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内同定术(DHS)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及半髋置换组,分别接受DHS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记录术中和术后与手术或内植物有关的并发症、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每个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在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DHS组在手术时间及输血人数上明显多于半髋置换组(P<0.01),2组在失血量、输血数量、负重时间及平均Harri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HS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半髋置换组长.术后并发症半髋置换组明显低于DHS组.结论:2种术式在功能恢复上基本相同,但DHS在输血人数及手术时间上高于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2组:DHS组(36例)和PFNA组(31例)。DHS组行DHS内固定术治疗,PFNA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髋内翻畸形、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发生的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DH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0.0±10.O)min比(40.0±10.0)min、(100.0±50.O)mL比(150.0±50.O)mL,均P〉O.051,PFNA组髋内翻畸形、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发生率均明显低于DHS组(3.2%比11.1%、3.2%比13.9%,均P〈O.05)。PFN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90.3%比72.2%,P〈O.05)。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人工股付头置换相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上优势明显。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心定的疗效,比较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差异。方法:榆索PubMed、Medline、CNKI、维普等数扒库,收集老年股骨转予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对照试验,提取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匝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最后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和功能恢复优良率等数捌,采用RevMan5.0.25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11个临床对照研究,共1 227例患哲,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587例,动力髋螺钉组6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动力髋螺钉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娃著性意义,住院时间较短[RR=2.56,95%C/(-3.27,-1.85),P〈0.00001】、置入后负重下床时间较早【RR=-50.09,95%C1(-62.73,37.45),P〈0.00001】、并发症发生率较低[RR0.39,95%C/(O.28,055),P〈0.00001】,最后随访时的Harris评分[RR=4.19,95%Cf(3.04,5.34),P〈0.00001]和功能恢复优良率[RR=2.25,95%C/(1.49,3.40),P=0.0001】均较高。与动力髋螺钉内吲定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不明湿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但显著缩短住院时间、置入后下床负罩时间,降低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Harris评分及功能恢复优良率,在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536-3538
目的研究并探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高龄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更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8例。研究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参照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1年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参照组的28.57%(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394-1395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ABFH)、动力髋螺钉(DSH)及解剖型钢板固定(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分别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及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三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为17.4±4.7d,明显短于B、C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0%、83.3%、8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手术方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孙勇 《临床医学》2014,(11):101-103
目的观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3013年8月于郸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8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DHS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DHS组总优良率为78.57%,PFNA组总优良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FNA组。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理想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00-1502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抽取接受内固定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102例,按不同术式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51例。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PFNA组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统计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及生活质量评分。PFN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且手术优良率(98.04%)高于DHS组(84.31%),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DHS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arris、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高于DHS组,术后6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给予PFNA治疗,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DHS,更利于术后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DHS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方法】本科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44例,Ⅳ型38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9例,DHs内固定术43例。【结果】82例患者均得到近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DHS内固定组有7例手术失败后,均重新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9例,术后随访期间患者仅有1例假体脱位,其余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采取不同术式治疗.29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股骨头手术组),17例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内固定术组).观察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术后随访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平均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术患者,并发症发生少于内固定术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明显高于内固定术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卧床时间短,髋功能恢复好,明显效果优于内固定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丁洪  陈彦  何应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8):1032-1033,1036
目的:观察和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分别采用D H S内固定(D H S组)及PFN内固定治疗(PFN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arris法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PFN 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76%, DHS组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8±1.5)周、切口长度为(8.9±1.5) cm、手术时间为(90.5±12.5)min、术中出血量为(180.2±87.5)mL ,DHS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5)周、切口长度为(5.2±0.8)cm、手术时间为(100.5±15.6)min、术中出血量为(275.6±80.5)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DHS组为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治疗时,疗效优于DHS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全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身体条件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对关节置换方式的选择是临床需慎重考虑的方面。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75例,全髋置换组38例,平均年龄(68.4±5.3)岁:半髋置换组37例,平均年龄(72.5±6.2)岁,对两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和Merle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分级,置换中出血量及置换时间,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结论:75例患者均获8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关节置换后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及髋关节行走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髋置换组平均置换时间长于半髋置换组,置换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半髋置换组(P〈0.05)。提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半髋置换,操作时间短,置换中出血少,且置换后疗效与全髋置换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97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45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52例),并对两组手术时间、疗效、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疼痛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手术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疼痛发生率低,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4.
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优缺点,探讨内固定选择的策略。方法观察比较DHS组和LCP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X线暴露量、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及负重情况。结果LCP组的失血量、手术时间、接受X线量.与DH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2、2.45、3.46,P均〈0.05);LCP组的优良率(100%)与DHS组(88.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2,P〉0.05);随访结果显示LCP组髋内翻、下肢长短、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比DHS组低。结论两种侧方钢板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使用解剖型LCP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X线暴露量,手术操作简单,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及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DHS组(37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PFNA组(38例)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DHS组,切口长度也明显短于DHs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并发症发生率29.73%显著高于PFNA组的10.5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和PFNA治疗A1、A2-1类型骨折的优良率与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治疗A2-2、A2-3、A3类型骨折的优良率显著高于DH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51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费用均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arris评分,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总有效率(优+良+可)92.16%,全髋关节置换术组9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harri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相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费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均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少,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及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日渐普及。目的:观察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合并心脏病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疗养院骨科中心收治合并心脏病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其中合并心绞痛型冠心病16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8例,无症状冠心病8例,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3例。18例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17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除1例在术中死亡外,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置换过程中出现3例并发症均为骨水泥型组,其中1例在手术过程中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在置换过程中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经过抢救后生命特征恢复正常。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生物型组中2例骨质疏松较严重的患者有部分假体下沉,生物型组优良率89%(16/18),骨水泥型组优良率94%(16/17),提示对于合并严重心脏病的患者适合运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而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适合运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2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分成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和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各11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局部小水肿、局部大水肿、迷走神经反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肢体水肿以及不适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穿刺相比,经桡动脉穿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有研究认为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有严重疏松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的患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一次较大手术者可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而对骨折稳定、骨质疏松不严重、身体状况较好者也可选用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同植入物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和人工髋关节组,其中动力髋螺钉组45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40例,人工髋关节组35例,对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和治疗优良率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住院期间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和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治愈率高等优点,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12月分别采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比较PCCP组(n=19)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n=28)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结果:PCCP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均〈O.05;PCCP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分别为94.7%(18/19)和92.9%(26/28).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PCCP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均有效,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