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付昕 《华章》2013,(24)
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建筑师重新对建筑抗震设计重视起来。通过介绍了日本建筑结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严格的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并介绍了日本建筑应用抗震设计的实例。希望建筑师从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现状出发,有效地借鉴日本抗震新技术,从而推动我国防震抗震减灾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卉  赵静  王鹏 《考试周刊》2013,(31):195-19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本文介绍抗震理论的发展过程,重点针对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级,为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一份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5·12四川大地震摧毁了绝大多数的学校建筑,伤害了大量的学生和老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沉痛的教训和反思.鉴于此,本文选择日本作个案,对其与学校建筑物抗震有关的法律、法规、抗震标准和抗震措施等进行了研究,总结其应对地震的经验和特点,以促进教育系统内外人士反思,为完善我国学校建筑物的抗震立法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水平的进步,消能抗震设计已成为建筑抗震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着重讨论抗震材料的性能要求及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从建筑的平立面布置、抗震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抗震支架可在地震中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有效保护,降低震后二次灾害的破环。为探究吊杆对抗震支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基于螺杆式抗震支架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与高性能计算(HPC)技术进行模态分析及反应谱分析。通过研究吊杆直径、吊杆安装长度、吊杆有无紧固C槽钢及紧固C槽钢的安装尺寸4个因素,探究悬吊部分对抗震支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吊杆直径与吊杆安装长度对螺杆式抗震支架悬吊部分性能有较大影响,吊杆处增加紧固C型槽钢可提高吊杆的抗震性能。运用HPC技术进行抗震仿真运算,为ANSYS Workbench与HPC技术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范例,也为螺杆式抗震支架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抗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结合建筑结构课程教学,通过六点抗震教学措施,使得专科学生毕业走向建筑生产一线后,具备基本的抗震知识,理解并掌握常见建筑的抗震设计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卉  王玉东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3):42-43,55
通过对中美两国有代表性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比较,指出中国与美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有助于了解中国抗震设计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陶峰 《电大理工》2002,(3):29-30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而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是灵活地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的抗震技术,建筑结构隔震技术能够更有效的防止建筑物被地震破坏,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及其随之而来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灾害,不仅给日本民众的生命与安全带来重大威胁,也迫使日本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虽然说人类难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如果对自然灾害的常识有所了解,并针对性地做好防御准备,那么,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就会被尽可能地降低并减小。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学校教育、PTA、BCP三位一体化的危机对应体系的考察,以期借鉴日本在应对灾害危机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吴静  郝刚  姬慧 《太原大学学报》2011,12(2):131-134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地震多发国,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自有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由地震引发的核危机更是给全世界民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核恐慌。日本的防震救灾体系和应急避难所的基本体系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应急避难所的研究和设置建设方面也处于前沿地位。在“3.11”大地震中,根据媒体的报道,应急避难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在国民防震减灾教育与震后救援等许多方面的做法及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日本国民面对地震、海啸以及核辐射的三重灾难而表现出的井然有序的国民道德成了海外诸多媒体除了报道地震灾情外给予关注最多的部分。本文从分析日本公民德育体系中应对突发事件的积极因素入手,希望对中国突发事件中公民道德的养成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中国人民曾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日本大力帮助,但在军国主义煽动下的日本暴徒趁震灾大肆残杀旅日华工,被惨杀者大部分为浙江温州、处州的侨民。温州旅沪同乡会对归国侨民进行救济,同时与北洋政府交涉,对日抗议。虽然最终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弱小,此案不了了之,但温州旅沪同乡会的作为体现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的增强,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性和北洋政府的无能。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以来,日本确立并实施了观光立国战略。该战略是基于日本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旅游产业重要作用的体现,也是日本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观光立国行动计划”标志着日本“观光立国”战略步入了正式实施阶段。《推进观光立国基本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日本“观光立国”战略进入了新的阶段。日本的观光立国战略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效,其经验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中国应当借鉴和参考日本经验,完善和细化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另外,还应当通过立法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大力开展防灾训练,并建立综合性的防灾行政体系,确保防灾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7.
日本向来是浙江入境旅游倚重的客源市场,近年来,日本、韩国这两大浙江省核心国际客源市场所占的份额有所变化,此状况究竟是源于市场结构的变化还是表明日本客源市场的逐步疏离,需要厘清。尤其在经历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的现今,把握日本游客海外出行的最新动向,掌握日本入境客源市场的内在特征尤为必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旅游资源特色,综合探讨应对策略,以期稳固浙江入境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会通过“国旗国歌法”是日本“军事大国化”趋势的内容之一。日本“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一再宣扬“皇国史观”。这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继续。  相似文献   

20.
日本能成为众多译介、传播金庸小说中最系统、最成功的国家,主要原因有;中日两国历史文化背景相似等客观条件,日本“武侠”小说与金庸小说的相似性,日本传媒的重视,日本艺术界名人及金庸小说学术研讨会的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