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为了突破DOS只能管理640K自由内存空;司的限制,1985年由Lotus、Intel和Microsoft等著名大公司联合推出了扩页内存管理规范EMS。第一个广泛支持EMS规范的版本为EMS3.2,支持最大为SM的EMS内存。最新的EMS4.0基于EMS3.2,它功能更为完善,使用更灵活,可以访问32M的内存空间,支持Windows和DESQview等建立在DOS系统之上的多任务操作环境。通过在CONFIG.SYS文件中用DEVICE语句指定,计算机启动时自动加载扩页内存管理程序EMM(ExpandedMemoryManager)之后,就可以在应用程序中直接通过EMS功能调用来使…  相似文献   

2.
内存一直是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最紧俏的资源,尽管目前内存的容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还是难以完全满足所有场合的应用,特别是在DOS环境下,由于内存使用受到一些限制所以内存显得就更加珍贵,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省内存资源是软件开发者一直研究的课题,同时DOS开发者也对此进行了努力,相继出现了XMS及EMS内存管理规范,在DOS高版本中又出现UMB及HMA内存类型并且可以把DOS装入HMA之中,这些都为DOS下内存使用提供了极大方便,所以有些软件系统在介绍性能时加上了“内存零占用”一项,比如UCDOS汉字系统等;下面介绍一下内存零…  相似文献   

3.
所谓内存,就是计算机用来存储可执行程序与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内存的大小决定了可运行程序的运行速度及程序可用的数据量。然而,因DOS受640KB常规内存的限制,故许多不能使用扩展内存的DOS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或者运行速度较慢。因此,如何管理和优化系统内存,最大限度地空出常规内存是计算机用户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想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内存的配置与分类为了有效地配置和优化内存,必需先了解内存的典型配置与分类。计算机内存的映射表如图1所示。内存的类型一般分为以下5种:常规内存(ConventionalMemory):由DOS管理…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DOS下的内存分为常规内存、UMB、HMAhi扩充内存(EMS)。自DOSV5.0推出后,HIMEM.SYS提供了XMS驱动程序,可有效地管理除常规内存外的其它内存区域,为应用程序使用扩充内存提供了便利手段。尽管如此,DOS程序只能在常现内存中运行。所以,扩充内存通常用作高速缓冲区,如存储汉字字库,图像数据等。本文在介绍XMS的基础之上,给出了一组检测,访问扩充内存的通用C函数程序。IXMS中的扩充内存功能XMS驱动程序提供了五类功能,在使用扩充内存时,只须涉及到以下几个功能调用:①OOOH取XMS版本号;②008H:查…  相似文献   

5.
看了第8期《内存成负值的解决方法》后,觉得好像有点复杂了,在这里我想提供两种方法来补充一下。 Win9X提供了比DOS方便快捷的内存管理方式,不必像在DOS下那样要为应用程序编写对应的系统配置文件,来进行内存的管理与配置。例如:若应用程序要使用EMS时,则要用对应的系统配置文件来启动机器,当程序不使用EMS,而要用XMS时又不得不重新用对应的配  相似文献   

6.
王会民 《电脑学习》1992,(6):25-27,39
本文分析并评价了DOS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功能,研究了在应用程序中使用DOS提供的动态存储管理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在很多DOS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都利用挂接中断1Ch来演奏扬声器背景音乐,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十分简单。而在WINDOWS下应用程序要演奏背景音乐是否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关键是要解决好DOS内存驻留程序(DOSTSR)与WINDOWS之间的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先 《电脑学习》1994,(2):26-27
TSR(TerminalStayingRoutine)被广泛应用,有名的软件如WINKOWS窗口软件、LOTUS1-2-3电子报表软件、汉化Foxbase2.1+以及一些用户自行设计的软件等。一个好的软件或多或少都使用一些TSR程序,使软件具有特色。TSR程序是DOS系统设计构思的一个技巧,具有很多优点,诸如:实现应用程序间的快速访问、方便数据交换、程序设计模块化等。无疑给DOS系统及个人计算机增添了很多色采,同时也带来很多麻烦,作者在这里主要想就其在资源上的缺限作些论述。无论TSR程序驻留640KB的基本内存还是EMS扩展内存,都是对有限资源的侵占,…  相似文献   

9.
TSR编程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R(Terminate and StayResident)意为结束并驻留。TSR程序是一种特殊的DOS应用程序。不同于结束即退出的一般DOS应用程序,TSR程序装入内存并初次运行结束后,程序的大部分仍驻留内存,被某种条件激活后又投入运行。因此,它能及时地处理许多暂驻程序不能处理的事件,并可为单任务操作系统的DOS增添一定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TSR功能非凡,但编写困难也不少。一方面要求TSR与系统环境协调一致,与其他应用程序协调一致,并能共享系统资源;另一方面,DOS对TSR  相似文献   

10.
内存是微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PC及其兼容机有1M的寻址能力,其中640K供一般用户程序使用。但是随着软件的发展,这些内存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软件的需要,80286及其后续系列的出现,给予了PC机越来越大的寻址能力,如80286的寻址能力是16M,但DOS不能对它进行直接管理,使得普通用户不能直接使用1M以上的内存,这就导致了扩展内存(Expanded Memory)管理规范EMS和扩充内  相似文献   

11.
在Windows中调用DOS应用程序,有速度快、抓取屏幕、程序切换、打印便利等优点,可进入更高层次的管理。但由于内存资源的竞争,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运行的效果,甚至会发生死锁,造成死机。本文以具体事例说明如何灵活运用内存资源的管理,在Windows中顺利调用DOS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2.
在对DOS实模式下扩展内存(XMS)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用户开发 数控软件程序时调用扩展内存存取数据的方法,该技术突破了常规640K内存的限制,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及控制的实时性,已成功地应用于 数控系统,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在DOS状态下运行某些应用程序时,屏幕会出现“Memory A1 Location Error”和“Out of Memory”的提示,请问这是为什么?(北京 刘文立)众所周知,DOS系统下超过1MB的内存都是扩展内存,扩展内存不能被DOS直接使用,DOS 5.0版本以后提供了Himem.sys这个扩展内存管理程序来管理扩展内存(XMS),并用Emm386.exe程序把扩展内存仿真成扩充内存(EMS),以满足一些要求使用扩充内存的程序。由于Config.sys文件中没有用Himem.sys、Emm386.exe等内存管理文件来设置扩展内存或者参数设置不当,使得系统仅能使用640KB基本内存,一…  相似文献   

14.
由于DOS操作系统640KB常规内存的限制,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释放内存中的各种TSR程序,在运行一些大型软件时就会发生内存不够的现象,往往不得不重新启动系统,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容易损坏机器。  相似文献   

15.
在DOS3.0操作系统下,开发突破640KB内存限制应用程序的编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保护方式下开发较大规模CAD软件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使用WPS的模拟显示和文件打印功能时,有时会遇到计算机显示内存不够的信息。这一情况对于其他DOS应用程序;甚至在Wihdows系统下有时也会发生。我们现在使用的PC机内存往往都有4M、8M甚至16M以上,为什么仍然会有这种情况发生?难道DOS应用程序以及Windows运行时真的要占据这么多内存空间吗?其实,这是由于CONFIG.SYS文件设置不合理引起的。编写或拷贝一个现成的CONFIG.SYS文件,这种做法虽然可行,但由于没能真正了解CONFIG.SYS文件中每个参数的意义和作用,没能真正找出关键所在,结果不能解决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7.
高版本DOS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命令和系统内存优化配置的方法.给出了286、386等微机在不同内存容量配置下达到较好性能的系统内存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使UMB内存资源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主其它应用程序有更多的UMB内存可以使用,探讨实现“零”内存占用的关键技术,即系统TSR程序自动判断并驻留到UMB内存中去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DOS系统中,内存分配控制链是由一组链接在一起的控制块(又称区域头)所构成。DOS管理内存以节为最小分配单位,一节是16字节,一个内存控制块描述了本次分配所包含的节数及指向下一个分配块的链指针。  相似文献   

20.
Windowi运行环境优化的目的是为了调整系统,使WindoW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系统资”源.优化系统主要指如何使用内存、硬盘资源以提高系统运行速度.三高级内存代化技术内存是仅次于CPU的系统资源,其优化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给应用程序提供常现内存,实行优化是将一些系统程序(设备驱动程序,内存驻留程序)移到常规内存(0~64()k)以外的存储区域.通常用户采用如下方法:.使用扩充内存管理程序(HIMEM.SYS)支持存取扩充内存(XMS).使用扩展内存管理程序(EMM386.EXE)从扩充内存仿真扩展内存(EMS)(其实Windo。在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