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究人、车、路和环境等因素对机非交通事故中机非双方驾驶员过错和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选取2017年广东省发生的1 357起机非交通事故的数据作为基础,分别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三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机动车驾驶员属性、非机动车驾驶员属性、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道路和环境等因素与机非双方驾驶员过错和事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机动车驾驶员是否出现过错与机动车驾驶员的性别、机动车使用性质、道路类型和天气等9个变量显著相关;非机动车驾驶员是否出现过错与非机动车驾驶员的性别、非机动车类型和道路物理隔离等6个变量显著相关;机非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与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龄、机动车安全状况、道路线形和机动车驾驶员过错等7个变量显著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降低机非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由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急剧上升,发生交通事故除天气和环境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和行人违章造成的.杜绝或减少驾驶员的违章是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绝大多数交通安全事故多发生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雨、雪、路面结冰、雾等 ) ,因此广大驾驶员做好恶劣条件下安全行车显得尤为重要。1下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雨天对驾驶员行车的影响主要有3个 :一是制动距离及制动特性 ;二是驾驶员的视线 ;三是道路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当汽车制动时 ,车轮产生的总制动力 ,只能小于或等于车轮与道路之间的附着力。车轮与道路之间的附着力主要取决于附着系数 ,附着系数与路面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 ,干沥青路的附着系数为0.6 ,湿沥青路的附着系数减小为0.4 ,即减少1/3 ,因此 ,制动距离将起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刘勇  陆愈实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6(6):112-114,118
利用因子分析法将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大致归结为人、车辆、环境和法规四个方面,通过分析反映各地区交通状况的各公共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对各地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进行评价,为指导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谈如何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车辆安全管理要常抓不懈 以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为主线,营造安全生产的气氛,努力确保安全无事故.安全教育包括新入厂驾驶员教育、对违章及肇事驾驶员教育、季节性安全培训教育、日常性和节日安全教育、事故案例教育以及以人为本加强安全责任感教育等.驾驶员的教育管理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源头管理.抓好源头,对驾驶员安全驾驶技术的形成与培养,对于减少"马路杀手",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意义深远而重大.安全检查就是要及时发现隐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收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车辆"健康"上路.可采取夜查、路查、抽查等方式,对违章现象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百日竞赛""安全百日事故"等活动,强化其安全意识,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在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道路交通安全公认的三大因素———人、车、路为前提,依据系统工程学原理,确定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对于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因此有效地检测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以甄别出危险感知能力较差的驾驶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培训,将可大大降低道路交通系统中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设计了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检测方法和分级试验方案,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与模拟驾驶仿真技术,并利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中的敏感度和信号响应标准两个指标,实现了对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FSDT检测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是可行的,且信号响应标准参数比敏感度参数更能准确地判断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运输是由人与车组成的人-机系统,经人的操作而使车辆沿公路运动的过程,道路交通安全取决于人、车、路三个基本因素,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而协调人、车、路三个基本因素的关键因素是人.  相似文献   

9.
利用样方采样法收集了2014年冬季石家庄市8条铺装道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积尘样品,计算积尘负荷并分析不同类型道路积尘负荷分布规律和特征。对各类型道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积尘负荷进行相关分析,比较颗粒物排放因子及排放量。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冬季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路面积尘负荷分别为0.81、0.88、1.28、1.55 g/m~2,强弱顺序为支路次干道主干道快速路;各类型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积尘负荷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各道路排放因子大小顺序为:支路主干道快速路次干道;排放量大小顺序为:快速路主干道支路次干道。研究结果可为石家庄市道路交通扬尘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体系,以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交通安全状况将完全影响北京的城市声誉和奥运会的顺利举行.笔者基于北京城市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资料,分析了其交通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事故因果连锁论的原理,从人、车、道路环境、管理这四个方面,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模型,对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为探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和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交通事故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出机动车驾驶员安全裕度的概念,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事故成因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权重,打破了以往只考虑数量的单一因素的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作用,比较客观地得出了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成因,并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现状,在分析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从人、车、路和环境、管理四个方面采用事故树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事故树,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安全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心智技能对飞行员安全绩效的影响规律,提高飞行员的安全绩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了心智技能与飞行员安全绩效之间的假设关系模型。首先选取210名飞行员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飞行员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相关数据;然后采用SPSS 21.0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和影响因子分析;最后从QAR(快速存取记录器)数据中提取飞行员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作为飞行员的安全绩效,验证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对飞行员安全绩效的假设关系模型,得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影响规律、影响程度以及相关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对飞行员安全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61、0.52、0.43、0.36;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均对飞行员安全绩效有正向显著影响,且影响作用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市谭峪沟隧道内汽车行驶工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以二维直方统计为核心的随机工况统计方法,对公路隧道内车辆实际行驶状态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为合理地确定我国公路汽车排放因素,进而确定隧道内空气污染控制方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基本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趋势上升,不仅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而且已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安全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本文在对人、车、路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剖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并根据有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危化品运输事故多发,运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依托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改革和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以"不倾翻、泄漏收集、全方位监控"为技术目标,从事故防控和过程监控两个方面出发,介绍了危化品运输安全智能化管控的四大关键技术,即重点区域车路协同监控技术、车辆识别跟踪及安全预警技术、侧翻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和泄漏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并以宁波石化基地为工程背景,借助区域动态场景沙盘对涉及交通工程、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消防救灾等多学科知识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四大关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危化品公路运输安全的保障性,可支撑国家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的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鸣  范炳全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2):65-66,69
城市交通机动车污染问题非常复杂,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系统,污染物排放量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控制城市交通污染,必须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的概况,以及几种城市中污染物扩散的模型,展望了这方面研究前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效能系统设计与管理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