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移动Ad Hoc网络(MANET)的路由协议对网络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尤其在多播的场景下,好的多播路由协议可以节省大量无线传输带宽。MAODV路由协议是在AODV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多播扩展,也是目前MANET网络多播路由协议的研究热点。通过使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对MAODV协议进行仿真建模,使OPNET在MANET场景下支持多播路由协议的仿真,为其它需要MANET网络多播路由协议的场景提供支持。对仿真建模的结果进行了多方面的验证,以保证建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移动无线自组网(MANET)作为一种典型的自组织网络,其路由协议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介绍了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矢量路由(AODV)协议和无线自组网按需多路径距离矢量路由(AOMDV)协议的特点,在NS2模拟软件中使用多种测试场景和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对这两种路由协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OMDV协议在平均延时和路由发现频率上优于AODV协议,在分组投递率和归一化路由开销方面的性能低于AODV协议。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通信网络研究建立仿真平台,针对当前网络仿真器在研究MANET无线通信网络协议中,在交互性、协议移植和大规模网络仿真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HLA的MANET仿真系统方案,研究了仿真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针对无人机通信网络仿真的要求,对无人机成员、基站成员、仿真控制台成员进行设计和实现,开发了基于HLA的无人机通信网络仿真系统.在系统中,对基于最小ID的分簇算法和基于簇的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HLA的MANET网络仿真方案,可以利用HLA在互操作、分布式和可重用等构建复杂仿真系统方面的优势,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MANET网络仿真的需求,加快MANET网络路由协议的开发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4.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由是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经提出的MANET路由协议有很多种,因此如何针对一定应用场景选择一个最佳的路由协议,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该文对已经通过IETF认可的三种MANET路由协议:DSR、AODV和OLSR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设计了大量的场景,通过对路由协议的分组传送率、端到端时延和所选路径长度等指标的比较,得出了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MANET最佳路由协议选择方案。仿真中发现同是采用按需的路由发现策略的DSR和AODV在高移动、高负荷的网络环境下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对DSR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MANET网络由可自主移动的无线节点组成。节点的自主移动导致了链路路由的改变,因此需要有一个机制维护和发现路由信息。目前人们已经针对MANET网络提出了几种路由协议,但这些路由协议都是基于IP的且路由维护的代价高,这严重影响了MANET网络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用户有效带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S/CTS的MANET高效报文转发策略。该策略对标准IEEE 802.11协议进行了修改,利用改进的RTS/CTS报文信息,进行报文转发,从而避免了使用MANET网络路由协议给网络性能带来的影响。使用改进的NS-2模拟了基于改进RTS/CTS的MANET高效报文转发策略。模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路由维护的开销并降低报文传输的延迟。  相似文献   

6.
主动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可编程的网络系统.MANET(移动自组织网络)是由一组无线移动节点组成的,临时的、多跳的、无基础设施支持的无中心网络.上述两种网络都被看作新一代Intemet网络的研究热点,但是对于它们的研究目前仍局限在各自的领域.为了同时获得两种网络的优秀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络思想的MANET通信协议栈的设计方案.利用OPNET仿真软件,该协议栈的基本功能已经得到了初步实现.通过配置该协议栈,仿真节点既能够传输主动网络数据,又具有MANET节点的移动性与自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建强  邹捷 《微机发展》2011,(10):39-42
在研究移动自组网移动模型和无线路由协议的基础上,选取移动自组网中具有代表性的参考点群移动模型,基于ns2网络模拟平台,以参考点群组移动模型生成移动场景文件,应用层使用cbr数据流量,对OLSR无线路由协议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模拟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数据的详细分析,总结得出了OLSR无线路由协议在参考点群移动模型下端到端时延、报文交付率和路由负载三个方面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移动自组网下基于OLSR协议的各种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移动Ad hoc网络(MANET)是一组无线主机组成的没有任何建立好的基础设施的临时网络,网络拓扑高度变化自组织网络,由于其特点的限制,路由协议是其组网的关键技术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本文研究了典型的路由协议DSR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在NS-2中的仿真场景来研究分析DSR路由协议的性能和在移动网络环境中的适应性。对Ad hoc的组网和后续协议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Ad hoc路由协议可以使用软件仿真、现场试验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和评估。由于现场试验分析开销高及实验环境部署复杂等原因,目前,软件仿真是对ad hoc路由协议进行性能评估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对ad hoc网络进行研究的情况并不具有说服力。本文综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的ad hoc路由协议性能评估新方法:通过在应用层、网络层、链路层添加各种数据采集探针来采集性能数据。此外,设计并实现了可视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可以对采集的性能数据进行图形化的展示及分析评估。这种方法不仅弥补了在软件仿真过程中,未考虑操作系统、系统硬件、系统设计、通信环境等敏感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得测试结果更逼近真实,而且解决了现场试验分析中性能数据不易获取、开销巨大、场景搭建复杂等问题。最后,通过本文所提出的性能数据采集评估方法对3种典型的ad hoc路由协议进行性能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优化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路由稳定性差和端到端延时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OLSR路由协议。考虑MANET拓扑的移动性,通过优先选择平均相遇率较小、稳定性较高的中继节点构建移动拓扑,避免路由震荡。基于跨层技术,利用链路层共享的链路速率优化路由权值,从而提高路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OLSR协议相比,改进协议在MANET网络中具有更好的网络稳定性及更低的端到端延时。  相似文献   

11.
There is a lack of appropriate guidelines for realistic user traces, mobility models, routing protocols, considerations of real-life challenges, etc. for general-purpose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 In this paper, four laptops are used in an open field environment in four scenario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of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based ping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based streaming video applications using optimised link state routing (OLSR) implementation in an IEEE 802.11g wireless network.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s are developed in Network Simulator ns-2 by setting simulation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real experiments. Difficulties faced to regenerate real-life scenario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the gaps between reality and simulation are identified. A setup guideline to produce realistic simulation results has been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单一信道传输模式下数据吞吐率的受限和易受到干扰的缺陷影响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多信道传输技术能有效地解决吞吐量受限和单一信道干扰问题。但是,多信道传输的特点使得多数单一信道路由协议在多信道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满意的性能。本文采取三项措施,设计实现了多信道采集树路由协议:一是采用自适应的信标发送机制,二是采用Extra Expected Number of Transmission(eetx)作链路质量估计,三是通过跨层设计,同步路由层和MAC层邻居表信息的插入与删除等操作。实验室初步实验的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网络的聚敛速度快、拓扑结构稳定等优点,可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3.
组播是移动Ad hoc网络一项重要应用技术,而路由协议的研究一直是组播技术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已经表明在MANET中传统的分层方法对提高网络性能并不有效。该文在流量预测的基础上,联合PHY层、MAC层、LL层、网络层的相关基本信息提出了一种联合路由标准,并给出了基于ODMRP和跨层设计方法的一种联合组播路由协议方案。该方案既保证网络层次的独立性,又能方便各网络分层间的信息交换,避免了跨层设计所带来的复杂性。模拟结果显示联合路由协议的综合性能比ODMRP要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UWB技术的出现,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在自组网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为了满足无线移动多媒体传输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新的针对多媒体业务的QoS路由协议,给出了协议的详细描述。由于该协议充分利用了UWB技术的速率和距离互换特性,考虑了传输速率、时延和链路拥塞程度3个QoS参数,并借鉴无线移动自组网基本路由协议DSR和AODV,因此不仅能够获得满足业务要求的路由,且能提前预测链路的中断,以便及时切换替代路由。与目前已提出的基于UWB技术的路由协议相比,该协议更适合于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的传输。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HWMP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引入跨层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传输成功率DFTE(Data Fram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网络层的可用带宽和节点跳数作为跨层路由度量值CLRM(Cross-Layer Routing Metric),提出一种综合路由判据的跨层路由协议CLRM-HWMP路由协议.该协议有效解决单一的路由量度判据在提高无线Mesh网络性能方面的局限问题.通过NS-3仿真工具对无线Mesh网络中的HWMP路由协议和提出的CLRM-HWMP跨层路由协议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CLRM-HWMP路由协议有效降低了节点间端到端时延、提高了数据包投递成功率和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16.
自组网环境下基于QoS的路由协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英春  史美林 《计算机学报》2001,24(10):1026-1033
自组网是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的自治系统。在这种环境中,由于节点无线通信覆盖范围的有限性,需要借助其它中间节点进行分组转发到达信宿。常规路由协议在自组网环境无法有效地正常运行。文中首先描述了自组网的概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组网环境下的基于QoS的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的主要思想是根据无线链路两个重要指标:平均错误分组率和生存时间进行路由发现、选择和维护。相对于跳数而言,它们向用户提供了最有可能满足特定QoS需求的信息流的传输。  相似文献   

17.
MANET是一种由一系列可以自由移动的节点主机聚集而成的一个临时性动态网络。由于其拓扑的动态性,其路由协议与其它传统网络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MANET路由协议都在路由破裂后由源节点重新建路,存在较大建路延时,极大阻碍了信息的实时传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实时传送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在路由破裂处用最快方法重新建路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模拟结果表明这种协议具有较好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