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研究板翘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板翘解毒颗粒中连翘、板蓝根及知母进行定性鉴别,并建立连翘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TLC检出连翘、板蓝根及知母的特征斑点;连翘苷在0.10~4.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为2.22%(n=6)。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桑菊感冒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桑菊感冒合剂中的甘草、桔梗、连翘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桑菊感冒合剂中的连翘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TLC薄层色谱中能较好的检出甘草、桔梗、连翘,相应的特征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样品无干扰。HLPC含量测定中连翘苷含量在0.0060625~0.097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5%,RSD=3.03%。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桑菊感冒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和气解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和气解郁颗粒中的连翘、当归和甘草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对和气解郁颗粒中连翘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清晰鉴别当归、连翘和甘草,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连翘苷在0.39~3.19 m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15%.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和气解郁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定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黄芩苷在5.36~85.76 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36%。结论 该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止咳糖浆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袁汀  李螈 《医药导报》2008,27(7):844-845
目的 建立清热解毒胶囊中连翘、金银花、黄芩的定性鉴别方法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金银花、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Shim ODS C18(4.6 mm×150 mm,5 μm)柱,以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对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1.0 mL•min-1. 结果 用薄层色谱法能检出连翘、金银花、黄芩. 连翘苷在0.10~0.5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0.79%(n=6).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舒肝止痛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易于识别;黄芩苷在(0.3~1.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5%,RSD=1.4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舒肝止痛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五加皮中主要化学成分紫丁香苷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紫丁香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河北省评价性抽验的46个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伪品溶液无干扰。紫丁香苷在2.084-20.84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在95.8%-96.1%,RSD〈1%(n=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五加皮中主要成分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防己薏连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苦杏仁、地黄、炒僵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薏苡仁、连翘、忍冬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以及连翘苷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法专属性强;薄层色谱法色谱特征明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连翘苷分别在0.125 0~1.999 8 μg(r=0.999 8)、0.062 4~0.997 9 μg(r=0.999 8)、0.100 2~1.602 6 μg(r=0.999 7)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7%(RSD=0.71%,n=6)、100.19%(RSD=1.70%,n=6)、97.79%(RSD=1.72%,n=6).结论:所建立的试验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防己薏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桃仁通痹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赤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赤芍、丹参;芍药苷在7.17~358.59μg·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44%)。,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该标准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糖足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糖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糖足颗粒中的黄芪、防己、当归3味主要中药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赤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504~5.04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7.74%,RSD为0.72%(n=6)。结论本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糖足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味板蓝根颗粒剂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株(CVB3)、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 II)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观察药物毒性和细胞病变效应,评价十味板蓝根颗粒剂的细胞毒性及抗病毒效果.结果:十味板蓝根颗粒剂对Hep-2和Hela细胞毒性均较低(TD0为1 mg·mL-1),浓度在125μg·mL-1以上时,可以明显抑制HSV-II病毒对Hela细胞感染;浓度达250 μg·mL-1以上时,明显抑制CVB3病毒对Hep-2细胞的致病变作用,对Hep-2和Hela细胞有保护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CPE特征逐渐减弱,病毒抑制率(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结论:十味板蓝根颗粒剂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VB3和HSV-II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伏军  尹小玲  李卿  须建 《中国药房》2011,(47):4473-4475
目的:建立妇血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三七、断血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进样量分别在0.44~4.40(r=0.9998)、0.82~8.20(r=0.9999)、0.74~7.40(r=0.9997)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1%、98.52%、98.76%,RSD分别为0.81%、0.77%、0.91%(n均为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大青叶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大青叶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了34个化合物,占大青叶脂溶性成分的73.98%,大青叶主要的脂溶性成分是α-亚麻酸(12.02%),γ-谷甾醇(5.93%),棕榈酸(5.6%),7,10,13-二十碳三烯酸(4.82%)和油酸(3.78%).结论:亚麻酸、棕榈酸和油酸是大青叶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金晓红  桂红武  耿伟 《中国药房》2012,(15):1405-1406
目的:建立寒喘祖帕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玫瑰花、小茴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甘草酸铵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CL斑点清晰、重复性好;甘草酸铵检测浓度在20.62~206.2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1.52%(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寒喘祖帕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饶友义  倪友洪 《中国药房》2011,(47):4475-4477
目的:建立复方夏枯草降压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夏枯草、白芍、槐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法快速、灵敏,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芍药苷检测浓度在8.848~442.4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1.10%(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夏枯草降压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顾小燕  徐玲玲  年华  袁松涛 《中国药师》2013,16(9):1359-1361
目的:建立益气散聚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益气散聚颗粒中黄芪、茵陈进行定性鉴别;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制剂中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用HPLC法对制剂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较好,专属性强;样品经DNS试剂显色后于480 nm处测定吸光度,多糖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4.168~29.176 mg·L-1,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3%,RSD为1.77%(n=6);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9~1.74 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7.06%(RSD=1.05%,n=6).结论:所建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益气散聚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益水生新饮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山茱萸、熟地黄、山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钱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马钱苷的进样量在0.112—1.120斗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为1.96%(n=6)。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准确可靠,所建标准可用于益水生新饮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大青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大青叶挥发性成分的89.95%,大青叶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32%)、壬醛(5.99%)、苯乙基异硫氰酸酯(5.79%)和棕榈酸(5.62%)。结论:棕榈酸和苯甲醇可能是大青叶药材中的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李新液  徐玲玲  徐熠  年华 《中国药房》2011,(35):3330-3332
目的:建立茵连痛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茵陈、连钱草、伸筋草进行定性鉴别;以滨蒿内酯和芦丁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剂中的主要成分总香豆素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滨蒿内酯检测浓度在2.68~21.44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0%,RSD=1.28%(n=9);芦丁检测浓度在10~6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1.46%(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茵连痛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