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析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应用清热化湿方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依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保妇康栓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清热化湿方熏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为94.0%,实验组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应用清热化湿方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应用与推荐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消痰法治疗难治性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活血消痰法配合清热解毒和清热利温法分别治疗疖和小腿溃疡。结果1例疖和1例小腿溃疡均治愈。结论活血消痰法治疗难治性感染性皮肤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消痰法治疗难治性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活血消痰法配合清热解毒和清热利湿法分别治疗疖和小腿溃疡。结果 1例疖和1例小腿溃疡均治愈。结论活血消痰法治疗难治性感染性皮肤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高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异甘草酸镁、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治疗,必要时应用白蛋白及血浆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10 mg,空腹口服,1次/d,连用4周,同时应用清热利湿、活血凉血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黄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郭亦男 《药物与人》2014,(12):13-13
湿疹是婴儿期常见的皮肤病,其反复发作给婴儿带来痛苦,尤其是重症湿疹患儿,在临床治疗上有着一定的难度,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本文采用清热化湿、祛风养血法治疗1例重症婴儿湿疹,整理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60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中医依证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50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95%。结论以疏通肝胆气机为主。实证治宜理气活血,清热利湿;虚证治宜滋阴养血,柔肝活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清热利湿退黄类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应用自拟退黄汤(茵陈、大枣、黄芩等)治疗新生儿黄疸62例。结果治愈率85.5%,有效率96.8%。结论退黄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 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JR 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清热祛湿活血的汤药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疗程均为3个月,进行临床评价及记录,期间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JRA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利胆化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利胆化湿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x~2=5.4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胆囊B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x~2=4.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利胆化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参止痒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4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黄参止痒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清热凉血、祛风化湿、通络润肤止痒等理论,配制黄参止痒酊,治疗478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200例三种药物止痒效果对照观察,总有效率A组93.3%、B组74.0%、C组43.3%。结果黄参止痒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具有较好止痒疗效,总有效率92.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应用于慢性胃炎62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中所收治的6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清热化湿中药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三九胃泰胶囊口服进行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政治改善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效率上,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清热化湿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诊断与治疗优势。方法从中、西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的对比,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结果在补肾、清热、温阳、理气、活血等治法下,应用知柏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合方加减,阴阳共济,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诊断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其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患者在使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与清热通络方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60例治疗1组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与清热通络方治疗,另60例治疗2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98.33%)显著比治疗2组(86.67%)高(X2=5.886,P0.05)。结论:将三棱针点刺放血与清热通络方治疗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治疗中时,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疗效,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指导其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奥美拉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清热祛湿活血方治疗。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腹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提高治疗疗效,加快腹痛缓解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清热活血方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性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经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清热活血方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表现出食欲不振和出现皮疹以及头痛还有恶心等症状的患者各1例,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率7.5%。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清热活血方药进行治疗对其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恶性梗塞性黄疸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65例恶性梗塞性黄疸患者经皮肝胆管引流和置入支架治疗。结果:20例放置了胆管支架,其中两例因左右肝.总管梗阻各放置了两枚金属支架;15例放置内外引流管;29例单纯放置外引流管;1例右侧胆管放置支架,左侧放置内外引流管。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为胆管出血2例,其中胆管出血致出血性休克1例,经输血和应用止血药物治疗缓解;感染4例,2例出现败血症;肝功能损害5例;局限胆汁性腹膜炎并发反应性胸腔积液1例;电解质紊乱1例;引流管部分移位或脱出8例;引流管阻塞2例;支架置入后早期发生在狭窄1例。结论:恶性梗阻陛黄疸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正确选择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用引流管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7.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一种传统的胆汁引流法,主要是能减轻/缓解梗阻性黄疸症状,而且有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可用于重症梗阻性黄疽的术前准备,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重症急性胆道感染的急诊非手术治疗[1].近年来,PTCD已成为临床上缓解恶性胆管梗阻病人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法,是当前胆道外科的一项重要治疗技术[2].PTCD成败和实现疗效的重要一环是术后护理,本文收集我院2007~2009年23例PTCD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清肝利胆化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片治疗,给予研究组采用清肝利胆化湿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通过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复发率20.9%(9/43),研究组则为2.3%(1/4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χ^2=6.54,P=0.02)。结论采用清肝利胆化湿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指导其在临床的应用。方法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奥美拉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清热祛湿活血方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腹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提高治疗疗效,加快腹痛缓解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行气方治疗脾虚血瘀气滞型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脾虚血瘀气滞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预先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和格列美脲控制血糖。实验组给予健脾活血行气方制备的水煎剂,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服用。通过6周的治疗,评估两组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健脾活血行气方对脾虚血瘀气滞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