖魁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变化仍需要进一步的监测。本研究为魁蚶人工育苗、养殖生产制定合理的管理方针提供帮助,同时为微卫星作为分子标记进行魁蚶增殖放流溯源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泥蚶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泥蚶Tegillara granosa(Linnaeus,1758)在我国山东以南沿海均有分布,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在浙江南部,泥蚶作为底播养殖贝类与对虾混养,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进一步增加了对泥蚶苗种的需求量。泥蚶养殖主要依据采捕野生苗养成,近十几年来,各地天然蚶苗资源急速下降,有的地区甚至绝产,严重地制约着泥蚶养殖事业的发展。几年来,在广大海水养殖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泥蚶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2],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对虾育苗设施,进行泥蚶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泥蚶养殖所需的苗种,是当前必…  相似文献   

6.
橄榄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列齿目,蚶科,橄榄蚶属,俗名为珠蚶,橄榄蚶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20m左右的泥沙质海底,分布于菲律宾、日本和我国沿海[1],福建省的罗源、连江、平潭一带盛产[2],橄榄蚶滋味鲜美,常烫熟或腌渍食用,是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滥采滥捕等因素,资源已经急剧减少为了开发橄榄蚶养殖业,保护橄榄蚶资源,对其性腺发育规律及繁殖周期进行了研究,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3种蚶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鳃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双壳纲翼形亚纲蚶科泥蚶、毛蚶、魁蚶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它们的染色体数目(2n)和总臂数(NF)都相同,但是染色体组型不同,泥蚶染色体组型2n=38,28m+10sm;毛蚶2n=38,14m+22sm+2st;魁蚶2n=38,12m+20sm+6st.亚端(st)着丝点类型染色体泥蚶没有,毛蚶有1对,魁蚶有3对。3种蚶染色体组型都是以中部(m)和亚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为主要类型;染色体长度由大到小都呈比较均匀地递减;最大染色体的绝对长度都不超过5μm,最小的都在2μm左右。臂间倒位可能在染色体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种蚶种间杂交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魁蚶苗种的运输策略,提高在底播增殖过程中苗种的存活率。本实验于10、15和20℃3个温度条件下,分别对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幼贝进行不同时长(2、4、8、16和24h)的干露,研究了干露条件对魁蚶幼贝潜沙行为和呼吸代谢的影响。研究显示,相同干露时长内,魁蚶幼贝在15℃时的失水率最高;幼贝的潜沙能力随干露时长的增加和干露温度的升高呈减弱趋势,具体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潜沙的魁蚶比例减小和完成潜沙的速度减慢。在10℃条件下,干露幼贝再次入水后的潜沙行为恢复较快,20℃时干露24h后,幼贝基本丧失潜沙能力,在12h的观察期内未出现完成潜沙的个体。同时,干露导致魁蚶幼贝出现显著的氧债和氨氮积累,干露后再次入水的魁蚶幼贝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相同干露时长内,随着干露温度的升高,魁蚶耗氧率的峰值显著增加,耗氧率的波动幅度更加剧烈,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综合分析认为,魁蚶应对干露的能力较弱,在底播苗种运输过程中,相较于15和20℃,10℃的运输温度更好,同时运输时间不宜超过8h。  相似文献   

9.
泥蚶 (TegillarcagranosaLinnaeus)俗称血蚶 ,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 ,也是山东南部沿海传统的名贵水产品。近几年来由于采捕失控 ,海区污染严重 ,泥蚶资源量急剧下降 ,许多内湾绝产。为恢复养殖生产和增加资源量 ,必须首先发展苗种生产 ,解决苗种问题。据王风岗1991年、田传远1996年、张晓燕1996年报道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已取得成功 ,但泥蚶苗的中间培育技术还很落后 ,成活率一直处在较低水平 ,严重制约了泥蚶养殖生产的发展。因此 ,作者于1997~1998年进行了泥蚶苗中间培育技术的研究 ,并取…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群泥蚶的5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韩国自然种群、广西自然种群、乐清自然种群、山东自然种群和乐清养殖种群泥蚶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氢酶(CAT)、醇脱氢酶(ADH)、苹果酸酶(M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5种同工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群泥蚶的ME同工酶无差异;ADH和SOD同工酶除韩国自然种群泥蚶外,其它4个种群泥蚶无差异;MDH同工酶除乐清自然种群和养殖种群泥蚶外,其它3个种群泥蚶均有差异;CAT同工酶在广西自然种群泥蚶中没有表达,在韩国自然种群泥蚶与山东自然种群、乐清自然种群和乐清养殖种群泥蚶中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魁蚶半人工采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Schrenck)俗称赤贝、血贝,是大型软体动物。魁蚶肉营养丰富,肥大鲜美,具有滋补作用,含有药用价值很高的血红素,其血红素在贝类中的含量是最高的。加工后的魁蚶,远销日本、香港等地,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几种化学毒物对泥蚶吸收45Ca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Pd,Cd,Hg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对泥蚶的血液、软组织吸收45Ca有抑制作用,其中Cd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Cu和Hg.但这些金属元素对泥蚶外壳吸收45Ca的抑制作用不大.三种能量代谢抑制剂对泥蚶吸收45Ca的作用表明45Ca的吸收是主动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为16~20℃、盐度28.2±2.1、溶解氧为(7.5±0.7)mg/L、pH为8.0±0.3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规格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4种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摄食量、摄食选择性和摄食昼夜差异。研究表明: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随魁蚶底播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不同规格多棘海盘车对同一规格魁蚶摄食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最小壳长组的摄食数量最大;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软体部摄食量与魁蚶规格呈成显著正相关;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存在一定的昼夜差异且夜间的摄食数量大于昼间,魁蚶规格越大,多棘海盘车对魁蚶最大摄食数量时间出现的越晚。结果表明:魁蚶适宜底播密度在30 ind/m~2左右,底播规格越大越能有效防御敌害。根据多棘海盘车对贝类捕食特点,可采用浅水低值贝类作为诱捕生物对多棘海盘车进行清除。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泥蚶感染弧菌标准技术体系,本研究采用哈维氏弧菌浸泡感染和注射胁迫两种攻毒方式对泥蚶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观察泥蚶在菌液胁迫下的存活情况,分析哈维氏弧菌对泥蚶的半致死浓度。浸泡感染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感染水体中弧菌升高,泥蚶死亡起始时间和最大日死亡率时间均有所提前,泥蚶死亡情况呈现上升趋势,当浸泡浓度超过2×107CFU/mL,泥蚶15 d累计死亡率接近100%。注射胁迫实验结果表明,泥蚶死亡率与弧菌注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964,P<0.01)。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哈维氏弧菌浸泡感染泥蚶7 d后停止实验,15 d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35×107CFU/mL;注射胁迫下的96 h半致死剂量(96 h LD50)为2.12×107CFU/g,说明哈维氏弧菌对泥蚶有明显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为泥蚶对哈维氏弧菌耐受性提供数据参考,并且为泥蚶弧菌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16~20℃、盐度28.2±2.1、溶解氧(7.5±0.7)mg/L、pH8.0±0.3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规格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4种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摄食量、摄食选择性和摄食昼夜差异。研究表明: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随魁蚶底播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不同规格多棘海盘车对同一规格魁蚶摄食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最小壳长组魁蚶的摄食数量最大;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软体部摄食量与魁蚶规格呈显著正相关;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存在一定的昼夜差异且夜间的摄食数量大于昼间,魁蚶规格越大,多棘海盘车的最大摄食数量的时间出现越晚。结果表明:魁蚶适宜底播密度在30ind/m2左右,底播规格越大越能有效防御敌害。根据多棘海盘车对贝类捕食特点,可采用浅水低值贝类作为诱捕生物对多棘海盘车进行清除。  相似文献   

16.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肉质的蛋白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广东阳江和浙江乐清两地的泥蚶肌肉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质谱和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江和乐清两地样品平均检测到的蛋白点数分别为674±25和746±34个,平均匹配率为78.6%.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26个,其中3个点仅在阳江泥蚶中表达,5个点仅在乐清泥蚶中表达;6个点在阳江泥蚶中为高表达,12个点在阳江泥蚶中为低表达.选择其中6个具有代表性的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乐清泥蚶中高表达的4个蛋白确定为肌动蛋白、PRKA激酶锚定蛋白9、烯醇化酶.这些物质与泥蚶的肉质特性有一定关联.乐清地区出产的泥蚶在营养、肉质和鲜美度方面均优于阳江地区的泥蚶.  相似文献   

17.
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贝类,筏式养殖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测定了不同季节灵山湾筏式养殖魁蚶及其3种潜在食物源(表层颗粒有机物SPOM、底层颗粒有机物BPOM和附着微藻AM)的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结合胃含物分析研究了海区食物源结构的季节变化对魁蚶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魁蚶及其食物源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魁蚶的δ13C值(-19.6‰~-19.2‰)介于SPOM (-23.3‰~-21.8‰)、BPOM (-22.1‰~-21.2‰)和AM(-17.0‰~-16.0‰)之间,δ15N值范围集中在8.7‰~9.9‰。冬季魁蚶的δ13C值最低,δ15N值则最富集。水体颗粒有机物(主要由浮游植物组成)是魁蚶的主要食物来源(60.0%~77.8%),以夏季的饵料贡献率最高;海区再悬浮作用使BPOM的贡献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30.8%~47.1%);而养殖网笼上的附着微藻也可为魁蚶提供约22.1%~40.0%的食物。研究揭示了筏式养殖魁蚶可以混合滤食颗粒有机物和附着微藻,附着微藻是其重要的食物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进行魁蚶吊笼养殖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入笼规格、挂养水层及放养密度对魁蚶的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比较了魁蚶吊笼养殖与底播养殖模式的不同差异。试验表明,吊笼魁蚶的最适入笼规格为1.5 cm;越冬最适挂养水层为3.5 m以上,度夏最适水层为2.5~3 m;第一次越冬最适密度为1 000粒/层,第一次度夏最适密度为500粒/层,第二次越冬最适密度为200粒/层,第二次度夏最适密度为100粒/层;通过吊笼养殖至3~4 cm规格后进行底播养殖,能够有效提高魁蚶成活率,由此可见,吊笼—底播接力养殖,是提高魁蚶养殖效益的一种有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研究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Schrenck)人工育苗、养殖及增殖技术,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但如何提高魁蚶的保苗率(一般不超过20%)目前很少研究。这里,仅介绍我们提高魁蚶保苗率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0.
1991-1992年在青岛市黄岛区薛家镇唐岛湾进行了泥蚶苗种增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蚶天然苗种增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首先要留足亲贝,保证了1.8个/m2亲贝;其次是准确预报泥蚶产卵及幼虫附着期,然后及时采取平畦、挑沟、撒砂等措施人工改造滩涂环境,可使泥蚶附苗率增加达(17~56)×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