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三安钢铁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的技术攻关进行了总结.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维持合理操作炉型,选择合理的送风制度,调整布料角度等措施,达到了活跃炉缸、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钢2 500 m~3高炉在2014年6月取消中心加焦后,通过量化原燃料管理,调整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在低品质炉料下形成了合理稳定的操作炉型,为高炉长期稳定顺行、降低燃料比、快速休复风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钢承钢2 500 m~3高炉因检修而导致热风温度大幅降低,严重影响高炉稳定顺行的现状,通过提高热风炉烧炉效率、降低焦炭负荷和煤比、调整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等措施,炉温波动幅度显著减小,煤气利用率提升至48%以上,高炉产量逐渐恢复,保证了高炉在低风温条件下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4.
王玉英  王瑞军 《炼铁》2008,27(2):33-37
对包钢6号高炉降低焦比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原燃料质量好、合理的炉型、合理的布料矩阵及大批重、合理的送风制度、合理的热制度、合理的冷却制度,以及各项制度的合理匹配,是包钢6号高炉降低焦比的主要经验.由于6号高炉煤气利用好,炉况稳定顺行,煤比提高,焦比降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2000m3级高炉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炉提高煤比可降低焦比,降低对日趋紧张的焦煤资源的依赖,也是降低生铁成本的有效手段。莱钢6#1000m3高炉在风温1160℃、富氧率2.5%的条件下,通过精料技术和探索合理的操作制度来进行提高煤比操作,实现了煤比185kg/t、燃料比510kg/t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钢铁企业竞争日益加剧,迫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占据钢铁企业能源消耗70%的高炉降低能耗尤为重要。介绍了邯钢1#高炉通过下部操作制度参数的优化,配合上部装料制度的调整,提高原燃料质量管理水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制度,使高炉均衡、高效、低耗、稳定的生产。煤气利用率由47%~49%提高至50%,高炉燃料比降低到510 kg/t以下,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锌在高炉内的行为以及对高炉技术指标的影响,对原燃料带入高炉锌负荷进行了分析,以烧结矿和球团矿带入的锌负荷最高。2012年通过调整炉料结构和装料制度等措施,降低了高炉内的锌负荷,燃料比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8.
对本钢7号高炉降低焦比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原燃料条件的改善、合理的炉型、优化布料矩阵及大批重、合理的送风制度、高风温、高富氧,以及各项制度的合理匹配是本钢7号高炉降低焦比的主要经验。由于7号高炉率先使用大批重煤气利用率好,炉况稳定顺行,焦比降低,煤比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3000m3级高炉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卢保军 《炼铁》2019,38(6):52-55
山钢日照1号高炉开炉1年后,为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高炉燃料比,开展了取消中心加焦布料模式的摸索。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调整送风制度、改善出铁制度等措施,逐步形成"平台+漏斗"的布料模式,煤气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燃料比降低到500kg/t以下,成功取消了中心加焦,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6月,1号高炉平均日产量10600.5 t/d,煤气利用率约50.61%,燃料比481.20kg/t。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唐钢优化高炉配煤结构和喷煤系统操作、不断调整高炉操作制度的实践。在原燃料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努力协调好高炉护炉与提高煤比、提高生铁质量的关系,控制煤气流合理分布,使高炉煤比达到了180 kg/t以上,在节焦降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有效地降低了生铁成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合理的炉料结构,莱钢3#3200m3高炉通过保证炉缸热制度、增加富氧量、提高风温水平改善炉缸热状态;通过采用大矿批技术、合理的中心加焦比例、合适的装料制度及提高炉顶压力等控制煤气流分布;同时,采用合理的造渣制度,制定了焦炭质量波动时的应对措施,强化日常管理,保证了炉况稳定、高炉顺行,生产指标优化,煤气利用率达46.73%,燃料比降低至495kg/t。  相似文献   

12.
安钢2200m~3高炉喷煤降焦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钢2200m3高炉在精料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调整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优化高炉操作,合理采用强化冶炼等措施,实现了焦比330kg/t、煤比160kg/t的生产指标,在喷煤降焦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对韶钢高炉降低熟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块矿冶金性能的分析,针对低熟料比冶炼对高炉生产的影响,采取料场和筛分系统改造、调整送风制度及高炉布料等措施,摸索、调整操业制度,克服了降低熟料比导致的炉况波动,在高冶炼强度的前提下成功将熟料比降到了韶钢历史最低值。  相似文献   

14.
莱钢2#1 000 m3高炉针对目前原燃料条件,优化筛分工作和炉料结构,通过更换振筛和改良振筛工作方式,将入炉粉末降至3%;通过加强块矿筛分及上下部制度调整相结合,改善了高炉透气性,燃料比降至515 kg/t;通过合理利用小焦块,提高了焦炭利用率,使高炉稳定顺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炼铁》2016,(6)
对邯钢高炉提高块矿配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块矿冶炼的难点,通过采取合理选择块矿品种、控制炉渣适宜镁铝比、槽下加设块矿烘干设备、调整高炉布料及送风操作制度等措施,邯钢高炉块矿配比平均达到21.5%,部分高炉块矿配比达到24%以上。块矿配比提高后,邯钢高炉燃料比保持在505kg/t左右,煤气利用率保持在48%以上。  相似文献   

16.
唐钢炼铁厂1#高炉紧跟市场变化,实行经济炉料战略,在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控制冶炼强度,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科学调整炉料结构等措施,使综合焦比和综合燃料比没有大幅上升,为降低生铁成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舞钢1260m~3高炉自投产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煤比一度处于较低的水平,造成焦炭使用量大、吨铁成本高。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开展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和吨铁成本的课题攻关。通过采取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热风温度、合理调整喷煤制度、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强化炉外保障等措施,煤比2016年下半年突破120 kg/t,2017年达到131 kg/t,2018年达到155 kg/t,创造舞钢高炉煤比的历史新高,其他技术经济指标也取得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莱钢两座1880m~3高炉均处于炉役后期,操作上通过大量使用长风口,上部调整装料制度,并不断开发炉料平铺技术,高炉顺行情况不断改善,实现了经济冶炼的目标,配料焦比降低了26 kg/t,燃料比降低7 kg/t,生矿比例提高8.4%,年创效益4 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曾琦  安玉超 《河南冶金》2016,(4):44-45,56
高炉提高煤比可替代焦炭,降低对日趋紧张的焦煤资源的依赖,是降低生铁成本的有效手段。唐钢南区3200 m~3高炉在风温1200℃、富氧率3.8%的条件下,通过探索合理的操作制度和加强原燃料管理来进行提高煤比操作,喷煤比达到170 kg/t Fe,大焦比降至321 kg/t Fe。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入炉原燃料品质劣化,对新钢1050 m3高炉采取了调整风口尺寸、维持合理操作炉型、精细化管理原燃料及优化高炉操作参数等措施,取得了炉况稳定顺行、燃料比显著降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