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短信模块的远程控制系统.从而达到对一些野外或异地终端进行控制。该系统由上、下位机组成,上位机又由GPRS短信模块和PC机组成.两者之间通过串口.使用AT指令进行通信。上位机用户界面采用C”Builder软件设计。下位机由GPRS短信模块、51单片机终端系统组成。上位机可以随时读取下位机的工作参数.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该方案进一步促进了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GPRS短信模块的远程数据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短信模块的远程控制系统,借助移动通信网的GPRS网络,采用短信息模式进行通信,从而达到对一些野外或异地终端进行控制。该系统由上、下位机组成,上位机又由GPRS短信模块和PC机组成,两者之间通过串口使用AT指令进行通信。上位机用户界面采用C++Builder软件设计。下位机由GPRS短信模块和51单片机终端系统组成。上位机可以随时读取下位机的工作参数,根据当前参数,用户可以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该方案进一步促进了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远距离温度监控,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控系统.上位机通过RS 485总线与下住机通信,下位机将采集的温度信息传送给上位机,并执行上位机的控制命令.给出系统总体结构,阐述了系统硬件电路和和软件实现方法,设计了上住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解决了8位单片机多机通信的问题.该系统可扩展性强,配置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通用性,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电子技术》2016,(22):89-91
利用蓝牙移动通信终端和蓝牙模块之间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方式,设计一个基于Android蓝牙通信的交通控制系统。通过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安装上编好的App,然后与交通信号机里面的蓝牙模块配对来对交通灯进行控制。使用Android系统编写上位机软件,实现了Android上位机与ARM下位机的串口通信,并对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现场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信号稳定,数据传递正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微小地面机器人群体控制及状态监测及显示的问题,设计一种微小地面机器人的监控系统。系统由上位机、ZigBee通信模块和下位机组成。上位机采用VB语言设计监控界面,利用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并通过调用Matlab的COM组件,实现粒子群优化算法预推目标运动轨迹;ZigBee芯片选用高度集成、低功耗、高灵敏度的784/868/915MHz 的ZigBit900,通过串口与上位机及下位机连接,实现下位机与上位机组网通信;下位机以DSPIC33F单片机为主处理器,完成与上位机、小车和其它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实现监控系统对微小地面机器人群的监测和控制。通过实验表明,该监控系统稳定、实时、可靠。  相似文献   

6.
介绍基于Modbus协议的主从分布式EPS应急电源监控系统。系统采用一台PC作为上位机,下位机由若干台P89C51单片机担任,上位机向串口读写数据,通过485总线将控制信息送到现场的每台EPS设备,监控网络上任何一台EPS设备。通过Modbus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和其他设备之间实现通信,以及实现计算机与应急能源设备之间的通信软件。同时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系统抗干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基站信号时域分 析和频域分析的需求,提出了利用DSP等芯片组成可行的TMS320F28234最小系统和RS-232/US B通信转换模块的硬件实现方案。通过分析应用实数FFT算法和串口通信协议,有效地完成信 号的采集、A/D转换、频谱分析和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以及信号分析等功能,从而 了解通信系统的运行状况,为移动基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方便对分布在各处的三相电机工作电流的相位进行检测,文章设计了一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电机检测系统。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2个部分。上位机程序采用Delphi语言编写,通过上位机向各个下位机发送命令,同时收集下位机发送来的数据并储存。下位机设备是以LPC2013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设备,其软件部分以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进行设计,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数据采集,得到电机工作电流和相位差。上位机与下位机设备的通信基于CAN总线。  相似文献   

9.
利用ARM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现了声表面波射频识别系统的阅读器上、下位机UDP通信功能。与串口通信相比,UDP通信充分利用以太网资源进行上、下位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0Mbit/s。在完成上、下位机UDP通信的基础上,系统实现了网线热插拔功能。基于C#软件设计了上位机人机界面,不仅能显示声表面波标签回波信号并解算标签编码,还可通过人机界面对下位机进行控制,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中设计了一种针对某型自动驾驶仪系统全套性能进行测试与检查调整的测试系统。整个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上位机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处理、保存和故障诊断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对下位机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下位机采用 TMS320LF28335,实现采集被测信号并发送需要测试设备输出的信号,同时将采集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对;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过 RS485串口通信总线进行数据交换。经测试,该系统实现了对某型自动驾驶仪全套性能的检测,并且性能优越,提高了该驾驶仪的技术保障水平和工作效率、缩短了维护保障时间。  相似文献   

11.
套接字(SOCKET)通信是计算机通信程序的重要实现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各行各业的通信程序中.以往的SOCKET都是基于UNIX的,本文试就C#的实现做了一些探索,以抛砖引玉!C#实现了SOCKET之后,可以被广泛运用到PC机,PDA,移动设备等终端,实现灵活多变的通讯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很多场合有线通信技术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比如在野外恶劣环境中作业。使用无线射频通信芯片构建的通信模块,用单片机作为控制部件,配合一定的外围电路就能很好地进行两地空间区域信号对接,实现自由数据通信,解决了无线通信的技术难题。并且其具有硬件构造简单、维护方便、通信速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能在电子通信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JTIDS信号测向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TIDS信号的高跳速、宽频段、窄脉冲对测向提出了挑战,同时,现代战争的超视距打击能力使得其通信终端距离侦察设备越来越远,如何及时截获并测量其方位,不但要解决高灵敏度接收的问题,还要解决高精度测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TIDS信号特点的测向方法,能够实现远距离侦收和高精度测向,同时系统是最简单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方法来实现以太网通信的确定性,应用多个媒体访问控制器组成半双工以太网用于模拟实时通信网络;通过分析和探讨最小退让时间对数据传输方面(主要是冲突、抖动和延时)性能的影响,提出在时间槽内传输帧数据并随机指定最小退让时间;应用二进制指数退让算法(BEB)改善带宽利用率,来提高以太网传输时间的确定性(实时性)。在这个仿真实验中,为每个基于CSMA/CD协议的控制器单元分配不同的最小退让时间(指定的范围),来减少数据包的冲突、抖动和延时。测试表明,随机分配的最小退让时间,整个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大大(确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CAN总线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现场总线,已经从最开始的汽车领域推广到工业控制、船舶、医疗等方面。CAN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实时性、可靠性、标准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然而,CAN总线与普通的PC机却没有直接通信接口。为此,设计了CAN总线与RS232的转换器,作为PC控制CAN总线网络的直接通道,集中了RS232与CAN总线的优点,对CAN总线的使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浩淼  卞树檀  朱守保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2):153-155,159
为了实现PC机与CPLD的通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分析了RS-232C通信协议,自定义了数据包传输格式。根据UART模块工作状态多的特点,应用了有限状态机理论进行编程实现。为降低误码率,应用16倍频技术,实现了波特率为9 600 bit/s的串口通信。在Quartus II平台上用VerilogHDL进行编程,并通过了VC编写程序的数据传输的验证。研究成果为工程上PC机与嵌入式系统数据传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分布式控制系统在控制过程中由于节点信号冲突,造成控制延迟,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一种带非线性耦合的控制一致性算法,通过节点通信模型对不同模块之间通信进行一致性计算.运用关联决策理论对通信结果进行预估计,在通信出现延时的状态下,可以保证通信信号的一致性.使得多系统能够在延时允许的误差内进行通信.有效解决通信过程中出现的延迟、和信号不一致问题.实验表明,带非线性藕合的一致性算法,使得群体中的所有个体可以达到一个预先指定的值.解决带非线性耦合的一致性问题,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A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es both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used to transport the real-time data and the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DCS) within which any applications using the protocols must execute. The architecture presented attempts to integrate these communications protocols with the DCS in a smooth fashion in order to ease the writing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Two issues are identified as being essential to the success of this integratio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related real-time data streams, and the management of heterogeneous multimedia hardware. The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is tackled by defining explicit synchronization properties at the presentation level and by providing control and synchronization operations within the DCS which operate in terms of these properties. The heterogeneity problems are addressed by separating the data transport semantics (protocols themselves) from the control semantics (protocol interfaces)  相似文献   

19.
针对Modbus RTU在现场总线通信中的应用,以上位机作为通信主站点时,由于采用主/从式应答方式,所以实时通信与界面响应会发生冲突。文中采用LabWindows/CVI多线程技术,对实时性要求高的任务放入次线程中执行,并根据任务需求合理分配各线程的优先级,可有效地解决该问题。通过编写自动卷烟机的Modbus主站通信程序,经试验验证,文中方法能顺利完成与网络中多个从站通信,并且及时响应人机交互界面的操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基于内存映射模式的RS-485智能通信板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此通信板是一块采用了内存映射技术的PC机插卡,它与PC机之间通过公共数据区交换数据,采用中断方式进行相互联络,快速高效,完全可以满足小型集散控制系统中通讯控制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