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仙鹤草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仙鹤草性味苦、涩,笔者根据仙鹤草味涩收敛的特性,扩大了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现介绍如下。1.止盗汗付某,男,4岁,1985年9月13日诊治,门  相似文献   

2.
时建山 《中医杂志》2006,47(5):338-338
仙鹤草性味苦涩,功效收效止血、止痢、杀虫.临床上广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妇女崩漏、月经过多等症.笔者根据仙鹤草味涩收敛,止血作用较佳的特点,在临证中治疗血精证时,在辨证的基础上配用仙鹤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仙鹤草是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马鞭草、狼牙草、脱力草.仙鹤草始载于清代郑尚若的《伪药条辩》,龙牙草则较早见于宋代《图经本草》.仙鹤草性微甘平、味苦涩,归肺、肝、脾、大肠经,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等功效.药理研究证实,仙鹤草具有止血、强心、升压、抗炎抗菌、降血糖等作用,在临床应用颇广.现将仙鹤草今年来在临床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用仙鹤草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中医杂志》2006,47(5):336-337
仙鹤草苦、涩、凉,入心脾胃大肠经,功专止血,不论虚实寒热皆可应用,并有强壮作用.近年来,笔者运用大剂量仙鹤草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疗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韩贯宇  吕璐 《吉林中医药》2009,29(3):253-255
仙鹤草,又名龙芽草、马鞭草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木植物龙芽草的全草,性寒,味苦、涩,归肺、肝、脾经.其主要成分有仙鹤草素、仙鹤草酚、仙鹤草内脂、鞣质、甾醇、挥发油、有机酸、皂甙及维生素C、K等等.仙鹤草有着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除收敛止血外,还有活血调经、健脾止泻、宣肺止咳、敛津止汗、止眩防晕、杀虫消积、止痛抗瘤、降糖止渴等功效.  相似文献   

6.
马帮义 《中医杂志》2006,47(5):336-336
仙鹤草,味苦、涩,其性凉,入肝、脾、肺经.功具收敛止血,解毒疗疮,杀虫.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以及疖疮痛肿,滴虫等病症.10年前,笔者在基层工作期间,喜用鲜仙鹤草配伍鲜马齿苋,治疗细菌性痢疾,获满意疗效.此二药药源广,在乡村沟边及山区林间地带可随地采集,既经济,又服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维澎 《新中医》2000,32(11):52-52
仙鹤草性平,味苦、涩、微甘,入肺、肝、脾、大肠经,是常用的收敛止血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笔者临证体会仙鹤草效用远不止于此,尚可治疗血虚劳损、血热迫血妄行诸症.痢疾便脓血、慢性腹泻、心悸等,外用则可治疗跌打损伤、痈肿疼痛,疗效可靠.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8.
仙鹤草之妙用沈绍英浙江省萧山市西兴卫生院(311211)仙鹤草系蔷薇科龙芽草植物,辛温,涩无毒。临床应用治疗出血、劳伤、下利等。其药用部分均是地上全草。地下根一般极少单独应用。仙鹤草地下根民间称之地王蜂,其功效特殊。现将我个人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带下...  相似文献   

9.
仙鹤草系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始载于《图经本草》。味苦涩,性寒,作用广泛,具有止汗、止咳、止血、止痢、涩肠、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以及解毒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10.
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等功效。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认为,仙鹤草性味上辛涩宣通并存,功效上补虚化瘀并举,临床对证运用并恰当配伍,可治疗肿瘤、心悸、紫癜、慢性泄泻等多种复杂疑难疾病。在仙鹤草的用量方面,朱老颇有研究,大剂量仙鹤草(80~100 g,甚至150 g)可用于补虚消癥,40~60 g仙鹤草可用于治疗心律不齐、心悸怔忡等心脏节律异常,而对于各种炎症、出血、自汗盗汗、消渴等常用15~30 g仙鹤草起效。  相似文献   

11.
仙鹤草功用之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鹤草功用之妙山东平邑县人民医院金春平,乔志平黑龙江中医学院刘淑兰仙鹤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牙草的全草、味苦、涩、性平,人肺、肝、牌经。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之功,因其止血作用较佳,故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及用于腹泻等证。笔者临证体会仙鹤草尚有健...  相似文献   

12.
仙鹤草的临床应用南京中医学院干祖望认为仙鹤草即脱力草,与仙茅、仙灵脾合用,称作三仙汤,凡无外邪的神疲怠惰者,都可使用或处方中参插此3味,效果殊佳。北京东直门医院王子瑜认为仙鹤草为收敛止血药,药性平和。有收敛固涩之功,对瘀血出血患者,慎用单味,以防血止...  相似文献   

13.
仙鹤草临床新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鹤草,药用部分为干燥全草,嫩芽也可入药,别名“龙芽草”,民间也称其为“脱力草”。味苦辛涩,性平。长于止血,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内外出血病症。笔者临床中将仙鹤草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单味仙鹤草治疗消渴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味仙鹤草治疗消渴症董俊峰山西省垣曲县中医医院043700仙鹤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牙草的全草。味苦、涩、性平,入肺、肝、脾经。其收敛止血,止痢杀虫,补虚强壮之功效,已被医者所习用。笔者在临证时,偶然发现其对消渴亦有显著疗效。患者,男,50岁。素...  相似文献   

15.
重用仙鹤草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鹤草又名脱力草、龙芽草,性味苦、涩、平,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之功效,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常用之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正学 《中医杂志》2006,47(5):338-338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功能收敛止血,止痢,杀虫,补虚。《滇南本草》称其可治“腰痛”,《本草纲目拾遗》言其能疗“闪挫”。笔者在临床重用仙鹤草45~60g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例,疗效较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仙鹤草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玲  孙书华  王国强 《河北中医》2001,23(5):361-362
仙鹤草始载《图经本草》 ,原名龙芽草 ,性味苦涩、微温 ,入心、肝、脾经 ,功能收敛止血、补虚。仙鹤草在临床上应用颇为广泛 ,疗效确切 ,略述如下。1 仙鹤草治疗各种出血证据药理研究[1] ,仙鹤草所含仙鹤草素、维生素B及鞣质 ,有增加血小板及加快凝血的作用。经临床验证 ,凡遇有出血患者 ,用之确有止血之效。但应注意本品药性收敛固涩 ,单味药宜慎用 ,以防血止留瘀 ,临证时应先辨明病性之寒热虚实 ,伍以它药使用 :①治疗崩漏出血 ,属血热妄行者常配伍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 ;属脾不统血者 ,以仙鹤草 60g ,加用党参、白术、黄芪等药 ;属…  相似文献   

18.
介绍邱明义教授运用仙鹤草治疗脾胃病的经验。邱教授认为脾胃病多虚实夹杂,其每于临证,衷中参西,重视结合电子胃镜检查,善用仙鹤草,以其味苦能泄痞,涩能敛肌,兼能补虚,于实证虚证皆宜。对于消化性溃疡、各种慢性胃肠炎及食管炎,提倡重用仙鹤草,一则收敛止血,促进溃疡面愈合;二则取其益气健脾之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或参辛开苦降之剂,或合甘温缓急之方,以散痞消满,解毒杀虫,标本同治。在肿瘤方面多用仙鹤草配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冬凌草、猫爪草,补虚扶正,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钟灵毓  纪伟  王丹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098-1099
朱良春拟方仙桔汤(仙鹤草、乌梅、桔梗、木槿花、桔梗、木香、白芍等)治疗慢性泄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抗炎,益气和血止涩,兼顾湿热伤络,治疗优势明显.但证属脾肾阳虚或肾阳不振者及大寒凝内经年不愈者不宜用仙桔汤.  相似文献   

20.
仙鹤草新用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9):1976-1976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又名龙牙草、黄龙尾等。性味苦、涩、平,归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解毒、止痢、杀虫等作用,临床也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