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健康儿童麻疹、乙脑、流脑、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水平,评价儿童预防接种效果,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参考,笔者于2011年8月16日~2011年9月7日参与对我区马沟镇2017名2~13岁儿童麻疹、乙脑、流脑、脊髓灰质炎IgG水平调查,现就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阳市卧龙区健康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麻疹、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免疫水平,为评价免疫效果,及时制定疫苗针对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随机抽取卧龙区5个街道(乡镇)4个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共363人,进行乙肝、麻疹、风疹、乙脑、流脑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调查363人,乙肝抗-HBs、麻疹IgG抗体、风疹IgG抗体、乙脑抗体、A群流脑和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91%、92.29%、84.02%、89.26%、88.15%和85.67%,不同种类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卧龙区6岁以下年龄组乙肝、麻疹、风疹、乙脑、流脑疫苗的抗体阳性率较高,18岁以上年龄组乙肝、麻疹、风疹、乙脑、流脑疫苗的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宝鸡市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免疫水平,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辖区1~12岁健康儿童共5 034名,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脊髓灰质炎、麻疹和风疹、乙脑IgG抗体。结果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79%、97.76%、97.18%和99.36%。不同年龄组脊灰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1,P0.01);不同乡镇之间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间4种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鸡市1~12岁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乙脑抗体处于较高水平,已形成稳固有效的免疫屏障,可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邮市健康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流脑抗体水平,评价儿童预防接种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考核基层预防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取高邮市21个乡镇12 176名1~14岁健康儿童,采集末梢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脊灰、麻疹、乙脑、流脑Ig G抗体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流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78%、99.68%、99.70%、98.99%。不同乡镇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脊灰、麻疹、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脑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邮市1~14岁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流脑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今后应继续加强免疫接种和抗体水平监测,保障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评价麻疹疫苗免疫效果。[方法]2010年9月,在扬州市广陵和维扬2个区,每区分别抽取7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175名进行血清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检测350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3.43%,达保护率为76.86%,几何平均滴度为1∶1 777.07。抗体阳性率、达保护率、几何平均滴度均为<1岁组最低,不同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抗体阳性率和达保护率高于无免疫史者(P<0.01);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保护率、几何平均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扬州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宜昌市城区1~14岁儿童11种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进行了抗体水平监测,为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提供依据。对796名儿童采微量末稍血,分别用酶标法检测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流脑、乙脑、风疹、腮腺炎等10种疾病的IgG抗体阳性率,金标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11种疾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73%、94.78%、91.83%、74.75%、89.49%、55.17%、77.01%、67.69%、70.75%、63.73%,乙肝抗体阳性率最低为44.85%。及时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扩大免疫规划疫苗3岁后加强很有必要,是建立儿童免疫屏障的最佳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合浦县1~7岁健康儿童麻疹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合浦县儿童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9个乡镇不同年龄组6 929名健康儿童进行麻疹、乙脑及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麻疹、乙脑、脊灰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62%、99.64%、99.57%,3种抗体保护水平均在85%以上,3种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疹(χ2=14.392,P=0.013)、脊灰(χ2=20.230,P=0.001)Ig 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脑(χ2=5.943,P=0.392)Ig 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浦县健康儿童麻疹、乙脑、脊灰Ig G抗体阳性率较高,都达到95%以上,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应继续开展疫苗抗体定期监测,进一步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崇左市江州区儿童麻疹免疫水平,客观评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调整策略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对崇左市江州区内1~16岁7 772名儿童进行麻疹、风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合计检测7 772名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的7 028人,阳性率为90.43%,风疹IgG抗体阳性的6 087人,阳性率为78.32%。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崇左市江州区儿童麻疹疫苗抗体总阳性率维持高水平,风疹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及检查督导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随州市健康人群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及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健康人群4704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麻疹、乙脑以及脊灰IgG抗体。结果共检测4704份血清标本,麻疹、乙脑、脊灰IgG阳性率分别为92.84%、76.00%、68.24%。结论随州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处于较高水平,乙脑IgG抗体及脊灰IgG抗体阳性率较低,学龄后儿童乙脑抗体保护率有降低的趋势,应加强麻疹、乙脑及脊灰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义马市适龄儿童接种麻疹和乙脑疫苗后免疫水平以及免疫屏障状况,为今后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抽取1~15岁少儿末梢血进行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乙脑IgG抗体,用统计学方法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义马市适龄儿童通过接种疫苗,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6.11%,乙脑IgG抗体阳性率95.98%,均达到消除麻疹和控制疾病人群免疫力>95.00%的指标。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乙脑等传染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海口市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人群免疫水平,评价免疫预防接种效果,为下一步调整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988名健康儿童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988份血清标本,麻疹、风疹、脊灰、白喉和流脑IgG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06%、93.22%、95.75%、92.00%和89.68%,5种抗体保护水平均达到了85%以上,乙脑IgG 抗体阳性率为73.68%,HBsAb阳性率为56.68%。结论 海口市1~7岁健康儿童的麻疹、风疹、脊灰、白喉、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乙肝和乙脑的抗体水平相对较低,应加强这两种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南农垦3~6岁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为制定消除海南农垦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省的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随机抽取7所农场幼儿园302名3~6岁儿童,采集手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海南农垦抽查的302名3~6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164人,阳性率54.30%;不同地理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4,P=0.043);男女性别比为3︰2,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2,P=0.150);接种过0~3针次麻疹疫苗儿童的阳性率分别是100%、40.90%、54.80%、42.90%,针次不详的儿童阳性率68.63%,接种1~3针次的抗体阳性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202)。[结论]海南农垦3~6岁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较高,但其麻疹抗体水平明显偏低,未能形成免疫屏障,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西部地区健康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血清抗体水平。[方法]2010年11月,采集淄博、枣庄、莱芜、滨州、菏泽5市2~5岁、7~14岁健康儿童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ELISA)吸附法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结果]合计检测儿童661人,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均阳性的415人,抗体阳性率为62.83%。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72%、75.82%、82.32%,GMC分别为1 086.93IU/ml、57.42IU/ml、79.79U/ml。麻疹抗体阳性率,2~5岁不同地区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疹抗体阳性率,2~5岁组高于7~14岁(P<0.05),不同地区2~5岁、7~14岁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腮腺炎抗体阳性率,7~14岁高于2~5岁儿童(P<0.01),不同地区2~5岁、7~14岁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西部地区2~14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较低,且地区间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4.
王信东 《卫生软科学》2013,(11):709-711
[目的]了解邹城市16个镇街1~6岁儿童脊灰、麻疹、乙脑疫苗免疫效果,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预防接种工作及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免疫工作提供依据,并将其作为考核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标准之一。[方法]采取个人自愿原则,采集末梢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邹城市16个镇街20939名1~6岁健康儿童脊灰、麻疹、乙脑IgG抗体,统计阳性人数,用SPSSII.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监测儿童的脊灰、麻疹、乙脑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8.50%、98.65%。不同镇街、年龄、免疫史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邹城市1~6岁儿童脊灰、麻疹、乙脑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良好,已形成保护屏障。建议扩大监测范围和监测疫苗种类,更加规范预防接种工作,必要时开展常规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麻城市健康儿童麻疹、风疹、乙脑、乙型肝炎(乙肝)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情况,为制订免疫规划策略和实施免疫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区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健康儿童6 250名,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风疹IgG抗体、乙脑IgG抗体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结果 共检测6 250份血清样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7.9%,风疹IgG抗体阳性率80.6%,乙脑IgG抗体阳性率78.4%,乙肝抗体(HBsAb)阳性率52.5%.结论 麻城市健康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到国家标准,风疹IgG抗体、乙脑IgG抗体免疫水平较高,乙肝抗体(HB-sAb)免疫水平低.应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管理工作和乡镇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1~15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肝炎(乙肝)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接种效果,为制定免疫方案和接种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脊灰IgG、百日咳IgG、白喉IgG、破伤风IgG、麻疹Ig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结果共检测159份血清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7.48%,脊灰IgG抗体阳性率为96.86%,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为96.86%,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为91.19%,白喉IgG抗体阳性率为为59.12%,HBsAb阳性率为58.49%。结论西双版纳州1~15岁健康儿童的麻疹、脊灰、百日咳、破伤风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已达到卫生部规定的目标(85%),白喉和乙肝的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白喉和乙肝的免疫接种质量,提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屏南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和免疫抗体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12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0~、3~、7~19、≥20岁共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的咽拭子和静脉血,检测脑膜炎奈瑟菌(Nm)IgG抗体。培养采用常规方法,抗体水平测定用ELISA方法。[结果]调查188名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为零。抗A群Nm抗体阳性率为92.02%,几何平均浓度(GMC)为7.46μg/ml;抗C群抗体阳性率为48.4%,GMC为2.39μg/ml,男女比较抗体浓度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A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群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0~2岁年龄组最低。A和A+C群流脑疫苗均有接种的A群抗体、C群抗体阳性率均最高,都未接种者阳性率最低,部分无免疫史的人群也检出相应抗体,提示存在Nm自然感染的危险。[结论]屏南县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C群抗体阳性率较低,应加强流脑疫情监测,普及A+C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防止流脑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辖区内某铁路地区7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IgG抗体水平,评价强化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强化免疫前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1.9%,加强免疫后为100%,抗体阳转率(4倍增长)为87.8%。[结论]7岁组儿童有必要加强麻疹疫苗接种一次,强化免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楚雄州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和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方法]每年按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岁~14岁儿童血液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2005年~2010年儿童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92.79%;5年的阳性率依次为60.78%、95.05%、98.92%、98.88%、100%、100%,2006年加强复种工作和大规模开展二类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后阳性率大幅度提高,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已连续两年100%的阳性率。[结论]近年楚雄州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者,为2012年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自贡市15岁以下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为制定针对性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采用多阶段随机定额抽样法抽取自贡市15岁以下健康人群共349份血清样本,检测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349名监测对象中,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7%、59.3%和57.3%,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免疫史人群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免疫史人群,随着免疫剂次的增加,抗体阳性率也随之升高(P0.05)。麻疹抗体阳性率在1岁以内婴幼儿人群中最低(68.97%);风疹抗体阳性率在中学生人群中最低(33.33%),且随着末次接种后年限的延长抗体阳性率下降迅速(趋势χ_(风疹)~2=16.706,P0.001);流腮抗体阳性率在小学生中较低(55.79%)但在中学生中最高(78.79%)。结论自贡市15岁以下健康人群麻疹免疫屏障较牢固,但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均不高。建议自贡市在保持高水平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对11~15岁人群开展风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并对学龄前儿童加强1剂次腮腺炎类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