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及其研究进展加以述评。第一,埃博拉出血热流行情况及社会影响;第二,埃博拉出血热病原学特性、传播特点、临床特征、预后;第三,治疗状况、疫苗研制状况;第四,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防控现状及国际组织为疫情防控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保健》2014,(9):4-5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相似文献   

3.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已成为虫媒传染病中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文分析了登革热在历史上与现代的各种流行态势,强调检验检疫机关应提高警惕性,以消灭蚊媒为主,预防登革热在我国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生  李学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56-2857
1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现1976年夏天,非洲苏丹、扎伊尔几乎同时出现一种烈性传染病。苏丹发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53%;扎伊尔发病318例,死亡280例,病死率88%。患者突然起病,发热伴剧烈头痛、双眼结膜充血、咽喉炎伴明显吞咽痛、肌肉关节酸痛,2~3 d后,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5.
国外检疫和卫生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执行国际卫生条例关于国际航行的交通工具入出境的卫生管理,控制传染病国际间传播,在我国仍然称为检疫。在国外,除少数国家还称之为检疫外,多数国家已称之“港口卫生控制”或“健康控制”。出国考察的同志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一味地问人家有没有  相似文献   

6.
登革热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我国周边地区的疫情十分严重,国内广东、台湾等地也暴发流行过该病。本文从福州港实际出发就船舶、口岸地区如何防制登革热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登革热从国外传人我国,本文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对登革热防制工作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防制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的国境卫生检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传染病的国境卫生检疫对策,作者从国境卫生检疫的起源、目的、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等方面介绍了国境卫生检疫与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的关系,分析了检验检疫机关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采取的措施和卫生处理手段.作者认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和新发传染病的发生,给传染病的蔓延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这些都给国境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从3个方面提出了传染病防控的国境卫生检疫对策: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国境口岸检疫查验和传染病监测,健全和完善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体系,配置专业人才,提高人员素质更好适应严峻的国际疫情形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8):632-637
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的成员,由它所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自1976年以来已引发多起疫情,病死率可高达90%,因此该病毒被列为生物安全四级病毒。此次疫情主要集中于非洲西部,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塞拉利昂等国家,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严重、最复杂的一次埃博拉疫情。本文着重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和埃博拉出血热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埃博拉病毒及埃博拉出血热。  相似文献   

10.
印度鼠疫与国境卫生检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印度鼠疫暴发流行的原因、教训及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指出印度鼠疫突然暴发流行体现了鼠疫流行的间断性和突然性的特点。世界上人类鼠疫的根源—鼠疫自然疫源地广泛存在,潜在的鼠疫危胁依然存在,如何吸取印度鼠疫流行的教训,克服麻痹思想,防止鼠疫传入传出,为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保驾护航成为国境卫生检疫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强调加强国境口岸鼠疫监测和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预防控制意识,做好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工作及疫情发生时的医疗救治工作,提高医院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医院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工作三级管理组织结构,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对就诊的发热患者采取严格预检分诊、专区接诊,及时发现、诊断和严格隔离控制患者,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与感染控制,组织预防控制知识培训和演练等方法预防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应对措施,全院医护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预防控制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医护人员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医护人员面对疫情暴发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结论面对越演越烈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做好预防控制应对工作尤为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长期规范化进行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是综合医院防止疫情蔓延、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病学特征,探讨HFRS防控策略。 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查询南京市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HFRS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至2015年南京市报告的HFRS患者流行特征和暴露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HFRS患者在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报病医疗机构分布,以及患者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暴露信息,并将2011至2015年和2006至2010年流行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2006至2015年南京市共报告HFRS患者27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34/10万(0.19/10万~0.55/10万),报告发病率较平稳(t=1.25,P>0.05)。春夏季(4~7月份)和冬季(11~2月)两个发病高峰报告患者数占88.6%。男性发病率为0.51/10万,女性发病率为0.24/10万;年龄中位数为46岁(12~79岁),35~60岁占70.2%。农民构成比为62.1%。高淳区年均发病率为3.35/10万,远高于南京市其他地区。与2006至2010年相比,2011至2015年南京市报告HFRS流行特征基本相似。2011至2015年报告的155例患者有明确暴露史者占61.3%。 结论南京市HFRS发病平稳,高淳区为高发地区,农民为高发人群,应进一步开展防鼠灭鼠和疫苗接种等综合措施防制HFRS。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昌平区自1998年报告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至2004年底,累计发生109例,已经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此对这109例进行流行病学及鼠间HFRS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分析中国大陆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空间区域分布 ,建立HFRS危险区域分布图。方法 收集中国 41个HFRS监测点 1 995~ 1 998年的人群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 ,以中国省级、县级、一级河流数字地图为背景 ,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 ,与建立的数据库关联并对监测点人群发病资料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 ;收集 1 998年 6月SPOT4卫星覆盖东南亚地区的植被影像 ,逐一提取出各监测点监测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与 1 995~ 1 998年HFRS监测点人群平均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 ;根据不同流行强度监测区域的NDVI值 ,对遥感影像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密度分割。结果 HFRS监测点人群发病资料的空间分析预测模型显示 ,中国HFRS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京杭大运河 淮河流域地区 ,与1 995~ 1 998年全国各县HFRS平均发病率分布图进行比较 ,发现两者基本一致 ;相关分析显示HFRS发病率与NDVI之间呈现正相关 (r=0 .41 7,P <0 .0 1 ) ,根据各监测点NDVI的差异建立了中国HFRS危险区域分布图。结论 根据监测点数据采用GIS技术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预测全国HFRS的分布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及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分析2010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2010年中国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国共报告HFRS病例9526例,发病例数较2009年上升8.93%,报告死亡118例,病死率为1.24%.全国发病明显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季节高峰,11月为全年最高发病月份,多数省份春季高峰发病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秋冬季高峰发病所占比例逐步增加;各年龄组男性发病均高于女性,多数年龄组(除25~30岁和>65岁组外)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60岁年龄组病例所占比例有所升高;病例职业仍以农民最多.与往年相比,各监测点鼠密度及带病毒率变化不明显.各监测点鼠种多且构成复杂,野外以黑线姬鼠占主导优势,居民区以褐家鼠占主导优势,但云南省国家级监测点野外和居住区的优势鼠种分别为黄胸鼠和大绒鼠,并在野外大绒鼠监测到新型汉坦病毒(泸西病毒).结论 HFRS在中国分布广泛,发病呈地域性和聚集性,局部地区仍存在暴发和流行的风险,发病人群特征及不同类型疫区的发病季节分布均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东江湖库区蓄水前后资兴段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东江湖库区蓄水前后(1971-2014年)资兴市HFRS疫情和鼠类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HFRS的发病率、死亡率、病例的三间分布、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以及宿主动物的密度、种类、病原体检测结果等,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资兴市1971-2014年HFRS年均发病率为6.96/10万,病死率为5.93%;蓄水后(1987-2002年)的年均发病率(13.49/10万)是蓄水前(1971-1986年)的年均发病率(4.03/10万)的3.35倍;发病最高峰在1991年(发病率40.63/10万)。蓄水前(1986-1987年)鼠密度(6.76%)与蓄水后(1994年)鼠密度(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P=0.00);蓄水前(1986-1987年)健康人群HFRS隐性感染率(24.66%)与蓄水后(2012年)隐性感染率(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7,P=0.00)。1995-2014年实施健康教育、灭鼠和疫苗接种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后,发病率显著下降,2006年以后发病率一直控制在0~1.10/10万之间。 结论 东江湖水库蓄水后资兴市出现了HFRS的局部暴发、流行,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对该病的流行可造成较大影响。采取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和灭鼠防鼠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是防控HFRS的主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近30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情况、疫区分布、类型及其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30年来中国HFRS的发病死亡情况、疫区分布、类型及其流行强度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30年间HFRS的流行出现两个快速上升期(1970~1975年、1979~1986年),使HFRS的发病数由1970年的3295例增加到1986年115 804例。20世纪90年代中国HFRS的年发病数稳定在4万~6万例。血清学方法检测证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存在有汉坦病毒的疫源地,除青海与新疆两省区外,其他省(市)区均有发病。近年来,不但大中城市HFRS流行强度上升明显,而且疫情的季节分布发生变化。结论 中国HFRS的流行已出现新的流行特征。因此,应加强监测,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预防控制汉坦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掌握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HFRS疫情资料,并在监测点采集人群血清、鼠血清和鼠类肺脏做汉坦病毒抗体和抗原榆测。结果2005年全省共报告HFRS46例,年发病率为0.103/10万,无死亡病例。主要发病地区为大理州、昆明市、红河州。在国家级监测点泸西县、省级监测点寻甸县和永胜县捕获鼠类8种713只,其中居民区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带汉坦病毒率为3.22%(23/713),带病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高山姬鼠、大绒鼠、臭朐鼯;采集鼠血清262份、人血清407份进行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96%(13/262)和3.19%(13/407)。其中,泸西县春夏季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3.00%(3/100),秋季为5.13%(4/78),秋季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夏季。结论进一步证实云南省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姬鼠型疫源地。近几年发病率的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汉坦病毒普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