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针对薄规格酸洗板板形控制难度大、活套控制不稳定导致的甩尾,甚至堆钢的问题,通过优化活套高度闭环控制参数及活套落套参数等一级活套控制参数,优化精轧负荷分配、机架间张力、穿带速度等二级控制模型参数,优化轧制过程温度控制参数,以及开发F6及F7机架在轧制尾部自动抬辊缝功能等,有效提高了薄规格酸洗板的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贾宝瑞  栗建辉  田亚强 《轧钢》2015,32(6):70-72
速度制度是热连轧工艺最为重要的工艺制度之一。本文结合唐钢FTSR生产线轧机布置特点,针对开发1.0 mm超薄规格带钢中存在的中间坯温降大、轧制过程稳定性差、终轧温度命中率低、频繁甩尾等问题,自主开发了粗轧高速穿帯、精轧梯度轧制,以及抛钢速度、加速度和时序控制等技术。通过具体分析与优化,1.0 mm超薄规格单轧程产量达到555 t,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杨志刚  郭德福  徐浩森 《轧钢》2020,37(4):81-85
针对2 250 mm宽带钢热连轧机生产高强薄规格过程中出现的精轧活套起落套控制不稳定、穿带头部瓢曲或折叠、机架间起大浪、尾部轧破或甩尾、轧机振动等轧制不稳定性问题,从工艺、设备、控制系统及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出精轧活套稳定起落套控制技术、防甩尾与尾部轧破技术以及抑制精轧机振动的方法,成功实现了高强薄规格带钢的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4.
杨志刚  郭德福  徐浩森 《轧钢》2007,37(4):81-85
针对2 250 mm宽带钢热连轧机生产高强薄规格过程中出现的精轧活套起落套控制不稳定、穿带头部瓢曲或折叠、机架间起大浪、尾部轧破或甩尾、轧机振动等轧制不稳定性问题,从工艺、设备、控制系统及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出精轧活套稳定起落套控制技术、防甩尾与尾部轧破技术以及抑制精轧机振动的方法,成功实现了高强薄规格带钢的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某1 700 mm热镀锌连续机组生产薄规格带钢时,在开卷后的穿带过程中频繁发生堆钢。为此,对原料带钢的板形、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油量及穿带导板的表面结构等影响带钢堆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料带钢头尾板形不良、表面粗糙度低和表面残油量高,以及在运行过程中与穿带导板之间发生局部黏合,是导致热镀锌机组带钢堆钢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原料带钢的头尾板形幅值、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油量,改造穿带导板的表面构造,并增加预警装置,基本解决了热镀锌薄规格带钢的穿带堆钢问题。  相似文献   

6.
薄规格带钢生产中面临温降大、板形控制难、穿带速度快、轧制稳定性差等难题,通过对SPA-H带钢化学成分、连铸工艺、温度和板形控制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开发出1.5 mm极限规格高强耐候SPA-H带钢。结合连铸拉速和结晶器液面控制,过程温度控制和设备精度控制,实现了1.5 mm热轧集装箱用SPA-H带钢的稳定轧制和批量供应,其板形和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稳定,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热连轧薄规格低碳钢带头尾窄尺问题,结合实际生产工艺研究了粗轧、精轧设定,活套、卷取张力对带钢窄尺的影响.通过改善粗轧控宽、精轧模型设定、精轧张力设定和卷取张力设定,有效提高了热连轧薄带钢的尺寸精度,为薄规格带钢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轧钢》2016,(6)
从温度控制、中间坯形状控制、穿带翘头、甩尾等方面对常规2250mm热连轧生产线轧制薄规格带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提高了薄带钢的轧制稳定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胡亮  王俊银  徐芳 《轧钢》2018,35(6):77-79
薄规格带钢不仅可降低成本,同时也可替代部分冷轧产品。对某厂2 250mm热连轧机组薄规格高强钢生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对加热制度、过程温降、中间坯镰刀弯及精轧轧制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并提高设备精度,使薄规格高强热轧带钢的轧制稳定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1580 mm热轧现场轧制过程中影响薄规格带钢生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控制措施,通过对加热温度、过程温降、中间坯状态、穿带速度、抛钢速度的控制,活套参数、机架间张力的优化以及对设备的改造,薄规格生产的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薄规格产量、成材率也有了较大提高,生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出于节能考虑,带钢热连轧工艺增加中间坯的厚度,提高精轧开轧温度,降低粗轧和精轧总能耗。由于增加了中间坯厚度,精轧过程产生宽展,热连轧机精轧机组采用了两个立辊机架的设计方案。针对此种设备布置,以高精度的宽度控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宽度自动控制策略,包括两个立辊的速度、辊缝的过程设定以及自学习算法。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保证了穿带和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宽度精度高,宽度偏差控制在3 mm之内的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唐钢FTSR短流程热轧产线带钢拉窄问题,根据拉窄发生的位置将其分类为带钢头部拉窄、带钢后半段拉窄和带钢尾部拉窄。对现场张力设定、张力反馈、头部穿带过程及轧机抛钢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造成带钢拉窄的原因,即带钢头部张力控制偏高,导致带钢头部拉窄;R2和F1之间使用无活套的张力控制,计算的张力并不能真实反映出中间辊道带钢的实际张力,导致带钢后半段拉窄;活套进入小套量控制的时序过早,目标角度较小,导致带钢尾部拉窄。为此,从无活套张力控制、精轧穿带速度因子、冲击补偿功能、张力设定、小套量控制时序及目标角度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解决了带钢拉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基本杜绝了带钢尾部拉窄低于公差下限的情况,拉窄卷数从21卷/月降至10卷/月以下。  相似文献   

13.
炉卷轧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穿带长度的控制十分重要,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在分析炉卷轧机穿带系统的基础上,推导了带钢头部控制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了各段控制的长度和时间,应用后存在质量问题的带钢头尾长度从以前的30 m减小到10 m,大大减少了因穿带失败导致的堆钢事故。  相似文献   

14.
杨瑞宇  钟晓兵  梁祖红 《轧钢》2015,32(2):64-67
本文以宝钢2 050 mm热带钢精轧机、武钢2 250 mm热带钢精轧机、沙钢1 700 mm热带钢精轧机、国丰1 450 mm热带钢精轧机中的弯辊和轧辊横移装置为例, 介绍了我国热带钢精轧机引进弯辊和轧辊横移装置的结构特点, 并进行了优缺点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取得板带箔高精度平直板形,仅仅强化热精轧的凸度控制是不够的,因为在随后的冷轧机上的AFC系统要改变热轧板形也是无能为力的,在热粗轧机上的板凸度控制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6.
唐会龙 《轧钢》2019,36(4):62-64
针对冷轧平整机组卷取过程中易出现的带头印缺陷,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冷轧板厂采用一种特殊的开槽口套筒代替传统的橡胶套筒,并通过套筒定位算法和穿带控制程序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带头的高精度定位,在穿带过程中精准地将带头通过皮带助卷器压入套筒软槽内,有效消除了带头印缺陷。  相似文献   

17.
热连轧机活套升落套动态过程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开香  董洁  童朝南 《轧钢》2005,22(5):38-40
介绍了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电动活套在升、落套控制过程中的软接触控制,落套无甩尾控制和恒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该综合控制思想已在某中宽带轧机上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沈福磊 《轧钢》2019,36(3):81-82
针对某1 420 mm酸轧机组生产极薄带钢(最薄0.15 mm)时,出现轧机出口飞剪剪切后穿带带头与设备刮蹭而堆钢的问题,通过解决带钢与机械设备之间刮蹭问题、调整出口压缩空气吹扫方向和力度、控制板形和轧机出口设备前导率,使薄带钢穿带成功率由93%提高到100%,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