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应用EMTP对多种运行状况下平行线路间感应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分析了线路换位、平行间距、平行线路长度以及平行比例等因素.结果表明:线路换位能大大减小平行线路之间的感应电压和环流;平行线路间的感应电压和环流随着平行线路间距的增大而呈指数衰减;平行线路长度对平行线路的感应电压和环流影响不大;平行线路感应电压和电流与平行部分占...  相似文献   

2.
陈文涛  李山 《高压电器》2014,(12):111-115
应用EMTP对750 k V长距离检修状况下平行线路间感应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并进行实测,着重研究了检修线路接地数量对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检修线路的接地数量与感应电压关系不大,与感应电流有很大关系;当在检修线路作业点工作时,除了线路两端变电站接地和作业点接地外,还需合理的布置作业段两端临时接地线。  相似文献   

3.
倪浩  王之浩 《华东电力》2011,(3):415-417
介绍了平行输电线路感应电流、感应电压的计算,并据此进行仿真计算,由于平行线路两端的接地开关在开断时会受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影响,建议这些线路中应选用开合能力强的快速接地开关或超B类接地开关.  相似文献   

4.
同塔双回线路,当其中一回线停运时,由于运行的另一回平行线路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作用,将在停电线路上感应出电压和电流,影响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主要因素包括运行线路的线路电压、负荷电流、平行线路长度、相间及回路间距离、导线高度以及线路的换位情况等。本文根据同塔双回线路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压的理论分析,初步掌握影响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压的因素,进而通过EMTPE仿真计算得到不换位线路和全换位线路中线路长度和输送潮流与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压的关系,为工程设计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1 000 kV皖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邻近线路分布情况,提出了邻近线路在特高压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土壤电阻率及平行接近距离对交流线路产生感应电压的影响规律,仿真计算得到了邻近线路在特高压线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值,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皖电东送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跨越、平行于多条?800、?500 kV直流及500 kV交流线路;特高压线路上的容性感应电压和感性感应电压均随着平行接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容性感应电压的减小速率较快,感性感应电压的减小速率相对缓慢。土壤电阻率的变化对特高压线路上的容性感应电压几乎没有影响;而感性感应电压值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大。皖电东送特高压线路上感应电压具有"静电感应电压较高,电磁感应电压相对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浙北—沪西线路为例,对皖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感应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介绍了仿真计算的条件,详细阐述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对其500 kV平行线路的感应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一回运行时对其500 kV平行线路的感应问题及同塔双回线路间的静电感应问题。  相似文献   

7.
气体绝缘线路(GIL)回路间电磁感应关系不同于架空导线,线路中存在GIL将会影响感应电压、电流的计算结果,从而影响线路地刀的选型。文中以同塔双回架空线和GIL混合特高压线路为例,研究回路间电磁感应的计算。首先对GIL进行电气参数计算,并理论推导混合线路感应电压、电流计算公式;其次利用EMTP-ATP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分别仿真研究了GIL在母线位置、在线路中间以及不含GIL 3种工况下的感应电压、电流变化规律,并分析了GIL在线路中间时感应电流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最后研究了GIL在线路中长度占比的不同对感应电压、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含GIL的混合线路地刀选型提供理论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在检修工况下因受同塔或临近运行导线的影响,面临严重的电磁感应问题,建立了检修导线挂接地线前的感应电压及挂接地线后的感应电流计算模型,定量地研究了输送功率、并行长度、并行间距、杆塔接地电阻等参数对上述感应电压及感应电流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并建立±1 100 kV吉泉线的实际工况模型,计算分析了吉泉线在检修工况下沿线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幅值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作业,以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检修用消弧接地线的参数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郑远笛  李慧奇  郭鑫 《电工技术》2021,(20):148-150
多条特高压在安徽境内共走廊架设,输电通道密集区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线间距离小、平行距离长,运行线路对施工线路电磁感应情况更加严重.基于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建立了同塔双回交流带电线路以及平行架设的昌吉-古泉±1100 kV直流施工线路的模型,计算了交流特高压不同运行工况下对施工线路面临的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流,分析了影响感应电压和电流的因素,研究结果为平行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架线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袁野  王丽 《电气应用》2015,(3):112-116
以山东某电厂500 k V同塔双回出线为依托,建立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模型,计算线路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从而进行接地开关的选择。分析了线路长度、线路潮流、导线换位方式和并联电抗器对感应电压及感应电流的影响效果,为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平行交流特高压带电线路架线施工中,线路感应电情况十分复杂和严重,线路升空后主要经由杆塔临时接地线接地,施工中挂接地线过少会出现接地线熔断现象。基于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建立了同塔双回交流带电线路以及平行架设的昌吉—古泉±1100 kV直流施工线路的模型,计算了施工线路多处接地线上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总结了不同接地方案下感应电压和电流的分布特性,分析了影响感应电压和电流的因素。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施工线路多处挂接地线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平行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架线安全和施工线路接地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UHV交变电场在人体中感应电流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1000 kV特高压(UHV)架空线路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影响,计算了人体位于UHV线路下方时,交变电场在人体内的感应电流及其影响因素和线路最小对地高度。探讨了设计规程中高压线路最小对地高度应保证线路下方距地1m高处的电场强度<10kV/m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人体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大小对工频电场在人体内感应电流密度的大小并无明显影响;按照线路下方距地1m高处的最大电场强度<10kV/m的原则来确定UHV线路的最小对地高度,感应电流密度不会超过安全值。  相似文献   

13.
在建的±1100 kV吉泉输电线路近距离并行皖电东送特高压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由于线路间的电磁耦合使得吉泉线在施工中面临严重的感应电问题。本文建立了三维输电线路的矩量法模型,计算分析了并行双回特高压交流线路施工时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对影响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施工中的不同接地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施工中建议的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同杆双回线路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测量与计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韩彦华  黄晓民  杜秦生 《高电压技术》2007,33(1):140-142,159
为了解决同杆双回输电线路在一回运行、一回检修时,由于两回输电线路间的静电耦合和电磁耦合作用,在检修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可能对正在检修的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同时对接地开关的操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的问题,对同杆双回线路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际计算和理论分析,带并补的同杆双回线路和部分同杆架设双回线路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采用分布参数法、电磁感应理论等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对几条330kV同杆双回线路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进行了现场实测和电磁暂态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检修人员应需全套屏蔽服、采用地电位作业的检修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任姝  何为  杨帆  马俊  任新民 《高压电器》2012,48(4):39-45
超(特)高压交直流同塔多回输电技术在解决输电走廊占地问题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关注与研究,因此文中研究了交直流同塔的容性耦合干扰以及屏蔽措施。首先建立了单回和双回交流线路分别于直流线路同塔时,交直流线路的容性耦合干扰分析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结构的交流线路在同塔并行的直流线路上产生的容性耦合感应电压。仿真结果表明:交流线路的排列方式、交直流垂直线间距和交流线路相导线的相序排列对容性耦合感应都有影响。感应电压值随垂直间距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减;双回交流线路逆向排序可以抑制感应电压,其中鼓型逆相排序可以使交流线路在直流线路中的感应电压值降低46.8%。同时,增加接地线也可以使感应电压值下降7%~18%。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特高压交流线路下方交叉跨越的110 k V线路停运检修时可能出现感应电,对检修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文章对浙江金华境内110 k V交跨线路的感应电压和电流进行了现场实测,线路上产生的静电感应电压可达12.34 k V。提出对被感应线路进行分段,利用Matlab编程计算每一段的感应电压,最后叠加得到线路上感应电压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此种计算方法满足精度要求;交跨距离或交跨角度增大时,感应电压和电流会逐渐减小,实际工程中应尽量增大距离或角度,以减弱线路间的感应作用;为保证人身安全,线路检修时应将两侧变电站地刀接地,同时还需要在工作点两侧挂接临时接地线。  相似文献   

17.
麻敏华  汪晶毅 《广东电力》2012,25(4):30-35,52
采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对某一典型的500 kV/220 kV同塔四回路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进行计算,分析停运工况、潮流大小、线路相序、四回路段占线路长度的比例、土壤电阻率等因素对混压同塔多回路感应电压、感应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kV线路和220 kV线路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均超过B类接地开关的额定参数,220 kV线路的感应值超过500 kV线路;不同相序布置方式下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四回路路段占线路长度的比例对220 kV线路感应电压、感应电流的影响显著。针对此,在设备选型中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8.
交流输电线路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时,通过电磁耦合交流线路会在特高压直流线路上感应出工频交流分量。感应产生的工频电流,经过换流器后会产生直流分量。此直流分量流经换流变压器,会导致换流变压器偏磁。采用EMTDC程序建立了交/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交流输电线路对平行架设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感应影响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交/直流线路平行架设长度、接近距离、土壤电阻率、杆塔接地电阻等因素对特高压直流线路的工频电磁感应影响。另外,对比分析了超高压紧凑型线路、常规型线路分别与特高压直流线路平行架设时特高压直流线路上的工频感应电压、电流和直流偏磁电流。  相似文献   

19.
双回路同沟电缆-同塔架空线混合线路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计算是检修时接地刀闸选型的关键。电缆回路间感应电压电流的计算不同于架空线路。电缆金属护套对线芯具有静电屏蔽作用,根据护套接地方式不同其对线芯也具有不同的电磁屏蔽效果。文中针对220 kV双回路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开展运行线路对检修线路的电磁感应研究。首先根据电磁耦合推导出混合线路的感应电压、电流计算公式。其次仿真计算分析,分别研究混合线路中电缆段长度占比的变化对感应电压电流的影响;电缆护套单端接地、双端接地以及交叉互联两端接地3种接地方式对于感应电流的影响;接地刀闸等效接地电阻对于感应电流的影响。结果可为混合线路接地刀闸选型提供理论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