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MRI影像与B超检查资料,并对两种影像检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MRI影像检查技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符合率达97%,且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子宫畸形MRI影像资料具有不同的征象特点,为子宫畸形的诊断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结论 MRI诊断技术应用于先天性子宫畸形检查中能够提供科学全面的分型诊断方法,在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MRI、超声和临床资料,参照美国生殖学会的标准进行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分型诊断。结果子宫未发育1例,幼稚子宫1例,宫颈未发育1例,单角子宫1例,双子宫4例,双角子宫2例,纵隔子宫4例,鞍状子宫1例。结论MRI可对先天性子宫畸形进行准确的分型诊断,是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最佳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汪明月  李逸攀  史延斌  鲁植艳  刘玉 《西部医学》2023,35(10):1541-1544
目的 探讨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对不同分型的鉴别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22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87例疑似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及MRI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显示,287例患者中先天性子宫畸形239例,其中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良9例、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腔38例、双子宫53例、双角子宫21例、纵膈子宫111例、弓形子宫5例、管状子宫2例;MRI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46)高于超声(Kappa=0.574);MRI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AUC大于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P<0.05);MRI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P<0.05)。结论 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具有诊断价值,且其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和磁共振成像在子宫畸形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有完整HSG和MRI检查资料的22例子宫畸形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22例子宫畸形病例,其中HSG和MRI检查诊断一致者18例,诊断符合率为81.8%.4例HSG误诊的病例中,有1例HSG诊断为单角子宫,MRI 检查发现有与宫腔不连通的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磁共振成像诊断为双角子宫畸形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扫描方位对双角子宫畸形的显示情况,并与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诊断结果与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结果相符12例,MRI诊断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的准确率为92.3%,其中斜冠状位诊断13例,横轴位诊断8例,矢状位上不能做出明确定性诊断。结论 MRI可以直观显示宫腔结构和宫底外观形态,且能获得精确的量化分析结果,是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定性和定量诊断的最佳无创性检查方法;MRI对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诊断准确率高,斜冠状位T2WI像结合轴位T2WI像是最佳检查方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和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经临床怀疑为先天性子宫畸形病例,进行三维超声及MRI检查,最后以宫腔镜、腹腔镜或腹部手术后结果确诊。对比MRI检查与三维彩超检查为阳性诊断数及阴性诊断数进行比较。结果:对怀疑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62例患者及确诊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的49例患者,MRI检查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三维彩超检查。结论:MRI检查可以直观的显示子宫轮廓及宫腔形态,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MRI检查阳性率优于三维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非增强扫描核磁共振(MRI)在诊断产前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与同期非胎盘植入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胎盘植入的MRI影像特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胎盘植入的MRI影像特征主要有子宫变形和(或)局部隆凸、胎盘信号不均匀、胎盘呈不规则团块状等T1长T2信号影和胎盘下供血血管增多等征象。胎盘植入者出现上述征象的比例比非胎盘植入者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植入产前非增强扫描MRI检查可以发现较多的异常影像学表现,MRI在诊断产前胎盘植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比经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研究,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发育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行二维超声和三维检查的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患者资料,对比不同分型子宫畸形患者二维和三维超声表现,对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109例患者中,三维超声可从子宫冠状切面的三维图像对所有患者做出明确诊断,而二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分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正确诊断子宫畸形91例,漏误诊18例(16.5%),对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弓形子宫等难以做出准确区分.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具有简单、快速、无创等优点,可以通过子宫冠状面直观地显示子宫底部外观形态及宫腔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比CT和MRI对临床中肝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分别采用CT和MRI扫描检查,收集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诊断表现,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观察比较CT和MRI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CT扫描诊断准确率为78.0%,MRI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5.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采用MRI扫描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检查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熊英 《中外医疗》2014,(3):191-191,193
目的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先天性子宫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接待的83例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超声诊断分析可知,8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中,有42例为子宫畸形中纵隔子宫、8例为双子宫、7例双角子宫、13例为单角子宫、8例为残角子宫、5例为鞍形子宫。结论对于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相较于传统诊断方法,有着无创、便捷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各种磁共振(MRI)检查方位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MRI表现,比较不同的检查方位对子宫畸形诊断率的区别。结果: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中,冠状位诊断8例,横断位诊断8例,矢状位诊断3例,冠状位组与横断位组间无差异,冠状位组、横断位组与矢状位组间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RI冠状位与横断位对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率高,而矢状位只能做为补充方位。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MRI诊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MRI对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进行MRI检查,分析各种畸形的MRI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显示106个主要畸形和74个合并畸形,8例经心血管造影、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MRI有诸多的成像优势,能充分满足临床对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的诊断要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非创伤性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在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二维超声检查提示或临床疑有先天性子宫畸形的31例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结果:19例经二维超声诊断,12例联合三维超声检查明确分型,三维超声明显优于二维超声。结论:三维超声简便、有效、无创,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特别是特殊类型的子宫畸形明显优于二维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子宫畸形多因形成子宫段副中肾管发育及融合异常所致,是导致女性不孕症及产科并发症的重要原因[1],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的妊娠结局和治疗方案显著不同[2]。因此,本研究收集本院行磁共振(MRI)检查的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40例患者资料,分析其不同分型的MRI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胰腺癌疾病应用CT诊断与MRI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45例。CT组采用CT进行诊断,MRI组采用MRI进行诊断,对比评估两组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CT与MRI对胰腺癌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其中CT组45例患者中39例确诊,概率为86.67%,MRI组45例患者中41例确诊,概率为91.11%,两组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均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也可联合诊断,以提高对胰腺癌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子宫畸形多因形成子宫段副中肾管发育及融合异常所致,是导致女性不孕症及产科并发症的重要原因[1],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的妊娠结局和治疗方案显著不同[2].因此,本研究收集本院行磁共振(MRI)检查的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40例患者资料,分析其不同分型的MRI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在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超声科收治的81例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超声后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比观察这些患者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点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本组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间我院超声科经三维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子宫畸形的71例病例资料.结果 71例子宫畸形中纵隔子宫38例,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5例,单角子宫12例,残角子宫7例,鞍形子宫3例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明显优于二维超声,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较,是一种无创、便捷的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SCT及MRI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怀疑为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的患儿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试验组进行MSCT和MRI联合检查,对照组只进行MRI检查。所有患儿的影像学检查均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比较两组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影像诊断符合率为100%,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50%(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MSCT及MRI在小儿脊柱和脊髓先天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对发现更多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有重要的作用,联合MSCT能发现更多的其他脊柱畸形。比单纯运用MRI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CT与MRI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分析其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判断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MRI、CT联合MRI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查出2期52例,3期19例,4期9例,与病理诊断相比检出率为71.25%(57/80);MRI检查出2期50例,3期20例,4期10例,与病理诊断相比检出率为73.75%(59/80);CT联合MRI检查出2期35例,3期29例,4期16例,与病理诊断相比检出率为92.50%(74/80);CT联合MRI检出率与CT、MRI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 CT联合MRI可提升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临床判断分期提供重要依据,利于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