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基于地化分析的反演方法厘定的珠一坳陷成藏期,存在不少疑惑,难以解决。文中在前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正演角度出发,通过恢复埋藏史和排烃史,综合厘定油气的成藏期次。研究结果表明:珠一坳陷不同地区洼陷排烃序列不同,显示了油气成藏期存在差异,其中,对古近系油藏而言,位于恩平中半地堑表现出2期成藏;惠西半地堑油藏表现出3期成藏;西江南半地堑、惠北半地堑、陆丰南半地堑和陆丰北半地堑古近系油藏存在1期成藏;新近系油藏,成藏期主要分布在10.0~0 Ma。另外,烃源岩的主排烃期与圈闭的形成期和晚期构造活动相匹配,具有持续充注的特点。以上研究表明,含油气盆地不存在统一不变的成藏期,它们随着烃源岩生排油气条件和构造演化条件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成藏特征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油气勘探面临的4大问题,深入开展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分析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藏勘探潜力和勘探方向。惠西南地区具有由基底构造层、断陷构造层和坳陷构造层组成的复式地层结构,紧邻发育多个富生烃洼陷的惠西半地堑,具有由断裂体系、砂岩层和层序界面"三元耦合"构成的复式油气输导体系,油气富集主要受富烃洼陷周缘控洼边界断裂、长期继承性古隆起和古构造脊3种构造带所控制,形成了"多层系纵向叠置、多圈闭平面连片、多类型圈闭复合"的复式油气藏。根据控制油气富集的3种构造带类型,惠西南地区可划分为3类共7个复式油气聚集带,从而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3.
波斯湾盆地新生界主要有5套油气成藏组合,其中阿斯马里组—加奇萨兰组成藏组合是最重要的油气成藏组合之一。通过对该成藏组合古地理演化、烃源岩、储集层、盖层、成藏过程和模式的分析认为,沉积于低能闭塞环境的中白垩统卡兹杜米组烃源岩,在上新世早期达到排烃高峰,生成的油气通过相关的裂缝系统垂向运移到渐新统-下中新统阿斯马里组石灰岩裂隙型储集层中;中新统加奇萨兰组为渐新统-下中新统阿斯马里组提供有效的区域盖层;油气在侧向挤压形成的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优质的烃源岩、储集物性良好的储集层、沟通烃源岩与储集层的裂缝、有效的区域和局部盖层、油气生成期与构造活动、裂缝及圈闭形成期的良好匹配等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认识塞浦路斯12区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基于油气成藏理论,对12区块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12区块油气藏具有生储盖配置条件优越、"双凹"供烃、断裂-砂体输导、近源运聚、中央凸起带富集的特征;晚侏罗-早白垩世油气沿油源断裂近距离运移至凸起背斜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遭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断背斜气藏;生烃凹陷的分布格局、中央凸起带构造抬升及由此发育的油源断裂和构造圈闭直接控制了油气藏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
江陵凹陷西南部油气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江陵凹陷西南部已发现谢风桥油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油气纵向形成3种油气成藏组合,组成7套含油层系.储量和产量主要集中在Ex下Ⅱ、Ⅲ油组、Es3和K2Y4中;平面上含油气层段的埋深呈现由北往南、由东往西依次抬高的趋势;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断裂系统的活动期次、烃源岩的分布、储集层物性、非均质性和沉积相带的展布等因素,油气藏运聚规律整体表现为近源短距离运聚成藏特征。  相似文献   

6.
付广  吴伟 《岩性油气藏》2015,27(1):14-20
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分析,对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主要存在4种油气成藏模式:1源内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次凹南一段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南一段烃源岩内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2源外侧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斜坡带上南屯组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发育连接斜坡带上的断层圈闭与次凹南一段烃源岩的砂体输导体系;3源外侧基岩裂缝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与次凹南一段油源区侧接的古潜山基岩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发育与次凹油源区侧接的基岩潜山;4源上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次凹南一段油源区之上的大磨拐河组和部分南二段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次凹南一段油源区长期发育与大磨拐河组及部分南二段地层连接的断裂。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主要有背斜、构造-岩性、岩性上倾尖灭、透镜体、断层遮挡和地层不整合6种类型油气藏,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在研究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的研究,总结出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主要有6种,即地层不整合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一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遮挡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透镜体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并确定了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含油气系统"从烃源到圈闭成藏"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准则,结合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及运聚成藏规律与主控因素的深入剖析,对三大盆地主要含油气系统及亚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分析与划分,且在空间上圈定了含油气系统及亚含油气系统展布范围,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了不同含油气系统及亚含油气系统之子系统基本特征,深入剖析了油气运聚规律与油气运聚成藏主控因素,指出了今后油气有利勘探方向及重要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9.
惠民凹陷西部沙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构造及沉积背景出发,分析了惠民凹陷西部沙四段油气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沙四段的油源条件、储层特征、盖层条件、运移条件及圈闭都有利于成藏。洼陷边缘的阶状断层充当了良好的油源断层,形成了侧向运聚成藏模式和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侧向运聚成藏模式的特点是油气沿砂层进入各种孔道,向夏口断裂带侧向运移、聚集成藏;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的特点是油气沿临邑大断层向中央隆起带做侧向和垂向运移、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0.
从烃源岩、沉积类型、储层物性和发育因素、油气运聚特点及保存条件等方面对邵家洼陷含油气系统进行研究,并对洼陷内的含油气系统做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邵家洼陷共发育三套烃源岩,并形成三套含油气系统。根据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中重新对油气聚集有利部位部署探井,新增了石油地质储量,实现了本区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鄂南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体系划分与富集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典型油藏解剖的基础上,根据油气成藏体系概念和划分原则,结合烃源岩、源-储组合样式、油藏特征和成藏机制等,将鄂南地区中生界划分为近源成藏体系和远源成藏体系两类。前者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具有"近源成藏"特征,运移距离短,运移动力主要为异常压力,隐性输导,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优质烃源岩、有利储集体和构造背景,油气富集模式可概括为"近源相控";后者油藏类型以构造、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具有"远源成藏"特征,运移距离长,运移主要动力为浮力,输导体系以通源断裂为主,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通源断裂、局部构造和有利砂体,富集模式可概括为"远源断控"。近源成藏体系源储空间呈"三明治"结构,直接大面积接触,具有"近水楼台"成藏优势,生烃高峰期与关键成藏期一致,油气就近大面积充注成藏,是下一步勘探首选领域。其中,长9-长8-长7近源成藏体系Ⅰ类富集有利区是大中型油气田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西部四大盆地碎屑岩油气成藏体系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部四大盆地(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和塔里木)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台内坳陷、陆内坳陷及(类)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以发育碎屑岩为特色,陆内坳陷发育大面积分布的烃源岩,类前陆盆地发育较厚的优质烃源岩,奠定了碎屑岩层系良好的资源基础。碎屑岩层系发育内源、外源和混源3大类6个亚类油气成藏体系。内源成藏体系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领域,在四大盆地间具有下气上油、北早南晚和向南天然气增多的分布规律。成藏与富集主控因素是烃源岩与储层的配置关系,沉积斜坡和山前冲断带是此类成藏体系的有利勘探区带。外源成藏体系的分布与内源成藏具有明显的互补特征,从而拓展了碎屑岩油气勘探的层系和地区。外源油气成藏体系在四大盆地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征。成藏与富集主控因素是海相层系的油气资源条件和垂向输导体系。海相层系的古隆起区与中、新生代的断裂发育区,是寻找外源油气成藏体系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国内外致密油气聚集成藏特征的分析,提出致密大油气田存在3种成藏模式,即连续型(深盆气型)、准连续型和不连续型(常规圈闭型)。与连续型油气藏相似,准连续型油气聚集也表现为:油气分布面积较大,无明确边界,也无边底水;源、储邻近,广覆式分布;油气运移主要为非浮力驱动,运移动力主要为异常压力、扩散作用力和毛细管压力,浮力作用受限;运移的方式主要为非达西流,以涌流和扩散流为主。所不同的是:准连续型油气聚集由多个彼此相邻的中小型油气藏组成,油气呈准连续分布;油、气、水分布比较复杂,无显著油、气、水倒置;油气充注以大面积弥漫式垂向排驱为主,初次运移直接成藏或短距离二次运移成藏;储层先致密后成藏或边致密边成藏,且非均质性较强;圈闭对油气聚集成藏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研究认为,以深盆气或盆地中心气为代表的连续型油气藏与典型的不连续型常规圈闭油气藏,分别代表了复杂地质环境中致密油气藏形成序列中的两种端元类型,二者之间应存在不同的过渡类型。准连续型油气藏就是这样一种过渡类型的致密油气聚集,并且可能是致密储层中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方式。事实上,典型的连续型油气聚集应是那些形成于烃源岩内的油气聚集(如页岩气和煤层气),典型的不连续型油气聚集则是那些形成于烃源岩外近源-远源的常规储层中、受常规圈闭严格控制并且具有边底水的油气聚集;而形成于烃源岩外并且近源的致密油气藏则主要为准连续型油气聚集,其次为非典型的不连续型(常规圈闭型)油气聚集,而像盆地中心气或深盆气那样的连续型聚集则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成藏特征的综合研究,探讨了油气藏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成和分布的基本规律。重新厘定的油气藏概念为:储层中连续的油气聚集,具有独立或统一的压力系统。按照油气藏的聚集方式或分布样式将其划分为连续型、准连续型和不连续型油气聚集,认为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往往是一个由连续到不连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上3种类型的油气聚集。1连续型聚集:形成于烃源岩内,典型代表为页岩油气藏和煤层气藏。其主要特点是:储层致密-超致密,渗透率在纳达西-毫达西之间;油气呈游离态、吸附态、溶解态等多相态形式存在;一个连续型聚集实际上仅由一个油气藏构成,其油气在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内广泛而连续分布,缺乏明确边界,不存在边水和底水;油气主要是原位或就近聚集成藏,无需经过显著运移;油气聚集基本不受圈闭控制。2准连续型聚集:主要形成于邻近烃源岩的致密储层中,大多数致密油气藏属于此类。其特点是:油气呈大面积准连续分布,一个准连续聚集由多个彼此相邻的中小型油气藏组成;油气聚集缺乏明确边界,边、底水无或仅局部分布,无区域性油气水倒置;油气为大面积弥漫式充注,初次运移直接成藏或短距离二次运移成藏;油气运移聚集主要为非浮力驱动,非达西流运移;油气聚集基本不受背斜圈闭控制,而主要受非背斜圈闭特别是岩性圈闭控制。3不连续型聚集:又称为常规圈闭型油气聚集,主要形成于常规储层中,少数致密油气藏、煤层气藏甚至页岩油气藏亦属此类。其特点是:油气藏呈孤立分散不连续分布;油气藏边界明确,通常具有完整边、底水;油气藏形成一般需要经过二次运移,浮力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动力;油气藏形成严格受包括构造圈闭在内的各种圈闭控制。在含油气盆地中,上述3种油气聚集可同时存在,且往往形成于一个共同的烃源灶,其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分布规律。因此,在油气勘探中,应当将三者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通盘考虑和研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复合油气系统特征、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复合油气系统是同一区域内多个油气系统的复合与叠加,其范围内的不同油气系统一般不是独立的,储集层和盖层往往是共有的,所形成的油气藏为多油源混合的结果。准噶尔盆地发育包括16个油气系统的4个复合油气系统,一般具有多套烃源岩,具有多生烃期以及油气多源多期混合成藏的特点,同一复合油气系统内多个油气系统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玛湖-盆1井西复合油气系统包括佳木河组油气系统、风城组油气系统和下乌尔禾组油气系统;昌吉复合油气系统由株罗系油气系统和中二叠统油气系统组成;东道海子-大井复合油气系统由石系油气系统和二叠系平地泉组油气系统组成。这3个复合油气系统含油气丰度高,应是目前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应坚持富油气系统内继承性正向构造单元及其斜坡区勘探,并应加强株罗系的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正向构造带勘探难度的增加,洼槽区逐渐成为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而成藏机理的特殊性制约了洼槽区勘探的深入。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洼槽生烃能力、油气成藏时期、成藏动阻力条件以及输导体系等分析,探讨了富油凹陷洼槽区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及模式。研究表明,饶阳凹陷富油洼槽区有效生烃范围大,热演化程度较高,存在东营组沉积末期和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期2期主要生烃及成藏过程;东营组沉积末期油气充注范围较小,储层物性好,成藏阻力小;而明化镇组沉积充注时期,储层物性差,成藏阻力大,但剩余压力大,油气成藏动力强。洼槽中心区的油气多沿源岩层系中的砂体、裂缝和小断层等进行短距离运移聚集形成岩性为主的油气藏;洼槽边缘区往往发育深切入烃源岩的油源断层,成为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油气沿断层运移聚集形成构造为主的油气藏。富油洼槽区存在"源内-两期成藏-隐蔽输导-短距离运移"与"源外-单期成藏-断裂输导-垂向运移"2种油气成藏模式,成藏动、阻力条件控制着洼槽区有效烃源岩层系内油气成藏的物性下限,而断层为主体的输导体系分布特征及有效性控制着洼槽区源外油气的分布和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17.
油气柱的高度是决定油气富集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梳理全球各大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方面的相关资料,对发育有超高油气柱的含油气盆地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其油气供给能力、储盖组合特征以及油气运移方式等,综合分析了含油气盆地内超高油气柱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发育的具有超高油气柱的油气田以碳酸盐岩层系居多,约占78%,这是由于碳酸盐岩层系相对更易于发育巨厚叠置型的有利储集体,有利于形成超高油气柱。国外典型地区包括波斯湾、滨里海及西西伯利亚盆地等,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渤海湾及塔里木等盆地。②超高油气柱形成的有利条件包括充足的油气供给、纵向叠置发育的巨厚储层、广覆式发育的盖层、纵向网式输导体系、有利的运移条件以及良好的源储匹配关系等6个方面。③塔里木盆地深层也发现了许多超高油气柱,以富满油田为例,下寒武统烃源岩充足的油气供给、中上奥陶统巨厚的礁灰岩储层和致密的泥岩盖层,以及深大断裂等有利的运移条件,是该地区能够形成超高油气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统计全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229个碳酸盐岩大油气藏(田),分析油气藏(田)和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发现在碳酸盐岩运移系统内,油气二次运移距离和油气田个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没有碎屑岩中出现的指数衰减关系。其油气藏总体以近源成藏为主,但对于非近源运移的油气而言,油气运移的距离对油气成藏几率的控制作用并不明显。分析认为,对于碳酸盐岩非近源运移,油气往往受断裂展布特征和孔洞类储层的分布范围所控制,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油源足够的前提下,油气成藏的几率是相当的。因此,对于碳酸盐岩系统而言,只要在断裂和孔洞类储层的延伸范围内,即使在较远的距离条件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大油气藏成藏几率。  相似文献   

19.
美索不达米亚盆地是全球油气最富集的盆地之一,主要产层为白垩系.在构造、沉积、钻井、测试等资料基础之上,研究认为多套优质成熟烃源岩、有利的储盖组合、一系列大型背斜圈闭控制着盆地内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受成藏条件控制,盆地中—南部和北部发育2种不同的成藏模式.盆地中—南部发育下生上储型的生储盖组合,油气以通过输导层的水平运移为主,烃源岩差异造成原油性质的差异.盆地北部,侏罗系—下白垩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大型走滑断层运移到上白垩统储层,油气的差异运移聚集作用造成油气藏原油特征下轻上重.   相似文献   

20.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明是目前制约玉北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原因。玉北1断裂带成藏特征研究表明,玉北1井区奥陶系鹰山组油藏为受不整合控制的、与碳酸盐岩古岩溶有关的岩溶-缝洞型油气藏。鹰山组碳酸盐岩发育孔隙、孔洞、裂缝3类储集空间,从而形成裂缝-溶蚀孔洞型、裂缝型、孔洞型3类储层,其中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是该区最重要的储层类型。油藏范围主要受分布不均一的岩溶缝洞储集体控制,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具有大面积叠置连片和不均匀含油特点。鹰山组油藏经历多期成藏,海西晚期为主成藏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玉北地区油气聚集成藏主要受油源、储层、输导体系和盖层的综合控制。油源是该区油气成藏的基础;断裂、不整合面构成的立体输导网络,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优质的运移通道;储层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及规模;巴楚组下泥岩段、中泥岩段等区域性盖层为油气保存提供了保障。在成藏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断裂通源,网状输导,储层控富,海西晚期成藏,后期调整"的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