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氧化镁(MgO)为导热添加剂,采用自制球磨机将两者进行机械活化,经热压制得PVC/MgO导热复合板材。结果表明:球磨转数、球磨时间、MgO添加量等对PVC/MgO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当球磨转速为150 r/min、球磨时间为40 min、MgO用量为30%时,在160℃、5 MPa、15min热压条件下,所制PVC/MgO复合板材的热导率达到0.673 4 W/(m·K),约为纯PVC板材的5倍。SEM分析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可以使MgO粒子细化并包覆于PVC表面,有利于在PVC基体中形成导热网链,从而使复合板材的热导率、软化点和热分解温度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物、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了薄而致密的有机-无机包覆层.研究了影响成膜形态的反应因素以及包覆产物的耐酸性.结果发现,当TEOS、MTES、氨水和水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入铝颜料溶液,并控制反应配比为铝颜料2 g、MTES 3 g、TEOS ...  相似文献   

3.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为前驱体,在碱性条件下协同水解在铝颜料表面生成SiO_2包覆膜,再利用原位接枝聚合包覆制备有机-无机双层包覆型水性铝颜料,研究TEOS、氨水、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FT-IR、SEM、XPS等手段对有机-无机双层包覆型水性铝颜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TEOS、水、氨水、A-171和片状铝颜料的质量比为6.0∶8.0∶1.0∶2.5∶10.0、底层包覆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6 h时,所得水性铝颜料缓蚀效率为96.6%,涂膜光泽度为89%;当HEMA和片状铝颜料的质量比为1.5∶10.0时,所制备的水性铝颜料与水性丙烯酸树脂体系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刘海  汪杰  文胜  龚春丽  郑根稳 《中国塑料》2015,29(11):50-54
采用液态高分子改性剂对CaCO3进行包覆改性,得到高分子表面修饰CaCO3(CLCC)。使用转矩流变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白度测定仪对聚氯乙烯(PVC)/CaCO3复合材料和PVC/CLCC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LCC颗粒的加入可以缩短PVC的塑化时间,改善其加工性能,提高PVC生产效率;而抑制了PVC在熔融加工过程中的降解;PVC/CLCC复合材料的白度保持率高于PVC/CaCO3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5.
铝颜料因其优良的性能而在各相关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防腐蚀性能不佳又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活性二氧化硅包覆铝颜料能够得到均匀致密的包覆膜,使铝颜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因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铝颜料的表面性质和二氧化硅包覆铝颜料的方法,如无机二氧化硅包覆和有机-无机杂化包覆,并综述了不同催化剂条件下二氧化硅包覆铝颜...  相似文献   

6.
以Zn(NO3)2·6H2O、Mn(AcO)2·4H2O和碳纳米管(CNT)为原料,经过表面活性剂辅助溶剂热反应合成了CNT包覆ZnMn2O4/Mn2O3(ZMO/MO)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NT均匀包覆在微球状ZMO/MO复合物的表面.在0.1 A/g电流密度下,CNT包覆量为10%(即CNT质量占复合微球质量的百分数,下同)的ZMO/MO/10CNT复合材料放电比容量为112.8 mA·h/g,并且在3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在49.6 mA·h/g的可逆比容量.在电流密度为0.1、0.2、0.4、0.8、1.2、2.0 A/g时,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6.2、124.4、115.4、94.2、57.3和45.0 mA·h/g.采用循环伏安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探究了电极的动力学特性,两相复合提高了Zn2+扩散速率,CNT的包覆改善了材料的电荷传递.  相似文献   

7.
以金刚石微粉和钛铝碳微粉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金刚石/钛铝碳陶瓷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100℃~1200℃、30 MPa和金刚石含量为(30~60)wt.%条件下,制得金刚石/钛铝碳陶瓷复合材料。当金刚石含量大于40wt%时,制得样品的微观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空隙;当金刚石含量为(30~40)wt.%时,制得样品微观结构较致密。钛铝碳与金刚石作用分解为碳化钛和少量的碳化铝,金刚石能够被反应产物表面包覆,包覆后镶嵌于陶瓷基体中,复合材料密度达到3.7g/cm3,磨耗比约为155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正硅酸乙酯(TEOS)在片状铝颜料表面水解缩聚形成 SiO2包覆膜制备 Al颜料的反应过程,重点探讨了两阶段升温变化对包覆性能的影响。 FE-SEM和刮板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温度 50 ℃,第二阶段 80 ℃时,能在片状铝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且遮盖性高、光泽高的 SiO2薄膜; EDS和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包覆的铝颜料相比, SiO2包覆的 Al颜料表面硅元素含量增加了 1. 48%,氧元素含量由 1. 81%增加到 4. 60%,SiO2包覆的 Al颜料的 D50增大了约 15%,表明在铝颜料表面形成的 SiO2包覆膜非常薄;在 pH为 9的弱碱性溶液中, 220 h后析出的 H2体积仅为未包覆铝颜料的2. 2%,具有良好的耐弱碱性。  相似文献   

9.
纳米TiO_2/SiO_2复合食品抗菌材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毅  邓国栋  尹强  李凤生  付廷明 《精细化工》2001,18(12):703-706
以水玻璃和Ti(SO4) 2 为原料 ,制备出了多孔的纳米TiO2 /SiO2 复合粒子 ,在后处理过程中 ,利用无机包覆剂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在复合粒子表面包覆了一层无机结晶膜 ,经热处理除去包覆剂后 ,得到了以单分散纳米复合粒子组成的复合微粉。对复合微粉进行比表面和孔容测试 ,并运用XRD和TEM进行了表征 ,发现TiO2 以 12 .6nm的纳米晶粒的形式被多孔的SiO2 包覆 ,所形成的复合粒子则约为 2 0nm。为了了解复合微粒的灭菌效果 ,运用纳米TiO2 和复合粉末对 4种保健食品进行对照灭菌实验 ,两个月以后 ,测得含复合微粒的样品中的菌落总数为 5 0~12 0个 /g ,是相应保健食品企业标准许可菌落数的 0 .2 5 %~ 0 .7% ,为相应空白样和纳米TiO2 粉样品菌落数的 0 .5 2 %~ 0 .97%和 3 3 .3 %~ 83 .3 %。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丙烯酸六氟丁酯(Hf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纳米Al(OH)3(nano-Al(OH)3)颗粒进行表面聚合,使nano-Al(OH)3表面成亲油性,从而与聚氯乙烯(PVC)颗粒的相容性得到提高。在PVC聚合后期加入这种改性剂,纳米粒子包覆在PVC颗粒表面,改性PVC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最佳试验反应条件为:HfA/MMA/nano-Al(OH)3的配比为3∶5∶92,PVC聚合后期加入占改性PVC树脂含量8%的HfA/MMA/nano-Al(OH)3复合材料,制备出的改性PVC树脂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抑烟性能均比空白样品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竹片为原料,复合聚氯乙烯(PVC)薄膜,通过热压–冷压工艺制备了新型PVC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改变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PVC添加量,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PVC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厚度为1 cm,面积为10 cm2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在180℃的热压温度下热压时间750 s,PVC添加量为0.3 g。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可以有效提高PVC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界面相容性,在最佳加工条件下加入KH550为1%时,材料的胶合强度为1.212 MPa。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铝颜料在水性涂料中的耐腐蚀性能,以正硅酸乙酯( TEOS)为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包覆薄膜,通过优化固含量、溶剂种类及 TEOS的用量,提高铝颜料的耐碱性。利用扫描电镜、刮板试验、接触角测试、析氢实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铝金属颜料固含量为 10%,升温至 50 ℃后,逐滴加入 6 g TEOS,再升温至 80 ℃,该条件下制备的 SiO2膜包覆后的铝颜料具有优异的耐碱性,同时表面性能由疏水性转变成亲水性,对铝颜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二醇(PEG)为模板制备了纳米氧化铜。以一种高分子材料为包覆材料自组装制备了纳米铝/氧化铜(Al/CuO)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比研究了自组装法(含包覆材料)与超声共混法(不含包覆材料)制得样品的热性能。研究了不同Al与CuO摩尔比下Al/CuO复合材料的放热量。结果表明,纳米铝与CuO发生铝热反应的放热峰约为576.4℃,放热量达1 093J/g。含有包覆材料的复合材料比不含包覆材料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放热量。在纳米铝与CuO摩尔比为1.0∶1.2时铝热反应放热量最大,可达1 093J/g。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碳纳米管(CNTs)更为有效地应用于聚合物抗静电复合材料,采用原位聚合在CNTs表面生成聚吡咯(PPy)包覆层得到CNT-PPy,其组成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确认。CNT-PPy作为导电剂添加到聚氯乙烯(PVC)中制备PVC/CNT-PPy复合材料,对比分析PVC/CNT-PPy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可得:PPy修饰CNTs可降低PVC/CNT-PPy复合材料中CNTs的逾渗阈值;当PPy包覆层在CNT-PPy中质量分数约为51.1%,CNT-PPy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时,制得PVC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达到10–7 S/cm量级。由此可知,CNTs表面可控的PPy修饰量对PVC/CNTs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为CNTs作为高性能导电剂应用提供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防腐蚀涂料     
正201602037含有导电聚合物和导电颜料的富锌环氧涂料及其防腐性能研究[刊,英]/Kalendova,Andrea等//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15,78.-1~20涉及了一种富锌有机涂料,其中的导电聚合物和导电颜料的性质,以及颜料粒子表面的导电聚合物包覆层影响其防腐蚀性能。本研究先用聚苯胺磷酸盐(PANI)、聚吡咯(PPy)、天然石墨和碳纳米管对导电聚合物防腐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颜料体积浓度(PVC)分别按0.3%,0.5%和1%,同时采用锌粉使颜料的体积浓度/临界颜料体积浓度之比(PVC/CPVC)=0.64,以此  相似文献   

16.
黄志甲  罗良  柯瑞  卓飞飞  钟亮 《化工学报》2019,70(3):913-921
将亲水无纺布PVC复合规整填料作为溶液除湿塔芯体,开展亲水无纺布PVC复合规整填料除湿性能实验,分析在不同空气流量、溶液流量、溶液温度下,亲水无纺布PVC复合规整填料除湿率、除湿效率、传质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变化。在实验条件下,除湿率、除湿效率、传质系数、传热系数最大值分别为11.05 g·kg-1、86.7%、12.95 g·(m2·s)-1、10.33 W·(m2·℃)-1;与CELdek规整填料和塑料波纹孔板填料相比,亲水无纺布PVC复合规整填料除湿性能最优。对实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亲水无纺布PVC复合规整填料除湿效率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7.
《塑料科技》2016,(5):37-41
用直接填充分散法(熔融共混法)将微米、亚微米、纳米、纳米包覆微米级复合(微-纳米复合)碳酸钙(CaCO_3)填充到聚氯乙烯(PVC)基体中,制备出不同配比的PVC/CaCO_3复合材料,测量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强度。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PVC/CaCO_3复合材料比纯PVC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改性CaCO_3比未改性CaCO_3填充的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更高;纳米包覆重质CaCO_3比普通重质CaCO_3填充的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更好;在四种CaCO_3样品中,普通轻质CaCO_3和超细轻质CaCO_3填充PVC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就界面黏结强度而言,超细轻质CaCO_3与基体树脂的界面黏结强度最高,普通轻质CaCO_3的最低,纳米包覆CaCO_3(通过化学方法在重质CaCO_3表面生成纳米级CaCO_3)与PVC基体树脂的界面黏结强度比重质CaCO_3的高,改性后的CaCO_3与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反应制得SiO2包覆的铝颜料,然后通过沉淀剂BaCl2·2H2O分别将有机颜料酞菁蓝或偶氮红沉淀在SiO2包覆层的表面制得具有金属光泽的无机-有机双层包覆蓝色铝颜料和红色铝颜料。采用FE-SEM、接触角和耐碱性测试对制备的SiO2包覆铝颜料和无机-有机双层包覆彩色铝颜料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首先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亲水性包覆层,继续包覆酞菁蓝或偶氮红有机颜料层后得到的双层包覆彩色铝颜料与水的接触角由23.2°增加至80.0°左右,疏水性增加,在40 ℃、pH=9的弱碱性环境下,SiO2包覆铝颜料48 h内氢气释放量小于6 mL,彩色铝颜料小于30 mL,之后二者均趋于平稳;色卡对比和多角度色差分析仪结果证明,制备的无机-有机双层包覆彩色铝颜料具有明显的“随角异色”性,红色铝颜料的色彩饱和度大于蓝色铝颜料,且随着酞菁蓝原料的增加,蓝色铝颜料的颜色饱和度增加,但对明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塑料工业》2003,31(7)
PVC/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采用溶液共混或熔融共混技术实现了PVC与层状硅酸盐在纳米尺度上的有效复合。其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 /CN 14 0 0 2 2 8A ,2 0 0 3 -0 3 -0 5  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该组合物能改善含有无机填充剂的聚烯烃系树脂再循环性 ,并且热氧化稳定性及气味、色相稳定性良好。 /CN 14 0 0 2 3 8A ,2 0 0 3 -0 3-0 5  高强高韧高密度PE材料的制备方法 在超声波作用下 ,绢英粉、白云母、碳酸钙、二氧化钛等无机粒子得到良好的解团聚和分散 ,其表面可被双官能团硅烷包覆 ,从而在辐照HDPE基体中获得良…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不同秸秆类(芦苇秸秆、稻秸秆、麦秸秆)纤维对其制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芦苇秸秆、稻秸秆、麦秸秆为填充材料,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材料,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3种PVC/秸秆类纤维复合材料。对3种秸秆纤维进行了成分分析,对它们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测试,并对3种复合材料进行了FTIR分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3种秸秆类纤维中,芦苇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高,其制备的PVC复合材料结合界面和力学性能最佳,PVC/芦苇秸秆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分别为36.79 MPa,67.19 MPa和7.01 k J/m2,比PVC/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04.62%,89.7%,99.72%。3种PVC/秸秆类纤维复合材料中PVC/芦苇秸秆纤维复合材料24 h吸水率最低,比PVC/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降低67.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